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心方》~ 卷第九 (2)
卷第九 (2)
1. 治咳嗽方第一
紫菀,款冬花,細辛,甘皮(一名橘皮),乾薑(各二兩)
上五物,丸如梧子三丸,先食服,日三。
又方:如櫻桃大,含一丸,稍咽其汁,日三。新久嗽,晝夜不得臥,咽中水雞,聲欲死者,治之甚良。(今按:《耆婆方》:為散,以白飲服一方寸匕。)
《錄驗方》小紫菀丸,治上氣夜咳逆多濁唾方:
乾薑(二兩),甘皮(二兩),細辛(二兩),紫菀(三分),款冬花(二兩),附子(二兩)
凡六物,下篩,蜜和丸如梧子,先食,服五丸,日二。
大紫菀丸,治上氣咳逆方:
紫菀(二兩),五味子(二兩),橘皮(二兩),香豉(二兩),乾薑(二兩),桂心(二兩),杏仁(二兩),細辛(二兩),甘草(二兩),款冬花(二兩),食茱萸(二兩)
凡十一物,搗篩,蜜和丸如梧子,一服五丸,日二,夜含一丸如杏核大,咽汁,晝更含。
《承祖方》治上氣咳嗽杏仁丸方:
杏仁(一升,熬),乾薑(二兩),細辛(二兩),紫菀(二兩),桂心(二兩)
搗下篩,杏仁別如脂,合和以蜜丸,服如棗核一枚,日三。
《廣濟方》療咽喉乾燥,咳嗽,語無聲,桂心散方:
桂心(六兩),杏仁(三兩)
搗篩,以綿裹一棗大,含,細細嚥汁,日三夜二,忌生蔥油膩。
《範汪方》治咳紫菀牙上丸方:
紫菀〔一分(一方一兩)〕,乾薑(一分),附子(一分),桂心(一分),款冬花(一分),細辛(一分)
凡六物,冶篩,和蜜丸,丸如小豆,先食,以二丸著牙上,稍咽,日再,不知稍增。
又云:投杯湯,治久咳上氣,胸中寒冷,不能得食飲,臥不安床,牽繩而起,咽中如水雞聲方:
款冬花〔四十枚(一方二十枚)〕,細辛(一兩),紫菀〔二兩(一方一兩)〕,甘草〔二兩(一方一兩)〕,五味〔半升(一方大棗二十枚)〕,杏仁(四十枚),半夏〔半升,洗(一方三兩)〕桂心(二兩),麻黃〔二兩(一方四兩)〕,乾薑(二兩)
凡十物,㕮咀,以水八升,煮得二升,先食,適寒溫,再服,溫臥汗出即愈。(今按:《錄驗方》:麻黃三兩,甘草三兩,杏仁百枚。凡三物,切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五合,未食分三服。)
《小品方》治咳嗽上氣,呼吸攀繩,肩息欲死覆杯湯方:
麻黃(四兩),甘草(二兩),乾薑(二兩),桂肉(二兩),貝母(二兩)
凡五物,以水八升,煮取二升,再服即愈。(今按《範汪方》云:苗詭士孫粟,男兒四歲,極啼已多飲水,得上氣喘息欲死,師灸之;與五味湯不瘥,苗與合此覆杯湯,兒不能飲,母稍稍含之,一夜至明盡得愈。)
又云:潑雪湯,治上氣不得息臥,喉中如水雞聲,氣欲絕方:
麻黃(四兩),細辛(二兩),五味子(半升),乾薑〔四兩(一,或本)〕,半夏(四兩),桂心(一兩)
白話文:
治咳嗽方第一
以下列出幾種古代治療咳嗽的藥方:
方一: 紫菀、款冬花、細辛、橘皮、乾薑各兩錢,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,飯前服用,每日三次,每次三丸。 另一種服用方法是:製成櫻桃大小的藥丸,含於口中,慢慢嚥下藥汁,每日三次。此方適用於久咳不止,日夜無法臥床,咽喉有痰鳴聲,咳嗽嚴重者。
方二(錄驗方小紫菀丸): 乾薑、甘皮、細辛各兩錢,紫菀三分,款冬花、附子各兩錢,將藥物研磨過篩,用蜂蜜調和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,飯前服用,每日二次,每次五丸。此方治療上氣、夜咳、咳出濁痰。
方三(錄驗方大紫菀丸): 紫菀、五味子、橘皮、香豉、乾薑、桂心、杏仁、細辛、甘草、款冬花、食茱萸各兩錢,將藥物搗碎過篩,用蜂蜜調和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,每日二次,每次五丸;晚上另含一顆杏核大小的藥丸,慢慢嚥下藥汁,白天也同樣含服。此方治療上氣咳嗽,咳逆。
方四(承祖方杏仁丸): 杏仁一升(先煎熬),乾薑、細辛、紫菀、桂心各兩錢,將藥物搗碎過篩,杏仁熬成膏狀,與其他藥物混合,用蜂蜜製成藥丸,每次服用一顆棗核大小的藥丸,每日三次。
方五(廣濟方桂心散): 桂心六錢,杏仁三錢,將藥物搗碎過篩,用棉布包裹成棗子大小,含服,慢慢嚥下藥汁,每日三次,夜間二次,忌食生蔥及油膩食物。此方治療咽喉乾燥、咳嗽、失音。
方六(範汪方紫菀牙上丸): 紫菀、乾薑、附子、桂心、款冬花、細辛各一錢(或一兩,依方劑不同),將藥物研磨過篩,用蜂蜜調和製成小豆大小的藥丸,飯前服用,每次將兩丸含於牙齒上,慢慢嚥下,每日二次,劑量可酌情增加。
方七(範汪方投杯湯): 款冬花四十枚(或二十枚),細辛一錢,紫菀二錢(或一錢),甘草二錢(或一錢),五味子半升(或大棗二十枚),杏仁四十枚,半夏半升(或三錢,洗淨),桂心二錢,麻黃二錢(或四錢),乾薑二錢。將藥物切碎,加水八升,煎煮至二升,飯前服用,根據體溫調整藥液溫度,服用後再服一次,溫暖臥床,出汗即愈。
方八(小品方覆杯湯): 麻黃四錢,甘草二錢,乾薑二錢,桂肉二錢,貝母二錢,加水八升,煎煮至二升,再服即可痊癒。
方九(小品方潑雪湯): 麻黃四錢,細辛二錢,五味子半升,乾薑四錢(或一錢),半夏四錢,桂心一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