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康賴

《醫心方》~ 卷第九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九 (4)

1. 治咳嗽方第一

《僧深方》云:灸近兩乳下黑白肉際紋百壯,即日愈。(《範汪方》同之。)

又方:以繩當乳頭圍周身,令前後平正,當乳脊骨解中,灸之九十壯。

又方:橫度口中折繩,從脊灸繩兩邊,灸八十壯,三日報畢。

又方:從大椎數,下行第五節下、第六節上穴間中一處灸,隨年壯,並治上氣秘方。

《小品方》云:灸肩井穴百壯,在肩上陷解中大骨前。

又方:灸大杼穴隨年壯,在項第一椎下兩旁各一寸半陷者中。

又方:灸肺俞,隨年壯,在第三椎下兩旁各一寸半。

又方:灸風門熱府穴百壯,在第二椎下兩旁各一寸半。

又方:灸天突穴五十壯,在結喉下五寸宛宛中。

又方:灸玉堂穴百壯,在紫宮下一寸六分。

又方:灸膻中穴五十壯,在玉堂下一寸六分,兩乳間陷者中。

又方:灸雲門穴五十壯,在臣骨下氣戶兩旁各二寸陷者中,橫去旋機旁六寸。

又方:灸中府穴五十壯,肺募也,在雲門下一寸。

又方:灸巨闕穴五十壯,在鳩尾穴下五分。

又方:灸期門穴五十壯,在去巨闕五分舉臂取之。(以上《千金》同之。)

又方:灸輸府穴,在旋機旁各二寸。

又方:灸或中穴,在輸府下一寸六分。

又方:灸氣戶穴,在去旋機旁各四寸。

《葛氏方》云:度手拇指,中折以度心下,灸三壯即瘥。

白話文:

治咳嗽方第一

《僧深方》記載:在兩乳頭下方黑白肉交界處的紋路上灸一百壯,當天就能痊癒。《範汪方》也記載了同樣的方法。

另一個方法:用繩子繞過乳頭,使前後平齊,在乳頭與脊椎骨之間的部位灸九十壯。

另一個方法:用繩子橫跨口中,折成雙股,沿著脊椎兩側的繩子灸八十壯,三天內見效。

另一個方法:從大椎穴往下數,在第五節下方與第六節上方穴位之間灸,灸的壯數根據年齡而定,此法也可治療上氣不暢。

《小品方》記載:灸肩井穴一百壯,位於肩膀上凹陷處,大骨前方。

另一個方法:灸大杼穴,灸的壯數根據年齡而定,位於項部第一節椎骨下方兩側各一寸半的凹陷處。

另一個方法:灸肺俞穴,灸的壯數根據年齡而定,位於第三節椎骨下方兩側各一寸半處。

另一個方法:灸風門和熱府穴各一百壯,位於第二節椎骨下方兩側各一寸半處。

另一個方法:灸天突穴五十壯,位於喉結下方五寸的凹陷處。

另一個方法:灸玉堂穴一百壯,位於紫宮穴下方一寸六分處。

另一個方法:灸膻中穴五十壯,位於玉堂穴下方一寸六分,兩乳頭之間凹陷處。

另一個方法:灸雲門穴五十壯,位於鎖骨下,氣戶穴兩側各二寸的凹陷處,橫向距離旋機穴六寸。

另一個方法:灸中府穴五十壯,即肺募穴,位於雲門穴下方一寸處。

另一個方法:灸巨闕穴五十壯,位於鳩尾穴下方五分處。

另一個方法:灸期門穴五十壯,位於巨闕穴下方五分,舉起手臂取穴。以上方法《千金方》也記載了。

另一個方法:灸輸府穴,位於旋機穴兩側各二寸處。

另一個方法:灸或中穴,位於輸府穴下方一寸六分處。

另一個方法:灸氣戶穴,位於旋機穴兩側各四寸處。

《葛氏方》記載:用拇指的寬度,折半測量心窩下方的位置,灸三壯即可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