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心方》~ 卷第三 (8)
卷第三 (8)
1. 治頭風方第七
《集驗方》治風頭眩欲倒眼旋屋轉頭腦痛防風枳實湯方:
防風(三兩),枳實(三兩,炙),茯神(四兩),麻黃(四兩,去節),細辛(二兩),芎藭(三兩)前胡(四兩),生薑(四兩),半夏(四兩,洗),杏仁(三兩),竹瀝(三升)
十一物,切,以水六升合竹瀝,煮取二升七合,分三服,頻服兩三劑尤良。
《葛氏方》治患風頭每天陰輒發眩冒者方:
取鹽一升,以水半升和,塗頭絮巾,裹一宿。當黃汁出,愈。附子屑一合,納鹽中尤良。
又方:以桂屑和苦酒,塗頂上。
《範汪方》治鼻孔偏塞,中有膿血。此乃是頭風所作,兼由肺疾。宜服此散方:
天雄(八分,炮),乾薑(五分),薯蕷(四分),通草(六分),山茱萸(六分),天門冬(八分)
凡六物,冶下篩,為散,酒服方寸匕,日再,稍加至二匕。
《極要方》療風頭痛,眼眩心悶,陰雨彌甚方:
防風(二兩),當歸(一兩),山茱萸(一兩),柴胡(二兩),薯蕷(二兩),雞子(二兩,去白黃打碎)
上,為散,用雞子黃和散令調,酒服方寸匕,日三。
《僧深方》:治頭風方:
吳茱萸三升。以水五升,煮取三升,以綿染汁,以拭髮根,數用。
灸頭風方:
《千金方》云:灸天窗穴,在上星後一寸。
灸後頂穴,在百會後一寸。
《百病針灸》云:灸百會穴,在頂上旋毛中。
又灸前頂穴,在亞會後一寸五分。
又灸五處穴,在當兩眼入髮際一寸。
白話文:
治頭風方第七
治療頭風眩暈的處方:
**集驗方:**治療頭風眩暈欲倒,眼花缭亂,房屋旋轉,頭痛的防風枳實湯:防風、枳實(炙)、茯神、麻黃(去節)、細辛、川芎、前胡、生薑、半夏(洗)、杏仁、竹瀝各適量,加水煎煮服用。
**葛氏方:**治療患風頭痛,陰雨天加重,頭昏眼花者:將鹽和水混合,塗抹頭髮,用布包裹一夜,待黃色汁液流出即可痊癒。 加入附子粉效果更佳。另有一個方法是用桂皮粉末和苦酒塗抹头顶。
**範汪方:**治療鼻孔堵塞,流膿血,因頭風引起,兼有肺疾者:天雄(炮)、乾薑、薯蕷、通草、山茱萸、天門冬等藥材研末,酒服。
**極要方:**治療風頭痛、眼花、心悶,陰雨天加重者:防風、當歸、山茱萸、柴胡、薯蕷、雞蛋(去蛋白,蛋黃打碎)等藥材研末,用雞蛋黃調和,酒服。
**僧深方:**治療頭風:用吳茱萸煎水,用棉花蘸取藥汁擦拭髮根,多次使用。
灸法治療頭風:
**千金方:**灸刺天窗穴(上星穴後一寸)、後頂穴(百會穴後一寸)。
**百病針灸:**灸刺百會穴(頭頂旋毛處)、前頂穴(亞會穴後一寸五分)、五處穴(兩眼入髮際一寸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