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心方》~ 卷第二十七 (6)
卷第二十七 (6)
1. 行止第六
《千金方》云:凡人有四正:行正、坐正、立正、言正。飢須止,飽須行。
又云:凡行立坐,勿背日月。
又云:寒跏趺坐,暖舒腳眠,峻坐以兩足作八字,去冷,治五痔病。
又云:或行及乘馬不用回顧,回顧則神去人。
《養生志》云:旦起勿交臂膝上坐,凶。
白話文:
《千金方》說:人有四種正確的姿態:走路要端正、坐要端正、站要端正、說話要端正。肚子餓的時候要停止活動去吃飯,吃飽飯後要起身走動。
又說:凡是行走、站立、坐下,都不要背對著太陽或月亮。
又說:天冷的時候可以盤腿坐,天熱的時候則可以伸直雙腳睡覺。端正坐好,讓兩腳擺成八字形,可以去除寒氣,治療痔瘡。
又說:走路或騎馬的時候,不要回頭看,回頭看會讓精神渙散。
《養生志》說:早上起床時,不要雙手抱膝而坐,這樣不吉利。
2. 臥起第七
《養生要集》云:內解曰:臥當正偃正四肢,自安無側無伏無劬無傾,常思五臟內外昭明。欲臥,無以人定時加亥,是時天地人萬物皆臥為一死與鬼路通,人皆死吾獨生矣。欲臥,常以夜半時加子,是時天地人萬物皆臥臒,為一生生氣出還,不與人同臥息,常隨四時八節。春夏蚤起,與雞俱興;秋冬晏起,必得日光。無逆之,逆之則傷。
《千金方》云:春欲興臥早起,夏及秋欲偃息侵夜乃臥早起,冬欲早臥而晏起,皆益人。雖云早起,莫在雞鳴前。雖言晏起,莫在日出後。
又云:人臥,春夏向東,秋冬向西,此為常法。
又云:暮臥常習閉口,口開即失氣,又邪惡從入。
又云:屈膝側臥,益人氣力,勝正偃臥。
又云:睡不厭𩦺,覺不厭舒。(凡人舒睡則有鬼物魘邪得便,故逐覺時乃可舒耳。)
又云:丈丈夫頭勿北首臥,臥勿當梁脊下臥訖勿留燈燭,令魂魄及六神不安,多愁怨。
又云:行作鵝王步,眠作師子眠。(右脅著地屈膝。)
又云:凡眠,先臥心,得臥身。
又云:人臥一夜,作五覆恆遂更轉。
又云:人臥訖,勿張口,久成消渴,及失血色。
又云:不得盡眠,令人失氣。
又云:夜臥勿覆其頭,得長壽。
又云:夜臥當耳,勿有孔吹耳聾。
《枕中方》云:勿以冬甲子夜眠臥。
《千金方》云:凡人厭,勿燃明喚之定厭死不疑暗喚之吉,亦不得近而急喚。
又云:人眠,勿以腳懸蹋高處,久成腎水及損房,足冷。
又云:夏不用屋上露面臥,令麵皮膚喜成癬。(一云面風。)
又云:人頭邊勿安火爐,日別承火氣,頭重目精赤及鼻乾。
白話文:
《養生要集》說:內解說:睡覺時應當平躺,四肢自然伸直,身體安穩,不要側臥、趴睡、彎曲或傾斜,要經常想著五臟六腑內外都清明。想要睡覺時,不要在晚上亥時(晚上九點到十一點)入睡,因為這個時候天地萬物都處於靜止狀態,如同死亡,跟鬼道相通,這時大家都在休息,只有我保持清醒。如果要睡覺,經常在半夜子時(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)入睡,因為這時天地萬物都充滿生機,是一天開始的時刻,生氣開始回歸,不要跟著一般人一樣睡覺和休息,應該要順應四季和節氣。春夏要早起,跟著雞啼聲一起活動;秋冬要晚起,一定要等到太陽出來才活動。不要違背這個原則,違背就會傷害身體。
《千金方》說:春天適合晚睡早起,夏天和秋天適合晚睡晚起,冬天適合早睡晚起,這樣都有益於身體健康。雖然說要早起,但不要在雞鳴之前就起床。雖然說要晚起,但不要在太陽出來之後才起床。
又說:睡覺時,春夏應該頭朝東,秋冬應該頭朝西,這是基本的原則。
又說:晚上睡覺要養成閉口呼吸的習慣,張開嘴巴睡覺會散失元氣,而且邪氣容易從口中入侵。
又說:彎曲膝蓋側臥,比平躺更有益於氣力,可以增加氣血。
又說:睡覺的時候不怕伸展身體,醒來的時候不怕放鬆身體。(一般人伸展身體睡覺,容易被鬼怪壓制,所以只有醒來才可以伸展身體。)
又說:男子睡覺時頭不要朝北,睡覺時不要睡在樑柱下方,睡覺後不要留著燈燭,這樣會讓魂魄和六神不安,容易多愁善感。
又說:走路時像鵝王一樣挺直走,睡覺時像獅子一樣側睡。(右側身體著地,彎曲膝蓋。)
又說:睡覺時,先讓心安定,才能讓身體放鬆入睡。
又說:人睡一晚上,會自然翻身五次左右。
又說:人睡下後,不要張開嘴巴,長久下來會導致消渴症(糖尿病),並且面色也會變得不好。
又說:不要睡太久,會使人元氣耗損。
又說:晚上睡覺不要把頭蒙起來,這樣可以長壽。
又說:晚上睡覺時,耳朵附近不要有孔洞,否則風會吹進去,導致耳聾。
《枕中方》說:不要在冬天的甲子日晚上睡覺。
《千金方》說:如果有人被鬼壓床,不要點亮燈火或大聲呼喚,這樣會讓被壓的人認為自己快死了,反而造成驚嚇,應該在暗處輕聲呼喚,這樣會比較好,也不要靠近對方,急忙呼叫。
又說:人睡覺時,腳不要懸空踩在高處,長久下來會導致腎水不足,傷害生殖系統,而且腳也會冰冷。
又說:夏天不要在屋頂上露著臉睡覺,這樣會讓臉上的皮膚容易長癬。(有人說會導致面部中風。)
又說:人的頭邊不要放火爐,每天承受火氣,會導致頭重、眼睛發紅、鼻子乾燥。
3. 言語第八
《養生要集》云:《中經》曰:人語笑欲令少,不欲令聲高,聲高由於論義理,辨是非相嘲調說穢慢,每至此會,當虛心下氣與人不競。若過語過笑,損肺傷腎,精神不定。
《千金方》云:冬日正可語,不可言。(自言曰言,答人曰語。有人來問,不可答,不可發也。)
又云:冬日觸冷行,勿大語言開口。
又云:語作含鐘聲。
又云:行不得語,欲語須作立乃語。(行語令人失氣。)
又云:縱讀誦言語,常想聲在氣海中。(臍下也。)
又云:旦起欲得專言善事,不欲先計錢財。
又云:旦下床勿叱吐呼,勿惡言。
又云:旦勿嗟嘆。
又云:凡清旦恆言善事,聞惡事即向所來方三唾之,吉。
又云:日初入後勿言語讀誦,必有讀誦,寧待平旦。
又云:寢不得語。(言五臟如鐘磬,不懸不可出聲。)
又云:夜夢不可說之,旦以水向東方潠之,咒曰:惡夢著!草木好夢成寶玉,即無咎。
又云:夢之善惡,勿說之。
《養生志》云:旦起勿言奈何,亦勿歌嘯,名曰請福吉。
又云:眠訖,勿大語,損氣少氣力。
又云:眠時不得歌詠,歌詠不詳事起。
《枕中方》云:夫學道者,每事欲密,勿泄一言,一言輒減一算,一算三日也。
白話文:
《養生要集》說:《黃帝內經》提到,人們說話和歡笑應該適量,不應該大聲喧嘩。大聲說話通常是因為爭論道理、分辨是非、互相嘲諷、說污穢的話或傲慢的言詞。每當遇到這種情況,應虛心謙讓,不與人爭執。如果說話太多或笑得太過,會損害肺部和腎臟,導致精神不穩定。
《千金方》說:冬天的時候,可以說話,但不可以大聲講話。(自己講話叫做「言」,回答別人叫做「語」。如果有人來問,不可以不回答,但也不可以大聲講。)
又說:冬天外出時,不要大聲說話或張開嘴巴。
又說:說話聲音應該像含著鐘一樣。
又說:走路時不要說話,如果要說話,必須停下來站定才能說。(走路時說話會使氣散失。)
又說:即使朗讀或說話,也要常常想像聲音是從氣海(肚臍下方)發出來的。
又說:早上起床後,應該專心說好話,不要先盤算錢財。
又說:早上一下床,不要大聲斥喝、吐口水或發出怪聲,也不要說惡言惡語。
又說:早上不要嘆氣。
又說:凡是清晨都要說好話,聽到不好的事情,就朝著不好的事情傳來的方向吐三口唾沫,這樣就會吉祥。
又說:太陽剛下山後,不要說話或朗讀,如果一定要朗讀,寧可等到早晨。
又說:睡覺時不要說話。(說五臟就像鐘磬,不懸掛起來就不能發出聲音。)
又說:晚上做的夢不要說出來,早上向東方吐口水,並念咒語說:「惡夢走開!草木變成好夢,變成寶玉。」這樣就沒有災禍。
又說:夢到好事或壞事,都不要說出來。
《養生志》說:早上起床後,不要說「怎麼辦」,也不要唱歌或吹口哨,這樣做可以祈求福氣。
又說:剛睡醒後,不要大聲說話,會損耗氣力。
又說:睡覺時不要唱歌,唱歌會發生不祥的事情。
《枕中方》說:修道的人,每件事都應該保守秘密,不要洩露一句話。每說一句話,就會減去一算,一算代表三天。
4. 服用第九
《太素經》云:歧伯曰:衣服旦欲適寒溫,寒無悽悽,暑無出汁。
《養生要集》云:青牛道士曰:春天天氣雖陽暖,勿薄衣也。常令身輒輒微汗乃快耳。
《千金方》云:衣服器械,勿用珠玉金寶增長過失。
又云:春天不可薄衣,令人得傷寒霍亂,不消食,頭痛。
又云:春冰未泮,衣欲下厚上薄,養陽收陰,繼世長生。
又云:濕衣及汗衣皆不可久著,令人發瘡及風瘙。大汗能易衣佳,不易者,急粉身,不爾令人小便不利。
又云:旦起衣有光者,當戶三振之,咒云:殃去,殃去,吉。
《養生志》云:旦起著衣,反者更正,著,吉。
又云:旦起衣帶抱人,或結三振云:殃去,殃去吉。
又云:高枕遠唾損壽。
《本草食禁雜法》云:勿向北冠帶,大凶。
白話文:
《太素經》裡,岐伯說:穿衣服早上要隨著天氣調整,覺得稍微有點冷就好,不要冷到發抖;覺得熱,也不要熱到流汗。
《養生要集》裡,青牛道士說:春天雖然天氣轉暖,但不要穿太少。常常讓身體微微出汗,這樣反而會覺得舒服。
《千金方》裡說:穿的衣服和用的器具,不要用珠玉金銀裝飾,這樣會增加過錯。
又說:春天不要穿太少衣服,會讓人得到傷寒、霍亂,消化不良,頭痛。
又說:春天冰雪還沒融化時,穿衣服要下半身厚一點,上半身薄一點,這樣可以保養陽氣,收斂陰氣,能夠長壽。
又說:潮濕的衣服和汗濕的衣服都不能穿太久,會讓人長瘡和皮膚癢。流很多汗要趕快換衣服,如果不能換,要趕快擦乾身體再撲上粉,不然會造成小便不順。
又說:早上起來,衣服有光澤的話,要對著門口抖三下,口中念著:「災禍退散,災禍退散,吉祥。」
《養生志》裡說:早上起來穿衣服,如果穿反了要趕快改正,穿好是吉祥的。
又說:早上起來,如果衣服的帶子纏到人,或是打結了,要抖三下,口中念著:「災禍退散,災禍退散,吉祥。」
又說:枕頭太高,經常吐口水,會減損壽命。
《本草食禁雜法》裡說:不要面向北方戴帽子和束腰帶,這樣很不吉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