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炳章

《增訂偽藥條辨》~ 勸戒芻言

回本書目錄

勸戒芻言

1. 勸戒芻言

,勸辦藥宜真也

余閩人,在閩言閩。閩地僻處海嶠,凡兩廣及外洋要藥,皆自香港辦來,江、浙、川、陝、遼、冀各地道,皆自上海辦來,全省大小藥肆,多向南北幫購置。此書所列偽藥,十有六七非閩省所產。藥棧為藥店領袖,必當辦運真藥以利濟群生。回憶二十年前,藥幫傳單議禁,實為無量功德,不意日久玩生,禁者自禁,而售者自售。

夫藥之真偽,醫家病家固未能周知,藥棧無不知之,明知故作,又奚可哉。竊願好善君子,存仁交義取之心,矢濟世濟人之志,清流塞源,永遠禁絕,則廣種福田,不僅鄙人持一瓣香禱祝以求之耳。

,勸販藥宜審也

凡藥棧之莊友,藥商之經手,一切辦貨批貸,均須驗明正地道貨色,如遇有假藥,貨寧缺而不買,價雖賤而不收。存利濟之善心,絕鑽營之念,即外府州縣,窮鄉僻壤,客載來省購貨,亦須認貨交易,勿貪小利而昧天良,勿便私圖而害人命。語云:救人一命,勝造七級浮屠。彼蒼福佑善人,報施原不爽也。

,勸買藥宜慎也

凡病家請醫治病,為其欲愈也,有真方無真藥,盧扁莫何。凡一方到手,須問明方中有無要藥,特向藥鋪只取真藥,不論價錢。與其服偽藥數十劑而無功反害者,何如服真藥一二劑而奏效如神也。勿先評價錢而後購,勿第貪便宜而相商,凡方中有涉假藥者,尤宜審問而明辨之,自不至為其所誤矣。

,勸用藥宜謹也

醫為司命之人,臨證開方,凡方中有涉及假藥者,須與病家詳說某藥有假,購藥時切宜明辨,為之提醒。自不知墜其術中。在我稍費片言,於人受益非淺。至貴重之品,如人參、牛黃、麝香、琥珀、海狗腎、麒麟竭、珍珠、阿膠、犀角、羚羊之屬,尤宜謹慎,倘無真藥,徒費病家之錢,於病無濟,必不得已而用之,須囑力求真品,或能稍收功效。

吾願同志諸君,力挽頹風,隨時隨地,留心察訪,嚴別真假,以立吾道之防,則活人之心,差堪稍慰已。

,勸買宜誠也

項元麟曰:病家買藥,原系去病求生,固非泛常日用者可比,幸勿希圖價廉,多打折扣,過意拖欠,使彼貸賣之家,折本含怨。請思經營問利,誰甘虧折,不得已將形色相似者代之,孰知雲泥之隔,冰炭之殊。買藥者,惟圖價值便宜,服藥者,亦大受其損矣,病情輕尚可苟延殘喘,病情重以致殞命捐軀。買賣之際,生死交關,其可不慎?況世俗皆以藥業為暗行,不知其如何利息。

殊不知剔選正藥,去頭除梢,再去泥雜沒屑,沾惠甚微。偶或驟浪,甚至淨欠不還,以致賣者進貨折本不計。所以買者貪而無誠,而賣者作偽,亦毋怪其然矣。又有土人商買,魚目混珠,來路不清,亦非關藥肆之弊,乃進貨者經驗閱歷不到,受人欺騙耳,罪在奸商貪利忘義之徒。總之,藥之良窳,關人生命,宜各本天良,搜精探髓,不避天下射利者恚怒。

恪遵天道好生為念,賣者買者,思之味之。

白話文:

勸戒芻言

,勸告經營藥材的人應該誠實可靠

我身為福建人,在此地就用福建話來說。福建地處偏遠沿海,所有廣東、廣西以及國外的珍貴藥材,都從香港進口;江蘇、浙江、四川、陝西、遼寧、河北等地的道地藥材,則從上海進口。全省大大小小的藥材行,大多向南北兩地的藥材商進貨。這本書裡列出的假藥,有十分之六七並非福建本地產的。藥材批發商是藥店的領導者,理應進貨並運送真藥,以造福大眾。回想二十年前,藥商們曾發起傳單呼籲禁止販賣假藥,這實在是功德無量的好事。沒想到時間久了,大家都變得鬆懈,禁止的依舊禁止,賣的照樣在賣。

藥材的真假,醫生和病人當然無法完全了解,但藥材批發商不可能不知道。明知是假藥卻故意販賣,實在不應該啊!我衷心希望有善心的人士,能秉持仁愛和誠信的態度,堅定濟世救人的志向,從源頭上清理,永遠禁止假藥。這樣就能廣積福德,而不僅僅是我個人在這裡虔誠祈禱就能達成的。

,勸告販賣藥材的人應該仔細審查

凡是藥材批發商的同業朋友,以及經手藥材的商人,所有進貨、批發、出貨,都必須仔細驗明是否為正宗道地的藥材。如果遇到假藥,寧可缺貨也不要買,即使價格再便宜也不要收。要存著利益眾生、救助世人的善心,杜絕投機取巧的念頭。即使是外地府縣、偏遠鄉村的客人,到省城採購藥材,也要仔細辨識藥材再交易,不要貪圖小利而昧著良心,不要為了私利而害人性命。俗話說:「救人一命,勝造七級浮屠。」上天會保佑善良的人,報應絕對不會有差錯的。

,勸告購買藥材的人應該謹慎小心

凡是病人請醫生看病,都是為了想要痊癒。如果有了好的藥方卻沒有真藥,再厲害的名醫也束手無策。拿到藥方後,一定要問清楚藥方中是否有重要的藥材,特別到藥鋪只買真藥,不要在意價錢。與其吃幾十帖假藥都沒效反而受害,不如吃一兩帖真藥就效果神奇。不要先比較價錢再買藥,不要只貪圖便宜就購買。如果藥方中涉及到假藥,更應該仔細詢問、分辨,這樣才不會被誤導。

,勸告使用藥材的人應該小心謹慎

醫生是掌管人命的人,看診開藥方時,如果藥方中有涉及到假藥,必須詳細告訴病人,說明某種藥可能有假,買藥時一定要仔細辨識,提醒病人注意,才不會讓病人不知情地落入圈套。醫生只是稍微費些口舌,病人就能受益良多。至於貴重藥材,如人參、牛黃、麝香、琥珀、海狗腎、麒麟竭、珍珠、阿膠、犀角、羚羊角等,更要特別謹慎。如果沒有真藥,只是浪費病人的錢,對病情沒有幫助。如果非用不可,一定要囑咐病人盡力尋求真品,或許還能稍微發揮藥效。

我希望各位同道好友,能努力挽回這種頹廢的風氣,隨時隨地留心觀察、辨別真假藥材,建立起我們醫藥界的防線,這樣才能稍微安慰我們救死扶傷的心。

,勸告買藥的人應該誠實守信

項元麟說過:「病人買藥,原本是為了去除疾病、求得生存,當然不能和一般日常用品相提並論。千萬不要貪圖價錢便宜,要求打很多折扣、故意拖欠藥款,導致賣藥的人虧本又心懷怨恨。請想想,經營生意是為了賺錢,誰願意虧本呢?不得已只好用外形相似的假藥來替代,殊不知兩者有天壤之別、差異極大。買藥的人只圖價錢便宜,吃藥的人也會因此受到很大的損害,病情輕的或許還可以勉強維持,病情重的甚至會因此喪命。買賣藥材之間,攸關生死,怎麼可以不謹慎呢?何況世俗都認為藥材行業是暴利行業,不知道實際的利潤有多低。

其實,經過仔細挑選的正宗藥材,去除頭尾、雜質和碎屑後,利潤非常微薄。偶爾遇到突發狀況,甚至可能會虧本收不回貨款,導致賣藥的人進貨時就已經虧本。所以,買藥的人貪婪而不誠實,賣藥的人才會製造假藥,也不能完全怪他們。還有一些外地商人買藥,用假貨魚目混珠,來源不明,這也不是藥材行本身的問題,而是進貨的人經驗不足、閱歷不夠,被奸商欺騙了。問題在於那些貪圖利益、忘恩負義的奸商。總之,藥材的好壞關乎人命,大家應該秉持良心,深入追究、徹底調查,不要怕得罪那些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人。

要恪守上天有好生之德的旨意,賣藥的人和買藥的人都要好好思考,仔細品味這些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