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康賴

《醫心方》~ 卷第十五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五 (8)

1. 治久疽方第九

《千金方》治久疽方:

白話文:

取生牛油和凡士林,每天塗抹在疽上,逐漸使疽頭軟化,然後用針刺破,取出膿液。再取一片大蔥,中間挖空,用來吸出膿血。

取鯽魚,破其腹,勿損腸脬,納上白鹽末,以針縫合,於銅器中火煎令乾,末,著瘡中,無膿者以豬脂和敷,小疼痛,勿怪也。

《令李方》治久癰疽漏夕藥散方:

白話文:

取一條鯽魚,破開它的腹部,不要損傷內臟,放入上好的白鹽末,用針縫合,放在銅器中用小火煎至乾燥,研磨成末,敷在患處。如果沒有膿,就用豬油調和敷上,會有輕微的疼痛,不要介意。

令李方:治療久治不癒的癰疽漏液的藥散方

夕藥(三分),大黃(三分),白蘞(三分),莽草(二分)

凡四物,冶合下篩,和調之,以酒服半錢匕,日二。不知可稍增至方寸匕。

白話文:

夕藥(12公克),大黃(12公克),白蘞(12公克),莽草(8公克)

將四物共煮,下面過濾,調和均勻,用酒送服半錢的小湯匙,一天兩次。不知道可否稍稍增加至一寸見方的小湯匙?

2. 治緩疽方第十

《病源論》云:緩疽者,由寒氣客於經絡,致營衛凝澀,氣血壅結所成。其寒氣盛者,則腫結痛深,而回回無頭尾,大者如拳,小者如桃李,冰冰與皮肉相親著。熱氣少,其腫與肉色相似,不甚赤,積日不潰,久乃變紫黯色,皮肉俱爛,如牛領瘡,漸至通體青黯,不作頭,而穿潰膿出是也。以其結腫積久,而其肉腐壞遲,故名緩疽;亦名肉色疽也。

《小品方》治緩疽方: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中說:緩疽是由寒氣侵犯經絡,導致營衛凝澀,氣血壅結而形成。寒氣盛的,腫結疼痛深,而且沒有頭尾,大的像拳頭,小的像桃李,冰冰與皮肉緊貼在一起。熱氣少的,腫脹與肉色相似,不很紅,積日不潰,久而久之變成紫黯色,皮肉都爛了,像牛領瘡一樣,漸至通體青黯,不形成膿頭,而穿潰流膿的,就是緩疽。因為腫結積聚時間長,而其肉腐壞遲緩,所以稱為緩疽;也稱肉色疽。

小品方

治緩疽方:

蒼朮、防風各等分,研為末。每服一錢,薑湯調下。一日服三服。

初作宜服五香連翹湯,鑱去血,以小豆薄塗之,其間數以鑱針去血。又敷之取消良也,不消色未變青𦏆者,以練石薄敷之。若失時,不得消已爛者,猶服五香連翹湯及漏蘆湯下之,隨熱多少投方也。外以升麻湯潝洗之,敷升麻膏。若生臭惡肉者,可以單行一物白䕡茹散敷之,青黑肉盡便敷也。

白話文:

開始時應服用五香連翹湯將血液引出,以小豆薄敷傷處,期間多次以鑱針將血液引出,再敷藥膏,效果良好。若瘀血消散,但顏色未轉青紫者,以練石薄敷。若延誤時機,瘀血無法消散,已經潰爛,仍可服用五香連翹湯和漏蘆湯通下,依傷口熱度程度決定藥方。另外可以用升麻湯清洗傷口,敷上升麻膏。若傷口生出臭味,可以單獨使用白䕡茹散敷蓋,等到青黑色組織全部消失,即可敷藥。

好肉熟生但敷升麻膏良,肉不生敷單行一物黃耆散也。若敷白䕡茹散,積日青黑惡肉不盡者,可以柒頭赤皮䕡茹散。取半錢匕和雜三大錢匕白䕡茹散中合,冶之,稍以敷之。惡肉去盡還淳用白䕡茹散也,視好肉欲生可敷黃耆散也。

白話文:

補益填充創口的肉,新鮮的還沒長好就塗抹升麻膏是很好的,肉沒有長出來塗抹單一藥材黃耆散。如果塗抹白潔的蘿蔔散,已經累積了多天的青黑惡劣肉還沒清除的話,可以使用荊州東門白皮蘿蔔散。取出半錢放入與三大錢的白蘿蔔散中混合,研磨,適量輕抹。惡肉去除之後恢復正常就塗抹白蘿蔔散,觀察好的肉快要長出來才能塗抹黃耆散。

白䕡茹散、柒頭䕡茹散、黃耆散。

上三方並一物單行,隨多少舂下篩用耳。

白話文:

白朮茯苓散

七頭茯苓散

黃耆散

以上三組方劑均為單方,可依需求酌量研磨成細粉服用。

3. 治甲疽方第十一

《病源論》云:甲疽之狀,瘡皮厚,甲錯剝起是也。其瘡亦癢,恆欲搔抓之,汁出。其初皆是風邪折血所生,而瘡里亦有蟲也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中說:甲疽的症狀是,瘡皮很厚,指甲錯亂地剝離起來。這種瘡也很癢,常常想抓它,就會有汁液流出來。最開始這些都是風邪折血所產生的,瘡裡也有蟲子。

《醫門方》療甲疽,其候甲際生胬肉,痛不得著靴鞋(戶皆反),膿血不止方:

上取石膽火上燒令煙盡,研末敷瘡上,消痛,不過三五度必瘥。極效,宜保愛之。

白話文:

醫門方

療法:甲疽

**症狀:**指甲邊緣長出突起的肉芽,腳痛到無法穿鞋子,膿血流不止。

方劑:

將石膽放到火上燒,燒到冒煙為止,研成細末,敷於患處。可以消痛,敷三到五次即可痊癒。此方極為有效,應妥善保存。

《隨時方》治甲疽方,因割甲傷肌作瘡癢,浸淫相染,膿血如火燒,瘡日夜漸引,名醫不能療者,此方必瘥如神。

白話文:

《隨時方》中治療甲溝炎的方劑,是針對因修剪指甲時傷及皮膚而導致的瘡口發癢、膿血如火燒、瘡口日夜漸漸擴大的情況。即使是名醫也無法治癒的患者,使用此方劑也能像神蹟般痊癒。

綠礬狀似朴硝,綠色,炭燒沸盡候看色赤,停冷,簡取好者搗篩為散,粗石不堪棄之勿用。上若患前件瘡者,先以鹽湯淨洗,以綠礬散厚敷之。用帛纏裹經一日𣬹膿水即干。若覺瘡乾急痛,即塗酥取潤,每一兩日一洗,厚敷之。病初患瘡尚小膿小,未多之時,只取少許散藥,和蘇如軟面敷一兩日,即瘥。(《極要方》同之。)

白話文:

綠礬的形狀像朴硝,是綠色的,用炭火燒到沸騰,候著看顏色變紅,等它冷了,揀取好的研磨成粉。粗的石頭不能用,丟棄不要用。如果患了前面所說的瘡,先用鹽水洗乾淨,然後用綠礬粉厚厚地敷上。用布條纏裹,經過一天,膿水就會乾。如果覺得瘡乾得很快,就塗上酥油取潤,每隔一兩天洗一次,再厚敷。患瘡初期,瘡還很小,膿也少,還不多時,只取少量的藥粉,和著酥油,像揉麵一樣敷上一兩天,瘡就會痊癒。(《極要方》裡面的方法和這個相同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