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心方》~ 卷第十五 (7)
卷第十五 (7)
1. 治癰疽未膿方第二
內消散治癰腫不潰:
白芷十分,白薇十分,芎藭七分,夕藥十分,椒七合,乾薑七分,當歸七分,𦬣草七分
凡八物,冶合,以酒服五分匕,日再。
又《令李方》內消散治癰腫不潰方用:
白芷十分,夕藥十分,蜀椒七合,芒硝十分,芎藭十分,當歸七分,乾薑七分
七物,下篩,酒服五分匕,日二。一方有白蘞一分。)
治癰腫痛煩困方:
生楸葉十重貼之,以布帛裹,緩勿令急,日二易。止痛消腫,食膿勝於眾帖,冬以先乾者,臨時鹽湯潑潤用之。(《葛氏方》、《劉涓子方》同之。)
廣濟犀角丸,治一切毒腫癰乳發背,服之止痛化膿為水,遂大小便出神效方:
犀角(十二分),升麻(一兩),大黃(五分),黃芩(五分),防風(一兩),當歸(一分),黃耆,梔子仁,乾薑,黃連,人參,甘草(各一兩),巴豆(二十三枚,去心、皮,熬)
凡十三物,冶下篩,以蜜和丸如梧子大,空腹以飲服十丸,取二三行快利,常服為微痢。(忌生菜、熱曲、酢蒜、海藻、豬肉、筍、黏食。)
《效驗方》治卒癰腫白蘞帖方:
大黃(三分),黃芩(三分),夕藥(二分),白蘞(三分),赤石脂(一分)
凡五物,冶合下篩,以雞子白和如泥,塗紙以薄腫上,燥易之。
《錄驗方》治癰腫運赤痛及已潰松脂帖方:
成練松脂(一斤),蠟蜜(半斤),豬脂(四斤),當歸(二兩),黃連(一兩),黃柏(一兩)
凡六物,㕮咀三物,盡合,煎三沸三下,候帖色變微紫色者藥成,絞去滓。若初腫未有膿者塗紙貼腫上,日三易,夜再。若以潰有口者,穿紙出瘡口,貼四邊,令膿聚食旁肉速瘥。(今按:諸方松脂帖已多,但《劉涓子方》松脂二斤,黃連一兩,附子一兩,黃芩一兩,夕藥一兩,細辛一兩,石膏二兩也。又《效驗方》杏仁一兩,臘蜜一兩,松脂一兩,厚朴一兩也。
)
(今按:以下宇治本注也。)
千瘡萬病霜膏,治金木瘡,癰疽惡瘡,若始得癰,摩腫上五百過即消。若以潰者著瘡中食膿云云,具在本方。
《小品方》云:經言寒氣客於經絡之中,則血氣凝(李亢反)澀不行,壅結則為癰疽也。不言熱之所作。其成癰,久寒化為熱,熱盛則肉腐爛為膿也。依經診候之由,人體中有熱,被寒冷搏之,血脈凝澀不行,熱氣壅結則為癰疽也。是以治癰疽方,有灸法者治其始,其始中寒未成熱時也。
其用冷薄帖者治其熱已成,以消熱,使不成膿也。今人多不悟其始,不用溫治及灸法也。今出要方以治其成形者耳。赤色腫有尖頭者根廣一寸,以還名為癤,其廣一寸以上者便為小癰也,其如豆粒大為疱。
治作癰令消方:
取鹿角就磨刀石上水摩之,以汁塗燥,復塗則消也;內宜服連翹湯下。
白話文:
治癰疽未膿方第二
內消散治癰腫未潰:
白芷、白薇、芎藭、夕顏、花椒、乾薑、當歸、防風各取適量,混合研磨,用酒送服,每次五分匕,每日兩次。
另一種內消散治癰腫未潰方:
白芷、夕顏、蜀椒、芒硝、芎藭、當歸、乾薑各取適量,研磨過篩,用酒送服,每次五分匕,每日兩次。(另有一方加白蘞一分。)
治癰腫疼痛煩悶方:
取新鮮的楸樹葉十層厚敷貼患處,用布包裹,不宜裹得太緊,每日更換兩次。此方能止痛消腫,化膿效果甚佳。冬天使用時,可先將藥物曬乾,用時再用溫鹽水浸潤。(葛氏方、劉涓子方同)
廣濟犀角丸治各種毒腫、癰疽、乳癰、發背:服用此丸可止痛,化膿為水,並能促進大小便通暢。
犀角、升麻、大黃、黃芩、防風、當歸、黃耆、梔子仁、乾薑、黃連、人參、甘草各取適量,巴豆(去心皮,熬製)適量,混合研磨過篩,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,空腹服用十丸,直至大便通暢,長期服用可保持輕微腹瀉。(忌食生菜、熱酒糟、醋、蒜、海藻、豬肉、竹筍、黏性食物。)
效驗方治癰腫:
大黃、黃芩、夕顏、白蘞、赤石脂各取適量,混合研磨過篩,用雞蛋清調成泥狀,塗在紙上,再貼於腫脹處,乾燥後更換。
錄驗方治癰腫紅腫疼痛及已潰瘍:
松脂、蠟蜜、豬脂、當歸、黃連、黃柏各取適量,將前三味藥材研磨後與後三味藥材混合,煎煮三次,待藥膏顏色變為微紫色即可,過濾去渣。若腫脹初期無膿,則塗在紙上貼於腫脹處,每日更換三次,夜間更換兩次。若已潰瘍,則將紙從瘡口穿過,貼在四周,使膿液集中,加速癒合。(注:其他松脂膏方劑眾多,例如劉涓子方用松脂、黃連、附子、黃芩、夕顏、細辛、石膏;效驗方用杏仁、蠟蜜、松脂、厚朴。)
千瘡萬病霜膏治金瘡、癰疽、惡瘡:癰疽初期,反覆塗抹患處五百次即可消腫;若已潰瘍,則可塗於瘡口,促進化膿。詳見本方。
小品方云:經書記載,寒邪侵入經絡,則氣血凝滯不通,阻塞不通則形成癰疽,並非單純熱邪所致。久寒可化為熱,熱盛則肌肉腐爛化膿。根據經書的診斷,人體若有熱邪,遇到寒邪侵襲,氣血凝滯不通,熱邪阻塞則形成癰疽。因此,治療癰疽的方法,有灸法,適用於初期,寒邪未化熱之時;也有冷敷法,適用於熱邪已成,用以消熱,防止化膿。現代人多不理解初期治療方法,不用溫熱療法及灸法,本方只針對已成形的癰疽。紅色腫塊,頂端尖銳,底部寬度在一寸以內者稱為癤,寬度超過一寸者稱為小癰,如豆粒大小者為疱。
治作癰令消方:
取鹿角在磨刀石上用水研磨,取汁塗於患處,反覆塗抹即可消腫;內服連翹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