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康賴

《醫心方》~ 卷第二 (13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二 (13)

1. 孔穴主治法第一

秩邊二穴:(在第二十一椎下兩旁各三寸陷者中,伏而取之。刺入五分,灸三壯。主:腰痛骶寒,俯仰急難,陰痛下重,不得小便。)

胸部諸穴四十三:

一行從天突直下至中庭七穴:

天突一穴:(一名五戶,在頸結喉下五寸中央宛宛中。刺入一寸,留七呼,灸三壯。任脈,又陰維脈。主:咳逆上氣,喘,暴喑不能言,喉痹,咽中急干,頸腫肩痛,胸滿,腹皮熱,心痛,頭痛。)

旋機一穴:(在天突下一寸,仰頭取之。刺入三分,灸五壯。任脈。主:胸滿痛,喉痹咽腫,水漿不下矣。)

華蓋一穴:(在旋機下一寸陷者中,仰而取之。刺入三分,炙五壯。主:胸脅支滿,骨痛引胸中,咳逆上氣,喘不能言矣。)

紫宮一穴:(在華蓋下一寸六分陷者中,仰而取之。灸五壯。任脈。主:胸中蘓滿,痹痛骨疼,飲食不下,咳逆上氣,煩心也。)

玉堂一穴:(一名玉英,在紫宮下一寸六分陷者中。灸五壯。任脈。主:胸滿不得喘息,脅痛骨疼,喘逆上氣,嘔吐,煩心。)

膻中一穴:(一名元兒。在玉堂下一寸六分,直兩乳間陷者中,仰而取之。灸五壯。任脈。主:胸痹心痛滿,短氣,咳喘不得息,口不能言。)

中庭一穴:(在膻中下一寸六分陷者中。刺入三分,灸五壯。任脈。主:胸脅蘓滿,膈塞,心下響響然,食飲不下,嘔吐,食入腹還出。)

二行左右十二穴:

輸府二穴:(在巨骨下,旋機旁各二寸陷者中,仰臥而取之。刺入四分,灸五壯。足少陰腎。主:咳逆上氣,喘不得息,嘔吐,胸滿,不得飲食矣。)

或中二穴:(在輸府下一寸六分陷者中,仰臥而取之。刺入四分,灸五壯。足少陰腎。主:咳逆上氣,涎出多唾,呼吸喘悸,坐不得安。)

神藏二穴:(在或中下一寸六分陷者中,仰而取之。刺入四分,灸五壯。足少陰腎。主:胸脅滿,咳逆上氣,喘不得息,嘔吐,煩滿不能飲食。)

靈牆二穴:(在神藏下一寸六分陷者中,仰而取之。刺入四分,灸五一。足少陰腎。主:胸脅蘓滿引膺不得息,悶亂,嘔吐,煩滿不得食飲。)

神封二穴:(在靈牆下一寸六分。刺入四分,灸五一。主:胸滿不得息,咳逆,乳癰,灑沂惡寒。足少陰腎。)

步郎二穴:(在神封下一寸六分,陷者中,仰而取之。刺入四分,灸五壯。主:胸脅蘓滿,膈逆不通,呼吸少氣,喘息,不得舉臂。)

三行左右十二穴:

氣戶二穴:(在巨骨下,輸府旁各二寸陷者中,仰而取之。刺入四分,灸五壯。足陽明胃。主:胸脅蘓滿,喘逆上氣,呼吸肩息,不知食味也。)

庫房二穴:(在氣戶下一寸六分陷者中,仰而取之。刺入四分,灸五壯。主:胸脅蘓滿,咳逆上氣,呼吸多唾滿(濁)沫也。)

白話文:

孔穴主治法第一

秩邊穴:位於第二十一節椎骨下方兩側各三寸凹陷處,俯臥取穴。針刺深度五分,艾灸三壯。主治:腰痛、骶部寒冷、俯仰困難、陰部疼痛墜脹、小便不利。

胸部諸穴四十三:

第一列,從天突穴直下至中庭穴,共七個穴位:

天突穴:(又名五戶穴)位於頸部喉結下方五寸正中央的凹陷處。針刺深度一寸,留針七個呼吸的時間,艾灸三壯。屬於任脈和陰維脈。主治:咳嗽、氣逆、喘息、突然失聲、喉嚨阻塞、咽喉乾燥、頸腫肩痛、胸悶、腹部皮膚發熱、心痛、頭痛。

旋機穴:位於天突穴下一寸處,仰頭取穴。針刺深度三分,艾灸五壯。屬於任脈。主治:胸悶痛、喉嚨阻塞腫痛、飲水吞嚥困難。

華蓋穴:位於旋機穴下一寸凹陷處,仰頭取穴。針刺深度三分,艾灸五壯。主治:胸脅部脹滿、骨頭疼痛牽連到胸部、咳嗽、氣逆、喘息、不能說話。

紫宮穴:位於華蓋穴下一寸六分凹陷處,仰頭取穴。艾灸五壯。屬於任脈。主治:胸部脹滿、痹痛、骨痛、飲食減少、咳嗽、氣逆、煩躁不安。

玉堂穴:(又名玉英穴)位於紫宮穴下一寸六分凹陷處。艾灸五壯。屬於任脈。主治:胸悶喘不過氣、脅肋疼痛、骨痛、喘息、氣逆、嘔吐、煩躁不安。

膻中穴:(又名元兒穴)位於玉堂穴下一寸六分,兩乳頭之間的凹陷處,仰頭取穴。艾灸五壯。屬於任脈。主治:胸部痹痛、心痛、胸悶、氣短、咳嗽、喘息、呼吸困難、不能說話。

中庭穴:位於膻中穴下一寸六分凹陷處。針刺深度三分,艾灸五壯。屬於任脈。主治:胸脅部脹滿、膈肌阻塞、心窩部有響聲、飲食不下、嘔吐、食物入口即吐。

第二列,左右各六個穴位,共十二個穴位:

輸府穴:位於巨骨穴下方,旋機穴旁各二寸凹陷處,仰臥取穴。針刺深度四分,艾灸五壯。屬於足少陰腎經。主治:咳嗽、氣逆、喘息、呼吸困難、嘔吐、胸悶、飲食減少。

或中穴:位於輸府穴下一寸六分凹陷處,仰臥取穴。針刺深度四分,艾灸五壯。屬於足少陰腎經。主治:咳嗽、氣逆、唾液增多、呼吸急促、心悸、坐立不安。

神藏穴:位於或中穴下一寸六分凹陷處,仰頭取穴。針刺深度四分,艾灸五壯。屬於足少陰腎經。主治:胸脅部脹滿、咳嗽、氣逆、喘息、呼吸困難、嘔吐、煩悶、飲食減少。

靈牆穴:位於神藏穴下一寸六分凹陷處,仰頭取穴。針刺深度四分,艾灸五壯。屬於足少陰腎經。主治:胸脅部脹滿牽連到胸部、呼吸困難、胸悶、嘔吐、煩悶、飲食減少。

神封穴:位於靈牆穴下一寸六分處。針刺深度四分,艾灸五壯。主治:胸悶、呼吸困難、咳嗽、氣逆、乳癰、畏寒。屬於足少陰腎經。

步郎穴:位於神封穴下一寸六分凹陷處,仰頭取穴。針刺深度四分,艾灸五壯。主治:胸脅部脹滿、膈肌逆氣不通、呼吸短促、喘息、抬不起胳膊。

第三列,左右各六個穴位,共十二個穴位:

氣戶穴:位於巨骨穴下方,輸府穴旁各二寸凹陷處,仰頭取穴。針刺深度四分,艾灸五壯。屬於足陽明胃經。主治:胸脅部脹滿、喘息、氣逆、呼吸急促、肩部氣息不暢、食慾不振。

庫房穴:位於氣戶穴下一寸六分凹陷處,仰頭取穴。針刺深度四分,艾灸五壯。主治:胸脅部脹滿、咳嗽、氣逆、呼吸急促、唾液增多、痰液增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