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心方》~ 卷第十一 (2)
卷第十一 (2)
1. 治霍亂方第一
《錄驗方》治霍亂虛冷吐逆下利理中丸方:
人參,甘草(炙),乾薑,白朮(各二兩)
凡四物,搗下蜜丸如彈丸,取一丸納暖酒中服之,日三。
(今按:《本草蘇敬注》云:方寸匕散為丸如梧子,得十六丸,如彈丸一枚。)
又方:單煮厚朴,飲一二升,有效。
又方:煮梨葉服之。(今按:《醫門方》云:取梨枝葉一大握,以水二升,煮取一升,頓服立瘥。)
《效驗方》治霍亂吐下,理中散方:
甘草(二兩,炙),人參(二兩),乾薑(二兩),術(二兩)
凡四物,冶篩,酒服方寸匕,日三。
《小品方》云:扶老理中湯,治羸老冷氣噁心,食飲不化,腹虛滿拘急短氣,及霍亂嘔逆,四肢冷,心煩滿,氣閉,流汗,悉主之。
人參(五兩),乾薑(六兩),術(五兩),麥門冬(六兩),附子(三兩),茯苓(三兩),甘草(五兩)
凡七物,下篩作散,臨病者三合,白湯和方寸匕,一服不效,又服常將者,蜜丸酒服如梧子二十丸。
又云:霍亂吐下汗出,肉冷轉筋,嘔逆煩悶,欲得冷水者方:可與厚朴葛根飲進,沾喉中而已,慎勿與米飲及粥,但與此單行飲以代米飲水漿也。
又方:取藿香一把,以水四升,煮取一升,頓服立愈。
(今按:《本草》云:一把重二兩為正。)
又方:煮青木香汁飲,至佳。
又云:治卒道中得霍亂,無有方藥,危急方:蘆蓬茸大把,煮令味濃,頓服二升即瘥,有效。
《醫門方》治霍亂吐下不止者方:煮百沸湯,細細添生水,熱飲之。(今按:《刪繁論》云:熟水一升,生水一升,相和飲之,良驗。)
又方:或煮高良薑或煮木瓜汁飲之。
《通玄經》云:治霍亂方:木瓜煮作飲服之(今按:《本草陶注》云:若子並枝煮飲。)
《救急單驗方》療霍亂方:桂三兩,煮汁取一盞頓服,驗。
《陶景本草注》云:霍亂吐下方:楠材削作囗煮服之。
白話文:
治霍亂方第一
以下列出幾種古代治療霍亂的方劑:
理中丸方 (出自《錄驗方》): 治療霍亂虛寒、嘔吐、腹瀉。用人參、炙甘草、乾薑、白朮各兩錢(約2克),搗碎後用蜜做成彈丸大小的藥丸,每次取一丸放入溫酒中服用,一天三次。 (注:古方中也提到,將藥材研成粉末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約十六丸。)
厚朴飲方 (出自《錄驗方》): 單獨用厚朴煎水服用,約一到兩升。
梨葉飲方 (出自《錄驗方》): 用梨樹的枝葉煎水服用。(注:古方中記載用一把梨枝葉,加兩升水,煎成一升服用。)
理中散方 (出自《效驗方》): 治療霍亂嘔吐腹瀉。用炙甘草、人參、乾薑、白朮各兩錢,研磨後用酒送服,每次服用約一匙,一天三次。
扶老理中湯方 (出自《小品方》): 治療虛弱老人因寒氣引起的噁心、消化不良、腹脹、呼吸急促,以及霍亂引起的嘔吐、四肢冰冷、心煩意悶、氣喘、出汗等症狀。 用人參、乾薑、白朮、麥門冬、附子、茯苓、甘草各適量,研磨成粉末。 臨服用時取三錢(約3克)用溫水調服,每次一匙。如果一次療效不佳,可以再服;也可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蜜丸,用酒送服,約二十丸。
厚朴葛根飲方 (出自《小品方》): 治療霍亂伴隨出汗、肌膚冰冷、抽筋、嘔吐、煩悶、想喝冷水等症狀。用厚朴和葛根煎水服用,少量多次飲用,只能少量沾濕喉嚨,切勿大量飲用,也不可與米湯或粥一同服用,應以本方代替米湯或水。
藿香飲方 (出自《小品方》): 用一把藿香,加四升水,煎成一升服用,立即見效。(注:古方中記載,一把藿香約重兩錢。)
青木香飲方 (出自《小品方》): 用青木香煎水服用。
蘆蓬茸飲方 (出自《小品方》): 緊急情況下,用大量蘆蓬茸煎水,服用約兩升。
百沸湯方 (出自《醫門方》): 治療霍亂嘔吐腹瀉不止。用滾水,慢慢加入生水,調和後溫服。(注:古方中也記載用等量開水和生水混合飲用。)
高良薑或木瓜飲方 (出自《醫門方》): 用高良薑或木瓜煎水服用。
木瓜飲方 (出自《通玄經》): 用木瓜(包括果實和枝葉)煎水服用。
桂枝飲方 (出自《救急單驗方》): 用桂枝三兩煎水,服用一盞。
楠材飲方 (出自《陶景本草注》): 用楠木削成片煎水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