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心方》~ 卷第十九 (6)
卷第十九 (6)
1. 服石發動救解法第四
或身皮或本云身內楚痛,轉移不在一處,如風狀,或本云如似遊風,坐犯熱所為,非真風也。冷洗冷熨即了矣。
或百節痠痛,坐臥下太厚,又入溫被中,又衣溫不脫故也。臥下當極薄,大要也,被當單布不著綿衣,亦當薄且垢,故勿著新衣,宜著故絮也。雖冬寒,當常𦇧頭受風,以冷石熨衣帶,初不得系也。若犯此酸悶者,促入冷水浴,勿忍病而畏浴也。
或關節強直不可屈伸,坐久停息不自煩勞,藥氣勝,正氣結而不散越,沉滯於血脈中故也。任力自溫便冷洗即瘥。任力自溫者,令行動出力足勞則發溫也。非厚衣近火之溫也。
或脈洪實,或斷絕不足似欲死脈,或細數強快,坐所犯非一故也。脈無常,投醫不能識別也。熱多則弦快,有癖則洪實,急痛則斷絕。凡寒食藥熱率常如此,唯勤從節度耳。
或人已困而脈不絕,坐藥氣盛行於百脈之中,人實氣已盡,唯有藥兩猶獨行,故不絕非生氣也。已死之後體故溫如人肌,腹中雷鳴,顏色不變,一再宿乃似死人耳。或灸之,尋死或不死,坐藥氣有輕重,重故有死者,輕故有生者。雖灸得生,非已疾之法,遂當作禍,必宜慎之,大有此比故也。
或心痛如錐刺,坐當食而不食,當洗而不洗,寒熱相絞,氣結不通,結在心中,口噤不得息,當校口促與熱酒,任本性多少。其令酒兩得行氣自通,得噫,因以冷水洗淹,有布巾著所苦處,溫復易之,自解。解便速冷,食能多益善,若大惡著衣,小使溫溫便去衣即瘥。於諸痛之中,心痛最為急者,救之若赴湯火,乃可濟耳。
或有氣斷絕不知人時,撅口不可開,病者不自知,當須旁人救之,要以熱酒為性命之本,不得下者,當𤛋去齒,以熱酒灌含之,咽中塞逆,酒入復還出者,但與勿止也。出復納之,如此或半日,酒下氣通乃蘇,酒不下者便殺人也。
或服藥心中悶亂,坐服藥,溫藥與疾爭結故也。法當大吐下,不吐下當死。若不吐下不絕者,冷食飲自解。薛公曰:若絕,不識人,目復不開者,亦當𤛋齒以熱酒灌之。入咽吐出者,更當與之。得酒氣下通,不過半日蘇矣。
或淋不得小便,坐久坐下溫及騎馬鞍中熱入膀胱故也。大冷食,以冷水洗少腹,以冷石熨一日即止。
或小便稠數,坐熱食及啖諸含熱物餅黍之屬故也。(或本云:餅黍羊酪之屬)以冷水洗小腹自止,不瘥者,冷水浸陰又佳。若復不解,服梔子湯即解。
或陰囊臭爛,坐席厚,下熱故也。坐冷水中即瘥。
或大行難,腹中堅固如蛇盤,坐犯溫,久積腹中乾糞不去故也。消蘇若膏使寒服一二升,浸潤則下;不下更服下藥即瘥。薛公曰:不下服大黃朴硝等下之即瘥。
或大便稠數,坐久失節度,將死之候也。如此難治矣。為可與湯下之,倘十得一生耳。不與湯必死,莫畏不與也。下已致死,令人不恨。
白話文:
服石發動救解法第四
身體某處或全身疼痛,疼痛部位還會移動,像風一樣,或者像遊走之風,這是因為坐著受熱引起的,並非真正的風寒。用冷水洗或冷敷就能解決。
百節痠痛,是因為久坐臥處太厚,又蓋著溫暖的被子,穿著暖和的衣服不脫掉。臥下時應儘量薄,這是最重要的,被子要用單布,不要用棉被,衣服也應薄且舊,不要穿新衣,宜穿舊棉衣。即使冬天寒冷,也要經常讓頭部受風,用冷石熨燙腰帶,一開始不要系緊。如果遇到這種痠痛,應立即冷水浴,不要因為怕冷而忍著病痛。
關節僵硬無法屈伸,是因為久坐不動,藥氣過盛,正氣凝結而不散,滯留在血脈中。稍微活動身體讓自己發熱,然後冷水洗就能痊癒。這裡的「任力自溫」,是指通過活動筋骨、勞作使身體發熱,而不是指穿厚衣靠近火取暖。
脈象洪大有力,或脈搏微弱幾乎停滯像將死之人,或脈搏細弱而數快有力,這些都是因為不同的原因引起的。脈象變化不定,醫生難以辨別。熱盛則脈弦數,有癖證則脈洪實,疼痛劇烈則脈搏停滯。總之,寒熱藥物都應如此,只要勤加調理即可。
人已昏迷但脈搏未絕,這是因為藥氣盛行於全身經脈,病人本身元氣已盡,只有藥力還在運行,所以脈搏未絕,並非還有生機。死後,身體仍保持溫熱,腹部發出雷鳴般的響聲,面色沒有變化,一到兩天後才像死人一樣。即使灸治,也可能死,也可能活,因為藥氣有輕重之分,藥氣重則可能致死,藥氣輕則可能生還。即使灸治後活過來,也不是好的治療方法,反而可能造成禍患,一定要謹慎,有很多類似的例子。
心痛如錐刺般,是因為該吃東西而不吃,該洗漱而不洗漱,寒熱交迫,氣血凝滯不通,結在心臟,嘴巴緊閉無法呼吸,應掰開嘴巴,灌一些熱酒,任其飲用多少都行。讓酒能運行氣血,能打嗝,然後用冷水洗患處,用布巾敷在疼痛處,溫熱後再更換,就能自行緩解。緩解後應迅速冷敷,多飲食有益,如果穿衣感覺很糟糕,稍微溫暖一下就脫掉衣服,就能痊癒。在各種疼痛中,心痛是最緊急的,救治要像撲滅大火一樣迅速,才能有救。
氣息斷絕,人事不省,嘴巴張不開,病人自己不知道,需要旁人搶救,必須用熱酒來維持性命。如果灌不下去,就要撬開牙齒,用熱酒灌入口中。如果咽喉阻塞,酒灌進去又流出來,不要停止,流出來再灌進去,如此持續半天,酒灌下去,氣血通暢就能甦醒。酒灌不下去就會致死。
服用藥物後心中煩悶,這是因為服用的溫熱藥物與疾病相互爭奪,互相糾纏。應該立即催吐瀉下,如果不吐瀉,就會死亡。如果沒有吐瀉但病情沒有惡化,可以用冷食冷飲自行緩解。薛公說:如果昏迷不醒,眼睛也睜不開,也要撬開牙齒,用熱酒灌服。灌進去又吐出來,還要繼續灌服。等藥酒下行,氣血通暢,半天就能甦醒。
小便不通,是因為久坐,座位溫熱,或騎馬時鞍座的熱氣進入膀胱。食用冷食,用冷水洗滌小腹,用冷石熨燙,一天就能痊癒。
小便頻數,是因為吃了熱食或其他溫熱的食物,例如餅、黍等。(或原文記載為餅、黍、羊酪等)。用冷水洗滌小腹就能自行痊癒,如果還沒好,服用梔子湯就能解決。
陰囊潰爛,是因為席子太厚,下焦熱盛。浸在冷水中就能痊癒。
大便困難,腹部堅硬如蛇盤狀,是因為受熱,久積腹中乾硬的糞便排不出。服用消腫止痛的藥膏,寒涼之藥一到兩升,潤滑腸道就能通便;如果還是不行,再服用瀉藥就能痊癒。薛公說:如果不行,服用大黃、朴硝等瀉藥就能痊癒。
大便頻數,是因為久病失調,這是將死的徵兆。這種情況很難治療,即使治療,十個人中也只有一個能活。不服用瀉藥必定死亡,不要害怕服用。服用瀉藥雖然可能導致死亡,但比起不治療,病人不會後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