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心方》~
1. 卷第二十九
2. 調食第一
《黃帝養身經》云:食不飢乏、先衣不寒之前,其半日不食者,則腸胃虛,穀氣衰;一日不食者,則腸胃虛勞,穀氣少;二日不食者,則腸胃虛弱,精氣不足曚;三日不食者,則腸胃虛燥,心悸氣紊,耳鳴;四日不食者,則腸胃虛燥,津液竭,六腑枯;五日不食者,則腸胃大虛,三焦燥五臟枯;六日不食者,則腸胃虛變,內外變亂,意魂疾;七日不食者,則腸胃大虛竭,穀神去,眸子定然而命終矣。
陳延之《小品方》云:食飲養小至長,甚難逆忤致變甚逆,豈可不慎。
《養生要集》云:頻川陳紀萬云:百病橫生,年命橫夭,多由飲食。飲食之患,過於聲色;聲色可絕之俞年,飲食不可廢。一日當時可益,亦交為患,亦切美物,非一滋味百品,或氣勢相伐,觸其禁忌成瘀毒,緩者積而成疢,急者交患暴至,飲酒啖棗,令人昏悶,此其驗也。
又云:已勞勿食,已食勿動,已汗勿飲,已汗勿食,已怒勿食,已食勿怒,已悲勿食,已食勿悲。
又云:青牛道士言:食不欲過飽,故道士先飢而食也。飲不欲過多,故道士先渴而飲也。食已畢,起行數百步中益人多也。暮食畢,步行五里乃臥,便無百病。
又云:青牛道士云:食恆將熱,宜人易消,勝於習冷也。
又云:郜仲堪曰:堅細物多燥澀。若不能不啖,當吐去滓,萬不一消生積聚;柔脆物無貞涃,常啖令人骨髓不充實。
又云:魚、肉諸冷之物多損人,斷之為善,不能不食,務節之。
又云:《神仙圖》曰:禁無大食,百脈閉,禁無大飲,膀胱急;禁無熱食,傷五氣;禁無寒食,生病結;禁無食生,害腸胃;禁無酒醉,傷生氣。
孫思邈《千金方》云:食欲少而數,不欲頓多難消也。常欲令如飽中飢,飢中飢。
又云:當熟嚼食,使米脂入腸,勿使酒脂入腸。
又云:人食畢,當行步躊躇,有所修為為快也。
又云:食畢當行,行畢使人以粉摩腸上數百過,易消,大益人。
又云:食訖,以手摩面,令津液消調。
又云:廚膳勿脯肉豐盈,恆令儉約,飲食勿多食肉,生百病。少食肉,多食飯及菹菜,每食不用重肉。
又云:多食酸,皮槁而毛夭;多食苦,則筋急爪枯;多食甘,則骨痛而發落;多食辛,則肉胝而唇騫;多食鹹,則脈凝而變化。此以五味所傷也。(今按:《太素》楊上善云:多食鹹,則脈凝泣而變色;多食苦,則皮槁而毛夭;多食辛,則筋急之而爪枯;多食酸,則肉䱽肥而唇楬;多食甘,則骨痛而發落。)
又云:食上不得諸,諸而食者,常患胸背疼痛。
又云:食不得語,每欲食,先須送入腸也。
又云:食竟仰臥成氣痞,作頭風。
又云:凡人常須日在己前食訖,則不須飲酒,終身不幹嘔。
又云:日入後不用食,鬼魁遊其上。
又云:夏熱,常飲食暖飲;冬,長食細米稠粥。
《抱朴子》云:五味入口,不欲偏多。故酸多則傷脾,苦多則傷肺,辛多則傷肝,咸多傷心,甘多則傷腎。此五氣自然之理也。
又云:不欲極飢而食,食不可過飽;不欲極渴而飲,飲不可過多。
凡食過則結聚,飲過則成痰澼也。
《馬琬食經》云:凡食,欲得安神靜氣,呼吸遲緩,不用吞嚥迅速,咀嚼不精,皆成百病。
《延壽赤書》云:九華安妃曰:臨食勿言配牽。(《曲禮》云:臨食不歡,良有以焉。)
又云:勿露食,來眾邪也。(露食謂特造失覆之謂也。)
《養生志》云:食冷勿令齒疼,冷則傷腸,食熱灼加唇,熱則傷骨。
又云:食熱食,汗出盪風,發頭病,發墮落,令人目澀饒睡。
又云:凡飲食無故變色,不可食,殺人。
又云:諸食熱食訖,枕毛臥,久成頭風,令人目澀。
《食經》云:凡飲食衣服,亦欲適寒溫。寒無淒滄,暑無出汗。食飲者,熱毋灼之,寒無滄之。
又云:凡飲食調和,無本氣息者,有毒飲食,上有蜂蠮螉並有倉蠅者有毒。
《膳夫經》云:凡臨食不用大喜大怒,皆變成百病。
《七卷食經》云:非來哭訖,即勿用食,反成氣滿病。
《服氣導引抄》云:凡食時恆向本命及王氣。
又云:臨食勿道死,事勿露食。
《朱思簡食經》云:經宿羹臛,不可更溫食之,害人。
崔禹錫云:人汗入食中者,不可食,發惡瘡,其女人尤甚。宜早服雞舌香飲,即瘥。
白話文:
**《黃帝養身經》說:**吃飯不要等到肚子餓到發慌才吃,穿衣服也不要等到冷到發抖才穿。如果半天不吃飯,腸胃就會虛弱,消化功能也會衰退;一天不吃飯,腸胃會更加虛勞,消化功能更差;兩天不吃飯,腸胃會非常虛弱,精神也會不足;三天不吃飯,腸胃會乾燥,心悸氣短,還會耳鳴;四天不吃飯,腸胃會極度乾燥,身體的津液也會枯竭,五臟六腑都會衰弱;五天不吃飯,腸胃會極度虛弱,三焦功能失調,五臟也會枯竭;六天不吃飯,腸胃會發生虛變,身體內外都會失調,精神也會生病;七天不吃飯,腸胃會極度衰竭,生命力也會消失,最終導致死亡。
**陳延之《小品方》說:**飲食對身體從幼小到成長的影響非常大,如果飲食不當,很容易導致身體產生巨大的變化,所以我們必須謹慎。
**《養生要集》說:**頻川陳紀萬說:「很多疾病和早夭都與飲食有關。飲食的危害比聲色犬馬還要大;聲色之慾可以透過修養斷絕,但飲食卻不能廢止。即使是每天有益的食物,如果搭配不當也可能會產生危害。即使是美味的食物,如果一次吃太多種類,或是食物屬性相剋,或是觸犯了飲食禁忌,也可能會產生瘀毒,輕則累積成慢性病,重則會突然爆發疾病。例如,喝酒吃棗,就會讓人昏昏沉沉。這些都是例子。」
**又說:**勞累後不要馬上吃飯,吃完飯不要馬上活動,出了汗不要馬上喝水,出了汗不要馬上吃飯,生氣時不要吃飯,吃完飯不要生氣,悲傷時不要吃飯,吃完飯不要悲傷。
**又說:**青牛道士說:「吃飯不要吃太飽,所以道士都是在有點飢餓的時候才吃飯。喝水不要喝太多,所以道士都是在有點口渴的時候才喝水。吃完飯後,起來走幾百步,對身體很有益處。晚上吃完飯後,走五里路再去睡覺,就比較不會生病。」
**又說:**青牛道士說:「食物應該趁熱吃,這樣容易消化,比吃冷的食物好。」
**又說:**郜仲堪說:「堅硬細碎的食物大多乾燥粗糙。如果不能不吃,應當吐掉殘渣,因為它們很難消化,容易造成積食;柔軟脆弱的食物大多沒有營養,經常吃會導致骨髓空虛。」
**又說:**魚、肉等寒冷的食物大多對身體有害,最好斷絕不吃;如果不能不吃,也要盡量節制。
**又說:《神仙圖》說:**禁止暴飲暴食,否則會導致血脈不通;禁止大量飲水,否則會使膀胱脹痛;禁止吃太熱的食物,否則會損傷五臟之氣;禁止吃太冷的食物,否則會使身體產生結塊;禁止吃生冷的食物,否則會傷害腸胃;禁止喝醉酒,否則會損害身體的精氣。
**孫思邈《千金方》說:**吃飯要少量多餐,不要一次吃太多,這樣難以消化。應該讓自己保持在「飽中帶飢,飢中帶飢」的狀態。
**又說:**吃飯時要慢慢咀嚼,讓米漿進入腸胃,不要讓酒的油脂進入腸胃。
**又說:**吃完飯後,應當散步或做些其他事情,這樣會讓人感到舒適。
**又說:**吃完飯後應當散步,散步後再用粉末按摩腹部數百次,這樣可以幫助消化,對身體非常有益。
**又說:**吃完飯後,用手按摩臉部,可以促進津液的代謝。
**又說:**廚房的食物不要太豐盛,要盡量簡單節約;飲食不要吃太多肉,這樣容易產生疾病。應該少吃肉,多吃飯和蔬菜,每次吃飯不要吃太多肉。
**又說:**吃太多酸的食物,會使皮膚枯槁,毛髮枯黃;吃太多苦的食物,會使筋脈緊張,指甲枯萎;吃太多甜的食物,會使骨骼疼痛,頭髮脫落;吃太多辣的食物,會使肌肉生硬,嘴唇乾裂;吃太多鹹的食物,會使血脈凝滯,發生變化。這些都是五味對身體的傷害。(按:《太素》楊上善說:吃太多鹹的食物,會使血脈凝滯變色;吃太多苦的食物,會使皮膚枯槁,毛髮枯黃;吃太多辣的食物,會使筋脈緊張,指甲枯萎;吃太多酸的食物,會使肌肉增生,嘴唇變黑;吃太多甜的食物,會使骨骼疼痛,頭髮脫落。)
**又說:**吃飯時不能夠大聲說話,如果一邊說話一邊吃飯,容易出現胸背疼痛。
**又說:**吃飯時不能說話,每次吃飯,應該先將食物送入腸胃。
**又說:**吃完飯後仰臥,容易導致氣滯,引起頭痛。
**又說:**通常來說,人們應該在太陽落山前吃完飯,這樣就不需要喝酒,而且終身不會有嘔吐的困擾。
**又說:**太陽下山後不要吃飯,因為鬼魅會在上面遊蕩。
**又說:**夏天炎熱,應該喝溫熱的飲料;冬天寒冷,應該吃細米稠粥。
**《抱朴子》說:**五味入口,不應該偏愛某一種味道。吃太多酸的食物會傷害脾臟,吃太多苦的食物會傷害肺臟,吃太多辣的食物會傷害肝臟,吃太多鹹的食物會傷害心臟,吃太多甜的食物會傷害腎臟。這是五臟之氣自然運行的道理。
**又說:**不要等到極度飢餓才吃飯,吃飯不要吃太飽;不要等到極度口渴才喝水,喝水不要喝太多。
**總之,**吃太多就會造成積食,喝太多就會產生痰液。
**《馬琬食經》說:**吃飯時,要保持心神安寧,呼吸緩慢,不要狼吞虎嚥,咀嚼不仔細,這樣容易造成各種疾病。
**《延壽赤書》說:**九華安妃說:「吃飯時不要說話。」(《曲禮》說:吃飯時不要高興,是有道理的。)
**又說:**不要在露天吃飯,這樣會招來邪氣。(露天吃飯是指特意將食物暴露在外的行為。)
**《養生志》說:**吃冷的食物不要讓牙齒感到疼痛,因為冷食會傷害腸胃;吃太熱的食物會灼傷嘴唇,因為熱食會傷害骨骼。
**又說:**吃太熱的食物,出汗後吹風,會引起頭痛、頭髮脫落,使人眼睛乾澀、嗜睡。
**又說:**如果食物無故變色,就不要吃,因為可能會致命。
**又說:**吃完熱食後,枕著毛茸茸的東西睡覺,時間長了容易引起頭痛,使人眼睛乾澀。
**《食經》說:**凡是飲食和穿衣,都應當適應寒冷和溫暖的變化。寒冷時不要穿得太單薄,炎熱時不要穿得太厚導致出汗。吃飯的時候,食物不要太燙而灼傷,也不要太涼而凍傷。
**又說:**凡是飲食要調和,沒有腥臭味的才是好食物。有毒的食物,上面會有蜜蜂、蠮螉或蒼蠅。
**《膳夫經》說:**吃飯時不要大喜大怒,否則容易產生各種疾病。
**《七卷食經》說:**剛剛哭過後,不要馬上吃飯,否則容易產生氣脹的疾病。
**《服氣導引抄》說:**吃飯時要面向自己的本命方位或當旺的方位。
**又說:**吃飯時不要說死的事情,不要在露天吃飯。
**《朱思簡食經》說:**隔夜的肉湯不要再加熱食用,這樣對身體有害。
**崔禹錫說:**如果人的汗水滴入食物中,就不要吃,這樣容易引起惡瘡,女性尤其如此。應該盡早服用雞舌香飲,才能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