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炳章

《增訂偽藥條辨》~ 偽藥條辨例言

回本書目錄

偽藥條辨例言

1. 偽藥條辨例言

—,此書專為辨別藥之真偽而作。凡藥性、氣味、功用,行何經絡,專治何病,各家本草業已詳明辨釋,故考證從略。

—,諸藥有天生地產之正所,則為道地正品,若土人遷地移栽地土不宜之處,即是不良;或亦兼產遍地,皆稱道地者。

—,書中所列偽名,如大小稀、副先、沖剪等類,乃藥肆通稱之名,非假藥之本名。欲絕流弊,先記偽名。

—,藥之形色氣味,經藥肆剉切之後,不易辨識,故是書僅就藥之本質者證而言之。

一,所辨偽藥,只能聞見所及言之,尚望海內高明匡其不逮。

白話文:

這本書專門為了辨別藥材的真假而寫。關於藥材的性質、氣味、功效、運行於哪些經絡、專門治療哪些疾病,各家本草書籍都已經詳細說明,所以本書省略考證的部分。

各種藥材都有其天然生長的正宗產地,那裡產出的才是道地正品。如果當地人把藥材移植到不適合生長的地方,品質就會變差;或者有些藥材到處都有生產,卻都號稱是道地產的。

書中所列的偽藥名稱,像是大小稀、副先、沖剪等等,是藥材店通用的俗稱,並不是假藥原本的名字。想要杜絕弊端,必須先記住這些俗稱。

藥材的形狀、顏色、氣味,經過藥材店的切片加工後,不容易辨識,所以本書僅就藥材的本質來加以說明。

本書所辨識的偽藥,只能就我們能看見、聞到的部分來談,希望海內高明的專家能指正我們不足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