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康賴

《醫心方》~ 卷第二十五 (21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二十五 (21)

1. 治小兒凍瘡方第百四十一

《病源論》云:小兒冬月,為寒氣傷於肌膚,寒氣搏於血氣,血氣壅澀,因即生瘡,其瘡焮腫而難瘥,乃至皮肉爛,謂之為凍瘃(爛)瘡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說:小孩子在冬天,因為寒氣傷害了肌膚,寒氣與血氣相搏,血氣壅塞,所以就生瘡,瘡腫得很厲害,而且很難治癒,甚至皮肉腐爛,這就是所謂的「凍瘡」。

《產經》云:小兒冬月涉水,凍手足,瘃壞疼痛方:

取麥穰,煮(令濃)熱,洗漬之(即愈)。

又方:櫟木灰和熱湯(取汁,清)洗之,良。

《千金方》:生胡麻搗敷之。

白話文:

《產經》記載:小孩在冬天涉水,凍傷手腳,僵硬疼痛的方子:

取麥麩,煮(煮到很濃稠)後熱敷,浸泡手腳(會立即痊癒)。

另一個方子:將櫟樹木灰和熱水(取出汁液,澄清)後洗滌患處,效果良好。

《千金方》:將生胡麻搗碎後敷在患處。

2. 治小兒漆瘡方第百四十二

《病源論》云:人無問男女大小,有稟性不耐漆者,見漆及新漆器,便著漆毒,令頭身面體腫,起隱疹色赤,生瘡癢痛是也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中說:不論男女老少,有些人天生不耐觸漆者,只要沾到漆或新的漆器,就會出現漆毒,導致頭身面部腫脹,皮膚出現紅色隱疹,並會形成瘡瘍,且伴有瘙癢和疼痛。

《產經》云:治小兒犯觸漆器,面目皆腫,身體作瘡,爛方:

嚼𧔪塗之。

又方:芒硝若礬石一一著鹽湯中令消,以洗之。

又方:煮柳葉洗之。

又方:搗薤以塗之。

白話文:

《產經》記載:治療小兒接觸漆器中毒,導致面容腫脹、身體長瘡的藥方:

  • 嚼碎野牛舌草塗抹患處。

  • 芒硝或礬石溶於鹽水中讓它溶解,取溶液清洗患處。

  • 煮沸柳葉水清洗患處。

  • 搗碎薤白塗抹患處。

3. 治小兒蠼螋尿瘡方第百四十三

《千金方》搗梨葉敷之。

又方:燕巢土酢漿和敷,干,易。

《產經》云:初得便以犀角水磨塗上。

又方:鹿角燒末,苦酒和敷之。

又方:小豆屑苦酒和敷之。

又方:大麥飯嚼敷之。

又方:胡粉以生油和塗之。

白話文:

用搗碎的梨葉敷上。

又一方:燕窩泥和酸醋敷上,乾了就換。

《產經》記載:剛發作時就用犀角磨成水塗抹上去。

又一方:將鹿角燒成灰末,用苦酒調和敷上。

又一方:用紅豆屑和苦酒調和敷上。

又一方:將大麥米飯嚼爛敷上。

又一方:用胡粉和生油調和塗抹上去。

4. 治小兒惡瘡久不瘥方第百四十四

《病源論》云:夫身體生瘡,皆是臟熱沖外,外有風濕相搏所生。而風濕之氣有挾熱毒者,其瘡則痛癢腫焮,久不瘥,名為惡瘡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中說:身體長瘡,都是臟腑的熱氣沖到外面,外部又有風濕之邪相搏而生的。而風濕之邪挾帶著熱毒,那麼瘡就會出現疼痛、瘙癢、腫脹、發紅,長時間不癒合,這種瘡叫做惡瘡。

《產經》燒蛇蛻末,以豬膏和敷之。

又方:豆豉熬(令黃),末,敷上。

《集驗方》:浣其父褌,取汁,以浴兒,勿令兒及母知,大良。

《葛氏方》燒亂髮並釜月下土,豬膏和敷之。

又方:梁上塵敷之。

白話文:

《產經》:將曬乾的蛇蛻研成粉末,用豬油調和後敷在患處。

另一種方法:將豆豉熬成黃褐色,研成粉末後敷在患處。

《集驗方》:用父親的內衣褲清洗後的污水,給嬰兒洗澡,但不要讓嬰兒和母親知道,效果很好。

《葛氏方》:將亂髮和鍋底下的泥土一起燒焦,用豬油調和後敷在患處。

另一種方法:用屋樑上的灰塵敷在患處。

又方:黃連、胡粉、水銀末,和敷之,若瘡燥,和豬肪敷之。

《隨時方》:取桑樹孔中水洗之,立瘥。

《範汪方》:燒雞屎敷之。

《本草拾遺》云:廁中泥敷之。

白話文:

另一個方法:黃連、胡粉、水銀粉,混合敷在患處,如果傷口乾燥,與豬油混合敷用。

《隨時方》: 從桑樹洞中取出的水清洗傷口,立即痊癒。

《範汪方》: 將燒過的雞屎敷在傷口上。

**《本草拾遺》**記載: 將廁所中的泥巴敷在傷口上。

5. 治小兒金瘡方第百四十五

《病源論》云:小兒為金刃所傷,謂之金瘡。

《產經》云:以灶灰敷瘡中。

又方:馬屎燒末,著瘡中。

又方:燒綿末,著瘡孔中。

又方:燒青布煙絕敷之。

今按:挼地菘敷之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說:小孩子被金屬器具所傷,稱為金瘡。

《產經》說:用竈灰敷在傷口上。

又一方:將馬糞燒成灰末,敷在傷口上。

又一方:將棉絮燒成灰末,敷在傷口孔中。

又一方:將青布燒成煙後,敷在傷口上。

現在的做法:將地菘搗碎後敷在傷口上。

6. 治小兒湯火灼瘡方第百四十六

《千金方》:熟煮大豆濃汁,溫塗之,無瘢。

又方:白蜜塗,日十遍。(《僧深方》:十餘口之。今按:《經心方》:以蜜解,冷水飲之。)

今按:《經心方》以蜜斛(解),冷水飲之。

《產經》:石膏末敷之立止。

又方:桑灰水和敷之。

白話文:

熟煮大豆,熬出濃稠的汁液,溫熱後塗抹患處,可以去除疤痕。

另一種方法:用白蜜塗抹患處,每天十次。(《僧深方》:塗抹十幾次。現在的解釋:《經心方》:用蜂蜜解毒,再用冷水送服。)

現在的解釋:《經心方》用蜂蜜解毒,再用冷水送服。

《產經》:用研磨後的石膏敷上傷口,立馬止血。

另一種方法:用桑灰水調和後塗抹患處。

7. 治小兒竹木刺方第百四十七

《產經》治小兒竹木刺及針不出方:

燒鹿角末水和塗瘡口立出,不過一夕,良。

又方:生牛膝根搗敷瘡口,令自出。

又方:嚼白梅,烏梅敷之,水和塗之。

白話文:

繁體中文:

燒鹿角末,和水塗抹在瘡口上,竹木刺或針即可立出,不超過一個晚上,療效很好。

另一種方法:

搗碎新鮮牛膝根,敷在瘡口上,讓竹木刺或針自行排出。

再另一種方法:

嚼碎白梅和烏梅,敷在瘡口上,加水調和後塗抹。

又方:王不留行,瞿麥隨在,服方寸匕,日三,自出。

白話文:

另一個偏方:王不留行、瞿麥,隨意服用一茶匙,每天三次,就會排出體外。

8. 治小兒落床方第百四十八

《葛氏方》:治小兒落床墮地,腹中有瘀血、壯熱、不欲乳哺、啼喚方:

白話文:

治小兒落地摔傷,腹中有瘀血、發燒、不想喝奶、哭鬧的方子:

大黃,黃連,蒲黃(各二分),芒硝(一分半)

以水二升,煮取一升,去滓,納芒硝,分二三服,當大小便去血。(《產經》同之。)

白話文:

大黃、黃連、蒲黃(各零點八克),芒硝(零點六克)

用二升水,煮沸後熬取一升,去掉渣滓,加入芒硝,分為兩、三次服用,可排出大小便中的血。(與《產經》類似。)

9. 治小兒食不知飽方第百四十九

《病源論》云:小兒有嗜食,食已仍不知飽足。又不生肌肉,亦腹大,其大便數而多(泄,又呼為豁泄),此腸胃不守故也。

《千金方》治小兒食不知飽方:

鼠屎二七枚,燒末服之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之中提到,小孩有飲食失調傾向,吃完還是覺得吃不飽。而且體瘦不長肉、肚子 بزرگ,並且拉肚子,這都是因為腸胃沒能力消化吸收的原因。

治療小兒食慾過旺的方劑:

鼠屎二十七枚,燒成粉末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