日本·丹波康賴

《醫心方》~ 卷第三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三 (9)

1. 治中風口噤方第八

《病源論》云:諸陽經筋,皆在於頭。三陽之筋,並絡入於頷頰,夾於口,諸陽為風寒所客則筋急,故口噤不開也。

《葛氏方》治口噤不開者方:

取大豆五升,熬令黃黑,以五升酒,漬取汁。奏強發口,以灌之。

又方:獨活四兩,桂二兩,以酒水各二升,合煮取一升半,分二服,溫臥。

《千金方》治中風口噤方:

術(四兩),酒(三升)

煮取一升,頓服之。

又方:服淡竹瀝一升。

《極要方》療中風口噤不知人方:

豉(五升),茱萸(一升)

以水七升,煮三沸,飲之。(《千金方》同之。)

《廣利方》理中風口噤不開方:

獨活一大兩。切,以清酒二大升,煮取一升半。即大豆五大合,熬取煎酒熱,投豆中,密蓋,經一宿,食。久無過。服二大合。口噤即拗口灌之,日三四度。

《效驗方》治人卒中風欲死口不開身不得著席大豆散方:

大豆(二兩,熬令焦),姜(二兩),蜀椒(二兩,去目,汗。)

凡三物,搗下篩,酒服一錢匕,日一愈。

《新錄方》治口噤方:

灸承漿穴,在頤前下,唇之下。

又方:灸頤尖七壯。

白話文:

中風口噤的治療方法第八

《病源論》說:所有陽經的筋,都集中在頭部。手、足三陽經的筋,都連到下巴和臉頰,並夾在嘴巴兩側。如果陽經受到風寒侵襲,就會導致筋脈拘急,所以會出現嘴巴緊閉無法張開的情況。

《葛氏方》治療嘴巴緊閉無法張開的藥方:

取大豆五升,炒到黃黑色,用五升酒浸泡,取汁。強行撬開嘴巴,灌入藥汁。

另一個藥方:獨活四兩,桂枝二兩,用酒和水各兩升,一起煮成一升半,分兩次服用,服後蓋被子保暖。

《千金方》治療中風口噤的藥方:

白朮(四兩),酒(三升)

煮成一升,一次喝完。

另一個藥方:喝淡竹瀝一升。

《極要方》治療中風口噤、意識不清的藥方:

豆豉(五升),吳茱萸(一升)

用水七升,煮到沸騰三次,飲用。(與《千金方》相同)

《廣利方》治療中風口噤不開的藥方:

獨活一大兩,切好,用清酒兩大升煮成一升半。接著將大豆五大合炒好,用煎好的熱酒倒入大豆中,密封蓋好,放置一晚。食用,長期服用不會有問題。每次服用兩大合,如果嘴巴緊閉,就撬開嘴巴灌入,每天三四次。

《效驗方》治療突然中風快要死亡,嘴巴張不開,身體不能平躺的藥方:

大豆(二兩,炒焦),生薑(二兩),蜀椒(二兩,去除籽,出汗。)

將這三種藥材搗碎過篩,用酒送服一錢匕,每天服用一次,就能痊癒。

《新錄方》治療口噤的藥方:

針灸承漿穴,位置在下巴前下方,嘴唇的下方。

另一個藥方:針灸下巴尖七次。

2. 治中風口喎方第九

《病源論》云:風邪入於足陽明,手太陽之經,遇寒則筋急引頰,故使口喎噼,言語不正,而目不能卒視。

《養生方》云:夜臥當耳,勿令有孔,風入耳口喜喎。

《太素經》云:頰筋有寒,則急引頰移口;有熱,則筋弛縱緩不勝,故噼。

治之以馬膏膏,其急者,以白酒和桂以塗;其緩者,以桑鉤鉤之,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,高下與坐等,以膏熨急頰。且飲美酒,啖美炙。不飲酒者自強也,為之三柎而已。音撫,摩拊也。

《錄驗方》治口眼相引喎僻者方:

以生鱉血塗之,以桑鉤鉤吻邊,掛著耳也。血乾復塗之,用白酒勝血。(《小品方》同之。)

《極要方》療風口面喎兼暴風半身不遂語不轉方:

以酒煮桂心,取汁濕故布,拓病上則止。左喎拓右,右喎拓左。秘不傳,常用大效。

《僧深方》治風著人面引口偏著牙車急舌不得轉方:

竹瀝(一升),獨活(三兩),生地黃汁(一升)

凡三物,合,煮取一升,頓服之。

又方:翳風穴灸三壯,主耳聾,口眼為噼不正;牙車引口噤不開,喑不能言。甚神良。穴在耳後陷者中,按之引耳。

《小品方》云:眼瞤動,口唇動,偏喎,皆風入脈故也。

急服小續命湯,摩神明眼膏。

又方:灸吻邊橫紋赤白際,逐左右風乘不收處,灸隨年壯。日日報之,三報且息,三日不效,復三報之。

《千金方》治中風口喎方:

炒大豆三升令焦,以酒三升淋取汁,頓服之,日一。(《令李方》同之。)

又方:皂莢大者一枚,去皮、子,灸。一方一兩下篩,三年苦酒和塗之,左喎塗右,右喎塗左。

《集驗方》治中風口喎噼不正方:

取空青如桑者,著口中含咽之,即愈。(《千金方》云:如豆一枚,含之。)

《葛氏方》治口喎噼者方:

銜奏灸口吻中橫紋間,覺大熱便去艾,即愈。勿盡艾,盡艾則大過,左喎灸右,右喎灸左。

又方:鱉血和烏頭塗之,欲止即拭去。

《範汪方》治中風口噼噤方:

豉(五升),茱萸(一升)

合煮三沸,去滓飲汁,神驗。

又方:兩手叉於頭上,隨噼左右,灸肘頭三四壯。

《經心方》治口喎方:

青松葉一斤,搗令出汁。清酒一升,漬二宿,近火一宿。初服半升,漸至一升。頭面汗即止。(《千金方》同之。)

又方:取衣魚摩發邊,即正。

白話文:

[治療中風導致口歪斜的方劑第九]

《病源論》說:風邪侵入足陽明經和手太陽經,遇到寒氣就會導致筋脈收縮,牽引臉頰,造成口歪斜,說話不清,眼睛無法正常轉動。

《養生方》說:晚上睡覺時應該遮住耳朵,不要讓耳朵有孔洞,風邪進入耳朵容易導致口歪斜。

《太素經》說:臉頰的筋脈受寒,會導致筋脈收縮,牽引臉頰使嘴巴歪斜;如果受熱,則筋脈鬆弛無力,也會導致嘴巴歪斜。

治療方法:用馬的脂肪製成的藥膏塗抹,如果筋脈收縮嚴重,就用白酒調和桂皮塗抹;如果筋脈鬆弛,就用桑樹枝條彎成的鉤子勾住,然後將生的桑木炭放在坑中,高度與坐著時的高度相同,用藥膏熨燙緊繃的臉頰。同時喝點美酒,吃烤肉。不能喝酒的人也可以勉強為之,這樣做三次就會見效。(「拊」的意思是撫摸、按摩)

《錄驗方》治療口眼歪斜的方子:

用生鱉的血塗抹,用桑枝鉤鉤住嘴角,掛在耳朵上。血乾了就再塗,用白酒的效果比用血好。(《小品方》也有相同的記載。)

《極要方》治療因風邪導致口面歪斜,同時伴有半身不遂和說話不清的方子:

用酒煮桂皮,取汁浸濕舊布,敷在患處即可停止歪斜。左邊歪斜敷右邊,右邊歪斜敷左邊。這是秘傳的方法,效果非常好。

《僧深方》治療風邪侵入人面,導致嘴角偏向一側,牙關緊咬,舌頭無法轉動的方子:

竹瀝(一升),獨活(三兩),生地黃汁(一升)

將這三種藥物混合在一起煮,煮到剩下一升時,一次全部喝完。

另一個方子:在翳風穴灸三次,可以治療耳聾,口眼歪斜,牙關緊咬,無法張口,說不出話。效果非常好。翳風穴位於耳後凹陷處,按壓會牽動耳朵。

《小品方》說:眼皮跳動,嘴唇顫動,口歪斜,都是因為風邪進入經脈所導致的。

應立即服用小續命湯,並塗抹神明眼膏。

另一個方子:在嘴角橫紋紅白色交界處艾灸,依照左右風邪侵入無法收斂之處艾灸,灸的次數依照年齡計算。每天艾灸,三次為一組,休息一下,三天沒效果,就再做三組。

《千金方》治療中風導致口歪斜的方子:

將三升大豆炒焦,用三升酒淋上取汁,一次全部喝完,一天一次。(《令李方》也有相同的記載。)

另一個方子:取大的皂莢一個,去除外皮和種子,進行艾灸。或者將一兩皂莢磨成粉,用三年以上的苦酒調成糊狀塗抹患處,左邊歪斜塗右邊,右邊歪斜塗左邊。

《集驗方》治療中風導致口歪斜的方子:

取如桑葚大小的空青,含在嘴裡吞咽下去,就能治癒。(《千金方》說:取如豆子大小的空青,含在嘴裡。)

《葛氏方》治療口歪斜的方子:

在嘴角橫紋中間艾灸,感覺很燙時就停止,就會痊癒。不要將艾絨燒盡,燒盡則會過度。左邊歪斜灸右邊,右邊歪斜灸左邊。

另一個方子:用鱉血調和烏頭塗抹,覺得快要好的時候就擦掉。

《範汪方》治療中風導致口歪斜、無法說話的方子:

豆豉(五升),吳茱萸(一升)

將它們一起煮三次,去除藥渣喝湯,效果非常好。

另一個方子:兩手交叉放在頭上,依照口歪斜的左右方向,在肘部灸三到四壯。

《經心方》治療口歪斜的方子:

取一斤青松葉,搗碎取汁。用一升清酒浸泡兩晚,再靠近火邊烤一晚。開始服用半升,逐漸增加到一升。頭面出汗即可停止服用。(《千金方》也有相同的記載。)

另一個方子:取衣魚擦拭髮際邊緣,口歪斜就會恢復正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