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心方》~ 卷第二十七 (7)
卷第二十七 (7)
1. 養形第三
又云:飽食即沐發者,作頭風病。
又云:青牛道士曰:汗出不露臥及澡浴,使人身振及寒熱,或作風疹。
又云:新沐頭未乾不可以臥,使人頭重身熱,及得頭風煩滿。
又云:《抱朴子》云:月宿東井日可沐浴。令人長生無病。
又云:正月十日人定時,二月八日黃昏時,三月六日日入時,四月七日日紘時,五月一日日中時,六月二十七日日食時,七月二十五日小食時,八月二十五日日出時,九月二十日雞三鳴時,十月十八日雞始鳴時,十一月十五日過夜時,十二月十三日夜半時,閏月視日入中時。可沐浴,得神明恩,除百病。
又云:道士齋戒,沐浴蘭菊花湯,令人老壽。
又云:常以春三月旦沐更生,夏三月旦沐周盈,秋三月旦沐日精,冬三月旦沐長生。常用陰日沐浴之。增壽三百年,謂不服但沐浴也。服之者,延壽無已。(今按:《大清經》云:更生者,菊之始生苗也。周盈者,菊之莖也;日精者,菊華也。長生者,菊根也。又《蝦蟆經》云:甲丙戊庚壬皆陽日也,乙丁己辛癸皆陰日也。)
又云:凡人常以正月二日、二月三日、三月六日、四月八日、五月一日、六月二十一日、七月七日、八月八日、九月二十日、十月八日、十一月二十日、十二月三十日取枸杞煮湯沐浴,益人光色,八九十顏色如年少之時,不老不病。
《延壽赤書》云:至甲子及朔日當沐浴。
《千金方》云:恆欲晦日沐、朔日浴。
又云:居家不欲數沐浴,必須密室,室不得大熱,亦不得大冷,大熱大冷皆生百病。冬沐不得使汗出,沐浴後不得觸風冷。飢忌浴、飽忌浴、沐浴訖,須進少許食飲乃出。
又云:新沐訖,勿以當風,勿以濕結之,勿以濕頭臥,使人得頭風、眩悶、發頹、面齒痛、耳聾
又云:熱泔洗頭,冷水灌,亦作頭風。飽飢沐發,亦作頭風。夜沐發,不食而臥,令心虛、饒汗、多夢。
又云:炊湯經宿洗人體成癬,洗面無光,作甑畦瘡。
又云:凡夫妻,不同日沐浴。
《大清經》云:新沐訖不得露頭,傍河遊觀,亦為大風。
《枕中方》云:勿十一月十日沐浴。
《養生志》云:諸深山有陂,水久停者,喜有沙蝨,不中沐浴。
《養生要集》云:凡遠行途中,逢河水勿洗面,生為𩈅。(狀如烏卵之色斑也。)
白話文:
養形第三
古人說:飽食後立刻洗頭,會導致頭痛。
古人說:青牛道士說:出汗後不休息就睡覺或洗澡,會讓人身體顫抖、忽冷忽熱,甚至長風疹。
古人說:剛洗完頭頭髮還沒乾就睡覺,會讓人頭重身熱,引起頭痛和頭脹。
古人說:《抱朴子》記載:月亮在東井宿的時候可以洗澡,可以讓人長壽無病。
古人說:正月初十人定時(大約晚上九點到十一點)、二月初八黃昏時、三月初六日落時、四月初七日出時、五月初一日中時、六月二十七日蝕時、七月二十五日日食過後不久、八月二十五日日出時、九月二十日雞叫三遍時、十月十八日雞開始叫時、十一月十五日過夜時、十二月十三日半夜時,閏月則在日落時分沐浴,可以得到神明的恩澤,去除百病。
古人說:道士齋戒沐浴時,用蘭花菊花泡澡,可以讓人長壽。
古人說:經常在春天三月清晨沐浴,能使人更生;夏天三月清晨沐浴,能使人周全;秋天三月清晨沐浴,能使人精明;冬天三月清晨沐浴,能使人長壽。經常在陰曆的陰日沐浴,可以增壽三百年,這指的是只沐浴而不服用藥物;如果同時服用藥物,則壽命可以無限延長。(注:《大清經》說:更生指的是菊花剛長出的嫩芽;周盈指的是菊花的莖;日精指的是菊花的花;長生指的是菊花的根。又《蝦蟆經》說: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是陽日,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是陰日。)
古人說:普通人經常在正月初二、二月初三、三月初六、四月初八、五月初一、六月二十一、七月初七、八月初八、九月二十、十月初八、十一月二十、十二月三十取枸杞煮水沐浴,可以使人容光煥發,即使八九十歲也能像年輕人一樣容光煥發,不老不死。
《延壽赤書》記載:遇到甲子日(六十甲子之一)和朔日(初一)應該沐浴。
《千金方》記載:總是希望在晦日(每月最後一天)洗頭,朔日(每月第一天)洗澡。
古人說:在家裡不要經常洗澡,必須在密閉的房間裡洗,房間不能太熱也不能太冷,太熱太冷都會生病。冬天洗澡不能出汗,洗完澡不能受風寒。飢餓時忌洗澡,飽食後忌洗澡,洗完澡後要吃一點東西再出去。
古人說:洗完澡後不要迎風,不要頭髮濕著綁起來,不要頭髮濕著睡覺,否則會導致頭痛、頭暈、頭髮脫落、面齒疼痛、耳聾。
古人說:用熱剩飯水洗頭,再用冷水沖洗,也會導致頭痛。飽食或飢餓時洗頭,也會導致頭痛。晚上洗頭,不吃東西就睡覺,會導致心虛、多汗、多夢。
古人說:用隔夜的煮飯水洗身體,會長癬,洗臉沒光澤,還會生一種叫甑畦瘡的皮膚病。
古人說:夫妻倆不要同一天洗澡。
《大清經》記載:洗完澡後不要把頭露在外面,在河邊遊玩,也會導致大風病。
《枕中方》記載:不要在十一月十日洗澡。
《養生志》記載:所有深山裡的積水,水長時間停在那裡,容易有沙蝨,不適合洗澡。
《養生要集》記載:凡是長途旅行,遇到河水不要洗臉,否則會生一種叫𩈅的皮膚病。(𩈅,樣子像烏鴉蛋一樣有斑點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