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康賴

《醫心方》~ 卷第十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 (11)

1. 治水癖方第二十二

《病源論》云:水癖由飲水漿不消,水氣結聚而成,癖在於兩脅之側,轉動便痛,不耐風寒,不欲食而短氣。是以癖者,謂癖在於脅間,故受名焉。

《效驗方》云:可服諸下藥瀉之。

《玄感方》:灸挾臍兩旁各三十壯。

又方:灸兩乳下一夫肋間二穴。

《新錄方》杏仁作煎或作丸,酒服如棗,日三。

又方:灸桃仁准上。

又方:單熬大麥糵為散,服如上。

《本草經》水研蓖麻子二十枚,服吐惡沫也。

白話文:

水癖這種病,是因為喝了水或漿液無法消化,導致水氣在體內凝結積聚而成。這種病症會出現在兩側脅部,轉動身體時會感到疼痛,怕冷風,不想吃東西,而且會呼吸短促。所謂的「癖」,指的是病位在脅部之間,所以才這樣命名。

《效驗方》說:可以服用一些瀉下的藥物來治療。

《玄感方》說:可以灸肚臍兩側各三十壯。

另一個方子說:可以灸兩乳下,肋骨之間各兩個穴位。

《新錄方》說:可以將杏仁煮成湯或做成藥丸,用酒送服,大小如棗子,一天服用三次。

另一個方子說:可以灸桃仁,方法和上面一樣。

另一個方子說:單獨將大麥芽熬煮成散劑,服用方法和上面一樣。

《本草經》說:將蓖麻子磨成粉,用水研磨,服用後會嘔吐出黏液。

2. 治身面卒腫方第二十三

《病源論》云:身面卒洪腫者,亦水病之候也,脾虛不能制水,故水流溢,散於皮膚,令身體卒然洪腫。

《範汪方》治卒腫大戟洗湯方:

大戟(四兩),莽草(二兩),茵芋(二兩),大黃(二兩),黃連(二兩),芒硝(二兩),葶藶(二兩),皂莢(二兩)

凡八物,皆㕮咀,以水一斗五升,煮得一斗,絞去滓,洗腫上,日三。

又云:治諸卒腫風掣痛方:末芥子,溫湯和塗紙上以貼,燥復易,不堪其痛,熱者小塗之,已試甚良。

《僧深方》治暴腫方:

破雞子攪令其黃白塗腫上,燥復塗,大良。

又方:大豆一升,熟煮飲汁,食豆不過三作良。

《落手方》治暴腫方:搗葶藶子,薄之兩三過即消。

《葛氏方》治卒腫身面皆洪大方:

凡此腫,或是虛氣、或是風冷氣、或是水飲氣,此方皆治之:用大鯉魚一頭,以淳苦酒三升煮之,令苦酒盡乃食魚,勿食飯及鹽豉他鮭也,不過再作便愈。

又方:大豆一升,熟煮漉,飲汁食豆,不過三作必愈,小豆亦佳。

又方:大豆一斗,以水五斗,煮取二斗,去豆,納酒八升,更煎取九升,分三四服,腫瘥後渴,頓不可多飲。

又方:灸足內踝下白肉際三壯。

又云:治腫入腹苦滿,急害飲食方:葶藶(七兩),椒目(三兩),茯苓(二兩),吳茱萸(二兩)搗蜜丸如梧子,服十丸,日三。

又方:大戟,烏扇,術(各二兩),搗篩蜜丸如梧子,旦服二丸,當下。

又方:若腫從腳起,稍上進者,入腹則殺人,治之方:

生豬肝一具細切,頓食,勿與鹽,乃可用苦酒耳。

又方:煮豉汁飲之,以滓薄腳。

白話文:

**《病源論》說:**身體和臉部突然出現大面積腫脹,也是水病的一種表現。這是因為脾臟虛弱,無法控制水分,導致水分溢出,散佈到皮膚,使得身體突然腫大。

《範汪方》治療突然腫脹的藥方:

用大戟(四兩)、莽草(二兩)、茵芋(二兩)、大黃(二兩)、黃連(二兩)、芒硝(二兩)、葶藶(二兩)、皂莢(二兩)這八種藥材,都切碎,加入一斗五升水,煮到剩下一斗,濾掉藥渣,用藥汁清洗腫脹部位,一天三次。

**另一個藥方說:**治療各種突然腫脹、像風一樣抽痛的狀況:將芥菜籽磨成粉末,用溫水調和,塗在紙上貼在患處,乾燥後就更換。如果覺得太痛,就少塗一點。這個方法經過多次驗證,效果非常好。

《僧深方》治療突然腫脹的藥方:

打破雞蛋,將蛋白和蛋黃攪拌均勻,塗在腫脹處,乾燥後再塗,效果很好。

**另一個藥方:**煮一升大豆,煮熟後喝湯,吃豆子不要超過三次,效果會很好。

**《落手方》治療突然腫脹的藥方:**將葶藶子搗碎,敷在患處,塗兩三次就會消腫。

《葛氏方》治療突然腫脹、身體和臉部都大面積腫脹的藥方:

這種腫脹,可能是虛氣、風寒氣、或是水飲氣引起的,這個藥方都能治療。用一條大鯉魚,用三升純苦酒煮,直到苦酒煮乾,就吃魚,不要吃飯、鹽、豆豉和其他醃製食品,最多吃兩次就會痊癒。

**另一個藥方:**煮一升大豆,煮熟後濾掉豆渣,喝湯吃豆子,不要超過三次,一定會痊癒,用小豆也很好。

**另一個藥方:**用一斗大豆,加入五斗水,煮到剩下兩斗,去掉豆子,加入八升酒,再煮到剩九升,分三四次服用。腫脹消退後如果口渴,不要一次喝太多水。

**另一個藥方:**在足內踝下方、白色肌肉交界處艾灸三壯。

**另一個藥方說:**治療腫脹進入腹部,導致腹脹難受、影響飲食的狀況:用葶藶(七兩)、椒目(三兩)、茯苓(二兩)、吳茱萸(二兩)搗碎,用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十丸,一天三次。

**另一個藥方:**用大戟、烏扇、白术(各二兩),搗碎過篩,用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早上服用兩丸,應該會腹瀉。

**另一個藥方:**如果腫脹從腳開始,逐漸向上蔓延,進入腹部就會致命,治療的藥方是:

將生的豬肝切成小塊,一次吃完,不要加鹽,只能用苦酒調味。

**另一個藥方:**煮豆豉湯來喝,將豆豉渣敷在腳上。

3. 治犯土腫方第二十四

《病源論》云:犯土之病,由居住之處穿鑿地土,犯觸土氣而致病也。令人身之肌肉頭面遍體盡腫,氣急也,故謂之犯土。

《新錄方》云,以水服伏龍肝方寸匕,此主犯土上氣兼腫,大好。

《本草拾遺》云,藥有同類相伏者,不伏水土服土云云。以此按之,以鼠壤土熏熨腫上可善。

白話文:

《病源論》說:所謂的「犯土」這種病,是因為居住的地方挖掘、破壞了地土,觸犯了地氣而導致的。會使人全身的肌肉、頭面等處都腫起來,並且會呼吸急促,所以稱之為「犯土」。

《新錄方》說,用開水沖服一小匙的伏龍肝粉末,這個藥方對於因為犯土而引起的呼吸不順暢以及腫脹,效果很好。

《本草拾遺》說,藥物之間有同類相剋的關係,例如不適應水土的人可以服用土來適應。根據這個道理來看,用老鼠洞裡的泥土加熱後,熱敷在腫脹的地方應該會有幫助。

4. 治黃疸方第二十五

《病源論》云:黃疸之病,此由酒食過度,腑臟不和,水穀相併,積於脾胃,復為風濕所搏,瘀結不散,熱氣鬱蒸,故食已如飢,令身體面目爪甲及小便盡黃而欲安臥,若渴而疸者,其病難治,疸而不渴,其病可治,發於陰部,其人必嘔,發於陽部,其人振寒而發熱也。

《葛氏方》云:黃病有五種,謂黃汗、黃疸、谷疸、酒疸、女勞疸也。又云治黃疸一身面目悉黃如橘方:生茅根一把細切,以豬肉一斤合作羹盡食。(今按:《範汪方》:治年六十以上一服愈。)

又方:搗生麥苗,水和絞取汁,服三升,小麥勝大麥。(今按:《範汪方》:不和水。)

《範汪方》治黃疸茵陳湯方:

茵陳蒿(六兩),大黃(二兩),梔子(十四枚)

凡三物,水一斗二升,先煮茵陳蒿減六升,去滓,內大黃、梔子煮取三升,分三服之。

《小品方》治黃疸身目皆黃,皮膚趜塵出,三物茵陳湯方:

茵陳蒿(一把),梔子(十四枚),石膏(一斤)

凡三物,以水八升,煮取二升半,去滓,石膏一斤,猛火燒令赤,投湯中沸,定清取汁,適寒溫服一升,汗出乃愈。

《千金方》治黃疸身體面目皆黃三黃散方:大黃(四分),黃連(四兩),黃芩(四兩)三味為末,先食,服方寸匕,日三。今按《範汪方》:丸如梧子,服十丸。又《本草拾遺》云:藥有同類相伏者,身黃服黃物。

《錄驗方》治黃疸,大小便不利;面赤汗自出,此為表虛里實,大黃湯方:

大黃(四兩),黃柏(四兩),梔子(十五枚),硝石(四兩)凡四物,切,以水一斗,煮得二升半,去滓,納硝石復煎之,得二升,分再服,得快下乃愈。

又方:蕪菁子五升,末服方寸匕,日三。

《醫門方》療黃病,身體面目悉黃如橘,由暴熱外以冷迫之,熱因流入胃中所致方:

梔子仁(三兩),栝蔞(二兩),苦參(二兩),龍膽(三兩),大黃(三兩)

搗篩蜜丸,飲服三十丸,日三。加至五六十丸。

《廣濟方》療五種黃方:

丁香(七枚),瓜蒂(七枚),赤小豆(七枚)

為散,取暖水一雞子許,和一錢匕服之,忌諸熱食。

《經心方》治黃疸單方:枸杞合小麥煮勿令腹破,熟而已,日食三升。

《枕中方》治人黃病垂死者,服鐵漿一升即愈。

灸黃疸法:

《葛氏方》灸脾俞百壯;

又方:灸手太陰隨年壯;

又方:灸錢孔百壯;

又方:灸胃脘百壯。

《範汪方》灸臍上下兩邊各一寸半二百壯。

《僧深方》灸第七椎上下;

又方:屈手大指,灸節上理各七炷;

又方:灸脊中椎七炷。

《經心方》灸兩手心各七壯。(《僧深方》同之。今按:可服訶黎勒丸、紫雪、紅雪等。)

白話文:

黃疸的治療方法 第二十五

《病源論》說:黃疸這種病,是由於過度飲酒和飲食,導致內臟功能失調,水穀精微無法正常運化,積聚在脾胃,又受到風濕侵襲,造成瘀血積結不散,熱氣鬱積蒸騰,所以才會出現吃飽了又覺得餓的狀況,導致身體、面部、指甲以及小便都變黃,而且會想躺著休息。如果黃疸的同時感到口渴,這種病就比較難治;如果黃疸但不口渴,就比較容易治療。黃疸如果發生在陰部,病人一定會想嘔吐;如果發生在陽部,病人就會發冷發熱。

《葛氏方》說:黃疸病有五種類型,分別是黃汗、黃疸、谷疸、酒疸和女勞疸。又說,治療黃疸,全身面部都像橘子一樣黃的藥方:取新鮮茅草根一把,切細,用一斤豬肉一起煮成羹,全部吃完。(根據《範汪方》的記載,這個方子治療六十歲以上的人,服用一次就能痊癒。)

還有一個藥方:把新鮮的麥苗搗爛,加水絞取汁液,服用三升。小麥比大麥效果好。(《範汪方》記載這個方子不用加水。)

《範汪方》治療黃疸的茵陳湯藥方:

茵陳蒿(六兩),大黃(二兩),梔子(十四枚)

這三種藥材,用水一斗二升,先煮茵陳蒿,煮到剩六升時,去除藥渣,再加入大黃和梔子,煮到剩三升,分三次服用。

《小品方》治療黃疸,全身和眼睛都發黃,皮膚粗糙起屑的茵陳湯藥方:

茵陳蒿(一把),梔子(十四枚),石膏(一斤)

這三種藥材,用水八升煮到剩二升半,去除藥渣。然後把一斤石膏用猛火燒到發紅,投入藥湯中煮沸,沉澱澄清後取汁,溫度適宜時服用一升,發汗後就能痊癒。

《千金方》治療黃疸,全身和面部都發黃的三黃散藥方:大黃(四分),黃連(四兩),黃芩(四兩),將這三味藥材磨成粉末,飯前服用一小勺,一天三次。根據《範汪方》的記載,可以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十丸。《本草拾遺》說,藥物之間有互相制約的作用,身體發黃就應該服用黃色的藥物。

《錄驗方》治療黃疸,大小便不暢通,面色發紅並且自汗,這是屬於表虛裡實的症狀,可用大黃湯:

大黃(四兩),黃柏(四兩),梔子(十五枚),硝石(四兩),將這四種藥材切碎,用水一斗煮到剩二升半,去除藥渣,加入硝石再煮,煮到剩二升,分兩次服用,排泄順暢後就能痊癒。

還有一個藥方:用蕪菁子五升,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小勺,一天三次。

《醫門方》治療黃疸,全身和面部都像橘子一樣黃,是由於身體受熱後又被寒冷侵襲,導致熱邪流入胃中所引起的,藥方如下:

梔子仁(三兩),栝蔞(二兩),苦參(二兩),龍膽(三兩),大黃(三兩)

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,用蜂蜜做成藥丸,每次服用三十丸,一天三次。可以逐漸增加到每次服用五六十丸。

《廣濟方》治療五種黃疸病:

丁香(七枚),瓜蒂(七枚),赤小豆(七枚)

將這三種藥材磨成粉末,用溫開水調和一錢匕服用,禁忌食用各種熱性食物。

《經心方》治療黃疸的單方:枸杞子和小麥一起煮,不要煮破肚子,煮熟了就可以,每天吃三升。

《枕中方》治療黃疸病重垂死的人,服用一升鐵漿就能痊癒。

灸法治療黃疸:

《葛氏方》在脾俞穴灸一百壯;

還有一個藥方,在手太陰經上按照年齡灸壯;

還有一個藥方,在肚臍孔灸一百壯;

還有一個藥方,在胃脘穴灸一百壯。

《範汪方》在肚臍上下兩邊各一寸半的地方灸二百壯。

《僧深方》在第七椎上下灸;

還有一個藥方,將手彎曲,在大拇指的指關節上按紋路各灸七炷;

還有一個藥方,在脊椎中間灸七炷。

《經心方》在兩手手心各灸七壯。(《僧深方》的說法相同。根據記載,可以服用訶黎勒丸、紫雪、紅雪等藥物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