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心方》~ 卷第十七 (1)
卷第十七 (1)
1. 治丹毒瘡方第一
《病源論》云:夫丹者,人身體,忽然赤,如丹塗之狀,故謂之丹也。或發手足,或發腹上,如手掌大,皆風熱惡毒所為。重者,亦是疽之類,不急治則痛,痛不可堪。久乃壞爛,去膿血數升。若發於節間,便流之四肢,毒入腹殺人。小兒得之最忌。
白話文:
《病源論》中說:丹毒,是人身體上突然出現紅色的斑塊,像丹砂塗抹一樣,所以稱為丹毒。有的人手腳上會出現,有的人腹部會出現,大小像手掌那麼大,都是由風熱毒邪造成的。嚴重的丹毒,也屬於疽瘡的一種,如果不緊急治療的話,就會疼痛難忍。時間久了就會潰爛,膿血流出很多。如果丹毒出現在關節部位,就會流竄到四肢,毒氣進入腹中會致命。小兒患上丹毒最為危險。
又云:白丹者,初發癢痛,微虛腫,如吹,疹起不痛不赤,而白色也。由挾風冷,故使色白也。
黑丹者,初發亦癢痛,或熛腫起,微黑色也。由挾風冷,故色黑。
白話文:
白丹:一開始發作時會發癢疼痛,輕微腫脹,就像被吹起一樣;疹子浮起時不會痛也不會紅,而是呈現白色。這是因為同時挾帶了風邪和寒氣,所以顏色變成白色。
黑丹:一開始發作時一樣會發癢疼痛,有時還會發炎腫脹,呈現微微的黑色。這是因為同時挾帶了風邪和寒氣,所以顏色變成黑色。
赤丹者,初發疹起,大者如連錢,小者如麻豆,肉上粟粟如雞冠肌理。由風毒之重,故使赤也。亦名茱萸丹。疹者,肉色不變,又不熱,但起隱疹,相連而微癢,故謂丹疹之。
白話文:
赤丹:是一種初期發出皮疹的疾病,大的像連在一起的錢,小的像麻豆,肉上粟粟的像雞冠的肌理。因風毒太重,所以使皮膚發紅。也叫做「茱萸丹」。疹:肉色不變,也不熱,但會出現隱疹,互相連接,微癢,故稱為丹疹。
室火丹者,初發時必在腓腸,如指大,長二、三寸,皮色赤而熱之。
天灶火丹者,發時必在於兩股里沖,引至陰頭而赤腫是也。
廢灶火丹者,發時必於足趺上,而皮色赤者是也。
尿灶火丹者,丹發於胸腹及臍,連陰頭皆赤是也。
煙火丹者,丹發於背,亦在兩臂,皮色赤是也。
瘑火丹者,丹發於髀,而散走無常處,著處皮赤是也。
螢火丹者,丹發於骼至脅,皮赤是也。
石火丹者,丹發通身,似纈。自突如粟是也,皮色乃青黑也。
白話文:
室火丹
初發的時候,必定在小腿肚上,大如手指,長二、三寸,皮膚赤紅且發熱。
天竈火丹
發作時,必定在兩腿之間的股溝裡,蔓延到陰囊而出現紅腫。
廢竈火丹
發作時,必定在腳背上,皮膚赤紅。
尿竈火丹
火丹發作在胸腹及肚臍,連著陰囊都發紅。
煙火丹
火丹發作在背部,也可能在兩臂,皮膚赤紅。
瘑火丹
火丹發作在大腿上,會遊走無定處,著處皮膚發紅。
螢火丹
火丹發作在肋骨到腋下的部位,皮膚發紅。
石火丹
火丹發作在全身,像染纈一樣。自行凸出如粟米大小,皮膚呈青黑色。
《小品方》云:丹毒者,方說一名天火也,肉中忽有赤如丹塗,赤色也。大者,如手掌大。其劇者,竟身體。亦有痛癢微腫者。方用:
白話文:
《小品方》中記載:丹毒,又稱天火,皮膚上突然出現像丹砂一樣的紅色斑點。大的像手掌那麼大,嚴重的會遍佈全身。也有一些丹毒患者伴有疼痛、瘙癢和輕微腫脹。以下是一個治療丹毒的方子:
赤小豆二升,舂,下篩,以雞子白和如泥塗之,小干復塗之,逐手消也。竟身者,倍合之盡,復作,納宜服漏蘆湯。漏蘆湯方。
白話文:
將赤小豆兩升淘洗乾淨,舂成細末,篩細,以蛋白調和成泥狀塗在面上,稍微風乾後再塗,直到用手摸的時候完全消掉。若是全身的麻疹,就加倍赤小豆,再反覆塗抹,並服用漏蘆湯。漏蘆湯的配方如下:
漏蘆(二兩),白薟(二兩),黃芩(二兩),白薇(二兩),枳實(二兩),升麻(二兩),夕藥(二兩),大黃(二兩),甘草(二兩),麻黃(二兩)
白話文:
漏蘆(80公克),白薟(80公克),黃芩(80公克),白薇(80公克),枳實(80公克),升麻(80公克),夕藥(80公克),大黃(80公克),甘草(80公克),麻黃(80公克)
凡十物,㕮咀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分三服,若是窮地無藥之處,依說增損易服之。及用後單行方也。
能以鋒針鑱去其血,然後敷藥,大良。
白話文:
凡有十物,用㕮咀三兩,配以一斗水,煎煮,收取三升,分三次服用。若是在資源匱乏之地,沒有藥物,可根據記載增加或減少藥方,方便服藥。以及單獨使用的藥方如下:
能夠用鋒利的針頭刺破患處,排出膿血,然後敷上藥方,療效顯著。
增損方法:無漏蘆,用梔子十枚;無白薟,亦可略耳;無黃芩,亦用梔子;漏蘆、黃芩並無者,但以梔子一物,亦足已之;無升麻,用犀屑;無犀屑,用蛇銜;無大黃,用芒硝;無麻黃,用葛根;無葛根,用石膏;無白薇,用知母;無知母,用葳蕤;無葳蕤,用枳實;夕藥、甘草亦可略耳;都無藥,但得大黃單服之,亦大善。
升麻湯治丹疹諸毒腫𭼊漬方:
白話文:
增減藥材的方法:沒有漏蘆,就用梔子十枚;沒有白薟,也可以省略不用;沒有黃芩,就用梔子;漏蘆、黃芩都沒有的話,只用梔子一味藥,也足夠了;沒有升麻,就用犀牛角屑;沒有犀牛角屑,就用蛇含草;沒有大黃,就用芒硝;沒有麻黃,就用葛根;沒有葛根,就用石膏;沒有白薇,就用知母;沒有知母,就用葳蕤;沒有葳蕤,就用枳實;夕藥、甘草也可以省略不用;如果所有的藥材都沒有的話,只要服用大黃一味藥,也是非常好的。
升麻湯:治療丹疹、各種毒瘡、膿瘍和積液的方劑。
升麻(二兩),黃芩(二兩),梔子(二十枚),漏蘆(二兩),蒴藋根(五兩),芒硝(二兩)
白話文:
升麻(80 公克),黃芩(80 公克),梔子(20 顆),漏蘆(80 公克),蒴藋根(200 公克),芒硝(80 公克)
凡六物,㕮咀,以水一斗,煮取七升,停冷分用,漬𭼊恆濕也。
升麻膏治丹疹諸毒腫熱瘡方
白話文:
將升麻(75克)咀碎,加入一斗水(約10公升),煮沸後取七升(約7公升),待其冷卻後分裝於不同的容器中備用。將藥液用來浸泡患有丹疹(皮膚紅疹)或毒腫熱瘡的部位,以保持患處濕潤。
升麻(二兩),黃芩(二兩),梔子(二十枚),白薟(二兩),漏蘆(二兩),枳實(三兩,炙),連翹(二兩),蒴藋根(四兩),芒硝(二兩),蛇銜(三兩)
白話文:
升麻(120克),黃芩(120克),梔子(20顆),白薟(120克),漏蘆(120克),枳實(180克,炒過),連翹(120克),蒴藋根(240克),芒硝(120克),蛇銜(180克)
凡十物,切,舂碎細細,以水三升,漬半日;以豬脂五升,煎令水氣竭,去滓,敷諸丹毒腫熱瘡上,日三。若急須之,但合水即煎之。
又云:單用一物,舂以敷之方:(今按:《集驗方》同之。)
白話文:
將十種藥材切碎、搗碎成細末,加入三升水,浸泡半天。再加入五升豬油,煎煮至水氣完全蒸發,去除雜質,敷在丹毒、腫熱瘡上,每天三次。如果急需使用,可以直接用熱水煎煮。
只用一種藥材,搗碎後敷上的方法:(現代按:《集驗方》中也有相同的方子。)
生蛇銜,生地黃,生蒴藋葉,生慎火葉,生菘菜葉,生五葉藤,舂豆豉,浮萍
上八物,一一別搗,別塗之。
大黃,黃芩,梔子,芒硝
上四物,各舂,水和,各塗之。
白話文:
-
生地黃:生長在地上的地黃。
-
生蒴藋葉:生長在地上的蒴藋葉。
-
生慎火葉:生長在地上的慎火葉。
-
生菘菜葉:生長在地上的菘菜葉。
-
生五葉藤:生長在地上的五葉藤。
-
舂豆豉:將豆豉搗碎。
-
浮萍:生長在水面上的浮萍。
大黃、黃芩、梔子、芒硝
上述四種藥材,分別搗碎,加水混合後,個別塗抹患處。
《葛氏方》云:丹大者,惡毒之氣,五色無常,不即治,既痛不可堪,又待懷,懷則去膿血數升,或發於節解,多斷人四肢。蓋癰疽之類。治之方。
白話文:
《葛氏方》中提到:丹毒是一種惡毒之氣,它有五種不同的顏色,並且變化無常。如果不及時治療,疼痛難以忍受,懷則去膿血數升,或發於節解,多斷人四肢。總之,丹毒屬於癰疽類的疾病。以下是治療丹毒的方法:
又方:煮慄蒺有棘刺者以洗之(和名久利乃伊加。)
又方:取赤雄雞血,和真朱以塗。
又方:豬膏,和胡粉塗之。
又方:搗麻子以塗之。
又方:菾葉塗之。
又方:以慎火塗之。
又云:治白丹方。
又方:漬蠐螬塗之。
又方:末豉以苦酒和塗之。
又方:搗香葇若蓼,敷之。
又方:燒鹿角,以豬膏和塗之。
又方:搗酸模草五葉者,飲汁,以滓敷之。
又云:治猝毒氣攻身,或腫或赤,或痛或癢,淫弈分散,上下周匝煩毒欲死方:
取生魚切之如膾,以鹽和敷之。通身赤者,𩢷多作,令竟病上。干復易之,鮒魚為佳。
《集驗方》治丹若走皮中浸廣者,名為火丹,入腹殺人。治之方:
取蠐螬末,以塗之。
又云:若通身赤者方:
取婦人月布敷之,又取汁以浴小兒。
又方:搗大黃,水和塗之。
又方:搗梔子,水解塗之。
又方:水和芒硝塗之。
《範汪方》治白丹方:
破生鯉,熱血敷之,良。
《千金方》治丹神驗方:
蕓薹菜搗令熟,厚封,隨手即瘥。餘氣未愈,三日來封,使醒醒好瘥止,干則封。
又方:牛屎塗之,干則易之。
又云:赤流腫者:
榆根白皮末,雞子白和,塗之。
《醫門方》云:凡人面目忽得赤黑丹如疥狀,不療,遍身即死方:
以豬槽下泥塗之。
又方:燒鹿角末,和豬脂塗之。
《蘇敬本草注》云:搗茺蔚敷之。
又云:苧根搗貼之。
《極要方》丹腫方:
生鯽魚肉搗如泥塗之。
《博濟安眾方》云:以連錢草,以鹽挼敷之。
《崔禹錫食經》云:敷水中苔,良。
白話文:
**又一方:**煮有刺的慄蒺藜,用它的汁液清洗傷口。(和名:久利乃伊加。)
**又一方:**取雄雞血,與真硃混合塗抹。
**又一方:**用豬油膏與胡粉混合塗抹。
**又一方:**搗碎麻子塗抹。
**又一方:**用菾葉塗抹。
**又一方:**用慎火塗抹。
**又云:**治療白丹的方劑。
**又一方:**用浸泡過的蠐螬塗抹。
**又一方:**將豉末與苦酒混合塗抹。
**又一方:**搗碎香葇若草或蓼草,敷上。
**又一方:**燒鹿角,與豬油膏混合塗抹。
**又一方:**搗碎五葉酸模草,飲其汁,用渣滓敷上。
**又云:**治療急性毒氣攻身,或腫脹、發紅、疼痛或發癢,毒氣四散,全身周匝疼痛難忍,危及生命的方劑:
取生魚切成膾狀,與鹽混合敷上。全身發紅者,敷得更多,讓病氣全部集中到上面。乾燥後更換新的,用鯽魚效果最好。
《集驗方》治療丹毒擴散至皮膚深處者,稱為火丹,會侵入腹中致命。治療方法:
取蠐螬末塗抹。
**又云:**全身發紅者:
取婦人的月事帶敷上,再取汁讓小兒沐浴。
**又一方:**搗碎大黃,加水塗抹。
**又一方:**搗碎梔子,加水溶解後塗抹。
**又一方:**加水溶解芒硝塗抹。
《範汪方》治療白丹的方劑:
剖開活鯉魚,用其熱血敷上,效果顯著。
《千金方》治療丹毒的神驗方劑:
搗碎蕓薹菜至泥狀,厚敷上,手摸到即刻痊癒。若餘毒未清,三天後再敷,讓藥效持續發揮直至痊癒,乾燥後再敷。
**又一方:**用牛糞塗抹,乾燥後更換新的。
**又云:**發紅腫脹者:
將榆樹白皮研磨成末,與雞蛋清混合,塗抹。
《醫門方》雲:凡人面部突然發紅發黑,出現丹毒狀,不加以治療,全身會蔓延致死。治療方法:
用豬槽下的泥漿塗抹。
**又一方:**燒鹿角研磨成末,與豬油脂混合塗抹。
《蘇敬本草注》雲:搗碎茺蔚敷上。
**又云:**薴麻根搗碎敷上。
《極要方》治療丹毒腫脹的方劑:
將活鯽魚肉搗成泥狀塗抹。
《博濟安眾方》雲:用連錢草,加鹽揉搓後敷上。
《崔禹錫食經》雲:敷上水中苔蘚,效果顯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