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康賴

《醫心方》~ 卷第二十七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二十七 (9)

1. 用氣第四

又云:當以夜半之後、生氣之時,閉氣以心中數,數令間不容間,恐有誤亂,可並以手下籌,能至千則去仙不遠矣。吐氣令入多出少,常以鼻取之,口吐之。

又云:若天霧、惡風、猛寒、大熱,勿取氣,但閉之而已。微吐尋復閉之。

又云:行氣欲除百病,隨病所有念之。頭痛念頭,足痛念足,使其愈和,氣往攻之。從時至時,便自消矣。此養生大要也。

《大清經》云:夫氣之為理,有內有外,有陰有陽。陽氣為生,陰氣為死。從夜半至日中,外為生氣;從日中至夜半,內為死氣。

凡服氣者,常應服生氣。死氣傷人,外氣生時,隨欲服便服,不必待當時也。取外氣法:鼻引生氣入,口吐死氣出,慎不可逆。逆則傷人。口入鼻出,謂之逆也。從日中至夜半生氣在內,服法:閉口,目如常,喘息令息出至鼻端,即鼓兩頰,引出息,還入口,滿口而咽,以足為度,不須吐也。

又云:甘始服六戊法:常以朝暮,先甲子,旬起向辰地,舌䶄上下齒,取津液周旋,三至而一咽,五咽止。次向寅,亦如之。周於六戊,凡三十咽止。

又云:郄儉服六戊法:起甲子,日竟,旬恆向戊辰,嚥氣甲戌,旬則恆向戊寅,咽六旬,效此。

又云:服五星精法:春夏秋冬及四季月,各向建各存其星氣,大如指,隨其色來入口,又各存臟中,色氣亦如此。上出口,便含咽吞之,復更吸吞數畢止,日三,初三九,次三七,後三五也。春平旦,次日中日入;夏日出日入;秋日入人定雞鳴;冬夜半日出日中,一云日入。四季各依王時,起至間中三七至沖並舒手足,張口此之,時三五。

又云:取氣法,從鼻中引入中口吐出,慎不可逆,逆則傷人。口入鼻出之逆也。服法:正身作臥,下枕,令與身平,握固,以四指杞大指握固也。要令床敷厚襦,平正直身,兩腳相去五寸,舒兩臂,令去身各五寸。安身體,定氣息,放身如委衣床上謂之大委氣法也。然後徐徐鼻中引氣,鼓兩頰,令起,徐徐微引氣入頰中,亦勿令頓滿也。

滿則還出,出則咽難,恆令內虛,虛則復得更引。若氣先調者,微七引入口一嚥氣;先未調者,五引可咽,三引亦可咽,咽時小動舌,令氣轉,然後咽,咽時勿使鼻中氣泄也。氣泄則損人。

又云:取氣時僵臥,直兩手腳,握固,兩腳相去、兩手各去身五寸。閉目閉口,鼻中引氣,從夜半初服九九八十一咽,雞鳴八八六十四咽,平旦七七四十九咽,日出六六三十六咽,食時五五二十五咽,禺中四四十六咽。

又云:初服氣,氣兼未調,量能否,應一引一咽一吐,或二咽一吐,或三咽一吐。若氣小調,三引一咽一吐,或二咽一吐,或三咽一吐。氣漸漸調,五引一咽一吐,或二咽一吐,或三咽一吐,居平好也。又七引一咽一吐,或二咽一吐至三咽一吐,此氣極調善也。

白話文:

用氣第四

又說:應該在夜半之後、生機蓬勃的時候,閉氣心中默數,數目要連綿不斷,以免數錯,可以用手上算籌輔助,如果能數到一千,就離成仙不遠了。吐氣要多吸少吐,通常用鼻子吸氣,嘴巴吐氣。

又說:如果遇到霧天、惡風、嚴寒、酷暑,就不要練習吸氣,只要閉氣就好,稍微吐一點氣再閉住。

又說:練氣可以去除百病,依據病痛的部位來意念導引。頭痛就意念集中在頭部,腳痛就意念集中在腳部,讓患處溫和,氣息流向患處攻克病痛。持續一段時間,病痛就會自然消失。這是養生的重要方法。

《大清經》說:氣的運作規律,有內外之分,有陰陽之別。陽氣主生,陰氣主死。從夜半到中午,外氣為生氣;從中午到夜半,內氣為死氣。

所有練氣的人,都應該吸取生氣。死氣會傷人,外氣生髮的時候,想練就練,不必非得等到特定時間。吸取外氣的方法:用鼻子吸進生氣,用嘴巴吐出死氣,絕對不能弄反。弄反了就會傷身。嘴巴吸氣鼻子吐氣,就是弄反了。從中午到夜半,生氣在體內,練氣的方法:閉口,眼睛睜開如常,呼吸要讓氣息到達鼻尖,然後鼓起雙頰,把氣引出來,再吸入口中,直到嘴巴充滿氣體然後吞咽,以自身感覺為準,不需要吐氣。

又說:甘始所傳的六戊法:每天早晚,先從甲子日開始,依次向辰位方向,舌頭抵住上下牙齒,吸取津液在口中運轉三次後吞咽一次,共吞咽五次。然後轉向寅位,同樣方法操作。依次完成六戊方位,共吞咽三十次。

又說:郄儉所傳的六戊法:從甲子日開始,每日結束時,依次向戊辰位方向,在甲戌日吞嚥氣息,依此類推,在戊寅日吞嚥氣息,共吞嚥六旬,效法此法。

又說:服食五星精氣的方法:春夏秋冬四季及各個月份,都依次朝向該季節的星宿方位,意守星宿之氣,氣團大小如手指,依其顏色吸入口中,再意守各個臟腑,顏色和氣息都一樣。從口中呼出後,含住再吞咽,如此重複多次,每日三次,第一次九次,第二次七次,第三次五次。春天平旦(黎明)、中午、日落;夏天日出、日落;秋天日落、人定(晚上九點)、雞鳴;冬天夜半、日出、中午,也有人說是日落。四季都依據當令時辰,從開始到中間,三次七次到沖氣,同時舒展手腳,張開嘴巴。

又說:吸氣的方法,從鼻孔吸入,從口中吐出,絕對不能弄反,弄反了就會傷身。嘴巴吸氣鼻子吐氣就是弄反了。練氣的方法:身體端正平躺,枕頭低矮,讓身體與枕頭水平,握固(四指握住大拇指),床鋪要厚實柔軟,身體平直,雙腳分開五寸,雙臂伸展,距離身體各五寸。安頓好身體,平穩呼吸,身體放鬆如同衣服扔在床上,這叫做大委氣法。然後慢慢地用鼻子吸氣,鼓起雙頰,讓氣向上升起,慢慢地把氣吸入頰中,不要吸得太滿。

太滿了就吐出來,吐出來就難以吞咽,要保持體內空虛,空虛了才能再次吸氣。如果氣息已經調順了,可以吸七次氣再吞咽一次;如果氣息還沒調順,五次吸氣可以吞咽一次,三次吸氣也可以吞咽一次,吞咽時稍微動一下舌頭,讓氣運行,然後吞咽,吞咽時不要讓鼻孔的氣泄漏。氣泄漏會傷身。

又說:吸氣時平躺,伸直手腳,握固,雙腳分開,雙手距離身體各五寸。閉眼閉口,用鼻子吸氣,從夜半開始,第一次九九八十一(81)次吞咽,雞鳴時八八六十四(64)次吞咽,平旦時七七四十九(49)次吞咽,日出時六六三十六(36)次吞咽,食時五五二十五(25)次吞咽,禺中(下午三點)四四十六(16)次吞咽。

又說:剛開始練氣,氣息還沒調順,要根據自身情況,可以一次吸氣一次吞咽一次吐氣,或者二次吞咽一次吐氣,或者三次吞咽一次吐氣。如果氣息稍微調順了,三次吸氣一次吞咽一次吐氣,或者二次吞咽一次吐氣,或者三次吞咽一次吐氣。氣息漸漸調順了,五次吸氣一次吞咽一次吐氣,或者二次吞咽一次吐氣,或者三次吞咽一次吐氣,這樣就比較適宜了。如果能做到七次吸氣一次吞咽一次吐氣,或者二次吞咽一次吐氣到三次吞咽一次吐氣,這就說明氣息已經調得很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