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康賴

《醫心方》~ 卷第三十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三十 (8)

1. 五果部第二

木蓮子,崔禹云:食之安中,養肝氣,味甘,酸,冷,無毒,主火爛瘡,煩毒。性滑利,葉似郁,實如櫠子,啖之輕身,去熱氣為驗也。(和名伊太比。)

榛子,《七卷經》云:味甘,平,食之無損益,多食令人頭痛。崔禹云:食之明目,去三蟲,味甘小澀,冷,無毒,久食輕身耐老。樹似杏而實如櫟子,蒸乾啖之,益人氣。(今按:損害物。和名波之波美。)

胡桃仁,《七卷經》云:味甘,溫,食之去積氣。《博物志》云:張騫使西域,還得胡桃,故名之。崔禹云:食之下氣,味甘,小冷,無毒,主喉痹,殺白蟲,令人痰動。孟詵云:猝不可多食,動痰飲計日月漸服食,通經絡,黑人鬢髮毛生,能瘥一切痔病。《千金方》云:不可多食,令人噁心。

《拾遺》云:味甘,平,無毒。食之令人肥健,潤膚黑髮,去野雞病。(和名久留美。)

椎子,《七卷經》云:味甘,平,食之補益人,耐飢。去甲作屑,蒸食之,斷谷勝橡子。崔禹云:味甘,小溫,無毒,主補五臟,安中,又有櫪子相似而大於椎〔(音焦)。和名之比焦。〕

橡實,《本草》云:味苦,微溫,無毒,主下利,厚腸胃,肥健人。《七卷經》云:味澀,無毒,非藥非谷而最益人,服之者,未能斷谷。《養性要集》云:啖橡為勝,無氣而受氣,無味而受味,消食而止利,令人強健。(和名以知比,都留波美乃美。)

榧實,《本草》云:味甘,主五痔,去三蟲、蠱毒、鬼注。《陶景注》云:食其子乃言療寸白,不復有餘用,不入藥方。《七卷經》云:食之輕身去,腹中蟲。馬琬曰:常食之者,三蟲不生也。(和名加倍乃美。)

覆盆子《本草》云:無毒,主益氣,輕身,令發不白。《陶景注》云:蓬虆是根名,覆盆子是子實名,方家不用,乃昌容所服以易顏色者也。《蘇敬注》云:覆盆子、蓬虆一物異名,本謂實,非根也。崔禹云:覆盆子味酸美香,主益氣力,安五臟,是烈真常啖之,遂登仙矣。(和名以知古。)

胡頹子,馬琬云:味甘,凌冬不雕,食之補益五臟之。《膳夫經》云:食之益人者也。(和名久美。)

甘蔗,《本草》云:味甘,平,無毒,主下氣,和中,補脾氣,利大腸。崔禹云:食之下氣,小冷。廣州大種,經二三年乃生,高大如竹而過於二三丈。取其汁以為沙糖,甚理風痹,益面色。(和名久美。)

蒲陶,《本草》云:味甘,平,無毒,主筋骨濕痹,益氣,倍力,強志,令人肥健,忍風寒久食,輕身,不老,延年。《陶景注》云:魏國使人齎來,狀如五味子而甘美,北國人多肥健耐寒,蓋食斯乎。不植淮南亦如橘之變於河北矣。崔禹云:食之益氣力,除風冷,味甘,小冷,益面色。

白話文:

五果部第二

木蓮子:吃它能安心,滋養肝氣,味道甘甜酸,性寒,無毒,主治火燒傷和瘡瘍,煩熱的毒症。它性滑利,葉子像鬱金香,果實像櫠子,食用能輕身健體,去除體內熱氣,效果顯著。(日名:伊太比)

榛子:《七卷經》記載:味道甘甜,性平,食用沒有損益,多吃會讓人頭痛。崔禹錫說:食用能明目,驅除三種寄生蟲,味道甘甜微澀,性寒,無毒,長期食用能輕身延年益壽。樹木像杏樹,果實像櫟子,蒸熟曬乾後食用,能益氣。(今按:會損壞物品。日名:波之波美)

胡桃仁:《七卷經》記載:味道甘甜,性溫,食用能去除積聚的氣體。《博物志》記載:張騫出使西域回來時帶回了胡桃,所以以此命名。崔禹錫說:食用能降氣,味道甘甜,性微寒,無毒,主治喉嚨腫痛,殺死蛔蟲,但會讓人痰多。孟詵說:不能一次吃太多,容易導致痰飲,應該少量多次食用,能通經絡,使頭髮烏黑髮亮,能治癒各種痔瘡。《千金方》記載:不可多吃,會讓人噁心。

《拾遺》記載:味道甘甜,性平,無毒。食用能讓人肥壯健美,滋潤肌膚,使頭髮烏黑,治療野雞病。(日名:久留美)

椎子:《七卷經》記載:味道甘甜,性平,食用能滋補身體,耐飢餓。去掉外殼磨成粉末,蒸熟食用,能充飢,比橡子更好。崔禹錫說:味道甘甜,性微溫,無毒,主治滋補五臟,安心,還有一種與椎子相似的果實,但比椎子大。(日名:之比焦)

橡實:《本草》記載:味道苦,性微溫,無毒,主治腹瀉,滋養腸胃,使人肥壯健美。《七卷經》記載:味道澀,無毒,不是藥物也不是穀物,但最能滋補人體,食用它,還不能完全代替糧食。《養性要集》記載:食用橡子最好,沒有氣味卻能吸收氣,沒有味道卻能吸收味道,能消化食物並止瀉,使人強健。(日名:以知比,都留波美乃美)

榧實:《本草》記載:味道甘甜,主治五種痔瘡,驅除三種寄生蟲、蠱毒和鬼注。《陶景注》記載:食用榧子可以治療寸白蟲,沒有其他用途,不入藥方。《七卷經》記載:食用能輕身健體,去除腹中寄生蟲。馬琬說:經常食用,三種寄生蟲就不會滋生。(日名:加倍乃美)

覆盆子:《本草》記載:無毒,主治益氣,輕身,使頭髮不變白。《陶景注》記載:蓬虆是根的名稱,覆盆子是果實的名稱,方劑中不用,是道士昌容服用的,能改變容貌。《蘇敬注》記載:覆盆子、蓬虆是一種植物的兩個不同名稱,本指果實,不是根。《本草》記載:覆盆子味道酸甜可口,芳香,主治益氣增力,安定五臟,古代煉丹家烈真經常食用,因此得以成仙。(日名:以知古)

胡頹子:馬琬說:味道甘甜,冬天也不枯萎,食用能滋補五臟。《膳夫經》記載:食用能滋補身體。(日名:久美)

甘蔗:《本草》記載:味道甘甜,性平,無毒,主治降氣,和中,滋補脾胃,通利大腸。崔禹錫說:食用能降氣,性微寒。廣州種植的甘蔗很大,需要兩三年才能成熟,高大如竹,甚至超過二三十丈。提取它的汁液製成砂糖,能很好地治療風濕痹痛,使面色紅潤。(日名:久美)

葡萄:《本草》記載:味道甘甜,性平,無毒,主治筋骨濕痹,益氣,增強力量,使精神振奮,讓人肥壯健美,耐寒,長期食用能輕身,延年益壽。《陶景注》記載:魏國使者帶來,形狀像五味子,但味道甘甜,北方人大多肥壯耐寒,大概是因為食用葡萄的緣故。不能在淮南種植,就像橘子在河北就變了樣。《本草》記載:食用能益氣增力,去除風寒,味道甘甜,性微寒,使面色紅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