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康賴

《醫心方》~ 卷第九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九 (2)

1. 治喘息方第二

《病源論》云:肺主氣,邪乘於肺,則胎脹,脹則肺管不利,不利則氣道澀,故氣上喘逆,鳴息不通也。

《葛氏方》治卒上氣鳴息便欲絕方:

搗韭,絞,飲汁一升許立愈。

又方:人參末,服方寸匕,日三。

又方:桑根白皮細切三升,生薑切半升,吳茱萸半升,酒五升,合煮三沸,去滓,盡服之。入口則氣下,此千金秘方。

《極要方》療上氣、氣逆滿,喘息不通,呼吸欲死,救命湯方:

麻黃(八兩,去節),甘草(四兩,炙),大棗(三十枚),夜干(如博子二枚)

上,以井花水一斗,煮麻黃再沸,納余藥,煮取四升,分四服,入口即愈。

《醫門方》治上氣喘息不得臥,身面腫,小便澀方:

葶藶(一兩,熬,搗如泥),大棗(三十枚,擘)

水三升,煮取一升,納葶藶,煮取五六沸,頓服,微利,瘥。

《效驗方》遊氣湯,治上氣一來一去無常,緩急不足,不得飲食,不得眠方:

生薑(八兩),厚朴(四兩),人參(二兩),茯苓〔(一名松髓)四兩〕,桂心(五兩),半夏〔(一名水王)一升,洗〕,枳實子(五枚,炙),甘草(二兩,炙),黃芩(三兩)

凡九物,切,以水一斗,煮取四升,服七合,日三。

《錄驗方》大棗湯,治上氣胸塞、咽中如水雞聲方:

款冬花(三十枚),細辛(四分),桂心(四分),麻黃(四兩),大棗(二十枚),甘草(四兩),杏仁(四十枚),紫菀(四分),生薑(十兩),半夏(三分)

十味,以水八升,煮取二升,頓服,臥令汗。食糜粥數日,余皆禁,便愈。

《新錄方》治上氣、喉中水雞鳴方:

桑根白皮(一升),生薑(合皮切一升)

以水四升,煮取一升六合,二服。

又方:冷水漬足,溫易之,瘥。

又云:上氣,身面浮腫,小便澀,喘息不得臥方:

葶藶子(十分,熬),杏仁(四分,熬),大棗肉(五分)

三物,合搗三四千杵,可丸飲服如梧子七丸,日二,加至十丸,以小便為度,此方大安穩,兼去水腫滿者。

又方:以桑根汁一斗,煮赤小豆三升,豆熟,啖豆飲汁。

又方:大豆三升,以水一斗,煮取五升,去滓,納桑根白皮,切一升,煮取一升六合,二服腫頓消,當利一二行。

又方:以水一斗,研麻子三升,取汁,煮赤小豆三升,豆熟,啖豆飲汁。

又云:乏氣喘息方:桃仁去皮一升,搗為泥,分以酒若湯服之。

白話文:

治療喘息的方劑(第二部分)

《病源論》說:肺主導氣的運行。當外邪侵入肺部時,就會導致肺部脹滿。肺部脹滿會使肺部的管道運行不暢,管道不暢就會使氣道阻塞,所以會出現氣喘、呼吸不順暢、發出鳴聲等症狀。

《葛氏方》治療突然氣喘、呼吸困難、快要斷氣的方子:

將韭菜搗爛,擠出汁液,喝大約一升,很快就會好。

另一個方子:將人參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小匙,每天三次。

又一個方子:將三升切細的桑樹根白皮、半升切好的生薑、半升的吳茱萸,加入五升酒一起煮沸三次,去除藥渣,一次全部喝完。喝下後氣就會下降,這是千金難求的秘方。

《極要方》治療氣喘、氣逆、胸悶、呼吸不暢、快要窒息的救命湯方:

麻黃(八兩,去除節),甘草(四兩,炙烤過),大棗(三十枚),夜干(像兩個博棋子大小)

以上藥材,用井水一斗煮麻黃,煮沸兩次後,加入其他藥材,再煮成四升,分四次服用,喝下後馬上見效。

《醫門方》治療氣喘無法躺臥,身體和臉部浮腫,小便不暢的方子:

葶藶子(一兩,炒過,搗成泥狀),大棗(三十枚,掰開)

用水三升,煮到剩下一升,加入葶藶子,再煮五六次沸騰,一次全部喝完,會稍微腹瀉,病就好了。

《效驗方》遊氣湯,治療氣喘時好時壞、忽緩忽急、無法進食、無法入睡的方子:

生薑(八兩),厚朴(四兩),人參(二兩),茯苓(也叫松髓,四兩),桂心(五兩),半夏(也叫水王,一升,洗過),枳實子(五枚,烤過),甘草(二兩,炙烤過),黃芩(三兩)

以上九種藥材,切碎後,用水一斗煮成四升,每次服用七合,每天三次。

《錄驗方》大棗湯,治療氣喘胸悶、喉嚨像水雞叫的方子:

款冬花(三十枚),細辛(四分),桂心(四分),麻黃(四兩),大棗(二十枚),甘草(四兩),杏仁(四十枚),紫菀(四分),生薑(十兩),半夏(三分)

以上十種藥材,用水八升煮成二升,一次全部喝完,然後躺下發汗。吃幾天稀粥,其他食物都不要吃,病就會好。

《新錄方》治療氣喘、喉嚨像水雞叫的方子:

桑樹根白皮(一升),生薑(帶皮切一升)

用水四升煮成一升六合,分兩次服用。

另一個方子:用冷水浸泡雙腳,水溫變涼後換水,病就好了。

還有一種說法:氣喘、身體和臉部浮腫、小便不暢、氣喘無法躺臥的方子:

葶藶子(十分,炒過),杏仁(四分,炒過),大棗肉(五分)

以上三種藥材,混合搗三四千下,可以做成藥丸,像梧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七顆,每天兩次,可以增加到十顆,以小便正常為度。這個方子很安全有效,兼能消除水腫。

另一個方子:用桑樹根汁一斗,煮三升赤小豆,豆子煮熟後,吃豆子喝湯。

另一個方子:用三升大豆,用水一斗煮成五升,去除藥渣,加入一升切好的桑樹根白皮,再煮成一升六合,分兩次服用,腫脹很快就會消退,應該會排泄一兩次。

另一個方子:用水一斗,將三升麻子磨成汁,用汁煮三升赤小豆,豆子煮熟後,吃豆子喝湯。

還有一種說法:治療氣虛喘息的方子:將一升去皮的桃仁搗成泥狀,分幾次用酒或湯送服。

2. 治短氣方第三

《病源論》云:短氣者,平人無寒熱,短氣不足以息者,體實也。實則氣盛,盛則氣逆不通,故短氣也。又肺虛則少氣不足,亦令短氣,則其人氣微,常如少氣,不足以呼吸也。

《僧深方》治短氣欲絕、不足以息、煩擾,益氣止煩竹根湯方:

竹根(一斤),麥門冬(一升),甘草(二兩),大棗(十枚),粳米(一升),小麥(一升)凡六物,水一斗,煮麥米熟去之,納藥,煮取二升七合,服八合,日三,不能飲,以綿滴口中。

《醫門方》治胸中痞塞、短氣腷腷者,或腹急痛方:

茯苓(四兩),甘草(二兩),半夏(三兩),生薑(三兩),杏仁(百顆)

水七升,煮取二升半,去滓,分溫三服,服相去八九里,泄氣瘥。若氣不下,加大黃、檳榔仁,取利為佳。

《千金方》治短氣不得語方:

梔子(二七枚),豉(七合)

水二升,煮豉,取一升半,去豉,納梔子,煮取八合,服半升。

又云:卒短氣者方:搗韭取汁,服一升,立愈。

又云:冷氣氣短方:椒五兩,絹袋盛,酒一升,漬三七日,服之任性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說:短氣這種情況,是指平常人沒有發冷發熱,卻感到呼吸氣不足的,這種情況通常是身體太過壯實。身體壯實代表體內氣盛,氣太盛就會導致氣逆而不暢通,所以才會覺得氣短。另外,肺氣虛弱也會導致氣不足,同樣會造成氣短,這類人會感覺氣息微弱,常常覺得氣不夠用,無法順暢呼吸。

《僧深方》治療氣短到快要斷絕、呼吸不足、心煩意亂的情況,用能補氣、止煩躁的竹根湯。藥方組成:竹根(一斤)、麥門冬(一升)、甘草(二兩)、大棗(十枚)、粳米(一升)、小麥(一升),共六種藥材。用水一斗,先煮麥米到熟後撈出,再放入其他藥材,煮到剩二升七合。每次服用八合,一天三次。如果無法直接飲用,就用棉布沾取藥汁滴入口中。

《醫門方》治療胸口悶塞、呼吸短促、感覺胸部脹滿,或者腹部急痛的情況。藥方組成:茯苓(四兩)、甘草(二兩)、半夏(三兩)、生薑(三兩)、杏仁(一百顆)。用水七升,煮到剩二升半,去除藥渣,分三次溫服,每次服藥間隔約八九里路程的時間,能幫助排氣就會好轉。如果氣無法下行,就加入大黃、檳榔仁,以能通便為佳。

《千金方》治療氣短到無法說話的情況。藥方組成:梔子(十四顆)、豆豉(七合)。用水二升,先煮豆豉,煮到剩一升半時,去除豆豉,再加入梔子,煮到剩八合,服用半升。

另外還提到,突然氣短時,可以將韭菜搗爛取汁,服用一升,馬上就能痊癒。

還有一種情況是,因為寒氣導致氣短,可用花椒五兩,用絹布袋裝好,放入一升酒中浸泡二十一天,之後隨意飲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