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康賴
《醫心方》~ 卷第十五 (13)
卷第十五 (13)
1. 治癰發背方第四
凡五物,冶合下篩,以酒服方寸匕,日三夜一。
《葛氏方》治癰發背腹陰匿處通身有數十方:
取干牛屎燒,搗細,重絹篩下,以雞子白和以塗之,干復易。秘方。《劉涓子方》同之。
又方:用鹿角、桂心、雞矢,當別燒,合之搗,以雞子白和,塗之。秘方。
又方:生栝樓根細搗,以苦酒和,塗上,干復易之。
又方:赤小豆塗之亦良。
《劉涓子》治癰發背發房初起赤方:
其上赤處灸百壯。
又方:搗苧根,少水解以薄上。
又方:灶黃土、雞子白和,塗上。
又方:樹上不落桃子,末,以好苦酒和,敷上良。
又云:欲使速潰方:水研半夏,雞子白和塗之,亦能令消。
白話文:
治癰發背方法第四:
所有藥物混合研磨過篩,每次服用一湯匙,用酒送服,每天三次,晚上一次。
《葛氏方》記載治療癰疽發背,尤其長在隱私部位或全身多處的數十個偏方:
一個偏方是將乾牛糞燒成灰,研磨成細粉,用細絹篩過,再與雞蛋清混合塗抹患處,乾了再換新的藥膏。
另一個偏方(《劉涓子方》也有記載):用鹿角、桂枝、雞糞,分別燒成灰,混合研磨,再與雞蛋清混合塗抹。
又一個偏方:將鮮栝樓根研磨成細末,用苦酒調和,塗抹患處,乾了再換新的藥膏。
還有一個偏方:用赤小豆直接塗抹患處也很好。
《劉涓子》記載治療癰疽發背初期紅腫的方劑:
一個方劑是將紅腫處用艾灸灸一百壯。
另一個方劑是將苧麻根搗爛,加少許水調勻後,敷在患處。
又一個方劑是將灶灰與雞蛋清混合,塗抹患處。
還有一個方劑是用樹上不落果的桃子研磨成粉末,用上好的苦酒調和後敷在患處,效果很好。
書中還提到,如果想讓癰疽發背快速潰爛,可以用水磨碎半夏,再與雞蛋清混合塗抹患處,也能使其消腫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