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心方》~ 卷第九 (3)
卷第九 (3)
1. 治咳嗽方第一
凡六物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分服一升,投杯即得臥,一名投杯湯。令得汗,汗多喜,不得眠汗、汗者一服,消息後服。〔今按:《經心方》云:麻黃四兩,五味子半斤,桂心三兩,杏仁三兩,細辛三兩,生薑十兩,半夏四兩,七物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分三服,亦可五合(七合)服,漸漸加之。〕
《千金方》云: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,坐極飲過多所致,厚朴大黃湯主之。
厚朴(一尺),大黃(六兩),枳實(四兩)
三味,水五升,煮取二升,分再服之。
《本草》云:咳逆,鹿髓,以酒服之甚良。
又云:猯膏,酒和三合服之,日三。又云:食鯉魚肉也。
《孟詵食經》云:療卒嗽味方:梨一顆,刺作五十孔,每孔中納一粒椒,以麵裹,於熱灰中燒,令極熟出,停冷割食之。(今按:《極要方》:梨七顆取汁,白餳一兩,蘇一大棗許,椒七枚。合煎含咽之。)
又方:梨去核,納蘇蜜,麵裹,燒令熟食之,太良。
又方:割梨肉於梨蘇中,煎之,停冷食之。(今按:《朱思簡食經》云:凡用梨治咳,皆須待冷食之,熱食反成嗽。)
《葛氏方》治卒得咳嗽方:皂莢、乾薑、桂心分等搗丸,服三丸,日三。
又方:生薑汁(一名乾薑)、百部汁和煎,服二合。
《集驗方》治忽暴氣嗽奔喘,坐臥不得、並喉里朅聲,氣欲絕方:
麻黃(三兩),杏仁(四兩),乾薑葉(二兩),紫(茈)胡(四兩),橘皮(二兩)切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半,分三服。
《張仲景方》治三十年咳大棗丸方:
大棗(百枚,去核),杏仁(百枚,熬),豉(百二十枚)
凡三物,豉、杏仁搗令相得,乃納棗,搗令熟,和調丸如棗核一丸,含之,稍咽汁,日二,漸增之,常用良。
《耆婆方》治三十年咳嗽方:
細辛,紫菀,麻黃,甘草,乾薑(各四分)
五味為散,白飲服一方寸匕,日三。
《效驗方》款冬花分丸治三十年咳上氣嘔逆面腫方:
杏仁(三分,熬),乾薑(三兩),柑皮(一兩),麻黃(三兩),甘草(二兩),款冬花(二兩)
凡六物,冶下篩,以蜜和丸如梧子,先食,服三丸,日三。
《僧深方》治新久嗽芫花煎方:
芫花(二兩,末),乾薑(二兩),白蜜(二升)
凡三物,納於蜜中,微火煎,服如棗核一枚,日三。
熏咳嗽法:
《錄驗方》治久咳熏法:蠟紙一張,熟艾薄遍布紙上熏,黃末一兩,款冬花末二分。前遍布艾上,著一葦筒卷之寸列,以繩系之,燒下頭欲煙,取三寸,煙亦可三十咽欲計瘥欲盡劑,一百日斷鹽及醋。(今按:《本草》:雄黃一名熏黃。)
《千食方》治咳熏法:細熟艾薄布紙上,紙廣四寸,復以硫黃(《本草》:硫黃一名)末薄布艾上,務令調。均以荻杖如紙長卷之,截作十枚,先以燒紙下去荻,煙從孔出,口取煙之,取吐止,明日復熏十作日,余者後日復熏之,三日止,自然瘥,得食白麋,余皆禁之。灸咳嗽法:
白話文:
治咳嗽方第一
各種咳嗽的治療方法,彙集多種古方記載:
投杯湯: 六種藥材,加水煎煮,分次服用,服藥後立即臥床休息,使其發汗。出汗後感覺舒適為佳,若睡覺時出汗或汗出不止,則服用一次藥後觀察病情,再決定是否繼續服用。 (另有記載:麻黃、五味子、桂心、杏仁、細辛、生薑、半夏等七味藥材,加水煎煮,可分三次或多次服用,逐漸增加劑量。)
酒客咳嗽吐血方: 針對因飲酒過度引起的咳嗽吐血,用厚朴、大黃、枳實煎煮服用。
鹿髓酒方: 咳嗽逆氣可用鹿髓,以酒送服。
猯膏方: 猯膏與酒混合服用,每日三次。 另有記載:食用鯉魚肉也有效。
梨膏方: 梨子穿孔放入胡椒,麵裹後烤熟服用;或將梨去核,填入蜂蜜,麵裹後烤熟服用;或將梨肉與蜂蜜一起煎煮,放涼後服用。(所有梨子治療咳嗽的方子,都需冷卻後服用,熱食反而會加重咳嗽。)
皂莢、乾薑、桂心丸: 皂莢、乾薑、桂心等分量搗碎製成丸藥,每次服用三丸,每日三次。
生薑汁百部汁方: 生薑汁(或乾薑汁)與百部汁混合煎煮服用。
麻黃杏仁紫胡湯: 針對突然發作的劇烈咳嗽、呼吸困難,伴隨喉嚨有聲響,氣息將絕的方子,用麻黃、杏仁、乾薑葉、紫胡、橘皮煎煮服用。
大棗杏仁豉丸: 針對三十年咳嗽的方子,用大棗、杏仁、豉三味藥材製成丸藥,含服,慢慢咽下藥汁,每日服用兩次,逐漸增加劑量。
細辛紫菀散: 針對三十年咳嗽的方子,用細辛、紫菀、麻黃、甘草、乾薑等五味藥材製成散劑,溫水送服。
款冬花分丸: 針對三十年咳嗽,伴隨上氣、嘔逆、面腫的方子,用杏仁、乾薑、柑皮、麻黃、甘草、款冬花製成丸藥服用。
芫花乾薑蜜煎: 針對新舊咳嗽的方子,用芫花、乾薑、白蜜煎煮,每次服用一丸,每日三次。
熏法: 用艾葉、雄黃(或硫黃)、款冬花等藥材熏治久咳。(具體方法有不同記載,詳見原文。)
灸法: (原文未列出灸法細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