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康賴

《醫心方》~ 卷第二十五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二十五 (11)

1. 治小兒陰瘡方第七十九

《產經》云:治小兒陰瘡爛痛方:

濃煮狼牙根,洗之,甚良。

又云:小兒陰頭生瘡,似石榴花者方:

虎牙,犀角

凡二物,刀刮,以豬脂煎,令變色,去滓,塗上,神,良。

《千金方》云:治小兒陰癢生瘡方:

嚼胡麻敷之。

又方:蜜煎甘草,末之塗上。

又方:黃連,胡粉分等和,面脂塗之。

白話文:

《產經》提到治療小兒私處生瘡疼痛的方法:

用狼牙根濃濃地煮水,然後用來清洗患處,效果非常好。

又提到,如果小兒私處頭部長出類似石榴花的瘡:

可以取虎牙和犀角兩種材料,用刀刮下一些粉末,加入豬油中煎熬到變色,濾去殘渣後塗抹在患處,療效神奇且好。

《千金方》則提到了治療小兒私處癢並生瘡的方法:

可以直接嚼碎胡麻敷在患處。

另一個方法是:將甘草蜜煎後研成細末,然後塗抹在患處。

還有一個方法是:將黃連與胡粉等量混合,再加面脂調勻後塗抹。

2. 治小兒癥瘕方第七十三

《病源論》云:五臟不和,三焦不調,有寒冷之氣容之。則令乳哺不消化,結聚成癥瘕癖結也。其狀按之不動,有形段者,微也,推之浮移者,瘕也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中提到:五臟不協調,三焦失衡,就會有寒氣入侵,導致乳汁無法順利消化,積聚成塊,形成癥瘕癖結。如果是按壓不動、只有輕微形體的,是癥;如果用手推動會浮動移動的,那便是瘕。

《千金方》:灸兩乳下一寸三壯。

又方:桃樹青皮搗,和酢,塗,日二。

又方:枸杞根搗作末,和豬脂敷之,和酢亦佳。

《醫門方》:搗蒜和酢敷,如移余處,隨就拊之,驗。

《本草拾遺》云:苦瓠取未硬者,煮令熱,解開,熨小兒閉癖。

白話文:

《千金方》

在兩乳下方一寸處灸三壯。

又一方

搗爛桃樹樹皮,與醋混合,塗抹患處,每日二次。

又一方

將枸杞根搗成粉末,與豬油混合敷於患處,與醋混合亦可。

《醫門方》

將大蒜搗爛與醋混合敷於患處,若被移動到其他地方,隨即敷貼回去,有效驗。

《本草拾遺》雲

取未硬的苦瓜,煮熱後解開,熨敷小兒便祕。

3. 治小兒米症方第七十四

《產經》云:治少小米症恆欲食米方:

雞屎(一升),白朮(五合)

白話文:

《產經》中說道:治療少米症時,常常很想吃米,方子如下:

雞屎(一升),白朮(五合)

凡二物,合炒,取米焦,搗末,以水一升,頓服取盡;斯須即吐出症,吐出症如研米末為症,若無症而吐出白痰水,增米須食米。

白話文:

將這兩種藥材混合炒熟,取出焦黑的米粒,搗成粉末,用一杯水沖服,服完後立刻吐出病症;不久便會吐出病症,吐出的病症就像研磨過的米粉一樣;如果沒有吐出病症而是吐出白色的痰水,則需要增加米粉的食用量。

4. 治小兒土症方第七十五

《產經》:治少小食土,腹中作土瘕,恆欲食土,啖肉方:

生肉一斤,以繩系曳地行數里,勿洗便炙,啖之即愈。

白話文:

《產經》:治療小兒喜食泥土,腹中結成泥土塊,總想吃泥土,服用此藥方可治癒:

生肉一斤,用繩子綁住,拖在地上走幾里路,不要清洗,直接烤熟,吃了立馬就會痊癒。

5. 治小兒腹中有蟲方第七十六

《耆婆方》:治小兒腹中有蟲方:

蕪荑作末,每食隨多少和,少少水食之乃止。(百無所禁。)

白話文:

治小兒腹中有蟲方:

蕪荑搗成細末,每次進食時,隨意取適量,加少量水吞服,直到痊癒。(對飲食沒有任何禁忌。)

6. 治小兒陰腫方第七十七

《病源論》云:小兒下焦熱,熱氣衝陰,陰頭勿腫合,(令)不得小便,乃至生瘡。俗云尿火所為也。

《千金方》:搗蕪菁敷之。

又方:書魚磨之。

又方:搗莧菜根敷之。

又方:熬桃仁末,酒服方寸匕,日三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記載:小兒下半身發熱,熱氣衝上陰囊,導致陰囊腫脹痙攣,不能小便,甚至長瘡。民間俗稱「尿火」所致。

《千金方》:把蕪菁搗碎敷在陰囊上。

另一種方法:把書魚磨成粉敷在陰囊上。

又一種方法:把莧菜根搗碎敷在陰囊上。

還有一種方法:把桃仁烤焦搗成粉末,用酒送服一湯匙,一天三次。

7. 治小兒陰痛方第七十八

《千金方》云:猝陰痛如刺,汗出如雨方:

白話文:

《千金方》記載:如果突然出現劇烈的刺痛,而且汗流如雨,治療方法如下:

小蒜,韭根,楊柳根(各一斤)

白話文:

蒜頭、韭菜根、柳樹根,各一斤。

凡三味,合燒,以酒灌之,及熱以氣重之。

又方:甘草末和乳洗之。

又云:玉莖痛方:

甘草,石蜜

末,和乳洗之。

《極要方》:濃煮狼牙根,洗之,甚良。

白話文:

合燒三味 將三味藥合在一起燒成灰,用酒澆上去,趁熱用氣溫暖它。

又一方 用甘草粉末和牛奶洗。

玉莖痛方 甘草、石蜜 磨成粉末,和牛奶洗。

《極要方》 將狼牙根濃煮,用湯汁清洗,效果很好。

8. 治小兒陰瘡方第七十九

《葛氏方》:取灶中黃土,末,以雞子白和,敷之。

又方:濃煮黃柏汁漬之。

白話文:

《葛氏方》:將竈臺中的黃土取出來,弄成粉末,以雞蛋清調和,塗敷患處。

濃煮黃柏汁液,浸泡於其中。

9. 治小兒陰傷血出方第八十

《產經》:治女小兒為物觸傷,陰道血出不止方:

人頭髮並青布燒作灰,以麻油和塗之,亦可仍以粉,良。

又云:若深刺觸藥塗不及方:

蒲黃,水和服之,即止。

白話文:

《產經》:治療女性和小兒被物品刺傷陰道導致血流不止

藥方:

  • 人髮和青布燒成灰燼,用麻油調和塗抹傷口,或直接敷上灰燼,效果很好。

另有藥方:

  • 若刺傷較深,藥物塗抹不到,則使用:
  • 黃耆,用水調和服用,血流即可止住。

10. 治小兒陰囊腫方第八十一

《千金方》:酢和麵塗之。

又方:釜月下土,和雞子白敷之。

《醫門方》:末桂心,塗,良。

又方:末大黃,和酢塗,良。

白話文:

《千金方》:

將醋與麵粉調和後塗抹。

另有方子:

在月亮底下埋鍋於土中,用鍋內的雞蛋白敷上。

《醫門方》:

將肉桂心研成細末塗抹,效果很好。

另有方子:

將大黃研成細末,與醋調和後塗抹,效果很好。

11. 治小兒陰頹方第八十二

《病源論》云:頹者,陰核氣結腫大也。小兒患此者,多因啼怒,躽氣不止,動於陰氣,下擊,結聚不散所致也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中說:頹,是指陰核氣結腫大的意思。小兒患此病,多是因為啼哭、發怒,導致氣機鬱滯,不能向下散發,所以會影響到陰氣,導致氣機瘀滯不散,最後形成腫塊。

《千金方》:灸足厥陰大敦,左灸右,右灸左。

又方:三月上除日,白頭翁末敷之,一宿作瘡,二十日愈。

《產經》云:牽陰頭正丁上行,灸頭所極。又牽下行向穀道,灸所極。

《小品方》云:小兒頹方:

白話文:

灸足厥陰經的大敦穴,左腳灸右腳的穴位,右腳灸左腳的穴位。

另一種方法

在農曆三月上旬除日時,將白頭翁研磨成粉末敷在患處,過一晚就會形成瘡口,二十天後即可痊癒。

《產經》記載:沿著陰經走行的督脈,從丁穴向上,灸督脈的盡頭。又沿督脈向下,向穀道行走,灸督脈的盡頭。

《小品方》記載:治療小兒頹的方法:

先將兒至碓頭祝之曰:坐汝令兒某甲稱兒名也,陰稱故灸汝三七一,灸訖,便牽小兒令莖以下向佳囊縫,當陰以所著處灸縫上七壯即消,有驗。

白話文:

首先將小孩子帶到碓頭邊,並對他說:「坐在這裡,讓你的孩子某乙(說出小孩的名字),陰部稱之為『故』,所以我灸你三個七次,一共二十一次,灸好後,趕緊拉著小孩子的陰莖往下對準女陰的縫,對著陰部以針灸的地方在縫上灸七壯,就會消除症狀,這是經過驗證的方法。」

又:左右髀直行,灸所極,皆四處,隨年壯。

又方:小兒騎碓軸前齊陰莖頭前灸,有年壯。

又云:《葛氏方》:但灸其上,又灸莖上向小腸脈。

又方:灸手小指頭七壯,隨瘥左右也。

《經心方》:灸兩足內踝上七寸,日七壯。

又方:但灸其上也。

白話文:

又:在大腿的正中線上進行艾灸,每個位置都要灸四次,根據年齡來定灸的次數。

另外的方法:小孩坐在碓軸前面,齊陰莖頭部的位置進行艾灸,根據年齡確定灸的次數。

還有說法是:按照《葛氏方》記載,只在上方灸,並且在陰莖向上到小腸經脈的地方也進行艾灸。

另一個方法:在手的小指頭上艾灸七次,哪邊有病就灸哪邊。

《經心方》提到:在兩腳內踝向上七寸的地方艾灸,每天灸七次。

還有一種方法:只是在上方進行艾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