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心方》~ 卷第十四 (8)
卷第十四 (8)
1. 治間日瘧方第二十
《病源論》云:間日瘧,此由邪氣與衛氣俱行於六腑,而有時相失不相得,故邪氣內薄五臟,則道遠氣深。故其行遲,不能與衛氣偕出,是以間日而作。
《集驗方》治瘧或間日發或夜發者方:
秫米(百粒),石膏(八兩,碎),恆山(三兩),竹葉(三兩)
凡四物,切,以水六升漬藥,覆一宿,明旦煮取取二升,分三服,取未發前一食頃第一服;取臨欲發第二服;當一日勿洗手足面及漱口,勿進食飲,取過時不發乃澡洗進食也,並用余藥汁塗五心及胸前頭面,藥滓置頭邊。此方從來舊用,神驗。
《小品方》斷瘧恆山酒方治痎瘧先寒戰動地,寒解壯熱,日日發、間日發並斷方:
鱉甲(一兩),淡竹葉(切,三升),恆山(三兩),甘草(三兩),久酒(三升)
凡五物,以酒漬藥刀置上覆頭,安露地,明旦以水七升煮取三升,分五服,未發前令盡。當吐,吐極傷,多不必盡劑,但禁飲水。
白話文:
《病源論》說:間日瘧,是因為邪氣和衛氣在六腑中運行,有時會不協調,導致邪氣深入五臟,因此路途遙遠,氣也深入,運行就比較慢,不能和衛氣同時出來,所以會間隔一天才發作。
《集驗方》治療瘧疾,無論是隔天發作還是晚上發作的藥方:
糯米(一百粒)、石膏(八兩,搗碎)、恆山(三兩)、竹葉(三兩)
將這四種藥材切碎,用六升水浸泡,覆蓋一夜,隔天早上煮沸,取二升藥液,分三次服用。第一次在發作前一頓飯的時間服用,第二次在即將發作時服用;當天不要洗手腳、臉,也不要漱口,不要吃東西喝水,等到過了發作時間沒有發作才能洗澡、吃飯。另外,把剩下的藥汁塗抹在手心、腳心、胸前、頭面,藥渣放在頭邊。這個藥方一直以來都有使用,效果很好。
《小品方》的斷瘧恆山酒方,治療瘧疾,先是寒冷顫抖,寒冷過後就發高燒,無論是每天發作還是隔天發作都能斷除的藥方:
鱉甲(一兩)、淡竹葉(切碎,三升)、恆山(三兩)、甘草(三兩)、久置的酒(三升)
將這五種藥材用酒浸泡,刀子放在上面蓋住,放在露天的地方,隔天早上用七升水煮沸,取三升藥液,分五次服用,在發作前喝完。應該會嘔吐,吐太厲害會傷身,不用喝完所有藥劑,但要禁喝水。
2. 治連年瘧方第二十一
《範汪方》治連年瘧不瘥牛膝酒方:
牛膝草(一把),好酒(一升)
凡二物,牛膝納酒中,漬一宿,明旦分三服。
《錄驗方》恆山湯治瘧十歲二十歲方:
恆山(二兩),甘草(一兩),大黃(二分),桂心(六銖)
凡四物,切,以恆山酒漬一夜,諸藥以酒三升,水二升,煮取七合,頓服,下吐愈。
《僧深方》治三十年瘧龍骨丸神方:
龍骨(四分),恆山(八分),附子(三分),大黃(八分)
凡四物,冶篩,雞子和,發前服七丸如大豆,臨發服七丸。
《效驗方》治三十年瘧恆山散方:
恆山(五分),乾漆(四分),牡蠣(二分),杏子仁(二分)
凡四物,下篩,酒服方寸匕,日三。
白話文:
牛膝酒方
用牛膝草一把,加入一升好酒中浸泡一個晚上,隔天早上分三次服用。
恆山湯
用恆山二兩、甘草一兩、大黃二分、桂心六銖。將這四種藥材切碎,用恆山酒浸泡一個晚上。接著加入三升酒和二升水,煮到剩七合,一次喝完,產生嘔吐就痊癒了。
龍骨丸
用龍骨四分、恆山八分、附子三分、大黃八分。將這四種藥材磨成粉末過篩,用雞蛋調和成藥丸。在瘧疾發作前服用七顆像大豆大小的藥丸,快發作時再服用七顆。
恆山散
用恆山五分、乾漆四分、牡蠣二分、杏仁二分。將這四種藥材磨成粉末過篩,用酒服用一匙,一天三次。
3. 治發作無時瘧方第二十二
《病源論》云:夫衛氣,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,則腠理開,開則邪入,邪入則病作。當其時,陰陽相併,隨其所勝則生寒熱,故動作皆有早晏。若腑臟受邪,內外失守,邪氣妄行,所以休作無時。
《葛氏方》治瘧發作無常心下煩熱方:
恆山(二兩),甘草(兩半),豉(五合)
以水六升煮取二升,分再服。當快吐仍斷,即飲食。
白話文:
《病源論》說:人體的衛氣,一天一夜會在風府穴會合,這時皮膚毛孔會打開,打開後邪氣就會入侵,邪氣入侵就會發病。當衛氣和邪氣交戰時,會根據哪一方佔上風而產生寒熱的症狀,所以發病的時間有早有晚。如果臟腑受到邪氣侵擾,內外防禦失守,邪氣就會隨意亂竄,這就是瘧疾發作時間不固定的原因。
《葛氏方》治療瘧疾發作時間不固定、心中煩躁發熱的藥方:
恆山(二兩),甘草(一兩半),豆豉(五合)
將以上藥材加六升水煮到剩二升,分兩次服用。服藥後如果能快速嘔吐,病就會好轉,可以停止服藥並進食。
4. 傷寒證候第二十三
《病源論》云:經云:春氣溫和,夏氣暑熱,秋氣清涼,冬氣冰寒,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。冬時嚴寒,萬類深藏,君子固密,則不傷於寒,夫觸冒者,乃為傷寒耳,其傷於四時之氣,皆能為病,而以傷寒為毒者,以其最為殺厲之氣焉。即病者,為傷寒;不即病者,其寒毒藏於肌骨中,至春變為溫病,夏變為暑病。
暑病者,熱重於溫也,是以辛苦人,春夏必有溫病者,皆由其冬時觸冒之所致,非時行之氣也。其時行者,是春時應溫而反寒,夏時應熱而反冷,秋時應涼而反熱,冬時應寒而反溫,非其時而有其氣。是以一歲之中,病無長少,多相似者,此則時行之氣也。
又云:夫熱病者,皆傷寒之類也。或愈或死,其死皆六七日間,其愈皆以十日以上。
《葛氏方》云:傷寒、時行、溫疫,雖有三名,同一種耳,而源本小異。其冬月傷於暴寒,或疾行力作,汗出得風冷,至春夏發,名為傷寒;其冬月不甚寒,多暖氣及西南風,使人骨節緩墮,受邪至春發,名為時行;其年歲月中,有厲氣兼挾鬼毒相注,名為溫疫。如此診候並相似,又貴勝雅言,總名傷寒,世俗同號時行,道術苻初(胡概反),言五溫亦復以此,致大歸終是共途也。
《醫門方》云:凡傷寒病五六日而渴欲飲水,水不能多,未宜與也。所以爾者,腹中熱尚少不能消之,便作病矣。至七八日大渴欲飲水,然當與之,常令不足,勿極意云能一斗而與五升。若飲而腹滿小便不利,若喘若噦,彌不可與之。然濈大汗出,是為已愈也。凡得此病反能飲水,若為欲愈之候。若小渴而強與之,因此成禍者,其數甚眾。
白話文:
《病源論》說:經典上說,春天氣候溫和,夏天氣候炎熱,秋天氣候清涼,冬天氣候寒冷,這是四季正常的氣候順序。冬天非常寒冷,萬物都深藏起來,君子也應固守精氣,這樣就不會被寒邪所傷。那些受寒邪侵襲的人,才叫做傷寒。其實,人受四季之氣侵襲都會生病,而以「傷寒」稱呼最嚴重的,是因為寒邪是最具殺傷力的邪氣。立即發病的,就叫做傷寒;不立即發病的,寒邪就潛藏在肌肉骨骼中,到了春天會轉變成溫病,夏天會轉變成暑病。
所謂暑病,是熱邪比溫邪更重的病。所以辛苦勞作的人,在春夏之際容易患溫病,這些都是因為冬天受寒邪侵襲所導致,並非是當季流行的疾病。至於當季流行的疾病,是指春天應該溫暖反而寒冷,夏天應該炎熱反而涼冷,秋天應該涼爽反而炎熱,冬天應該寒冷反而溫暖,也就是說,不是當季卻出現了當季的氣候。因此,一年之中,無論老少,得病的症狀都多有相似,這就是當季流行的疾病。
又說:所有熱病,其實都屬於傷寒的範疇。這種病,可能治癒也可能死亡,死亡通常發生在六七天之間,治癒則多在十天以上。
《葛氏方》說:傷寒、時行、溫疫,雖然有三個名稱,其實是同一種病,只是病源稍微有些不同。冬天受了暴寒,或是急速行走、勞作後汗出又吹到冷風,等到春夏發病,就叫做傷寒;冬天不很寒冷,多是溫暖的氣候和西南風,使人筋骨鬆懈,感受邪氣到春天發病,就叫做時行;某年某月,有厲氣夾雜鬼毒相互傳染,就叫做溫疫。這些病的診斷和症狀都很相似,又因為古代文人喜歡用優雅的說法,所以統稱這些病為「傷寒」。世俗則都稱為「時行」,道家符籙的記載和一些人說的「五溫」,其實都是指這些病,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的。
《醫門方》說:凡是傷寒病,到了五六天時會口渴想喝水,但是喝不多,不應該給他喝。因為這時候腹中熱氣還不多,無法消化水,反而會使病情加重。到了七八天時,會非常口渴想喝水,這時可以給他喝,但要常常讓他覺得喝不夠,不要想著能喝一斗就給五升。如果喝了水之後腹脹,小便不通暢,或是出現氣喘、噁心等症狀,就更加不能給他喝水了。如果這時大量出汗,就表示快要痊癒了。凡是得這種病,反而能喝水時,就是即將痊癒的徵兆。如果稍微口渴就強迫他喝水,因此而導致病情加重的情況非常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