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心方》~ 卷第二 (20)
卷第二 (20)
1. 孔穴主治法第一
巨虛下廉二穴:(在上廉下三寸。刺入三分,灸三壯。足陽明胃。主:少腹痛,飧泄,次指間熱,若脈陷,寒熱身痛,唇乾,毛髮焦。)
陽輔二穴:(在足外踝上輔骨前絕骨端,如前三分,去丘虛上七寸,刺入五分,灸三壯。足少陽膽。主:腰痛如小錘居其中,腫痛,諸節痛,四肢不舉,膝脛痹不仁。)
豐隆二穴:(在踝上八寸,下廉下,䯒外廉陷者中。刺入三分,灸三壯。足陽明胃。主:厥逆,足暴凊,胸痛如刺,腸若刀切之,悶不能食,大小便澀,四肢腫。)
中郄二穴:(一名中都。在內踝上七寸脛骨中。刺入三分,灸三壯。足厥陰脈。主:頹疝,崩中,腹上下痛,腸澼不止,泄精。)
承筋二穴:(一名腨腸,一名直腸。在腨腸中央陷者中。不刺,灸三壯。足太陽膀胱。主:大腹、腰、脊、背寒,痹,轉筋,頭眩痛,衄,汗出,腳腨酸重,不能久立,痔,脛不仁。)
承山二穴:(一名魚腸,一名腸山,一名肉柱。在兌腨腸下分肉間陷者中。刺入七分,灸五壯。主:寒熱篡反出。癲疾,瘛瘲,鼽衄,腰背痛,大便難,痔,脛不仁。)
三陰交二穴:(在內踝上八寸,骭骨下陷者中。刺入三分,留七呼,灸三壯。足太陰脾,又足厥陰肝。主:足下熱,脛疼不能久立,濕痹不能行。)
飛揚二穴:(一名厥陽,在外踝上七寸。刺入三寸,留十呼,灸三壯。足太陽膀胱。主:下部寒,熱汗不出,體重,逆氣,頭眩痛,衄,腹不仁。)
陽交二穴:(一名別陽,一名足髎。在踝上七寸,斜屬三陽分肉間。刺入六分,灸三壯。主:寒厥,癲疾,齘,瘛瘲,驚狂,喉痹,胸滿,面腫,寒熱,髀脛不仁。)
築賓二穴:(在內踝上踹分中。刺入三分,灸五壯。主:大疝,絕子,狂,癲疾。)
外丘二穴:(在外踝上七寸,刺入三分,灸三壯。足少陽膽。主:膚痛,痿痹,脅,頭痛,項上凸,寒熱,癲疾。)
漏谷二穴:(在內踝上六寸骨下陷者中。刺入三分,灸三壯。主:腹中熱若寒,腸善鳴,膝內痛,肘、脅、下腹䐜急,小便不利。足太陰脾。)
蠡溝二穴:(在內踝上五寸,刺入二分,留三呼,灸三壯。足厥陰肝。主:女子疝,少腹腫,赤白淫,陰跳,腰痛,挺長,遺尿,癃,小便不利。)
光明二穴:(在外踝上五寸。刺入六分,留十呼,灸五壯。足少陽膽。主:身解㑊,寒少熱甚,淋濼脛酸不能起,膝痛,身體不仁。)
交信二穴:(在內踝上二寸。刺入四分,灸三壯。又陰維脈也。主:氣癃,頹疝,陰急,股樞腨內廉痛。)
懸鐘二穴:(在外踝上三寸動者,刺入六分,灸五壯。足陽胃,又足太陽膀胱,又足少陽膽。主:腹滿胃中有熱,不嗜食,小兒腹滿,不能食飲也。)
白話文:
孔穴主治法第一
巨虛:位於上廉(指內踝上緣)下三寸處。針刺入三分,灸三壯。屬足陽明胃經。主治:少腹疼痛、飧泄(飲食不消化)、指間發熱、脈象虛陷、寒熱身痛、口唇乾燥、毛髮焦枯。
陽輔:位於足外踝上,輔骨(外踝前方突出骨)前、絕骨(外踝後方突出骨)端,距丘虛穴(外踝上七寸)上七寸處。針刺入五分,灸三壯。屬足少陽膽經。主治:腰痛如被小錘擊打般,腫痛,關節疼痛,四肢無力,膝脛麻痺不仁。
豐隆:位於外踝上八寸,下廉(內踝上緣)下方,腓骨外側凹陷處。針刺入三分,灸三壯。屬足陽明胃經。主治:厥逆(突然昏厥)、足部突然冰冷、胸痛如針刺般、腸子絞痛如刀割般、胸悶不欲飲食、大小便困難、四肢腫脹。
中郄:又名中都。位於內踝上七寸脛骨中間。針刺入三分,灸三壯。屬足厥陰肝經。主治:疝氣、崩漏(月經異常)、腹部上下疼痛、腸鳴不止、遺精。
承筋:又名腨腸、直腸。位於腨腸(腓腸肌)中央凹陷處。不針刺,只灸三壯。屬足太陽膀胱經。主治:腹部脹大、腰脊背寒冷、痹症(關節疼痛)、抽搐、頭暈頭痛、鼻出血、汗出、小腿酸重、無法久站、痔瘡、脛部麻痺不仁。
承山:又名魚腸、腸山、肉柱。位於腓腸肌下端肌肉間凹陷處。針刺入七分,灸五壯。主治:寒熱往來、癲癇、癎症(抽搐)、鼻出血、腰背疼痛、大便困難、痔瘡、脛部麻痺不仁。
三陰交:位於內踝上八寸,脛骨下方凹陷處。針刺入三分,留針七個呼吸時間,灸三壯。屬足太陰脾經和足厥陰肝經。主治:足部發熱、脛部疼痛無法久站、濕痺(因濕邪引起的痹症)導致行動困難。
飛揚:又名厥陽。位於外踝上七寸處。針刺入三寸,留針十個呼吸時間,灸三壯。屬足太陽膀胱經。主治:下半身寒冷、發熱但不出汗、身體沉重、逆氣(氣逆)、頭暈頭痛、鼻出血、腹部麻痺不仁。
陽交:又名別陽、足髎。位於外踝上七寸,斜向三陽經肌肉間。針刺入六分,灸三壯。主治:寒厥(四肢厥冷)、癲癇、牙關緊閉、癎症、狂躁、喉嚨阻塞、胸悶、面部腫脹、寒熱、股脛麻痺不仁。
築賓:位於內踝上四寸(原文「踹分」疑為「四寸」之誤)中間。針刺入三分,灸五壯。主治:疝氣、不孕、狂躁、癲癇。
外丘:位於外踝上七寸處。針刺入三分,灸三壯。屬足少陽膽經。主治:皮膚疼痛、痿痺(肌肉萎縮)、脅痛(肋部疼痛)、頭痛、頸項僵硬、寒熱、癲癇。
漏谷:位於內踝上六寸骨骼下方凹陷處。針刺入三分,灸三壯。屬足太陰脾經。主治:腹部感覺忽冷忽熱、腸鳴、膝蓋內側疼痛、肘部、脅部、下腹部脹痛、小便不利。
蠡溝:位於內踝上五寸處。針刺入二分,留針三個呼吸時間,灸三壯。屬足厥陰肝經。主治:女性疝氣、少腹腫脹、白帶異常、陰部瘙癢、腰痛、月經量多、遺尿、排尿困難、小便不利。
光明:位於外踝上五寸處。針刺入六分,留針十個呼吸時間,灸五壯。屬足少陽膽經。主治:全身酸痛、寒少熱多、小便淋瀝、脛部酸痛無法站立、膝蓋疼痛、身體麻痺不仁。
交信:位於內踝上二寸處。針刺入四分,灸三壯。亦屬陰維脈。主治:氣滯、疝氣、陰部疼痛、大腿內側疼痛。
懸鐘:位於外踝上三寸跳動的動脈處。針刺入六分,灸五壯。屬足陽明胃經、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陽膽經。主治:腹部脹滿、胃中有熱感、不愛吃東西、小兒腹部脹滿、不能吃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