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康賴

《醫心方》~ 卷第十六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六 (11)

1. 治浮沮瘻方第二十三

《病源論》云:浮疽瘻者,因恚結馳思,往反變化所生。始發之時,在於頸項,亦在腋下,如兩指無頭尾,使人寒熱欲嘔吐,其根在膽。

《劉涓子方》:治浮疽瘻,始發於頸,如兩指,使人寒熱欲臥。得之因思慮憂滿,其根在膽。地膽主之。甘草為佐方:

石硫黃(一分),乾薑(一分),龍膽草(二分),細辛(二分),地膽(一分,去翅),石決明(一分,去皮),續斷(一分),大黃(半分),陰蘆根(一分)

上九物,下篩,敷瘡上,日四、五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說:浮疽瘻這種病,是因為情緒激動、思慮過多,這些情緒反覆變化所導致。剛發病的時候,會在脖子或腋下出現,看起來像兩個手指頭大小,沒有頭尾之分,會讓人感到忽冷忽熱、想吐,病根在膽。

《劉涓子方》:治療浮疽瘻,這種病最初發於頸部,像兩個手指大小,會讓人感到忽冷忽熱、想躺下。得病的原因是思慮過多、憂愁滿懷,病根在膽。可以用地膽來治療。另外,用甘草來輔助。藥方如下:

石硫黃(一份),乾薑(一份),龍膽草(二份),細辛(二份),地膽(一份,去除翅膀),石決明(一份,去除外皮),續斷(一份),大黃(半份),陰蘆根(一份)。

將以上九種藥材研磨成粉末,篩過後敷在瘡上,一天敷四、五次。

2. 治瘰癧瘻方第二十四

《病源論》云:瘰癧瘻者,因強力入水,坐濕地,或新沐浴,汗入頭中,流在頸上之所生也。始發之時,在其頸項,恆有膿,使人寒熱,其根在腎。

《劉涓子方》:治瘰癧瘻,始發於頸,有根,令人寒熱,此得之新沐,汁入頭中,下流於頸。

茯苓(一兩),續斷(一分),礬石(二分),乾地黃(一分),空青(一分),礜石(一分,煉),乾薑(一分),桔梗(一分),蜀椒(一分),恆山皮(一分),斑蝥(一分),鳥腦(一分,熬),附子(一合,炮),乾薑(一分)干貍肉(一分)

上十五物,搗合下篩,以白蜜和,酒服如大豆十丸,日再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說:瘰癧瘻這種病,是因為用力過猛進入水中、坐在潮濕的地方,或是剛洗完澡,汗水流進頭部,然後流到脖子上所引起的。剛開始發病時,會在脖子上出現,經常會有膿,使人感到忽冷忽熱,病根在腎。

《劉涓子方》記載:治療瘰癧瘻,這種病剛開始在脖子上發作,有根,讓人忽冷忽熱,這是因為剛洗完澡,水液進入頭部,向下流到脖子所導致的。

藥方組成:茯苓(一兩)、續斷(一分)、礬石(二分)、乾地黃(一分)、空青(一分)、礜石(一分,需要煉製)、乾薑(一分)、桔梗(一分)、蜀椒(一分)、恆山皮(一分)、斑蝥(一分)、鳥腦(一分,需要熬煮)、附子(一合,需要炮製)、乾薑(一分)、曬乾的狸肉(一分)。

將以上十五種藥材搗碎混合過篩,用白蜜調和,用酒送服,每次服用像大豆一樣大小的藥丸十顆,一天服用兩次。

3. 治轉脈瘻方第二十五

《病源方》云:轉脈瘻者,因飲酒大醉,夜臥不安,驚欲嘔,轉側失枕之所生也。始發之時,在於頸項,濯濯脈轉。身如振使人寒熱,其根在小腸。

《劉涓子方》:治轉脈瘻,始發於頸,濯濯脈轉,身始振,寒熱。此得之驚臥失枕。

綠青(二分),人參(二分),當歸(二兩),升麻(一分),麥門冬(一兩,去心),大黃(二分),鍾乳(二分),桂心(二兩),甘草(半分),防風(一分),白朮(一分),地膽(一分),續斷(一分),麝香(一分,末),礜石(半分生用之)

上十五物,合搗,下篩,麝香末篩合,更搗令調,白蜜和如大豆,溫酒服十丸,日三。勿食生菜、生魚、肥肉,忌房內,滿百日令得,都瘥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方》說:所謂「轉脈瘻」,是因為喝酒喝得爛醉,晚上睡覺不安穩,驚醒時想嘔吐,翻身時不小心枕頭沒枕好而造成的。剛開始發作的時候,會在脖子附近,可以感覺到脈搏跳動得很明顯。身體會像發抖一樣,讓人忽冷忽熱,病根在小腸。

《劉涓子方》:治療轉脈瘻,剛開始發作在脖子,可以感覺到脈搏跳動,身體開始發抖,忽冷忽熱。這是因為受到驚嚇、睡覺時枕頭沒枕好造成的。

藥方如下: 綠青(少許,約二分)、人參(少許,約二分)、當歸(較多,約二兩)、升麻(少許,約一分)、麥門冬(較多,約一兩,去除中心的硬梗)、大黃(少許,約二分)、鐘乳(少許,約二分)、桂心(較多,約二兩)、甘草(非常少,約半分)、防風(少許,約一分)、白朮(少許,約一分)、地膽(少許,約一分)、續斷(少許,約一分)、麝香(少許,約一分,磨成粉末)、礜石(非常少,約半分,直接使用)。

以上十五種藥材,混合搗碎,用篩子過濾,加入麝香粉末再混合搗勻,用蜂蜜調製成如大豆大小的丸狀,用溫酒送服十丸,一天三次。服用期間,不要吃生菜、生魚、肥肉,禁止性生活,持續一百天左右就能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