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炳章

《增訂偽藥條辨》~ 卷一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)

1. 人參(一)

真人參,以遼東產者為勝。連皮者,色黃潤如防風;去皮者,堅白如粉。肖人形,有手、足、頭面,畢具香,有神,故一名神草。產於地質最厚處,性微溫,味甘兼味苦。生時三丫五葉,背陽向陰,故頻見風日則易蛀。陶貞白雲:納新器中密封,可經年不壞。李言聞云:凡生用,宜㕮咀;熟用,宜隔紙焙之,或醇酒潤透,㕮咀焙熟,並忌鐵器切片。

月池翁嘗著《人參傳》二卷,言之甚詳,不能備錄。近代貨缺價昂,假者皆以沙參、薺苨、桔梗採根造作亂之。考沙參,體虛無心而味淡;薺苨,體虛無心而味甘;桔梗,體堅有心而味苦。而人參,體堅有心而味甘、味苦,自有餘味,煎之易爛而渣少,氣、味、形、色,原自可辨。

白話文:

人參的辨識與真假辨別

真的人參,以遼東產者為上品。 連著皮的,顏色黃潤,如同防風;去皮的,堅白如粉。形狀像人,有手、足、頭面,具備完整的形狀,香氣濃郁,仿佛有靈性,因此也稱之為神草。人參生長於地質最厚處,性微溫,味道甘甜中帶苦。生長時有三個叉枝,五片葉子,背陽向陰,因此經常暴露於風日下容易被蟲蛀。陶貞白曾說:將人參放入新的器皿中密封,可以保存多年不壞。李言聞也說:生用人參,宜先切碎咀嚼;熟用,宜用紙隔開來烘烤,或用醇酒浸泡透,切碎後再烘烤,切忌用鐵器切片。

月池翁曾經寫了兩卷《人參傳》,詳盡地記載了關於人參的知識,這裡無法一一羅列。近年來人參貨源不足,價格昂貴,市面上出現許多假冒的人參,常用沙參、薺苨、桔梗的根部仿造。

考究一下這些假冒的人參: 沙參體質虛弱,沒有心,味道淡薄;薺苨體質虛弱,沒有心,味道甘甜;桔梗體質堅硬,有心,味道苦。

而真的人參,體質堅硬,有心,味道甘甜中帶苦,餘味悠長,煎煮容易爛,渣滓少,氣味、形狀、顏色,都與假冒的人參有明顯的區別,可以輕易辨認。

所恨謀利之徒,偽造混售,以亂真品,甚至因人參價貴,有以短折長者,謂之接貨;以小並大者,謂之合貨。必先用水潮過,原汁已出,又用粉膠黏扎蒸烘做成,力薄而易變。又有以湯泡參自啜,乃曬乾烘燥,做色復售,謂之湯參。江淮所出土木人參,多薺苨混充,層出不窮,欺人太甚。

今欲辨真偽,不如用蘇頌之一法:但使二人同走,一含人參,一空口,度走三五里許,其不含人參者必大喘,含者氣息自如,其人參乃真也。然必使年歲體氣相若之人,行之方准,否則反至誤事。夫富貴人平時衛生,喜服人參,誤服贗品,雖無裨益,尚未大害。倘購假參以治大病,則害立見,非特不能升提中氣,抑且反賊臟陰。

白話文:

最可恨的是那些唯利是圖的人,他們偽造人參混充真品出售,甚至因為人參價格昂貴,就用短小的參段接在長參上,叫做「接貨」;用小的參根拼湊成大的,叫做「合貨」。他們先用水浸泡人參,把原汁都泡出來,再用粉末和膠水黏合,蒸烘做成,這種人參品質低劣,很容易變質。還有人用湯水泡人參自己喝,然後把泡過的人參曬乾烘烤,重新做色賣出,叫做「湯參」。江淮地區出產的土木人參,很多都是用薺苨這種植物混充,這種造假手段層出不窮,欺騙消費者實在太過分了。

現在想要辨別真假人參,不如用蘇頌的方法:讓兩個人一起走路,一個人含著人參,另一個人空口,走上三五里路,沒有含人參的那個人一定會喘不過氣,而含著人參的人則氣息平穩,這樣就可以證明人參是真的。但是要注意,兩個人的年紀和體質要相近,這樣才能準確判斷,否則反而會誤事。那些富貴人家平時注重養生,喜歡服用人參,即使誤服了假貨,雖然沒有幫助,但也不會有大礙。但是如果用假人參來治大病,就會立竿見影地產生危害,不僅不能升提中氣,反而會損害臟腑的陰氣。

蓋薺苨、桔梗、沙參,性皆降下,如上損下損、虛寒之體、垂危之症,服之則去生反速。吾見亦多矣,可不慎歟。

炳章按:人參,多年生草根也,長者八九寸,短者二三寸,略似人形,故名人參。產吉林,以野參為貴,故又謂吉林參,或曰野山參,葉似掌狀複葉。《東陲遊記》云:遼東人參,產寧古塔,即今吉林寧安縣地。四月發芽,草本方梗,對節生葉,葉似秋海棠,六七月開小白花,花白如韭,大者如碗,小者如鍾,八月結子,若小豆而連環,色正紅,久之則黃而扁。初生一丫,四五年兩丫,十年三丫,久者四丫。

每丫五葉,莖直上,即《扈從東遊日記》所謂百丈杵也,高者數尺余云。考其產處,有人工培植者,有天然野生者。如為鳳凰城及船廠產者,種植為多;而寧古塔產者,野生為多。總之人參野生,歷年愈久,性愈溫和,其精力亦足。因其吸天空清靜之氣足,受地脈英靈之質厚,故效力勝也。

白話文:

薺苨、桔梗、沙參這幾味藥性偏寒涼,都有往下走的作用。如果病人本身體質虛弱,上半身虛、下半身虛,還有虛寒體質,情況非常危急,服用這些藥物可能會加速死亡。我親眼見過不少這樣的例子,所以一定要謹慎使用。

人參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根部,長一點的可以長到八九寸,短一點的也有二三寸,形狀有點像人形,所以叫做人參。人參主要產於吉林省,野生的品質最好,因此也叫做吉林參,或者叫做野山參。人參的葉子像手掌一樣,是複葉。

據《東陲遊記》記載,遼東的人參產於寧古塔,就是現在吉林省寧安縣。每年四月發芽,長出方莖,莖上長著像秋海棠一樣的葉子。六月七月開白色花朵,像韭菜花一樣,大的像碗口,小的像鍾。八月結果,果實像小豆一樣,連在一起,顏色是鮮紅色的,時間久了會變成黃色,也變得扁平。

人參剛開始只有一根莖,四五年後長成兩根,十年後長成三根,時間長了還會長成四根。每根莖上都有五片葉子,莖直直往上生長,就像《扈從東遊日記》中所說的「百丈杵」,高一點的可以長到幾尺高。

人參有人工種植的和野生的。比如鳳凰城和船廠產的人參大多是人工種植的,而寧古塔產的人參大多是野生的。總之,野生的人參生長的時間越長,藥性越溫和,藥效也更強。這是因為野生的人參吸收了充足的天地精華,也受到了地脈靈氣的滋養,所以藥效更勝一籌。

吳謂泉云:真野生人參,山中少出,今市肆所售,皆秧種之類。其秧種者,將山地墾成墊土,純用糞料培養之,受氣不足,故質不堅,入水煎之,參渣即爛,嗅之亦無香味,陰虧之證忌用。故秧種一出,而參價遂賤,而野山真參,更不可得也。因野參採取難,且出額少,不使其年久滋養長大耳。

又且產參之山險峻,多虎狼毒蛇,故走山者,常有傷生。《東陲遊記》又云:走山採參者,多山東、山西等省人,每年三四月間,趨之若鶩,至九十月乃盡歸。其組織以五人為伍,內推一人為長,號曰山頭。陸行乘馬,水行駕威弧(以獨木雕成,首尾皆銳),沿松花江至諾尼江口,登岸隨山頭至嶺,乃分走叢林中,尋參枝及葉。其草一莖直上,獨出眾草,光與曉日相映。

白話文:

吳某對泉某說:「真正的野生人參,在山中非常稀少,現在市面上所售賣的,都是人工培育的參種。這些人工培育的參種,是將山地開墾成平地,用大量的糞便肥料栽培的,因為沒有充足的自然生長環境,所以品質不佳,放入水中煎煮時,參渣很快就爛掉,聞起來也沒有香味,陰虛體質的人忌用。因此,人工培育的參種一出現,參價就變得便宜,而野生的真參就更加難以取得了。因為野參採集不易,而且產量少,人們為了獲利,都不讓它們慢慢生長變大。」

「而且,產參的山地崎嶇險峻,還有許多老虎和毒蛇,所以採參的人常常會遇到危險,甚至喪命。《東陲遊記》中也記載:採參的人大多來自山東、山西等省份,每年三四月份就紛紛前往,直到九十月才全部返回。他們以五人為一組,推選一人為領隊,稱為山頭。陸地行進時騎馬,水上行進時則駕駛獨木舟,沿松花江到諾尼江口登岸,然後跟著山頭進入山嶺,再分散到叢林中尋找參的枝葉。這種草直立向上生長,獨自突出於其他草叢之中,陽光照射下,顯得格外明亮。」

得則跪而刨之。日暮歸窠,各出所得,交山頭洗剔,貫以長縷,懸木曬乾,或蒸而曬之。曬乾後,有大有小,有紅有白。土人貴紅而賤白。大抵生者色白,蒸熟則帶紅色。近世以白者為貴,名曰京參,其體實而有心,其味甘微兼苦,自有餘味,即野山真參是也。《龍江鄉土志》云:野山參,有米珠在須,其紋橫,秧子參多順紋,無米珠。

所謂秧種者,即鳳凰城及船廠產者是也。鳳凰城之貨,形色白秀,體松而瘦長,皮色多皺紋。皮熟者少,味甜,因用糖汁煮過,無餘味,近人所謂白抄參、移山參、太子參,皆其類也。船廠產者,其地二百里內外,所產較鳳凰城稍堅實,且紅潤可觀,味苦微甘,其空松者亦多,俗所謂廠參,今俗名石渠子是也,皆不道地。如鄭君所言有沙參、薺苨、桔梗做充之品,而近時則所未見未聞,且人參形狀,代有變態。

白話文:

找到人參後,就跪下用工具小心地挖出來。傍晚回到住處,每個人拿出自己找到的人參,一起到山頭清洗乾淨,再用長繩串起來,掛在樹枝上曬乾,也可以先蒸一下再曬。曬乾後,人參有大有小,有紅有白。當地人喜歡紅色的,不喜歡白色的。一般來說,新鮮的人參是白色的,蒸熟後就會帶紅色。

近來人們都喜歡白色的,稱為京參,它的根部飽滿,有明顯的中心點,味道甘甜中帶一點苦,還有餘味,就是真正的野山參。根據《龍江鄉土志》記載:真正的野山參,在鬚根上會有米粒狀的珠子,紋理是橫向的,而秧子參的紋理大多是順向的,沒有米珠。

所謂秧子參,就是產自鳳凰城和船廠的人參。鳳凰城的人參,顏色白皙,形狀細長鬆軟,表皮有許多皺紋。成熟的人參很少,味道偏甜,因為是用糖水煮過,沒有餘味,近來人們稱之為白抄參、移山參、太子參,都是這一類。船廠的人參,產地是在附近二百里範圍內,比鳳凰城的人參更堅實,顏色紅潤好看,味道苦中帶甘,但空心的也很多,俗稱廠參,現在又叫做石渠子,這些都不是正宗的人參。

就像鄭先生說的,市面上有一些用沙參、薺苨、桔梗來充當人參,但現在已經很少見了。而且,人參的形狀隨著時間推移,也發生了變化。

據近時辨之,體態宜堅白,皮宜細緊,有橫皺紋,蘆蒂宜凹陷,丫節宜多。丫節多,年分多也。味宜甘中兼苦,要有清香氣而有回味,方是上品,否則皆屬側路,不可不知也。

白話文:

根據近期的辨識,身體應堅實而白皙,皮膚應細緻緊密,有橫向的皺紋,蘆葦的根部應凹陷,丫枝節點應多。丫枝節點多,表示年齡較長。味道應具備甘甜與苦味的調和,並且要有清新的香味且帶有回甘,這樣的藥材纔是上等品,否則都屬於次等品,不能不加以分辨。

2. 別直參(二)

別直參,即高麗參,以野山所產為上品。近日價值甚昂,有以副野偽充者,即新山所產也,色白味淡,紋稀,虛寒之體,服之作瀉,且煎熬之後,參片糜爛,不比真者參片完固。以此辨之,便知真偽。聞又有抄參、糖參二種,以之混充,則殊礙衛生。

炳章按:抄參、糖參二種,乃人參之種參。前人參條下已辨明,與別直不同。別直產韓國,即古之高麗。其產參之地,如京畿道之松都、龍仁,平安道之江界,全羅道之錦山,忠清道之忠州,其間以松都產者為最勝,紅參製造官廠在焉,其地在韓京之北二十餘里,四面皆山,居北緯三十八度,寒暑之差殊甚。

白話文:

別直參,也就是高麗參,野山產的品質最好。最近價格很高,有人用新山產的副野參冒充,這種參顏色偏白,味道淡,紋路稀疏,虛寒體質的人吃了會拉肚子,而且煎煮後參片會糜爛,不像真參一樣完整。這樣就能分辨真偽。聽說還有抄參和糖參兩種,混充真參,對健康非常不利。

如松都產者,以金剛山出者,曰金剛參為最上品,即今正官別直也,而拳頭參次之,且有官私之別,紅白之分。官參、松都所產,由義州出關,加以重稅;私參,別處所出,多偷漏出口,故曰私也。《廣報》云:白參雖不行於內地,而實則紅參鮮時,亦是白參製成,不過加附子水以釀其色,價且較白參為昂。及考其性,紅參又遠不逮白參之和平,故土人無食紅參者。

蓋別直雖為種品,如歷年余久,質味愈良,古時每栽七年而採,後則五年而採。近世韓國割讓日本,日人多精農學,教以人工栽培速成之法,三年即能採買,故其受氣逐年薄弱,而性味效能亦年不如年也。凡辨真偽,若真正官別,體態圓方形而直,蘆頭大,與身混直而上,皮面近蘆有細橫皺紋,中身細直紋,杈須則無紋。味苦兼微甘。

白話文:

如果說松都產的人參,那麼金剛山產的人參,稱為金剛參,品質最好,也就是現在的官參。其次是拳頭參,而且官參和私參還有區別,紅參和白參也有分別。官參,產自松都,由義州出關,要繳納重稅;私參,產自其他地方,大多偷漏出口,所以叫做私參。《廣報》上說:白參雖然在內地沒有流通,但事實上,紅參在新鮮的時候,也是用白參製成的,只是加了附子水來染紅顏色,價格也比白參貴。再考察其藥性,紅參的平和程度遠不如白參,所以當地人都不吃紅參。

一般來說,官參雖然是種植的,但如果存放了多年,質量和味道會越來越好。古代通常種植七年才採收,後來就改成五年採收。近代韓國割讓給日本,日本人精通農業,教授韓國人速成栽培法,三年就能採收,所以人參吸收的陽氣逐年減弱,藥效也年年不如年了。辨別真假人參,如果真的是官參,外形呈圓形或方形,而且筆直,蘆頭大,與主體連接在一起向上生長,表皮靠近蘆頭的地方有細小的橫紋,內部則有細直紋,分叉的鬚根則沒有紋路。味道苦中帶微甘。

鮮潔而有清香氣,煎淘多次,汁清而參仍不腐爛,此為最上之品。近時射利之徒,多以廠參偽充,即俗所為扁剛、石渠子是也。考廠參中身大、蘆頭小、頸細、杈下亦粗圓而大、皮紋直而粗、味苦而兼澀、煎淘汁混、參亦腐化,以此可辨偽贗品。若廠參以礦灰同貯藏年餘,參性受灰炕燥過度,形質因此堅緻,煎之亦汁清不烊,其味仍苦兼澀,總不若真別直質味之清香鮮潔也。

白話文:

真正的野山參,顏色潔白,帶有清香氣味,即使反覆煎煮,湯汁仍然清澈,參體也不會腐爛。如今市面上有很多奸商以廠參冒充野山參,這些廠參就是俗稱的「扁剛」、「石渠子」。這種廠參的特徵是根部肥大,蘆頭細小,頸部纖細,分叉下方粗圓,皮紋直而粗,味道苦澀,煎煮時湯汁渾濁,参体容易腐爛,由此可以辨别真伪。如果廠參與礦灰一起存放多年,參性會被灰烬烤干,變得堅硬,煎煮时汤汁清澈不浑浊,味道仍然苦涩,总体而言,没有真野山參的清香鲜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