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康賴

《醫心方》~ 卷第三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三 (2)

1. 風病證候第一

冬壬癸水,北方寒風。傷之者為腎風,入腰股四肢腎俞中。為病多汗惡風,腰脊骨肩背頸項痛,不能久立。便出曲難不利,陰痹,按之不得小便,腹脹,面痝然有澤,腫,時眩,顏色黑。令人厥。

上四時正氣之風,平人當觸之,過得病,證候如此。

又云:四時風物名:春,九十日,清風;夏,九十日,湯風;秋,九十日,涼風;冬,九十日,寒風。其氣分布八方,亦各異名也。太一之神隨節居其鄉各四十五日,風雲皆應之。今列其風名如下:

東北方:艮之氣,立春王,為條風,一名凶風,王四十五日;

東方:震之氣,春分王,為明庶風,一名嬰兒風,王四十五日;

東南方:巽之氣,立夏王,為清明風,一名弱風,王四十五日;

南方:離之氣,夏至王,為景風,一名大弱風,王二十七日,合仲夏也;

仲夏中央之氣,主立八方之氣,戊己王十八日,合夏至合四十五日,風名同;

西南方:坤之氣,立秋王,為涼風,一名謀風,王四十五日;

西方:兌之氣,秋分王,為閭闔風,一名剛風,王四十五日;

西北方:乾之氣,立冬王,為不周之風,一名折風,王四十五日;

北方:坎之氣,冬至王,為廣莫風,一名大剛風,王四十五日。

上八方之風,各從其鄉來,主長養萬物,人民少死病也。

又云:八方風不從其鄉來,而從沖後來者,為虛邪。賊害萬物,則人民多死病也。故聖人說:避邪如避矢也。邪者,風也。今人壽夭多病,是不知避邪也。為病證候如下:

凶風之氣,內舍大腸。外在脅肌骨下,四肢節解中。書本遺其病證,今無也。

嬰兒風為病,令人筋紐濕。其氣內舍肝中,外在筋中。

弱風為病,令人體重。其氣內舍胃中,外在肉中。

大弱風為病,令人發熱。其氣內舍心中,外在脈中。

謀風為病,令人弱,四肢緩弱也。其氣內舍脾中,外在肌中。

剛風為病,令人燥,燥者枯燥瘦瘠也。其氣內舍肺中,外在皮中。

折風為病,則因人脈絕時而泄利,脈閉時則結不通,喜暴死也。其氣內舍小腸中,外在右手大陽中。

大剛風為病,令人寒,寒者患冷不能自溫也。其氣內舍腎中,外在骨中脊膂筋中也。

上八風從其沖後來者,為病如此。

又云:新食竟取風,為冒風。其狀惡風,頸多汗,膈下塞不通;食飲不下,脹滿形瘦,腹大失衣,則填滿食寒則洞泄。

因醉取風,為漏風。其狀惡風多汗,少氣,口乾渴,近衣則身熱如火燒,臨食則汗流如雨,兩骨節懈惰不欲自營。

新沐浴竟取風,為首風。其狀惡風,面多汗,頭痛。

新房室竟取風,為泄風。其狀惡風,汗流沾衣。

勞風之為病,喜在肺。使人強上惡風,寒戰,目脫涕唾出,候之三日中及五日中,不精明者是也;七八日則微有清黃膿涕如彈丸大,從口鼻中出,為善也。若不出則傷肺。(今按:《太素經》:強上好仰也。)

白話文:

風病證候第一

冬天壬癸之水,屬北方寒風。寒風傷人,則會導致腎風,侵犯腰部、大腿、四肢及腎俞穴,發病時會多汗怕風,腰脊、骨骼、肩背、頸項疼痛,無法久站。排便困難、小便不利,陰部麻痹,按壓腹部則小便不通,腹部脹滿,臉色蒼白潮濕,身體浮腫,時常頭暈目眩,面色發黑,甚至昏厥。

一般人在四季正常的風中受寒,也會出現上述症狀。

此外,四季之風各有其名:春天九十日為清風;夏天九十日為湯風;秋天九十日為涼風;冬天九十日為寒風。這些風氣散佈四方,也各有不同的名稱。太一之神隨著節氣,每個方位停留四十五日,風雲也隨之應驗。各方風的名字如下:

東北方:艮氣當令,立春時節,稱為條風,也叫凶風,持續四十五日;

東方:震氣當令,春分時節,稱為明庶風,也叫嬰兒風,持續四十五日;

東南方:巽氣當令,立夏時節,稱為清明風,也叫弱風,持續四十五日;

南方:離氣當令,夏至時節,稱為景風,也叫大弱風,持續二十七日,與仲夏時間重合;

仲夏中央之氣,主宰八方之氣,戊己之氣當令十八日,與夏至合共四十五日,風名相同;

西南方:坤氣當令,立秋時節,稱為涼風,也叫謀風,持續四十五日;

西方:兌氣當令,秋分時節,稱為閭闔風,也叫剛風,持續四十五日;

西北方:乾氣當令,立冬時節,稱為不周之風,也叫折風,持續四十五日;

北方:坎氣當令,冬至時節,稱為廣莫風,也叫大剛風,持續四十五日。

上述八方之風,各從其方位而來,能滋養萬物,所以人民少有死傷疾病。

反之,如果八方之風不從其方位而來,而是從相反的方向侵襲,則屬於虛邪,會危害萬物,導致人民多死多病。因此聖人說:躲避邪氣如同躲避箭矢一樣。邪氣,就是指風。現代人壽命短暫,疾病纏身,都是因為不懂得躲避邪氣。其病症如下:

凶風之邪氣,內侵大腸,外在脅肋肌肉骨骼及四肢關節。古籍未記載其病症,今已無從考證。

嬰兒風致病,會讓人筋脈濕冷。其邪氣內侵肝臟,外在筋脈。

弱風致病,會讓人身體沉重。其邪氣內侵胃部,外在肌肉。

大弱風致病,會讓人發熱。其邪氣內侵心臟,外在脈絡。

謀風致病,會讓人虛弱,四肢無力。其邪氣內侵脾臟,外在肌肉。

剛風致病,會讓人乾燥,乾燥指的就是肌膚枯燥瘦弱。其邪氣內侵肺臟,外在皮膚。

折風致病,則脈搏消失時會腹瀉,脈搏閉塞時則不通暢,容易暴斃。其邪氣內侵小腸,外在右手太陽經絡。

大剛風致病,會讓人畏寒,畏寒就是感覺寒冷,無法自行保暖。其邪氣內侵腎臟,外在骨骼、脊柱及筋脈。

上述八風皆從相反方向而來,發病症狀如上所述。

此外,飽食後受風,稱為冒風。症狀是怕風,頸部多汗,膈下阻塞不通,飲食不下,腹脹形瘦,腹部膨大,衣服都撐滿,吃飽則脹滿,吃冷食則腹瀉。

醉酒後受風,稱為漏風。症狀是怕風多汗,氣短,口乾舌燥,靠近衣物則身體發熱如火燒,進食時汗流如雨,四肢關節酸痛無力。

沐浴後受風,稱為首風。症狀是怕風,面部多汗,頭痛。

房事後受風,稱為泄風。症狀是怕風,汗流浹背。

勞風致病,多侵犯肺部。讓人強行仰臥,怕風,寒顫,眼睛腫脹,流涕唾液,觀察三日或五日,若症狀未見好轉,則病情嚴重;七八日後,若流出少量清黃膿涕,如彈丸大小,從口鼻排出,則預示病情好轉。若不出膿涕,則會傷及肺部。(按:《太素經》中,強上指的就是喜歡仰臥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