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心方》~ 卷第十五 (1)
卷第十五 (1)
1. 卷第十五
2. 說癰疽所由第一
《劉涓子方》云:九江黃父問於岐伯曰:余聞腸胃受谷,上焦出氣,以溫分肉,而養骨節,通腠理。中焦出氣如露,上注谿谷,而滲孫脈。津液和調,變化而赤為血,血和則孫脈先滿,乃注絡脈,絡脈皆盈,注乃於經脈。陰陽已張,因息乃行,行有經紀,周有道理。與天合同,不得休止。
切而調之,從虛法去實,瀉則不足,疾則氣留。去虛補實,補則有餘,血氣已調,形神乃持。余已知血所之平與不平,未知癰疽之所從生,成敗之時,死生之期有遠近。何以度之,可得聞乎?
岐伯曰:經脈留行不止,與天同度,與地合紀,故天宿失度,日月薄蝕,地經失紀,水道流溢,草蔖不成,五穀不植,經絡不通,民不往來,巷聚邑居,別離異處,血氣猶然,請言其故。
夫血脈營衛,周流不休,上應星宿,下應經數。寒氣客於經絡之中,則血澀,血澀則不通,不通則氣歸之,不得復返,故癰腫焉。與寒氣化為熱,熱勝則肉腐,肉腐則不膿,膿不瀉則爛筋,筋爛則傷骨,骨傷則髓消,不當骨空,不得泄瀉,煎枯空虛,筋骨肌肉不相親,經脈敗漏,內熏(熟也)於五臟,五臟傷故死矣。
又云:黃父曰:夫子言癰疽,何以別之?岐伯答曰:營衛稽留於脈,久則血澀而不行,血澀不行則衛氣從之,從之不通,壅遏(於葛反,絕也)不得行也。大熱不止,熱勝則肉腐,肉腐為膿。猶不能陷肌膚,枯於骨髓,骨髓不為焦枯,五臟不為傷,故為癰。
黃父曰:何謂疽?岐伯曰:熱氣淳盛,當其下筋骨,良肉無餘,故命曰疽。疽上皮咬以堅,狀如牛領之皮,癰者,其上皮薄以澤,此其候也。
黃父曰:乃知所說,未知癰疽姓名、發起處所、色診形候、治與不治、死活之期,願事事聞之。
岐伯曰:《癰疽圖》曰:赤疽發額,不瀉,十餘日死,其五日可刺也。其膿赤多血死,未有膿可治。人年二十五、三十一、六十、九十五,百神皆在額,不可見血,見血者死也。
禽疽發如疹者數十處,其四日腫,合牢核痛,其狀若攣,十日可刺。其內發身振寒,齒如噤欲痙,如是者,十日死也。
杼(除呂反)疽發項,若兩耳下,不瀉,十六死,其六日可刺。其色黑見膿而腐者死,不可治。人年十九、二十三、三十、三十五、三十九、五十一、五十五、六十一、八十七、九十九,神在兩耳,不可見血,見血者死。
疔疽發兩肩,此起有所逐惡血,結留內外,營衛不通,發為疔疽。三日身腫痛,甚口噤如痓狀,十一日一日可刺。不治,二十日死。
蜂疽發背,起心俞,若肩隅,二十日不瀉死,其八日可刺。其色赤黑,膿見青死,不治。人年六歲、十八、二十四、四十、五十六、六十七、七十二、九十八,神皆在肩,不可見血,見血者死。
白話文:
說癰疽所由第一
九江黃父向岐伯請教說:我聽說腸胃吸收食物,上焦排出氣體,溫養肌肉骨骼,使肌膚通暢。中焦排出氣體像露水一樣,上注於谿谷,滲入孫脈。津液調和,變化成紅色成為血液,血液調和,孫脈就會先充盈,然後注滿絡脈,絡脈都充盈了,才會注滿經脈。陰陽氣機暢通,呼吸就能運行,運行有其規律,周流有其道理,與天地運行相合,不得停息。
治療疾病,要根據虛實情況,從虛證入手祛除實邪,瀉法治療不足,疾病則氣機停滯。要根據情況,虛則補之,實則瀉之,補則有餘,血氣調和,形神才能維持。我已經知道血液運行正常與否的規律,但不知道癰疽是怎麼產生的,以及癰疽的發展變化、死活的期限,是早是晚。請問如何判斷?
岐伯回答說:經脈運行不停息,與天地運行規律相同,所以天體運行失常,就會發生日月蝕,地脈失常,就會發生水災泛濫,草木不能生長,五穀不能收穫,經絡不通,人就不能通行往來,聚居在巷道、城邑或分散在不同的地方,但血氣運行仍然有規律,請說明原因。
血脈營衛周流不休,上應星宿,下應經脈的數目。寒邪入侵經絡,就會導致血液瘀滯,血液瘀滯不通,氣血就會聚集在此處,不能返回,所以就會形成癰腫。寒邪與體內陽氣化為熱邪,熱邪盛則肌肉腐爛,肌肉腐爛而不化膿,膿液不排出則筋絡腐爛,筋絡腐爛則傷及骨骼,骨骼受損則骨髓消損,不能排出膿液,則會乾燥空虛,筋骨肌肉互相脫離,經脈受損,內部毒邪燻蒸五臟,五臟受損就會死亡。
黃父又問道:先生所說的癰疽,有什麼區別?岐伯回答說:營衛之氣停滯在經脈中,時間久了就會血液瘀滯不通,血液瘀滯不通,衛氣就會隨之停滯,停滯不通,阻塞不得運行。熱邪持續不退,熱邪盛則肌肉腐爛,肌肉腐爛化膿。如果膿液不能深入肌膚,而是乾燥腐蝕到骨髓,骨髓沒有腐爛,五臟沒有受損,這就是癰。
黃父問道:什麼是疽?岐伯回答說:熱邪盛極,深入筋骨,肌肉已經腐爛,所以稱為疽。疽的表面皮膚堅硬,像牛頸上的皮一樣;癰的表面皮膚薄而濕潤,這就是它們的區別。
黃父說:我明白了您剛才的解釋,但我還不知道癰疽的種類、發生部位、顏色診斷、形狀、治療方法、是否能治癒以及死活期限,希望您能一一講解。
岐伯回答說:《癰疽圖》記載:赤疽發生在額頭,不潰破,十多天就會死亡,第五天可以針刺。膿液是紅色的,有很多血液,則會死亡,沒有膿液的可以治療。年齡在二十五、三十一、六十、九十五歲的人,百神都聚集在額頭,不可以見血,見血就會死亡。
禽疽像疹子一樣,同時出現很多個,第四天腫脹,形成堅硬的腫塊疼痛,狀如攣縮,第十天可以針刺。如果內發全身發冷,牙關緊閉,好像要抽搐,這樣的話,十天就會死亡。
杼疽發生在頸項,或者兩耳下,不潰破,十六天就會死亡,第六天可以針刺。顏色發黑,膿液出現腐爛,則會死亡,不可治療。年齡在十九、二十三、三十、三十五、三十九、五十一、五十五、六十一、八十七、九十九歲的人,神氣都聚集在兩耳,不可以見血,見血就會死亡。
疔疽發生在兩肩,這是因為惡血阻塞,停滯在內外,營衛不通,而導致疔疽。三天後全身腫痛,甚至口噤如痓病一樣,第十一天可以針刺。不治療,二十天就會死亡。
蜂疽發生在背部,起於心俞穴,或者肩隅,二十天不潰破就會死亡,第八天可以針刺。顏色赤黑,膿液呈青色就會死亡,不可治療。年齡在六歲、十八歲、二十四歲、四十歲、五十六歲、六十七歲、七十二歲、九十八歲的人,神氣都聚集在兩肩,不可以見血,見血就會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