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心方》~ 卷第十五 (4)
卷第十五 (4)
1. 治癰發背方第四
《病源論》云:癰發背,多發於諸腑俞也。六腑不和則生癰,諸腑俞皆在背,其血氣結絡於身,六腑氣不和。腠理虛者,經絡為寒所客,寒折於血,則壅不通,故結成癰,發其俞也。
白話文:
《病源論》裡說,背上長癰,大多發生在臟腑的俞穴處。六腑不調和就會產生癰,而六腑的俞穴都在背部,這些俞穴處的血氣和經絡、髒腑交錯相連。如果身體的腠理虛弱,經絡受到寒邪侵襲,寒邪阻礙血氣運行,就會造成氣血不通暢,從而導致癰的形成,並在俞穴處發作。
熱氣加於血,則肉血敗,化而為膿。癰初結之狀,腫而皮薄以澤。背上忽有赤腫而頭白,搖之連根,入應胸裡動,是癰也。
白話文:
熱氣一旦聚集到血液,血肉就會腐敗,化成膿液。癰瘤初起時的症狀,腫脹而皮膚薄且光澤。背上突然出現紅腫,患處發白,搖動時有根部相連,並能傳感到胸中疼痛,這就是癰疽。
發背若熱,手不可近者,內先服王不留行散,外摩發背膏、大黃帖。若在背生,破無苦,良久不得膿,以食肉膏、散著兌頭,納癰口中。人體熱氣歇,服術散。五日後癰欲瘥者,服排膿內塞散。
白話文:
如果背上長了熱瘡,手靠近就會感到灼熱,先服用王不留行散內服,再用發背膏、大黃貼外敷。如果熱瘡長在背上,即使破潰也不會有太大的痛苦,但如果很長時間都沒有膿液流出,可以用食肉膏和散藥填入瘡口。當人體的熱氣消退後,服用術散。五天後,熱瘡即將癒合時,服用排膿內塞散。
《千金方》云:論曰:凡發背皆由服五石、寒食、更生散所致,亦有單服鍾乳而發者,又有生平不服石而自發者,此是上世有服之者。其候率多於背兩胛間起,初如粟米大,或痛或癢,仍作赤色,人皆初不以為事,日漸長大,不過十日,遂至不救。其臨困時,方圓徑三四寸,瘡有數十孔,以手按之,諸孔之中膿皆乃出,尋即失音不言。
白話文:
《千金方》說:凡是患發背症的,都是服用五石、寒食、更生散等藥物所引起的,也有單獨服用鍾乳而發病的,還有一些人平生不服用藥物,也會自發得此病,這是因為他們的上一輩曾服用過這些藥物。發病的症狀通常是背部兩肩胛骨之間出現丘疹,最初像粟米那麼大,有的有疼痛感,有的伴有瘙癢感,接著皮疹變成紅色,人們大多不以為意,日漸長大,不過十天,便會發展到無法救治的地步。當病情危急時,瘡口呈圓形,直徑三到四寸,瘡口有數十個孔,用手按壓瘡口,膿液就會從孔中流出,患者很快就會失去聲音,無法說話。
所以養生者,小覺背上痛癢有異,即取淨土水和作泥,捻作餅子,徑一寸半,厚二分,以粗艾作炷,灸泥上灸之,一炷一易。若粟米大時,可灸七餅即瘥。若如榆英大,灸七七炷即瘥。若至錢許大,日夜灸不住乃瘥,並服五香連翹湯及鐵漿諸藥攻之乃愈。又恆冷水射之,漬冷石熨之,日夜勿止,待瘥住手。此病忌面、酒、肉、五辛等。
白話文:
所以養生的人,發現背上有疼痛、發癢或其他異常現象,就立刻取淨土,和水攪拌成泥,捏成直徑一寸半、厚度二分的餅狀物。然後用艾草做成炷,放在泥餅上灸,一炷灸完就換新的。如果疼痛或異常的部位像粟米般大,用七個餅灸就可以治好。如果像榆樹的果實般大,灸七七炷就可以治好。如果像錢幣般大,就必須日夜不停地灸,直到治好為止。同時服用五香連翹湯和鐵漿等藥物來治療。此外,還要經常以冷水沖洗患處,並用冷石熨燙,日夜都要持續,直到治好為止。患有此病的人,要忌口,不能吃麵食、酒、肉類和五辛等。
凡腫起於背胛中,頭白如黍粟,四邊相連腫,赤黑,令人悶亂者,名發背。不灸治即入內,灸當針瘡上七八百壯。
白話文:
當後背部長有腫瘤,腫瘤表皮呈現白色小顆粒狀,周圍腫脹,顏色發紅發黑,讓人感到煩悶不安的,這種病症叫做「發背」。如果不灸治,腫瘤就會向內生長。灸治時,要在針灸的瘡口上施以七八百次灸法。
又方:飲鐵漿三升,下利為度。
又方:鹿角灰,酢和塗之。
排(步皆反)膿內塞散主大瘡熱已退,膿血不止,瘡中肉虛瘡痛方:
白話文:
另外一個方子:喝三升的鐵漿,下瀉的程度適中。
還有一個方子:鹿角灰,和醋調和後塗抹在患處。
用來排出膿液的方子:適用於大瘡熱退後,膿血不止,瘡內肉體虛弱且疼痛的情況。
防風(一兩),茯苓(一兩),白芷(一兩),桔梗(一兩),遠志(一兩),甘草(一兩),桂心(二分),人參(一兩),芎藭(一兩),當歸(一兩),附子(二枚),厚朴(二兩),龍骨(一兩),黃耆(一兩),赤小豆(五合,熬)
白話文:
-
防風(6克)
-
茯苓(6克)
-
白芷(6克)
-
桔梗(6克)
-
遠志(6克)
-
甘草(6克)
-
桂心(1.2克)
-
人參(6克)
-
芎藭(6克)
-
當歸(6克)
-
附子(12克)
-
厚朴(12克)
-
龍骨(6克)
-
黃耆(6克)
-
赤小豆(30克,煮熟)
十五味,為散,酒服方寸匕,日三夜一。(今按:《範汪方》云:非酒則藥勢不宣。)
《廣濟方》療鍾乳及五石等發背毒熱方:
白話文:
本方為散劑,十五味藥材組成。服用時,以酒調和,每次服方寸匕,每日三次,隔夜一次。(今按:《範汪方》雲:若非以酒服用,則藥效難以發揮。)
用法
治療背部生長鍾乳以及五石等毒熱症狀。
黃芩(三兩),白鴨屎(五合),白蘞(一握),香豉(五合)
白話文:
-
黃芩(150克)
-
白鴨屎(25克)
-
白蘞(一握)
-
香豉(25克)
切,水六升煮取二升,分溫三服。
《經心方》療發背方:
以冷石熨腫上,驗。
又方:馬糞敷,干易之,婦人髮乳亦瘥。
《範汪方》治發背及諸癰腫已潰未潰方:
搗豉小和水,令如強泥作餅,餅可腫大,厚三分所,若有瘡孔空遺之,勿覆,令汁得出,
白話文:
用冷石熨燙腫塊,有驗。
另一方:敷上馬糞,乾了再換,婦女的脫髮和乳腺炎也能治好。
範汪的方子:治療發背和各種已潰瘍或未潰爛的腫塊。
將豆豉搗碎,加少許水,像泥一樣糊成餅。把餅敷在腫塊上,餅要比腫塊略大,厚度約三分之一。如果有瘡口,留空不要覆蓋,讓膿汁流出。
得以艾羅灸豉上欲燥,若熱則易,令大熱剝爛皮也。癰痛尋當轉減,便得安。為灸或有一日、二日、三日,瘡孔中當汁出。(《千金方》同之。)
白話文:
可以用艾條灸烤長有瘡癤的地方,讓它乾燥,如果火候太熱了,就會灼傷,導致皮肉潰爛。瘡癤引起的疼痛應當會逐漸減輕,很快就能痊癒了。灸療的方法可能需要一到三天左右,瘡口裡邊就會開始分泌膿液。(《千金方》的說法與此相同。)
治癰腫王不留行散方:
王不留行〔二升(成末)〕,甘草(五兩),冶葛(二兩),桂心(四分),當歸(四兩)
凡五物,冶合下篩,以酒服方寸匕,日三夜一。
《葛氏方》治癰發背腹陰匿處通身有數十方:
白話文:
治癰腫王不留行散方:
王不留行(二升,搗成粉末),甘草(五兩),冶葛(二兩),桂心(四分),當歸(四兩)
以上五種藥物混和並過篩,用酒送服一湯匙,每日三次,每夜一次。
《葛氏方》治癰腫於背腹隱匿處的通用方:
取干牛屎燒,搗細,重絹篩下,以雞子白和以塗之,干復易。秘方。《劉涓子方》同之。
白話文:
將乾牛糞燒成灰,搗碎,用細密的絹篩過濾,加入蛋白攪拌均勻,塗在患處,等其乾燥後再塗一次,如此反覆即可。此為祕方,《劉涓子方》中也有記載。
又方:用鹿角、桂心、雞矢,當別燒,合之搗,以雞子白和,塗之。秘方。
又方:生栝樓根細搗,以苦酒和,塗上,干復易之。
又方:赤小豆塗之亦良。
《劉涓子》治癰發背發房初起赤方:
其上赤處灸百壯。
又方:搗苧根,少水解以薄上。
又方:灶黃土、雞子白和,塗上。
又方:樹上不落桃子,末,以好苦酒和,敷上良。
又云:欲使速潰方:水研半夏,雞子白和塗之,亦能令消。
白話文:
又方:
用鹿角、桂心、雞矢個別燒過後,搗碎混合,用雞蛋清調勻塗抹患處。這是祕方。
又方:
搗碎生栝樓根,用苦酒調和塗抹患處,待乾後再換藥。
又方:
塗抹赤小豆也有效。
《劉涓子》治療癰瘡發背發房初起發紅的方法:
用艾灸灼燒發紅處 100 壯。
又方:
搗碎薴麻根,加少量水調成稀泥敷在患處。
又方:
用竈裡的黃土和雞蛋清調勻塗抹患處。
又方:
磨碎不會掉落的桃子,用上等苦酒調和敷於患處,效果很好。
又云:想要瘡瘍快速化膿潰破的方法:
用水研磨半夏,和雞蛋清塗抹患處,也能使瘡瘍消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