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心方》~ 卷第八(手足) (12)
卷第八(手足) (12)
1. 治手足逆臚方第二十二
《病源論》云:逆臚者,手足爪甲際皮剝起,謂之逆臚。風邪入於腠理,血氣不和故也。
《千金方》手足逆臚方:
亞青珠(一分),乾薑(二分)
搗,以粉瘡上,日三。〔今按(一本無):《葛氏方》是名琅玕者,非真珠,亦以豬脂和塗之。〕
《枕中方》治人手足粗理方:
取榆樹孔中水洗,即細如指。
白話文:
《病源論》說:所謂的「逆臚」,是指手腳指甲邊緣的皮膚翹起剝落,這就是逆臚。是因為風邪侵入皮膚紋理,導致氣血不調和的緣故。
《千金方》治療手足逆臚的藥方:
亞青珠(一分),乾薑(二分)。
將藥材搗成粉末,塗在患處,一天三次。 (編者按:有些版本《葛氏方》記載,此處的「琅玕」並非真正的珍珠,而是用豬油調和塗抹。)
《枕中方》治療手腳皮膚粗糙的藥方:
取榆樹樹洞裡的水來清洗,皮膚就會變得像手指一樣細嫩。
2. 治代指方第二十三
《病源論》云:代指者,其指先腫,焮焮熱痛,其色不黯,然後方緣爪甲邊結膿,劇者爪甲脫也。亦名代甲,亦名糟指,亦名土灶。夫爪者,筋之餘也。由筋骨熱盛,氣澀不通,故腫結生膿,而爪甲脫去。
《小品方》治代指法:
單煮甘草𭼊之,若無甘草,納芒硝汁漬之,但滷得一種冷藥藥草菜汁𭼊漬之。〔今按:(本無)《千金方》:甘草二兩,水五升,煮取一升。云云。〕
《葛氏方》代指方:
煮地榆根作湯,漬之半日,甚良。
又方:以指刺炊飯中二七遍,良。(以上《千金方》同之。)
又方:以泥泥指,令通匝厚一寸許,以納熱灰中炮之,泥燥候視,指皮縐者即愈也;不縐者更為之。
《千金方》代指方:
麻沸湯漬之,即愈。
又方:先刺去膿血,灸鮓皮令溫,以纏裹周匝,痛止便愈。
又方:取萎黃蔥葉煮沸,漬之。
又云:割甲侵肉成漏不瘥方:
敷礬石末,裹之,以瘥為限。
又方:搗鼠黏草根,和臘月豬脂敷,取瘥止。
《新錄方》代指方:酢和熱氣灰封,日二三。
又方:鹽湯漬之,良。
《集驗方》代指方:
單煮甘草漬之。
又方:用芒硝汁漬之。
《僧深方》代指方:
作艾炷正灸痛上七壯。
白話文:
《病源論》說:「代指」這種病,是指頭先腫起來,紅腫發熱疼痛,顏色不是暗紫色,然後才在指甲邊緣長膿包,嚴重的會導致指甲脫落。它也叫「代甲」,也叫「糟指」,也叫「土灶」。指甲是筋的末梢,由於筋骨熱氣過盛,氣血阻塞不通,所以腫脹結膿,導致指甲脫落。
《小品方》治療代指的方法:
單獨煮甘草水浸泡,如果沒有甘草,就用芒硝汁浸泡,或者用任何一種清涼的草藥菜汁浸泡。〔現在按:(原本沒有)《千金方》記載:甘草二兩,加水五升煮成一升。〕
《葛氏方》治療代指的藥方:
煮地榆根做成湯,浸泡半天,效果很好。
另一個藥方:用手指在剛煮好的飯中戳十四次,效果很好。(以上與《千金方》相同。)
另一個藥方:用泥土塗在手指上,塗滿一圈大約一寸厚,然後將手指放在熱灰中烘烤,等到泥土乾燥後觀察,如果手指皮膚起皺就表示痊癒了;如果沒有起皺就再做一次。
《千金方》治療代指的藥方:
用滾燙的熱水浸泡,就能痊癒。
另一個藥方:先刺破放出膿血,用烤熱的魚皮包裹患處,等到疼痛停止就痊癒了。
另一個藥方:取枯黃的蔥葉煮沸,然後浸泡。
又說:治療指甲邊緣割開後,傷口侵入肉裡形成漏管不癒合的藥方:
敷上白礬粉末,包紮起來,直到痊癒為止。
另一個藥方:搗爛鼠黏草的根,和臘月的豬油混合敷在患處,直到痊癒為止。
《新錄方》治療代指的藥方:用醋和熱灰混合封住患處,一天塗二三次。
另一個藥方:用鹽水浸泡,效果很好。
《集驗方》治療代指的藥方:
單獨煮甘草水浸泡。
另一個藥方:用芒硝汁浸泡。
《僧深方》治療代指的藥方:
在疼痛的地方,用艾草做成艾炷直接灸七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