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康賴

《醫心方》~ 卷第十一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一 (14)

1. 治重下方第三十一

《葛氏方》云:重下,此謂今赤白滯下也,今人下部疼重,故名重下,去膿血如雞子白,日夜數十行,繞臍痛。治之方:熬豉令小焦,搗服一升,日再三。

白話文:

葛洪撰寫的《葛氏方》中說:重下,就是現在說的赤白帶下。患有這種病的人,下部會感到疼痛沉重,所以稱之為重下。帶下的膿血像雞蛋清一樣,一天一夜能排泄數十次,臍部周圍疼痛。治療的方法是:將豆豉炒至微焦,研成粉末,每天服用一升,分三次服用。

又方:烏梅二十枚,打破,以水二升,煮取一升,頓服。

白話文:

烏梅二十顆,打碎,用水二升,煮至一升,一次飲用。

又方:赤石脂一升,烏梅三十枚,乾薑三兩,合粳米一升,水七升煮,取米熟去滓,一服七合。

白話文:

另一個方法:赤石脂一斤,烏梅三十枚,乾薑三兩,粳米一斤,水七升煮,取出米煮熟後去掉渣,每次服用七合。

《龍門方》治重下方:取鼠尾草花,曝乾末,服三方寸匕,驗。

又方:末黃連和水服之。

《令李方》治下利重下方:

乾薑(二兩),蜀椒(二兩),桂心(二兩)

凡三物,冶下篩,以如棗許從下部中納半,亦治毒。

《範汪方》治重下方:蓼滿一虎口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頓服,不過再,神良。

《錄驗方》治下腹中絞痛重下,下赤白當歸散方:

白話文:

《龍門方》治療腹瀉嚴重方:

取決明花,曝乾後搗碎成末,每次服三方寸匙,有驗證效果。

另一方法:

將黃連研磨成末,與水服下。

《令李方》治療腹瀉嚴重方:

乾薑(二兩),花椒(二兩),桂心(二兩)

將這三味藥研磨成粉,篩一下,取如棗子大小,從肛門塞入一半,也可治療中毒。

《範汪方》治療腹瀉嚴重方:

香附滿一把,加水三升,煮取一升,一次性服下,最多服用兩次,效果很好。

《錄驗方》治療下腹部絞痛、腹瀉嚴重、排泄物呈赤白狀方:

當歸散方:

當歸(二兩),黃連(二兩),黃柏(二兩),乾薑(一兩)

白話文:

當歸(80 公克),黃連(80 公克),黃柏(80 公克),乾薑(40 公克)

凡四物,合下篩,以烏梅汁,服方寸匕,日三。若腹中絞痛,加當歸;下赤加黃柏;重下增黃連;白下增乾薑。

白話文:

將四種材料過濾後,加入烏梅汁,服藥約一方寸那麼大,每天三次。如果腹中絞痛,就加當歸;大便呈現血紅色便加黃柏;大便量多便加黃連;白帶多便加乾薑。

2. 治疳利方第三十二

《病源論》云:甘是人有嗜甘味多,而動腸胃間諸蟲,致令侵食腑臟,此猶是䘌蟲也,從腸里上食喉咽,齒斷並生瘡,下至穀道傷爛,下利膿血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中說:愛吃甜食的人多,會導致腸胃中的各種寄生蟲增多,並侵蝕損害內臟器官,這就像蚘蟲一樣,從腸中向上侵蝕食道、咽喉,牙齒斷裂、牙齦生瘡,向下到腸道直腸損傷潰爛,導致膿血便下利。

《要急方》治赤白疳利方:頭髮灰如雞子大,水服立驗。

《龍門方》治蚶利積年出無禁止者:韭,兩手握,細切,豉一升,酒三升,煮取一升,頓服不過三劑,瘥。

白話文:

**《要急方》治赤白疳利方:**頭髮燒成灰,如雞蛋般大小,以水服用,立見效驗。

**《龍門方》治蚶利積年出無禁止者:**韭菜,雙手所能握住的分量,細細切碎,黃豆一升、酒三升,一同熬煮取一升藥液,一次服用,最多不超過三劑,即可痊癒。

3. 治蠱注利方第三十三

《病源論》云:歲時寒暑不調,則有濕毒之氣傷人,隨漸至於臟腑。大腸虛者,毒氣乘之,毒氣挾氣與血相搏,則成血利,毒氣侵食於臟腑,如蠱注之狀,利血雜膿瘀黑有片,如雞肝與血雜下是也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中說:每年的寒暑不調,就會有濕毒之氣傷害人體,並漸漸地侵犯臟腑。如果大腸虛弱,毒氣就會乘虛而入,毒氣挾著氣血互相搏擊,就會導致血痢。毒氣侵蝕臟腑,像蠱蟲一樣在體內注射毒素,排出的大便帶血、膿液,顏色瘀黑而且有碎片,就像雞肝和血混在一起排出一樣。

《小品方》治時歲蠱蛀毒下,諸湯煎不能治欲死者方:

白話文:

《小品方》治療時歲蠱蛀中毒,各類湯藥無法治癒、瀕臨死亡者的藥方:

乾薑(二兩),附子(二兩,炮),黃連(二兩),礬石(二兩)

白話文:

  • 乾薑(60公克)

  • 附子(60公克,炮製)

  • 黃連(60公克)

  • 礬石(60公克)

凡四物,為散,酒服方寸匕,日三。亦可以飲服。

又方:黃連一分,面二分,冶末,蜜丸,水服如梧子。

白話文:

四物方:

將中藥材四種磨成粉末狀,用酒送服,一次服方寸匕的量,一天服用三次。也可以直接用熱水沖服。

另一方:

將黃連一錢,小麥粉二錢磨成細末,加入蜂蜜製成丸劑,用溫水吞服,每次服如梧桐子大小的藥量。

《葛氏方》若時歲蠱注毒下者方:黃連、黃柏分等,搗,藍汁丸如梧子,服六七丸至十四五丸,日三。

白話文:

葛洪著作的《葛氏方》記載,如果在特定季節,蠱毒發作而中毒的人,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治療:將黃連和黃柏等量搗碎,拌入藍汁製成梧子(梧桐子)大小的藥丸,每天服用六七丸到十四五丸,分三次服。

又方:秫米一升,燒成炭,水三升,和飲之。

白話文:

ERROR

4. 治不伏水土利方第三十四

《病源論》云:夫四方之氣,溫涼不同,隨方嗜欲,因以成性,若移其舊土,多不習伏,必因飲食以入腸胃,腸胃不習便為下利,故名不伏土利也,即以水穀利是也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一書中提到:不同的地區具有不同的氣候,溫暖寒冷各不相同。四季各有不同的飲食口味,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習慣。如果人們離開原本居住的地方,常常會出現無法適應新環境的情況。當飲食不習慣時,食物就會停留在腸胃中,無法被吸收。腸胃不習慣新的飲食,就會導致腹瀉,這種腹瀉又稱為「不伏土利」。因此,腹瀉是由於飲食不當引起的。

《僧深方》治諸下利,胡虜之人不習食谷下者方用:

白話文:

《僧深方》治療各種腹瀉,胡虜之人不習慣吃穀物引起腹瀉時使用:

白頭公(二兩),黃連(四兩),秦皮(二兩),黃柏(二兩)

白話文:

白頭公(10公克),黃連(20公克),秦皮(10公克),黃柏(10公克)

凡四物,以水八升,煮取二升半,分三服。

《本草拾遺》云:舊著鞋履下土,主人適他方,不伏水土,刮取末,和水服之,不伏水土與諸病有異者是也。

白話文:

將鞋履放在泥土下,主人到外地卻無法適應當地水土,刮下一點泥土研成粉末,加水服下。這種方法對不適應水土和一般疾病有差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