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康賴

《醫心方》~ 卷第一 (17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一 (17)

1. 合藥料理法第六

凡丸散用巴豆、杏仁、桃仁、葶藶、胡麻,諸有膏脂藥,皆先熬令黃黑,別搗。令如膏脂,㩢視泯泯爾,乃以向成散,稍稍下臼中合研,搗,令消散,乃復都以輕疏絹篩度之,須盡。(今按:《新注》云:巴豆熬紫色,余皆熬黃黑,泯泯者,滑利之貌。)又納臼中依法搗數百杵也。湯膏中用亦有熬之者,雖生並搗破。

凡用桂、厚朴、杜仲、秦皮、木蘭輩,皆削去上虛軟甲錯皮,取里有味者稱之。茯苓、豬苓削除黑皮,牡丹、巴戟天、遠志、冶葛等,皆捶破去心。紫菀洗去土,皆畢乃稱之。薤白、蔥白除青令盡,莽草、石南草、茵芋、澤蘭,剔取菜及軟莖,去大枝。鬼臼、黃連皆除根毛。蜀椒去閉口者及目。

凡狼毒、枳實、橘皮、半夏、麻黃、吳茱萸皆欲得陳久者。其餘唯須精新。(《範汪方》云:朮、夕藥刮去皮。)

《錄驗方》云:蜜臘膏髓類者皆成湯,納烊令和調也。又,合湯用血及酒者,臨熟納之。然後絞取湯也。

《葛氏方》云:凡直云末者,皆是搗篩。

白話文:

合藥料理法第六

凡是製作丸散藥,用到巴豆、杏仁、桃仁、葶藶子、胡麻等以及所有含有油脂的藥物,都要先熬製到黃黑色,再另外搗碎。直到像膏脂一樣,看起來油亮光滑,然後再加入已經製好的藥粉,一點一點地放入臼中研磨搗碎,直到藥物完全散開,最後再用細密的絹布過篩,務必過濾乾淨。(按:《新注》說:巴豆熬到紫色,其餘都熬到黃黑色,所謂「油亮光滑」,是指藥物滑潤的樣子。)然後再放入臼中,按照上述方法搗幾百下。湯劑或膏劑中使用的藥物,有些也要熬製,即使是生的,也要先搗碎。

凡是用桂枝、厚朴、杜仲、秦皮、木蘭等藥材,都要削去表面的鬆軟、粗糙的皮,只取用內部有藥效的部分。茯苓、豬苓要去除黑色的外皮;牡丹皮、巴戟天、遠志、冶葛等藥材,都要捶碎去掉藥材中心部分。紫菀要洗淨泥土;所有這些步驟完成後才能稱量藥材。薤白、蔥白要完全去除青色部分;莽草、石南草、茵芋、澤蘭等藥材,要剔除葉子和柔軟的莖,去掉粗大的枝幹;鬼臼、黃連要除去根部的毛;蜀椒要去掉閉合的果實和果柄。

凡是狼毒、枳實、橘皮、半夏、麻黃、吳茱萸等藥材,都要選用陳久存放的。其餘藥材只要新鮮精良即可。(《範汪方》說:蒼朮、澤瀉等藥材要刮去外皮。)

《錄驗方》說:蜂蜜、蜂蠟、骨髓等類的藥物,都要先熬成湯劑,再加入藥材中調和。此外,湯劑中如果使用血液或酒,要在湯劑將要熬熟的時候加入,然後再過濾取用湯劑。

《葛氏方》說:凡是方劑中直接寫著「研末」的,都是指先搗碎後再過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