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康賴

《醫心方》~ 卷第十九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九 (9)

1. 服石發動救解法第四

《曹歙救解法》云:有藥疢而苦頭痛目瞑惡食、食下便吐、不得安者,為是澼實也。

當促下之。若頭痛目疾而不惡食者,自是寒食散疾,未必純是澼實也。宜常兼以將冷為治。若有澼實也,不下終不瘥也。寒食藥熱,率殺藥熱,服下藥要當以能否下為度,不得病可重下也。

期以得病為斷,服藥未下,慎勿飲酒也,令人悶吐。下後食少里空,熱便乘虛在處,則吐逆下利腹滿,如此者宜以冷食漸漸解,服梔子湯是其治也。(今按:此湯在第二十卷號增損。皇甫梔子豉湯出《小品方》。)

藥發,頭面苦眩冒者,則解頭結散發扇之,若雖覺瘥猶不𤢭𤢭者沐頭。其熱甚頭痛面赤者,以寒水淋頭,暑熱時以冰水淋頭,不瘥以油囊盛冰著頭結中,覺瘥下水。

藥發,耳目口齒苦,耳鳴汁出,數數冷食,稍稍步行,鼻口臭,冷飲冷洗。口中生瘡,舌強,服梔子湯。

藥發心腹苦心腹痛者,當與熱酒。口噤者,撅口促與用冷水淹手巾,著苦處,溫復易。

諸痛之中,心痛最急,救之若赴湯火。或有氣絕病者,不自知,當須邊(旁)人之救,以酒灌含之。咽中寒逆,酒入輒還,勿止也。出復納之。

腹滿者,服凝水石湯,胸心腹中熱盛,咽乾口燥,飲冷。霍亂吐逆,當用飲冷。胸中窒塞,胸脅兩強,當飲酒。腹中拘急切痛,當用飲食,不宜但以冷迫之也。腰痛以寒水洗,冷石熨之;大行難消,蘇令如膏,服三升則下,未下重服之;小行稠數者,以水洗小腹,服梔子湯則瘥。

藥發四肢苦手足煩熱,心鬧悶者,以冷石熨。甚者以水熨之,關節不屈伸,百節痠疼者,勤自勞役,溫則澡洗。

藥發噤寒,有藥疢者,雖當澡浴,澡浴若早,藥熱噤不得出,令噤寒,急用飲酒,勤自勞役,即當䶄(漸)溫矣。若晚,藥熱蒸憒,亦令人噤寒,先用飲酒,酒氣頗行,便用澆灌,亦當漸溫矣。常當數食,一日可至十食。失食令人苦寒。

藥發雜患,其有偏痛、偏煩、偏冷、偏熱、偏急、偏緩,皆偏洗之。當於水下覺除也。若有腫核者,宜以冷石熨,不瘥宜以冰熨之。

《釋慧義·薛侍郎浴熨救解法》云:凡藥石發宜浴,浴便得解。浴法:若初寒,先用冷水,後用生熟湯。若初熱,先用暖湯,後用冷水。浴時慎不可先洗頭,欲沐可用二三升灌矣。

若大小便秘塞不通,或淋瀝尿血,陰中疼,此是熱氣所致,熨之即愈。熨法:前以冷物熨少腹,冷熨已,又以熱物熨前。熱熨之以後復冷熨。又小便數,此亦是取冷過,為將暖自愈。

《道弘解散法》云:食穢飯、臭肉、陳羹、宿菜發,服梔子湯。

飯未熟生酒發,服大麥麨,一服五合,至三服不解,服孽米一升。

食肉多發,如上法服麨不解,又服孽末,孽末不解,又服梔子豉湯。

白話文:

服石發動救解法第四

《曹歙救解法》說:如果服藥後身體不適,伴隨頭痛、眼睛昏花、食慾不振、吃東西就吐、坐臥不安等症狀,這是因為藥物滯留在體內造成的。

應該盡快讓藥物排出體外。如果只是頭痛眼疾,但食慾正常,則是寒食導致的疾病,未必完全是藥物滯留。這時應該輔以冷療。如果真的是藥物滯留,藥物不排出體外,病情就無法痊癒。寒食藥物屬熱性,通常是用熱性藥物來治療,服用藥物後能否排出體外,是判斷藥效的重要依據,病情允許的話可以再次服用藥物促使排出。

以藥物能否排出體外來判斷病情好轉與否,服用藥物後尚未排出,切勿飲酒,以免加重嘔吐。藥物排出體外後,胃腸空虛,體內的熱氣趁虛而入,就會出現嘔吐、腹瀉、腹脹等症狀,遇到這種情況,應該用冷食慢慢調理,服用梔子湯治療。(注:此湯方在第二十卷,名為增損梔子湯;皇甫梔子豉湯出自《小品方》。)

藥物發作,頭面感到苦味、頭暈目眩的,可以用解頭結散,並用扇子扇風;如果症狀雖有所好轉但仍感覺不舒服,就洗頭。如果發熱嚴重,頭痛面紅,可以用冷水沖洗頭部,盛夏酷暑時可以用冰水沖洗頭部,如果仍不好轉,可以用油布袋盛裝冰塊敷在頭部,感覺好轉後再擦乾。

藥物發作,耳目口齒感覺苦澀,耳鳴流涕,經常想吃冷食,稍微走動一下,鼻口發臭,那就多喝冷飲,用冷水洗臉。如果口腔生瘡,舌頭僵硬,服用梔子湯。

藥物發作,心腹部感到苦痛的,應該喝熱酒。如果張不開嘴,可以撬開嘴巴,用冷水浸濕毛巾敷在疼痛處,溫熱後再重新敷上。

各種疼痛中,心痛最緊急,救治要像撲滅大火一樣迅速。如果病人已經昏迷不醒,需要旁人施救,用酒灌服。如果咽喉部有寒邪逆氣,酒灌進去又吐出來,不要阻止,吐出來再繼續灌。

腹脹的,服用凝水石湯;胸心腹中熱盛,咽喉乾燥口渴的,喝冷飲。霍亂嘔吐的,也應該喝冷飲。胸中鬱悶,胸脅兩側疼痛的,應該喝點酒。腹部絞痛的,應該進食,不宜單純用冷療法。腰痛的,用冷水洗,用冷的石頭熨燙;大便不通暢的,服用蘇令如膏,服用三升後若未排出,再加服;小便頻數的,用冷水洗小腹,服用梔子湯即可痊癒。

藥物發作,四肢手腳煩躁發熱,心煩氣悶的,用冷石頭熨燙;嚴重者可用溫水熨燙。關節不能屈伸,全身關節酸痛的,應該多活動,溫熱後再洗澡。

藥物發作後出現畏寒,伴隨身體不適的,雖然應該洗澡,但是如果洗澡太早,藥力未散,就會加重畏寒,這時應該趕緊喝點酒,多活動,就能慢慢變暖和。如果洗澡太晚,藥力已經蒸騰,也會讓人畏寒,先喝點酒,等酒氣散開後再洗,也能慢慢變暖和。應該經常進食,一天可以吃十次。不吃東西會加重畏寒。

藥物發作後出現各種併發症,例如某個部位疼痛、某個部位煩躁、某個部位畏寒、某個部位發熱、某個部位疼痛劇烈、某個部位疼痛緩慢等,都應該局部冷敷。冷敷後症狀就會減輕。如果有腫塊,應該用冷石頭熨燙,如果不好轉就用冰塊熨燙。

《釋慧義·薛侍郎浴熨救解法》說:凡是服藥後發作的症狀,都應該洗澡,洗澡就能減輕症狀。洗澡的方法:如果一開始畏寒,先用冷水,然後用溫水;如果一開始發熱,先用溫水,然後用冷水。洗澡時千萬不能先洗頭,如果想洗頭,可以用二三升水沖洗。

如果大便小便不通暢,或者尿血、小便淋漓不盡、陰部疼痛,這是熱氣引起的,熨燙就能痊癒。熨燙的方法:先用冷物熨燙小腹,冷熨後再用熱物熨燙,熱熨後再冷熨。如果小便頻數,這是因為受寒過度,用溫熱療法就能自愈。

《道弘解散法》說:吃了不潔的食物、臭肉、陳舊的湯羹、隔夜菜後發病,服用梔子湯。

吃了未煮熟的飯或喝了生酒後發病,服用大麥粥,每次五合,服用三次仍不見效,再服用孽米一升。

吃了太多肉後發病,按照上述方法服用粥仍不見效,再服用孽末,孽末仍不見效,再服用梔子豉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