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康賴

《醫心方》~ 卷第十六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六 (2)

1. 治疔瘡方第一

九、鹽膚疔,其狀大如匙面,遍瘡皆赤,有黑粟起。忌鹹食。(今按:《錄驗方》:頭白赤黶大如小豆,赤粟廣多,無部漿。)

十、水洗疔,其狀瘡如錢形,或如錢孔大,瘡頭白里黑靨,汁出中鞭。忌飲漿水,水洗,渡河。(今按:《錄驗方》:頭白黶,無部漿,有赤粟。)

十一、刀鐮疔,其狀瘡闊狹如薤葉,長一寸,側內黑如燒爛,忌刺及刀鐮切割。(今按:《錄驗方》一頭三角,有部漿,無赤有粟,忌兵刃。)

十二、浮甌疔,其狀瘡體曲圓,少許不合,長而狹如薤葉大,內黃外黑白,黑白處刺不痛,里黃處刺痛。(今按:《錄驗方》:頭高,肉上出四畔,無部漿,赤粟,忌疔鐵。)

十三、牛拘疔,其狀肉內泡色起,掐不破。(今按:《錄驗方》:名羊疔瘡,即有三角,有部赤粟。)

上一十三瘡,初起必先癢後痛,先寒後熱,熱定寒多。四肢沉重、頭痛、心驚、眼花,若太重者嘔逆,嘔逆者難治。其麻子疔一種,始末唯癢,所錄之忌不得犯觸,犯觸者難治。其浮甌、牛拘兩種,無所禁忌。縱不治亦不殺人。

又云:有此病者,忌房、豬、雞、魚、牛、生韭、蒜、蔥、蕓薹、胡荽、酒、酢、面、葵等。又見豹即死,大忌。(今按:《錄驗方》云:七日不得食鹽及酒肉、五辛、生冷酢滑,不得帶赤者,有毒。唯用純白色者。)

又云:凡治疔腫皆刺中心至痛,又刺四邊十餘下令血出。去血敷藥,藥氣入針孔中佳。若不達瘡里,則不相得力也。

又云:治一切疔腫方:

蒼耳根莖子葉皆得燒作灰,酢泔和作泥塗上,不過十易。枝根出。

又方:塗雄黃末立愈,神驗。

又方:枸杞煮汁冷飲一二盞,彌佳。

《錄驗方》云:有疔毒瘡,肉中突起如魚眼狀,赤黑,痠痛徹骨,是寒毒久結。及在此疾也,其爛成瘡,瘡下有深孔如火針穿也。初作突起狀如細釘蓋,故謂之疔毒者焉。初作即服湯及諸單行治如治丹方法便瘥也。北方饒此疾也,江東時有作者。喜著口裡頰邊及舌上也,看之正黑如珠子。含服湯、針刺去血如治丹疽法也。

癰疽方,治疔瘡方:

以甘刀割十字,以銅鐵箸燒火令赤,瘡上置臘,少燒,刺名曰為爍,一、二遍,無毒肉時自熱止,燒鼠屎作灰末,著瘡穴滿之即瘥。(今按:《經心方》:燒錐赤刺頭上。)

又云:治惡瘡疔腫五香湯方:

青木香,薰陸香,沉香,丁子香,藿香(各一兩)

水三升,煮取一升半,分三服,得麝香二分去藿香。

《極要方》治疔瘡方:

搗茺蔚莖葉敷腫上,服汁令疔毒內消也(一名益母草。)

《百濟新集方》治疔腫毒氣入心欲困死方:

取菊葉合莖搗絞取汁三升,頓服之。

《醫門方》療疔毒腫不問雄、雌、麻子等一切毒腫毒氣入腹殺人方:

白話文:

治疔瘡方第一

九、鹽膚疔,患處像湯匙大小,整個瘡面紅腫,並有黑色小點凸起。忌食鹹食。

十、水洗疔,患處像銅錢形狀,或如銅錢孔大小,瘡頭發白,中心發黑,有膿液流出。忌飲漿水、用水洗患處、渡河。

十一、刀鐮疔,患處像韭菜葉般寬窄,長約一寸,側面發黑,像燒焦一樣,忌用刀、鐮刀等利器切割。

十二、浮甌疔,患處圓形,略有不規則,細長如韭菜葉,內黃外黑白相間,黑白處刺之不痛,黃色處刺之則痛。

十三、牛拘疔,患處皮膚內起泡,但掐不破。

以上十三種疔瘡,初期皆先癢後痛,先寒後熱,熱退後寒邪更盛。四肢沉重、頭痛、心驚、眼花,嚴重者會嘔吐,嘔吐者難治。其中麻子疔一種,始終只有癢感,以上所列禁忌都不可觸犯,觸犯者難治。浮甌疔和牛拘疔則無需禁忌,即使不治也不會致命。

此外,患病者忌食房中物(指房事)、豬肉、雞肉、魚肉、牛肉、生韭菜、蒜、蔥、蕓薹(油菜)、芫荽(香菜)、酒、醋、麵食、葵菜等。見到豹子也會致死,需嚴加戒慎。

凡治療腫毒,皆應刺入中心至痛處,再刺四周十餘下,使血液流出。放血後敷藥,藥效可經由針孔進入瘡內,效果最佳。若針刺不到瘡底,則療效不佳。

治療一切疔腫的方劑:

蒼耳根、莖、葉皆可燒成灰,用醋泔(醋泡過的米泔水)調成泥狀塗敷患處,一般十次左右即可痊癒。

其他治療方法:

塗敷雄黃粉,可立即痊癒,效果神奇。

服用枸杞煮成的汁液,冷卻後飲用一、二杯,效果更佳。

有種疔毒瘡,肉中突起如魚眼狀,赤黑,痠痛徹骨,這是寒毒久積所致。一旦發病,會潰爛成瘡,瘡下有深孔,如同火針穿過一般。初期突起如細釘帽狀,故稱之為疔毒。初期發病即應服用湯藥及其他單方治療,如同治療丹毒的方法一樣,即可痊癒。北方地區此病較多,江東地區偶爾也有。常發於口唇、頰邊及舌上,看起來像黑色珠子一般。可含服湯藥、針刺放血,如同治療丹毒的方法。

癰疽方,治疔瘡方:

用鋒利的刀子劃開十字形傷口,用銅鐵箸燒紅,在患處塗上蠟,稍微燒一下,然後用燒紅的箸刺破,稱為「爍」法。一、二遍之後,無毒的肉體會自行停止發熱。將燒焦的鼠屎磨成粉末,填滿瘡口,即可痊癒。(另一說法是:用燒紅的錐子刺患處。)

治療惡瘡疔腫的五香湯方:

青木香、薰陸香、沉香、丁香、藿香(各一兩)

水三升,煮至一升半,分三次服用。如另加麝香二分,則可去除藿香。

《極要方》治疔瘡方:

搗碎益母草(茺蔚)的莖葉敷於腫脹處,並服用其汁液,使疔毒內消。

《百濟新集方》治疔腫毒氣入心欲致死者方:

取菊花葉和莖搗碎絞汁三升,一次服下。

《醫門方》治療疔毒腫,不論雄、雌、麻子等一切毒腫,毒氣入腹致死方: (此方內容省略,因原文未完整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