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康賴

《醫心方》~ 卷第二十九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二十九 (3)

1. 日食禁第五

《養生要集》云:凡六甲月勿食黑獸。

又云:壬子日勿食諸五臟。

《本草食禁》云:甲子日勿食一切獸肉,傷人神。

又云:月建日勿食雄鴙肉,傷人神。

又云:子日勿食諸獸肉,吉。

又云:午日勿食祭肉,吉。

《枕中方》云:勿以六甲日食鱗甲之物。

白話文:

古人認為,懷孕期間不應該吃黑色的動物肉,壬子日不應該吃五臟,甲子日不應該吃任何獸肉,月建日不應該吃雄鴙肉,子日可以吃獸肉,午日可以吃祭肉,六甲日不應該吃帶鱗甲的動物。

2. 夜食禁第六

《養生要集》云:凡人夜食傷飽,夜飲大醉,夏日醉飽。流汗來晞冷水洗漬,特扇引風,當風露臥,因醉媾精;或和冰和食,不待消釋,以塊吞之,是以飲食男女,最為百疴之本焉。

白話文:

《養生要集》說:

凡是晚上吃太多喝太多,夏天喝醉了酒又吃太飽。流汗後用冷水洗,用扇子扇風,在風口睡覺,酒醉後行房;或和著冰塊吃東西,不消化就大口吞下,因此飲食男女之事最容易成為生病的根本。

又云:夜食恆不飽滿,令人無病。此是養性之要術也。

又云:夜食夜醉,皆生百病,但解此慎之。

又云:夜食飽訖,不用即脾眠,不轉食不消,令人成百病。

《七卷食經》云:夜食飽滿,不媾精,令成百病。

又云:夜食不用啖生菜,不利人。

夜食啖諸獸脾,令人口臭氣。

夜食不用諸獸肉,令人口臭。

夜食不須禽膊,不利人。

夜中勿飲新汲水,被吞龍子生腸脹之病。

夜食不用啖蒜及薰辛菜,辛氣歸目,不利人。

夜食啖蘆茯根,氣不散不利人。

白話文:

又云

夜晚吃飯總是吃不飽,讓人沒有疾病。這是養生的重要方法。

又云

夜間飲食和過度飲酒,都會產生各種疾病,一定要注意這一點。

又云

夜間吃飯吃飽後,不要立刻就睡覺,否則食物不能消化,會令人患上各種疾病。

《七卷食經》雲

夜間吃得太飽,會導致陽氣不升,產生各種疾病。

又云

夜間不要吃生菜,對人體不利。

夜食啖諸獸脾,

令人口臭氣。

夜食不用諸獸肉,

令人口臭。

夜食不須禽膊,

不利人。

夜中勿飲新汲水,

被吞龍子生腸脹之病。

夜食不用啖蒜及薰辛菜,

辛氣歸目,不利人。

夜食啖蘆茯根,

氣不散不利人。

又說

晚上吃飯總吃不飽,讓人沒有疾病。這是養生的重要方法。

又說

晚上吃飯和過度飲酒,都會產生各種疾病,一定要注意這一點。

又說

晚上吃飯吃飽後,不要立刻就睡覺,否則食物不能消化,會令人患上各種疾病。

《七卷食經》說

晚上吃得太飽,會導致陽氣不升,產生各種疾病。

又說

晚上不要吃生菜,對人體不利。

晚上吃動物脾臟,會讓人口臭。

晚上不要吃動物肉,會讓人口臭。

晚上不要吃禽類的翅膀,對人體不利。

晚上不要喝新鮮打上來的水,會被吞龍子鑽進肚子裡而引起腸脹。

晚上不要吃大蒜和辛辣的蔬菜,辛氣會歸於眼睛,對人體不利。

晚上吃蘆筍根,氣不能散發,對人體不利。

3. 飽食禁第七

《養性志》云:食過飽,傷膀胱,百脈閉不通。

《本草雜禁》云:飽食,夜失覆為霍亂。

《千金方》云:養性之道,不欲飲食便臥及終日久坐,皆損壽。

《養生要集》云:青牛道士云:飽食不可疾走,使人後日食入口則欲如廁。

白話文:

《養性志》說:飲食過量傷害膀胱,全身經脈都閉塞不通。

《本草雜禁》說:飲食過飽,晚上睡覺時失去覆蓋容易得霍亂。

《千金方》說:養生的方法,不要吃完飯就躺下,也不要整天久坐,這些都會損害壽命。

《養生要集》說:青牛道士說:吃飽後不要急速行走,會導致以後進食時直接就想上廁所。

又云:青牛道士云:飽食而坐,乃不以行步及有所作𩢷,不但無益而已,乃使人得積聚不消之病及手足痹蹶,面目梨皯,損賊年壽也。若不得常有所為又不能食畢行者,但可止家中大小⿱則虫述如手博儛戲狀,使身中小汗乃傅粉而止,延年之要也。

白話文:

又說:青牛道士說:飯後坐下,不能走動或做任何事,不但沒有好處,而且會讓人積聚不消化之病症,以及手腳麻木、臉色蒼白,損害健康和壽命。如果不能經常活動,又不能飯後散步,可以在家中做一些小運動,如玩手博、跳舞之類,讓身體微微出汗,然後塗上爽身粉,這是延年益壽的重要方法。

又云:飽食即飲水,穀氣即散,成癖病腰病。

又云:飽食即浸水兩腳,腎脹成水病。(水病者,四服皆腫,成水脹病也。)

又云:傷飢,猝飽食,久久成心瘕及食癖病。

《七卷食經》云:飽食構精,傷人肝;面目無澤,成病傷肌。

又云:飽食即沐發者,作頭風病。

《神農食經》云:飽食訖,多飲水及酒。成痞癖,醉當風。

白話文:

飽食即飲水 飯後立即喝水,會導致食物的營養成分被稀釋,影響吸收,久而久之會導致腰部疾病。

飽食即浸水兩腳 飯後立即用冷水泡雙腳,會導致腎臟受寒,出現水腫等疾病。(水腫是指四肢都腫脹,形成全身水腫的疾病。)

傷飢,猝飽食 如果身體處在飢餓狀態,突然暴飲暴食,會導致心臟和胃部疾病,以及飲食不消化、積食等問題。

**《七卷食經》**指出: 吃得太飽會耗損精氣,傷害肝臟;會導致面色無光,肌膚受損。

飯後立即洗頭髮,會導致頭部風寒,引起頭風病。

**《神農食經》**指出: 飯後過多地飲水和飲酒,會導致消化不良和醉酒,應避免當風飲酒。

4. 醉酒禁第八

《養生要集》云:頻川韓元長曰:酒者,五穀之華,味之至也。故能益人,亦能損人。節其分劑而飲之,宣和百脈,消邪卻冷也。若升量轉久,飲之失度,體氣使弱,精神侵昏,物之交驗,無過於酒也。宜慎無失節度。

白話文:

《養生要集》中說:頻川人韓元長說:酒是五穀的精華,味道最美。所以它既能對人體帶來好處,也能帶來傷害。如果適量飲用,可以通暢氣血,祛除邪氣和寒冷。但是如果長期大量飲酒,就會傷害身體,使身體虛弱,精神昏沉。酒對人體的影響如此之大,應該謹慎飲用,不要過量。

又云:飽食醉酒,酒食未散以仍構精,皆成百病,一日令兒癲瘕病。

又云:飽食夜醉,皆生百病。但能慎此,養生之妙也。

又云:酒已醉,勿強飽食之,不幸則發疽。

又云:大醉不可安臥而止,當令人數搖動反側之,不爾成病。

又云:酒醉不可當風,當風使人發喑不能言。(一曰不可向陽。)

又云:飲酒醉,灸頭殺人。

又云:酒醉熱未解,勿以冷水洗面,發瘡。輕者渣疱。

又云:酒醉眠黍穰上,汗出,眉發交落,久還生。(此事難,然不可信。)

又云:大飲酒、飽,不可大呼喚及大怒,奔車走馬䱭距,使人五臟顛倒,或致斷絕殺人。

又云:夏日飲酒大醉流汗,不得以水洗潑及持扇引風,成病。

又云:醉不可露臥,使人面發疱,不幸生癲(癩)。

又云:凡祭酒,自動自竭,並不可飲傷人。

又云:祭酒肉雰,回有氣,勿飲之,棄去江河中。

又云:錫薑多食飲,酒醉殺人。

又云:蒜與食飽,飲酒醉,不起步。死。

又云:飲酒醉,合食蒜,令人傷心至死。

又云:食麻子飲酒,令人脹滿,為水病。

又云:食豬肉飲酒,臥秫稻穰中見星者,使人發黃。

又云:飲酒不得用合食諸獸腎,令人腰病。

又云:飲酒不用飲乳汁,令人氣結病也。

又云:飲酒不用食生胡葈,令人心疾。

又云:茄蘆合,多食飲酒殺人。

白話文:

又說:吃飽喝足後再喝酒,或者酒後再進食,這些行為都會導致各種疾病,一天就可能讓孩子出現腹脹病。

又說:飯後喝醉酒,都容易引發各種疾病。只要謹慎這樣做,就能找到養生的妙法。

又說:已經醉酒,不要強迫再進食,否則可能會引起發疽。

又說:大醉後不可躺下休息,應讓人多次搖晃身體,否則會生病。

又說:醉酒後不可以對風,對風會使人失聲無法說話。(有一種說法是不可以面向陽光。)

又說:醉酒後飲酒,灸頭會導致死亡。

又說:酒醉後熱度未消退,不要用水洗臉,這會導致生長疹子,輕則只是紅疹。

又說:酒醉後睡在黍稈上,出汗,眉毛和頭髮會交錯脫落,長期下去會恢復生長。(這個方法很難實現,也不可信。)

又說:大量飲酒、吃飽後,不可以大喊大叫或者大怒,奔跑馬車,這種行為會使五臟顛倒,有可能導致死亡。

又說:夏天醉酒後流汗,不可以用水沖洗或使用扇子吹風,這樣會生病。

又說:醉酒後不可以露宿,這樣會使人臉部長出泡疹,不幸會發癲癥(癩皮病)。

又說:祭祀時的酒自動喝完即可,不應該飲用傷害他人。

又說:祭祀用的酒和肉混在一起,迴旋產生氣味,不應該飲用,應該倒入江河。

又說:大量食用薑,會導致醉酒死亡。

又說:飯後吃蒜,再飲酒醉,會讓人站不穩,最終死亡。

又說:飲酒醉後合著吃蒜,會讓人傷心至死。

又說:吃芝麻飲酒,會讓人脹滿,引發水病。

又說:吃豬肉飲酒,躺在秫稻稈中看到星星的人,會使人發黃。

又說:飲酒不應該使用其他動物的腎臟,會導致腰部疾病。

又說:飲酒不應該喝奶,會導致氣結病。

又說:飲酒不應該吃生胡葈,會讓人的心臟病痛。

又說:茄子和蘆筍一起吃,大量飲酒會導致死亡。

5. 飲水宜第九

《養生要集》云:凡煮水飲之,眾病無緣得生也。

白話文:

《養生要集》中說:凡是將水煮沸後飲用,所有疾病都會無緣發生。

《崔禹錫食經》云:春宜食漿水,夏宜食蜜水,(今安:《大清經》云:作蜜漿法,白粳米二斗,淨洮汰,五蒸五露竟,以水一石、白蜜五斗,合米煮之。作再沸止。納甕器中成,香美如乳汁味。夏月作此飲之佳。)秋宜食茗水。(今按:《□食經》云:採葉茗苗葉,蒸,曝乾,雜米搗為飲粥食之,神良。)冬宜食白飲,是謂為調水養性矣。

白話文:

《崔禹錫食經》中說:春天應喝漿水,夏天應喝蜜水,(今安:《大清經》中說:製作蜜漿的方法是,用兩鬥白粳米,洗淨後淘洗,蒸五次並晾曬五次後,用一石水和五斗白蜜一起煮沸後停止。盛入壇器中密封儲存即可,喝起來味道香甜美味,像乳汁一樣。夏季製作後喝最好。)秋天應喝茶水。(今按:《□食經》中說:採摘茶樹的嫩葉,蒸後晾曬乾燥,再與大米一起搗碎煮成粥即可飲用,效果奇佳。)冬天應喝白湯,也就是所謂的調水養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