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康賴

《醫心方》~ 卷第十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 (12)

1. 治黃汗方第二十六

《病源論》云:黃汗之為病,身體洪腫發熱,汗出不渴,狀如風水,汗染衣正黃如柏汁,此由脾胃熱,汗出而入水中,若浴水入汗孔得之。

《醫門方》療黃汗:黃汗之病狀,如風水,其脈沉遲,皮膚冷,手足微厥,面目四肢皮膚皆腫,胸中滿,方:

夕藥(八兩),桂心(三兩),黃耆(五兩),苦酒(五合)

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飲一升心當煩,勿怪,至六七及即瘥。(今按:《葛氏方》:夕藥三兩,苦酒一升。《僧深方》:苦酒二升,水二斗。)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說:黃汗這種病,身體會腫脹發熱,出汗但不覺得口渴,看起來像水腫一樣,汗水會把衣服染成像柏樹汁一樣的黃色,這是因為脾胃有熱,出汗後又碰到水,或是洗澡時水從汗孔進入體內所導致的。

《醫門方》治療黃汗的方法:黃汗的病症,看起來像水腫,脈象是沉而慢,皮膚冰冷,手腳微微發涼,臉部、四肢和皮膚都會腫脹,胸口覺得脹滿。藥方如下:

夕藥(八兩)、桂心(三兩)、黃耆(五兩)、苦酒(五合)

用七升水煮成三升,喝一升後心裡可能會覺得煩躁,不用擔心,大概喝到六、七次就會痊癒。(現在按:《葛氏方》的記載:夕藥三兩,苦酒一升。《僧深方》的記載:苦酒二升,水二斗。)

2. 治谷疸方第二十七

《病源論》云:谷疸之狀,食畢頭眩、心怫鬱不安而發黃,由失肌大食,胃氣衝熏所致。

《葛氏方》治谷疸方:

茵陳蒿四兩,水一斗,煮得六升,去滓,納大黃二兩,梔子二七枚,煮服二升,分三服,尿當去黃汁。

《僧深方》治谷疸發寒熱,不可食。食即頭眩,心中怫冒不安大茵陳湯方:

茵陳蒿(二兩),黃柏(二兩),大黃(一兩),甘草(一兩),人參(一兩),梔子(十四枚),黃連(一兩)

凡七物,切,水一斗,煮得三升,分三服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說:穀疸的症狀是,吃完飯後會頭暈、心裡煩悶不安然後出現黃疸,這是因為脾胃虛弱卻暴飲暴食,導致胃氣上衝所引起的。

《葛氏方》治療穀疸的藥方:

茵陳蒿四兩,用水一斗煮到剩六升,過濾掉藥渣,加入大黃二兩、梔子十四枚,再煮成二升,分成三次服用,小便會排出黃色的汁液。

《僧深方》治療穀疸發作時有寒熱感,不能吃東西。一吃東西就頭暈,心裡煩悶不安的茵陳湯藥方:

茵陳蒿(二兩)、黃柏(二兩)、大黃(一兩)、甘草(一兩)、人參(一兩)、梔子(十四枚)、黃連(一兩)。

總共七種藥材,切碎後,用水一斗煮到剩三升,分成三次服用。

3. 治酒疸方第二十八

《病源論》云:夫虛勞人若飲酒多、進谷少者則胃內生熱,因大醉當風入水,則身自發黃,心中懊痛,足脛滿,小便黃,而發赤斑,若下之,久久,變為黑疸,面目黑麵心中如啖蒜齏狀,大便正黑,皮膚爪之不仁,其脈浮弱,故知之。酒疸心中熱,欲嘔者,當吐之即愈,其人必小便不利,其後當心中熱,足下熱,是其候明也。

《千金方》治飲酒食少飲多澹結,發黃疸,心中懊憹而不甚熱,或乾嘔,枳實大黃湯下之,方:

枳實(九枚),大黃(二兩),豆豉(半升),梔子(十枚)

上四味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,分三服。今按:《葛氏方》:大黃一兩,枳實五枚,梔子七枚,豉一升。

《範汪方》治飲酒得黃病方:

柏生麥,以井華水絞取汁,頓服三升,先食,日三,有驗。

《僧深方》治酒疸方:

生艾葉(一把),麻黃(二兩),大黃(六分),大豆(一升)

凡四物,清酒三升,煮得二升,分三服。艾葉無生,用干半把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說: 身體虛弱的人如果飲酒過多、吃得很少,就會導致胃內產生熱氣。如果又在大醉後吹風淋水,身體就會發黃,心中煩悶疼痛,腳踝和小腿腫脹,小便黃色,並且出現紅色斑點。如果用瀉下的方法治療,久而久之,會變成黑疸,臉色發黑,心中像吃了蒜泥一樣難受,大便漆黑,皮膚失去知覺。這種情況的脈象是浮而無力,所以能夠判斷出來。酒疸導致心中發熱、想嘔吐,應該催吐就能痊癒。這種人一定會小便不順暢,之後會出現心中發熱、腳底發熱的症狀,這些都是明顯的徵兆。

《千金方》記載: 治療因飲酒少食但飲酒過多,導致身體出現黃疸,心中煩悶但不很熱,或者乾嘔的症狀,可以用枳實大黃湯來瀉下。藥方如下:

枳實(九枚)、大黃(二兩)、豆豉(半升)、梔子(十枚)。

將以上四味藥材,加水六升煮取二升,分三次服用。現在考證,《葛氏方》中:大黃用一兩,枳實用五枚,梔子用七枚,豆豉用一升。

《範汪方》治療因飲酒導致黃疸的藥方:

用柏生麥,用井水絞取汁液,一次服用三升,先吃飯,每日三次,效果顯著。

《僧深方》治療酒疸的藥方:

新鮮艾葉(一把)、麻黃(二兩)、大黃(六分)、大豆(一升)。

將以上四味藥材,用清酒三升煮取二升,分三次服用。如果沒有新鮮艾葉,可以用乾艾葉半把代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