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康賴

《醫心方》~ 卷第十六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六 (8)

1. 治瘤方第十五

《病源論》云:瘤者,皮肉中忽腫起,初如梅李大,漸長大,不癢不痛,又不結強。言瘤結不散,謂之為瘤。不治,乃至塸大則不復痛。不能殺人,亦慎不可輒破之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中說:瘤,就是皮肉中突然腫脹起來的,開始像梅李那麼大,漸漸長大,不癢不痛,也不結塊。說的瘤結不散,就稱之為瘤。不治療,甚至長到碗口那麼大,就不再疼痛了。不能致命,但是也應當小心不要隨便破壞它。

《範汪方》云:發腫都軟者,血瘤也。發腫狀如蚖雖極大,此肉瘤非癰也。

《千金方》治瘤病方:

白話文:

《範汪方》:發腫而且軟的,是血瘤。發腫形狀像蚖蟲,雖然極大,這是肉瘤,不是癰。

《千金方》治療瘤病的方子:

礬石,芎藭,當歸大黃黃連,夕藥,白蘞黃芩(各二分),吳茱萸(一分)

白話文:

礬石、芎藭、當歸、大黃、黃連、夕藥、白蘞、黃芩(各二錢),吳茱萸(一錢)

九味,為末,雞子黃和之,塗細故布上,隨瘤大小以敷貼之,干即易。著藥當熟作膿脂細細從孔出也。按卻膿血盡,著生肉膏。若膿不盡,復起故也。

白話文:

九味藥物研磨成細末,加入雞蛋黃攪拌均勻,塗抹在細布上。依照腫瘤大小,將塗有藥物的布料貼敷在患處,藥物乾了就更換。塗抹藥物前,應先將膿液和血塊清除乾淨,藥物才能深入患處發揮作用。當膿血全部排出後,就開始使用生肉膏。如果膿液沒有完全排淨,就會再次長出腫瘤。

又云:生肉膏主癰瘤潰漏及金瘡凡百瘡方:

白話文:

生肉膏,主治癰疽潰爛及各種金瘡。

當歸(一兩),附子(一兩),甘草(一兩),白芷(一兩),芎藭(一兩),生地黃(五兩),薤白(二兩)

白話文:

當歸(一兩):補血活血調經,緩解疼痛,補虛養血。

附子(一兩):溫腎壯陽,回陽救逆,散寒止痛,鎮靜安神。

甘草(一兩):補益氣血,緩解疼痛,調和諸藥。

白芷(一兩):散寒止痛,消腫排膿。

芎藭(一兩):活血化瘀,止痛經,調經止痛。

生地黃(五兩):滋陰降火,清熱涼血,補血養陰。

薤白(二兩):理氣化痰,散瘀通絡,清熱消腫。

七味,切,以豬脂二升半,煎白芷黃,去滓稍以敷之,日三。《僧深方》同之。

又云:凡肉瘤勿治,治殺人,慎慎之。

《僧深方》治血瘤方:

鹿肉割,炭火炙令熱,掩上拓之。冷復炙,令肉燒燥,可四炙四易之。若不除,灸七炷便足也。

《玉箱方》楊樹酒治瘤癭方:

白話文:

繁體中文翻譯:

七味藥材,切碎,用豬油二升半煎製白芷和黃連,去除藥渣後,稍微敷用,每日三次。《僧深方》也有相同的用法。

現代白話文翻譯:

又有人說:凡是肉瘤都不能治療,治療會讓人死亡,一定要慎重。

《僧深方》治療血瘤的方法:

將鹿肉切開,用炭火炙烤使其發熱,蓋上並拓印在患處。藥物冷卻後再次炙烤,使肉燒乾。可以重複炙烤四次,每次換藥。如果仍未消除,則灸七壯即可。

《玉箱方》用楊樹酒治療瘤癭的方法:

河邊水所注楊樹根三十斤,熟洗細銼,以水一石,煮取五斗,用米三斗,面三斤釀之酒成。服一升。(《集驗方》同之。)

白話文:

在河邊水流流注的楊樹根,取三十斤,洗淨切碎,加入一石水,煮成五斗,再加入三鬥米和三斤麵粉釀酒,酒釀成後,服用一升。(《集驗方》一書中也有類似的方子。)

2. 治諸瘻方第十六

《病源論》云:瘻病之生,或因寒熱不調,致血氣壅結所作。或由飲食乖節,狼鼠之精入於腑臟,毒流注脈,變化而生。皆能使血脈結聚,寒熱相交,久則成膿而潰漏也。生身體皮肉者,亦有始結腫,與石癰相似。所可為異者,其腫之中。按之累累有數核,喜發於頸邊,或兩邊俱起便是瘻證也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中寫到:瘻病的形成,可能是因為寒熱不調,導致血氣鬱結所引起的。也有可能是因為飲食不節制,狼鼠的精氣進入腑臟,毒氣流注於經脈,變化而形成的。無論哪一種原因,都會導致血脈瘀阻,寒熱交替,時間久了就會形成膿液,潰爛流出。生長在身體皮肉上的瘻病,最開始會結腫,與石癰很相似。但與石癰不同的是,瘻病的腫脹裡面,用手按壓時可以摸到很多核狀物,而且喜歡長在脖子旁邊,或者兩邊同時出現,這便是瘻病的徵兆。

亦發兩腋下及兩顳顬間,初作喜不痛不熱,若失時不即治生寒熱也。所發之處,而有輕重。重者有兩,一則發口上壁,有結核,大小無定,或如桃李大,此蟲之窠窟,正在其中。二則發口之下,無有結核,而穿潰成瘡。

白話文:

也會發作在兩腋下及太陽穴部位,初期發作時高興不痛不熱,若失去時機不立刻治療就會產生寒熱。發作部位也有輕重之分。嚴重的有兩種,一種發生在口腔上壁,有硬塊,大小不一定,或像桃李那麼大,這是蟲子的巢穴,就在其中。二是發生在口腔下方,沒有硬塊,而穿透潰爛成瘡。

又云:蟲毒之居,或腑臟無定。故瘻發身體,亦有數處,其相通者多死。其瘻形狀起發之由,今辨於後章。

白話文:

寄生蟲的居處,可能遍佈各處,沒有固定的地方。因此,瘻管會出現在身體的許多部位,管狀相通的往往會死亡。至於瘻管的形狀和發病的原因,將在後面的章節中詳細分析。

《養生方》云:六月,勿食自落地五果,經宿蚍蜉、螻蛄、蜣螂游上,喜為九瘻。十二月,勿食狗鼠殘肉,生瘡及瘻出頸項及口裡,或生咽內也。

白話文:

《養生方》說:六月,不要食用自然掉落在地上五種水果,經夜後螞蟻、蟋蟀、屎殼郎爬過,喜好形成九個廔管。十二月,不要食用貓狗老鼠吃剩下的肉,會生瘡及廔管在頸部、頭部和嘴巴里,或者會長在咽喉內。

又云:決其死生者,反其目視之,其中有赤脈,以上下貫瞳子。見一脈一歲死;見一脈半,一歲半死;見二脈,二歲死;見二脈半,二歲半死;見三脈,三歲死。赤脈而不下貫瞳子,可治也。

白話文:

又說:決定一個人的生死,只要觀察他的眼睛,其中有紅色的脈絡,從瞳孔的上面貫穿到下面。看到一條脈絡,表示此人將在一年內死亡;看到一條半的脈絡,表示此人將在一年半內死亡;看到兩條脈絡,表示此人將在兩年內死亡;看到兩條半的脈絡,表示此人將在兩年半內死亡;看到三條脈絡,表示此人將在三年內死亡。如果看到了紅色的脈絡但是沒有貫穿瞳孔,那就還有治癒的可能。

又云:方說九瘻者,是狼瘻、鼠瘻、螻蛄瘻、蜂瘻、蚍蜉瘻、蠐螬瘻、浮疽瘻、瘰癧瘻、轉脈瘻,此頸之九瘻也。

白話文:

還有一種說法:所謂的九瘻,是指狼瘻、鼠瘻、螻蛄瘻、蜂瘻、蚍蜉瘻、蠐螬瘻、浮疽瘻、瘰癧瘻、轉脈瘻,這些都是頸部的九種瘻。

又云:復有三十六種瘻,方不次第顯其名。而有蜣螂、蚯蚓等諸瘻,非九瘻之名,此即是三十六種瘻之數也。

《小品方》云:有瘻者,始結腫與石癰相似,所可為異者,其一種中,按之累累有數核便是也。

白話文:

另外還有三十六種瘻,沒有依序說明它們的名稱。而像蜣螂和蚯蚓等這些瘻,不在九瘻的名稱內,這便是三十六種瘻的數量。

《小品方》中提到:患有瘻的人,一開始會結腫且與石癰相似,可以區別的是,它的一種症狀是按壓時,會摸到好幾個腫塊。

初作喜不痛不熱,即以練石薄敷之,內服防己連翹湯下之,便可得消。若失時不治結膿者,亦以練石薄薄,令速熟,熟用火針膏散。如治癰法。初作即以小豆薄塗之亦消。

白話文:

疾病初期,如果沒有疼痛或發熱的症狀,就用細磨過的石灰敷在患處,內服防己連翹湯,就能消除。如果錯失時機,沒有及時治療,導致化膿,也要用細磨過的石灰敷在患處,使其快速成熟,成熟後用火針和膏藥散劑治療。方法同治療癰瘡的方法。疾病初期,也可以用綠豆粉薄薄地塗在患處,也能消除。

又云:桐君說,赤小豆白蘞黃芩黃耆牡蠣,凡五物,等分,下篩,酒服方寸匕。

白話文:

桐君說,赤小豆、白蘞、黃芩、黃耆、牡蠣,這五種藥材,等分研磨成粉,過篩,用酒送服一湯匙。

治癭瘤諸瘻昆布丸方:

白話文:

治癭瘤諸瘻昆布丸方:

昆布一斤,黃連半斤,白芷二兩,川芎一兩,牛蒡子二兩,土茯苓二兩,香附子二兩,甘草一兩。

上為散,每服二錢,飯前溫水調下。

昆布(八兩,炙),海藻(七兩,洗,炙),小麥(一升,熬),海蛤(五兩),松蘿(四兩),連翹(二兩),白頭翁(二兩)

白話文:

昆布(八兩,烘烤過),海藻(七兩,洗淨,烘烤過),小麥(一升,煮熟),海蛤蜊(五兩),松蘿(四兩),連翹(二兩),白頭翁(二兩)。

上七物,搗下篩,和蜜丸如梧子,服十九,日三。稍加三十丸。

白話文:

將上列七種藥材搗碎過篩,跟蜂蜜一起熬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天服用十九丸,分三次服完。逐漸增加至三十丸。

《千金方》云:凡瘻有似石癰,累累然作癧子,有核,在兩頸及腋下,不痛不熱者皆練石散敷,內服五香連翹湯下之。已潰者,療如癰法。(今按:五香連翹湯有治惡胲方。)

白話文:

《千金方》中提到:凡是外表類似石癰的腫瘤,一顆一顆的長成膿包,裡面有硬塊,出現在頸部和腋下的,不痛不熱的病症,都可以用練石散敷治,內服五香連翹湯一起治療。如果已經破潰的,就要按照治療石癰的方法來處理。(現在來看:五香連翹湯有治療惡性腫瘤的藥方。)

凡項邊、腋下先作瘰癧者,欲作漏也。宜禁五辛、酒、面及諸熱食。

又云:灸漏方:

搗生章陸根,捻作拌子,置漏上,以艾灸上,拌子熱易之。灸三四升艾,瘥。(《經心方》同之。)

白話文:

凡是頸項、腋下先長出淋巴結腫脹的人,將要發展成痰飲流注瘡。宜戒絕蔥、蒜、韭菜、辣椒、酒、麵食及其他熱性食物。

另外還說:治療痰飲流注瘡的方法:

搗碎新鮮的章陸根,捏成丸子,放置在患處,用艾草灸上面,丸子熱了就換掉。灸三四升艾草,就能痊癒。(《經心方》記載的方法相同。)

又方:葶藶子二合,豉一升,二味合搗,令熟,作餅如大錢,厚二分許。取一枚當瘡孔上。作大艾炷如小指大,灸餅上,三炷一易,三餅九炷,日三。隔三日復一灸。

白話文:

其他方法:葶藶子二合,黃豆一升,將這兩種材料搗碎,煮熟,製成直徑和大錢一樣、厚度約二分錢的餅。取一個餅置於瘡口上。做一個小指般大小的艾炷,灸餅上,每三個艾炷換一個餅,三個餅九個艾炷,每天灸三次。每間隔三天再灸一次。

又方:灸瘻周四畔即瘥。

又云:治漏方:

土瓜根敷之,燥復易,不限時節。

又方:燒死蜣螂末,酢和塗之。

又方:死蛇灰,酢和敷之。

《葛氏方》通治諸瘻方:

取地中潛行鼷鼠一頭,破腹去腸干之,火炙令可成屑末,以臘月豬脂和,敷瘡上。

又方:燒螻蛄作屑,豬膏和,敷之。

又方:白犬骨燒末以豬膏和敷之。

又云:治諸瘻著口裡齒頰間者方:

東行母練根細銼三、四升,以水濃煮,取汁含之。數吐易,勿咽之。

《耆婆方》治人三十年瘻瘡方:

白話文:

又有一個偏方:灸患瘻的周圍四側,就會痊癒。

還有一種治療漏瘡的偏方:

把土瓜根搗碎敷在患處,等藥物變乾燥了,再敷新的,不受季節限制。

還有一個偏方:把死掉的屎殼郎燒成灰,用醋調和塗抹在患處。

還有一個偏方:把死掉的蛇燒成灰,用醋調和敷在患處。

《葛氏方》中一個通治各種瘻瘡的偏方:

抓到一隻地底穿行的老鼠,剖開肚子,取出內臟,洗淨後烘乾,再用火烤成粉末。用臘月裡宰殺的豬油調和,敷在患處。

還有一個偏方:把螻蛄燒成灰,用豬油調和,敷在患處。

還有一個偏方:把白狗的骨頭燒成灰,用豬油調和敷在患處。

還有一種治療長在口中牙齦和臉頰之間的瘻瘡的偏方:

把東行母的根洗淨,細細切碎三、四升,用濃水煮,取汁含在口中。反覆吐出,不要嚥下去。

《耆婆方》中一個治療一個病人長了三十年瘻瘡的偏方:

蒴藋根曝令土燥,槌去土,大釜中以水煮令熟,去滓,置大盆中,絞取清汁煎之,若盛復熟小器中煎,令如薄糊,納器中。若有痂,去之納煎。若病深,以雞毛取煎冷暖軟以納中,瘥乃止。取煎蒴藋,滓舉著其人,瘥。而不報息者,取滓燒還發瘻也。秘之。

白話文:

  1. 將蒴藋根取出,曬到土壤乾燥,將土壤敲打乾淨。
  1. 在大鍋中加水煮熟蒴藋根,去除雜質,將煮好的蒴藋根放入大盆中。

  2. 過濾取清汁,煎煮到像薄糊狀。

  3. 將煎好的蒴藋汁放入器皿中,如果凝固有結塊,去除結塊後再繼續煎煮。

  4. 如果病情嚴重,用雞毛取煎好的蒴藋汁,待其冷暖適中後放入患處,直到病情好轉。

  5. 將煎好的蒴藋汁和雜質都放在患者身上,病情好轉後再除去。

  6. 如果病情沒有好轉,將雜質燒掉,然後用來敷在患處,可以治癒瘻孔。

  7. 此治療方法祕而不宣。

《廣濟方》療瘻久不瘥方:

巴豆(一兩,去皮),大棗(一升)

上以水五升,煮取一升,絞去滓,更煎如稠餳,敷瘡上,日三。

《劉涓子方》治瘻眾方不瘥效驗方:

取牡蒙數兩,搗之,湯和。適寒溫,取一升許,薄瘡上。冷復易。經日益佳。

《新錄方》治諸瘻方:

露蜂房末酒服方寸匕。

又方:兔皮灰敷之。

又方:芥子末敷之。

又方:桃葉搗如泥封之。

《救急單驗方》療諸瘻瘡方:

煎楸枝葉,淨洗瘡,納孔中大驗。

又方:石留黃末,置瘡孔中,以艾灸立驗。

《陶景本草注》諸瘻方:

玄參,酒漬,飲之良。

又方:𦟀鼠蹄,燒末,酒服之。

《蘇敬本草注》諸瘻方:

馬莧,搗,揩之。

又方:食雉肉,良。

《崔禹錫食經》諸瘻方:

食一、兩斤蕨,終身不病也。

白話文:

  1. 在大鍋中加入水煮熟蒴藋根,去掉雜質,將煮好的蒴藋根放入大盆中。

  2. 將煮好的蒴藋根過濾取清汁,煎煮至呈現稀糊狀。

  3. 將煎煮好的蒴藋汁倒入器皿中,若凝結有塊狀物,去除後繼續煎煮。

  4. 對於病況較重的患者,可以用雞毛沾取煎好的蒴藋汁,待溫度適宜後敷於患處,持續至病情好轉。

  5. 將煎好的蒴藋汁和雜質一併敷在患處,待病情好轉後取下。

  6. 若病情未見好轉,可將雜質焚燒後敷在患處,能治療瘻孔。

  7. 此種治療方法不宜廣泛宣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