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康賴

《醫心方》~ 卷第十一 (15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一 (15)

1. 治嘔逆吐利方第三十五

《病源論》云:嘔逆吐利者,腸胃虛,邪氣並之,臟腑之氣自相剋也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中記載:嘔吐腹瀉的患者,是腸胃虛弱,邪氣侵犯,臟腑之氣互相剋制所導致的。

《新錄方》治利兼吐逆及嘔者:蔥白、豉各一升,水五升,煮服一升六合,分二、三服。

白話文:

《新錄方》治療伴有嘔吐及嘔吐症狀的痢疾:蔥白、豉各一升,水五升,煮沸後服用一升六合,分二、三次服用。

又方:乾薑末方寸匕,飲日二。

《僧深方》治胸脅有熱,胃中支滿,嘔吐下利方:

白話文:

研磨乾薑末一寸方,每日分兩次服下。

黃芩(二兩),人參(一兩),甘草(一兩),桂心(一兩)

白話文:

  • 黃芩:120公克

  • 人參:60公克

  • 甘草:60公克

  • 桂心:60公克

凡四物,水八升,煮取四升,分四服,日三夜一。

白話文:

取四種藥材,加入八升水煮沸,煮到只剩四升,分四次服用,白天三次,晚上一次。

2. 治利兼渴方第三十六

《病源論》云:夫水穀之精化為血氣津液以養臟腑,臟腑虛受風邪,邪入於腸胃,故利,利則津液空竭,腑臟虛燥,故利而兼渴也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中說:穀物中的精華消化後,變成血液和津液,用來滋養臟腑。如果臟腑虛弱,邪氣就會侵入腸胃,導致腹瀉。腹瀉會讓津液消耗殆盡,臟腑變得乾燥,所以會出現腹瀉和口渴的症狀。

《僧深方》治少陰泄利不絕、口渴不下食、虛而兼煩方:

白話文:

僧深方

【症狀】

少陰泄瀉不止,口渴,飲食不下,虛弱兼有煩躁。

【方劑】

  • 黃連(酒浸)3錢
  • 生地黃(酒浸)1兩
  • 白芍(酒浸)1兩
  • 當歸(酒浸)5錢
  • 麥門冬(炒)1兩
  • 五味子3錢
  • 蓮肉(去心)1兩
  • 竹瀝1兩

【用法】

將藥材洗淨,加水燉煮,飲服。

附子(一枚),乾薑(半兩),甘草(二分),蔥白(十四枚)

白話文:

  • 附子:一顆

  • 乾薑:半兩 (約 10 公克)

  • 甘草:二分 (約 0.6 公克)

  • 蔥白:十四根

凡四物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二服。先渴後嘔者,心有停水,一方加犀角一兩。

白話文:

將四物藥材,以三升水煎煮,取一升濃汁,分兩次服用。如果患者先感到口渴,然後又嘔吐,表示心臟有水停積,可以另一種藥方,加入一兩犀角。

又方:厚朴,炙,搗末,酒服方寸匕,日五六。

白話文:

厚朴,先烤過,搗成粉末,用酒服下,每次約方寸匙大小,一天五、六次。

3. 治利兼腫方第三十七

《病源論》云:利兼腫者,是利久脾虛,水氣在於肌肉之間所為也。

《新錄方》治利兼腫者: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中的古代文字:

利兼腫者,是利久脾虛,水氣在於肌肉之間所為也。

現代白話文翻譯:

大便次數多並伴有浮腫,是因為腹瀉時間長,導致脾氣虛弱,水液停留在肌肉組織之間而引起的。

《新錄方》中治療大便次數多並伴有浮腫的方劑:

桑根白皮切一升,水四升,煮取一升,去滓,納糖三合,和烊分二服。

白話文:

將桑樹根的白色樹皮切成一升,加入四升的水,煮到只剩下約一升的量,並且過濾雜質,加入三合的糖,和勻並分成兩次服用。

又方:大麻子三升,水一斗,研取白汁,煮赤小豆爛,啖豆飲汁,良。

白話文:

另一個方劑:大麻子三升,水一斗,研磨取汁,煮赤小豆直到熟爛,吃豆喝湯汁,效果很好。

4. 治利後虛煩方第三十八

《病源論》云:利後虛煩者,由腑臟尚虛而氣內搏之所為也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說:久利以後感到虛煩,是由於臟腑仍然虛弱,而導致氣在體內相搏所致。

《小品方》大烏梅湯治被下之以後,虛煩燥不得眠,劇者顛倒心中懊憹(奴道反)方:

白話文:

《小品方》中的大烏梅湯,用於治療服用瀉藥後引起的虛煩燥熱、難以入睡,嚴重的還會導致精神錯亂、心中懊悔煩悶的症狀。

方劑組成:

  • 烏梅:10枚
  • 生石膏:20克
  • 知母:10克
  • 黃芩:10克
  • 黃連:6克
  • 麥冬:10克
  • 生地黃:10克
  • 茯苓:10克
  • 川芎:6克
  • 炙甘草:6克

用法:

將烏梅、生石膏、黃連、黃芩、川芎、炙甘草搗碎成粗末,與知母、麥冬、生地黃、茯苓一起放入鍋中,加入適量的水,煎煮至藥液濃縮至原來的三分之一,即可服用。

烏梅(十四枚,擘),好豉(七合)

凡二物,以水四升,煮梅令得二升半,納豉令四、五沸,得一升半,分二服。

《千金方》治下後煩,氣暴上,香蘇湯方:

香豉(五兩),生蘇(一把,冬用子三兩)

凡二物,水五升,煮取二升,頓服。

《僧深方》治大下後虛煩不得眠,劇者顛倒懊憹欲死方:

梔子(十四枚,擘),好豆豉(七合)

白話文:

烏梅飲

  • 烏梅(14枚,切碎)
  • 好豉(7合)

以上兩味藥材加水4升煮烏梅,煮至剩2升半,加入豉煮4、5沸,煮至剩1升半,分兩次服下。

香蘇湯

  • 香豉(5兩)
  • 生薑(一把,冬天用蘇子3兩)

以上兩味藥材加水5升煮至剩2升,一次性服下。

梔子豆豉湯

  • 梔子(14枚,切碎)
  • 好豆豉(7合)

凡二物,水四升,先煮梔子,令餘二升半汁,乃納豉,二三沸,去滓,服一升。一服安者,勿復服;若上氣嘔逆,加橘皮二兩,亦可加生薑

白話文:

用煮過梔子的水兩公升,先將梔子煮過,讓水量剩下兩公升半左右,然後加入豆豉,煮沸兩三次後,將渣滓去除,喝下一公升。喝了一次後症狀就緩解,就不用再喝了;如果出現胃氣上逆、嘔吐的狀況,可以加入兩錢橘皮,也可以加入生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