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炳章

《增訂偽藥條辨》~ 卷四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6)

1. 牛黃(四)

偽者味苦不香,真者味甜氣香。真牛黃大者如雞子黃,小者如龍眼核,重疊可揭。其質輕虛,氣香有寶色者佳,如黃土色者下也。出產川蜀者為正地道。喝取者為上,殺取者次之。能辨真牛黃。則假者無論若何造法,可一驗便知耳。

炳章按:牛黃者,牛之病也。蓋牛食百草,偶誤食壅氣之草,以致胃腸壅滯,鬱極生火,火炎肝膽,則肝失疏泄,膽汁外溢,凝結成黃。而胃少膽汁,則食物不化,而不嗜食,故肌瘦肉消。黃者乃膽汁日溢,胃中甜肉汁,自外層結,受熱蒸燥,則凝結成顆成塊,漸結漸大,而黃成矣。

白話文:

假的牛黃味道苦澀,沒有香味,真的牛黃則味道甘甜,氣味芳香。真的牛黃,大的像雞蛋黃,小的像龍眼核,可以一層層剝開。質地輕而鬆,氣味芳香,帶有寶石的光澤的為上品,像黃土顏色的則品質較差。產自四川和蜀地的是正宗。用牛自然排泄出來的為上等,用殺死牛取得的次之。只要能辨別真牛黃,無論假牛黃用什麼方法偽造,只要一驗就可以知道。

牛黃是牛生病的產物。牛吃各種草,如果不小心誤食了會導致氣滯的草,就會導致胃腸阻塞,積鬱久了就生火,火炎燒到肝膽,肝臟就失去疏泄的功能,膽汁溢出體外,凝結成黃色的物質。由於胃裡缺少膽汁,食物無法消化,牛就不想吃東西,導致肌肉瘦弱,肉體消瘦。黃色的物質就是膽汁不斷溢出,胃裡的甜肉汁從外層凝固,在熱力的蒸烤下,就凝結成顆粒或塊狀,逐漸越來越大,最後就形成了牛黃。

故黃多生於肝葉傍膽側際,或另生皮囊裹之,或生膽之厚皮處,或生角中,角竅亦屬肝故也。其味苦兼甜者,膽汁與甜肉汁之結晶體也,其氣馨芳者,百草之精氣也,其通竅化濁,清火化炎者,此膽之擅長本能也,用以治人心膽之疾者,同氣相求之義也。然其性涼而有小毒,能治驚癇寒熱、中風痰迷有餘之熱證者,乃以毒攻毒也。

此發明生黃之理,治病之原,取黃之法,辨黃真偽,再辨於下。《羌海雜誌》云:牛黃有家黃野黃之分,家畜犛牛犏牛皆能生黃。凡牛腹生黃,食草不貪,行走不捷,日漸瘠立,兩眼胞皆黃色;或眼如血色,或夜分身有光,或鳴吼以恐驚人。計其吐黃之期,須終日按其脈而伺之。

白話文:

牛黃大多生成於肝臟旁邊、膽囊附近,也有可能在膽囊的外皮或角中生成。因為角的孔洞也屬於肝臟的範疇。牛黃的味道苦中帶甜,是因為膽汁和甜肉汁結合而成的結晶體。它散發著馨香的氣味,是牛吃下的各種草藥精華的凝聚。牛黃擅長通暢竅道,化解濁氣,清熱去火,用來治療人心膽疾病,正是因為同氣相求的道理。但牛黃性涼且帶有小毒,可以治療驚厥、寒熱、中風、痰迷等熱症,屬於以毒攻毒的治療方法。

這段文字闡述了牛黃的生成原理、藥理作用、採集方法以及真偽辨別。根據《羌海雜誌》記載,牛黃分為家黃和野黃,家養的犛牛和犏牛都能生成牛黃。當牛腹中生成牛黃時,牠們會出現食草不貪、行走緩慢、日漸消瘦、眼球泛黃等症狀,甚至眼球會變成血紅色,夜晚身體還會發光,或者吼叫驚嚇人。要判斷牛黃即將吐出的時間,必須整天按著牛的脈搏觀察。

仰系之則不吐,俯系之則隨吐隨食。必俯系之而以牛舌不能及地為率,又須防其蹄躋也。吐黃以後,牛體膘健逾恆。如逾期不吐,牛必倒斃。剖腹取之,黃無精氣,非上品也。凡藥肆之常有者,大抵系家牛所吐及剖腹所得者為多,名曰牛黃。然真西黃則惟巖穴叢草中遇之。蓋犀牛吐黃,亦隨吐隨食。

惟吐藉草之上,吮食不淨,余液下漏,沉入土中也,然探其穴藉草之下有土光滑可鑑者,掘之始有犀黃。然亦不多。家牛黃者,色淡黃,紋理細;真犀黃者,金黃色,紋理粗,暑天蚊蟲不集,湯初沸時,捻末少許撒之,沸湯頓無巨泡矣。取黃染指透爪甲者亦佳。古人其取黃又名照水,以盆注水承之,夜俟其吐水中,喝逼而取之為生黃亦佳。

白話文:

牛黃的取得方式有兩種:一種是家牛,需要將牛頭向下綁住,讓它自然嘔吐,之後再吃食物。綁牛頭時要控制好高度,避免牛蹄踩到地面,同時也要注意嘔吐時間,如果超過時間未吐,牛就會死亡。剖開牛腹取出的黃色物質雖然也是牛黃,但沒有精氣,不是上品。市面上常見的牛黃大多是家牛吐出的或剖腹取得的。

真正的牛黃,叫做「西黃」,只能在巖穴叢草中找到。犀牛也會吐黃,但牠們吐完就馬上吃掉。只有吐在草地上,沒被吃乾淨,剩下的液體滴到土裡,沉下去才有可能找到犀黃。這種情況很罕見,需要在土質光滑、可以照見影像的地方挖掘才能找到。

家牛吐出的黃色物質顏色淡黃,紋理細;真正的犀黃顏色金黃,紋理粗,夏天蚊蟲不會靠近。把牛黃放在沸水中,它會讓沸水迅速消失氣泡。牛黃也能染指,並滲透指甲,效果很好。古人還有一種方法叫做「照水」,就是在盆中注水,晚上等牛在水中嘔吐時,逼迫它吐出,這種牛黃也很好。

昔以隴西、山西出者著名,故曰西黃,即牛黃也。產奉天省地屠牛廠及興京、桓仁、寬旬、東豐、吉林、黑龍江省等均產,皆名東黃,亦佳。近今所謂廣東黃者,皆馬黃也。蘇尖牛黃,即水牛之黃也。近代駱駝黃亦充牛黃。然考駱駝之黃,其形態與功用確類真牛黃,凡治驚癇風痰、熱痰,而功稍遜,惟氣不馨為異耳。惟駝亦食草,食亦反芻,與牛相類耳。

至所謂片黃者類,皆南省所產之蟒黃是也,不堪入藥,宜禁除之。

白話文:

古時候,以隴西、山西出產的牛黃最為有名,因此稱為西黃。現在,奉天省的屠宰場以及興京、桓仁、寬旬、東豐、吉林、黑龍江等省份也都有出產牛黃,這些都稱為東黃,品質也很好。近來所謂的廣東黃,其實都是馬黃。蘇尖牛黃,則是水牛的膽結石。近代也有人用駱駝黃來代替牛黃。但仔細考究,駱駝黃的形態和功效的確類似真牛黃,都能治療驚癇風痰、熱痰,只是效果略遜,而且氣味不香。不過,駱駝也以草為食,也反芻,和牛很像。

至於所謂的片黃,都是南方產的蟒蛇膽結石,不能入藥,應該禁止使用。

2. 杜膽星(五)

偽名京膽星,或云即江南土製,色有花點,不黑,質極硬,不軟。不知何物偽造,誤人不少。按膽星即天南星,生研為末,臘月取牛黃膽汁,和藥納入膽袋中,懸有風處干之。年久者彌佳。南星氣味苦溫,有大毒。牛膽汁,苦,大寒,無毒,以牛膽汁制南星,所以殺燥烈之性,而並解其毒。蘇頌云:治驚風有奇功,匪特除痰下氣攻積也。若偽制射利,貽害多已。

炳章按:製造膽星法:臘月黃牛膽汁,拌漂淨生南星研細末如稀糊,仍入膽皮內,懸掛有風無日處陰乾,至次年將皮剝去再研細,用新臘牛膽同前製法。曾手製至三年,其色猶黃白,至九年才褐色耳,此沈萍如法。

白話文:

偽名京[膽星],或云即江南土製,色有花點,不黑,質極硬,不軟。不知何物偽造,誤人不少。

偽稱京[膽星]的藥材,有人說其實是江南地區土製的假貨,顏色有花點,不純黑,質地很硬,不柔軟。不知道是用什麼東西偽造的,已經誤導了不少人。

按膽星即[天南星],生研為末,臘月取[牛黃]膽汁,和藥納入膽袋中,懸有風處干之。年久者彌佳。南星氣味苦溫,有大毒。[牛膽]汁,苦,大寒,無毒,以牛膽汁制南星,所以殺燥烈之性,而並解其毒。蘇頌云治驚風有奇功,匪特除痰下氣攻積也。若偽制射利,貽害多已。

所謂膽星,其實就是[天南星]。將新鮮的天南星研磨成粉末,在臘月時取[牛黃]的膽汁,與藥粉混合後放入牛膽囊中,懸掛在通風的地方陰乾。放的時間越久越好。天南星的氣味苦而溫,有毒。[牛膽]汁苦味,性寒,無毒。用牛膽汁來炮製天南星,可以減弱它的燥烈性,並且解毒。蘇頌說:天南星用於治療驚風有奇效,不僅能化痰、降氣、消積。如果用假貨來謀利,就會造成很大的危害。

炳章按製造膽星法臘月黃牛膽汁,拌漂淨生南星研細末如稀糊,仍入膽皮內,懸掛有風無日處陰乾,至次年將皮剝去再研細,用新臘牛膽同前製法。曾手製至三年,其色猶黃白,至九年才褐色耳,此沈萍如法。

炳章補充:製造膽星的方法是:在臘月時取黃牛膽汁,將漂洗乾淨的天南星研磨成細粉,像稀糊一樣,再放入牛膽囊中,懸掛在通風陰涼的地方陰乾。等到第二年,將牛膽囊剝去,再將藥粉研磨成細粉,用新的臘月牛膽汁按之前的步驟繼續炮製。我親手製作過,三年之後顏色還是黃白色,直到九年後才變成褐色。這個方法是沈萍所傳授的。

解釋:

這段文字主要在講述一種中藥材"膽星"的真偽辨別和製作方法。文中提到的"膽星"其實就是"天南星",而"京膽星"則是指用其他材料偽造的假貨。

文章中還強調了牛膽汁在炮製天南星中的重要作用,它可以減弱天南星的毒性,並且增加藥效。最后,炳章補充了詳細的製作方法,并说明了不同年份的胆星颜色变化。

總之,這段文字說明了中藥材真偽辨別的重要性,以及正確炮製方法的必要性。

其他如《本草明辨》,製法略異,方亦錄下,以備參考:擇臘月庚申日,以漂天南星、川貝母各半,研極細末,以黃牛膽一具,上開一孔,不令汁出,將二味和入於膽中,懸掛檐前風日之中候乾,去膽皮另換一膽。如是者九次。苟能一年一次,九年成功者,最佳。今市上所售色黑如漆者,乃小元參研末搗蜜如餅,裝入雞肚內曬乾充用,害人匪淺。

白話文:

其他像《本草明辨》這本書,製作方法稍微不同,藥方也記載下來,以供參考:選擇臘月的庚申日,將漂過的南星和川貝母各取一半,研磨成極細的粉末。用一具黃牛膽,在上面開一個小孔,不要讓膽汁流出來,將兩種藥粉混合放入膽中,懸掛在屋簷前風日充足的地方,等它乾透後,去掉膽皮,換一個新的膽。如此反覆九次。如果能夠每年做一次,連續做九年,成功率最高。現在市面上出售的那些顏色像漆一樣黑的,是用小元參研磨成粉末,摻入蜂蜜做成餅狀,裝進雞肚子裡曬乾充當藥物,危害極大。

3. 鹿茸(六)

鹿茸頂尖帶血者,謂之血柿茸,價值甚昂。聞射利之徒,或用豬尾,或用小腸,和以豬血,攙以雜藥,假造偽充。外形與真無二,及煎熬之後,則糜爛臭穢,可驗而知之。若研末入丸藥,甚難辨識。按鹿茸氣味甘溫無毒,主治漏下惡血,寒熱驚癇,益氣強志,生齒不老,為補骨血、益精髓之要藥。麋茸尚不可用,又安用此假柿茸耶?若遇危險重症,服之則貽誤必多矣!

炳章按:茸者,如草芽初生之狀。麋鹿,雌者無角,雄者之角,年解年生。乘其初生含血未成骨時,取以為補精血藥。因其狀命名也。惟採茸之法,貴乎始生含血者,漸長則成角不適用。故云宜如茄之小者,分歧則大而不取。此舉茸生初久,形分大小而言,非可指為鹿之大小解也。

白話文:

鹿茸頂端帶血的,叫做血柿茸,價值非常高。聽說有些奸商,會用豬尾巴或小腸,再加上豬血和一些其他藥材,偽造成鹿茸。從外觀上看跟真的沒什麼差別,但煎熬之後就會變得稀爛發臭,很容易分辨出來。如果把假鹿茸磨成粉做成丸藥,就比較難辨認了。

鹿茸性味甘溫無毒,可以治療漏下惡血、寒熱驚癇,還有益氣強志、生齒不老的功效,是補骨血、益精髓的重要藥材。麋茸都不能用,更何況是用這種假柿茸呢?如果遇到危急重症,服用假鹿茸會造成很多誤差。

炳章說:茸就像草芽剛長出來一樣。麋鹿,母的沒有角,公的角,每年脫落,每年再生。趁著角剛長出來,還帶有血,還沒變成骨頭的時候,取下來做成補精血的藥材。因為它的形狀而得名。採摘鹿茸的方法,最重要的是要取剛長出來還帶有血的,長久一點就會變成角,就不能用了。所以說應該像茄子一樣,取小的,分叉開就大了,不能取。這裡說的茸生初久,形分大小,是指鹿茸的大小,而不是指鹿的大小。

凡具氣血者,幼則弱,老則衰,惟壯大者則強。是麋鹿之茸,正當取於壯大之麋鹿為貴,當取其頭骨大而茸豐肥,如馬鞍形、鞽形者為最,至茄茸則太嫩而小,寇宗奭已論之矣。再論採取之法,《羌海雜誌》云:茸鹿一種,天下盛稱關東,其實製法,以西產為良,品質亦不及西產之厚也。然西產製法,亦未嘗不佳。

最上者亦曰旋茸。其法得一生鹿,閉於柵,聚圍之而呼噪,鹿性躁驚,距奮擲足無停蹄,其體純陽,兩角更甚,約數小時,其熱度達於極點,有力者粹入,以利刃斷其首,長杆丈餘上穿鐵環綴八尺之鐵鏈,而以鹿角系其端,極力搖而旋轉之。甲疲乙易,乙疲丙易,不知其數千萬轉,其精血靈活和勻,無孔不入,無竅不通。

白話文:

凡是有氣血的生物,幼年時體弱,老年時衰老,只有壯年時才強壯。因此,鹿茸應該取自壯年的公鹿,頭骨大且茸豐肥,形狀像馬鞍或鞽形為最佳,至於茄茸則太嫩且小,寇宗奭已經論述過。

再論採取鹿茸的方法,《羌海雜誌》記載:鹿茸種類繁多,天下人皆稱讚關東產的鹿茸,但實際製法,以西域產的鹿茸為佳,品質也比關東產的更厚實。然而西域產的鹿茸製法,也並非不好。

品質最好的鹿茸也稱為旋茸。其製法是捕捉一頭壯年公鹿,將其關在柵欄內,圍起來並製造噪音,鹿性躁動驚慌,會不停地奔跑跳躍,其體內充滿陽氣,鹿角更是如此。約莫幾個小時後,其熱度達到極點,有力氣的人便上前,用鋒利的刀具砍下鹿頭,將長度約一丈的長杆,在其頂端穿過鐵環,再繫上八尺長的鐵鏈,然後將鹿角系在鐵鏈的末端,用力搖晃並旋轉。輪流換人,不知疲倦地旋轉了數千萬次,鹿角中的精血靈活和勻,無孔不入,無竅不通。

稍停,則精血凝聚之處,易生微蟲;精血不到之處,元氣不足,非全材矣,此青海採製鹿茸之法也。此指家畜而言。如遇野山之鹿,即隨時又獲取茸,攻效尤偉。李春芝云:麋鹿俗呼梅鹿,尤有馬鹿之分,二鹿均能生茸,皆有臘血片。大抵麋鹿解角後,其新茸芽生之際,初起如銀杏狀,漸成梨形及核桃形,名曰血包,此為第一期。再則支生兩凸,如茄子形,或如鞍子形,名曰扈子。

鞍子稍養數日,急宜取用,此為第二期。倘逾此期,即為又子,此為第三期,即毛角也,血液枯燥,功效已薄。上述麋鹿生茸,關於時際之遲早,以區別其形狀之良窳,再別其每架鹿茸切片時,復有蠟片、血片、風片、骨片之分。

白話文:

稍微停一下,精血聚集的地方就容易生出微小的蟲子;精血沒有到達的地方,元氣不足,就不是完整的鹿茸了,這就是青海採製鹿茸的方法。這個方法適用於家畜。如果遇到野生的鹿,可以隨時採取鹿茸,效果更加顯著。李春芝說:麋鹿俗稱梅鹿,還有馬鹿的區別,這兩種鹿都能生長鹿茸,都含有臘血片。一般來說,麋鹿脫角後,新生的鹿茸芽開始長出來時,一開始像銀杏一樣,逐漸變成梨形和核桃形,叫做血包,這是第一期。然後分出兩個凸起,像茄子一樣,或者像鞍子一樣,叫做扈子。

鞍子養護幾天後,就應該趕緊採摘使用,這是第二期。如果超過這個時期,就變成又子,這是第三期,也就是毛角,血液乾燥,功效已經很弱。上面所述麋鹿生長鹿茸,關於時間的早晚,可以區分鹿茸形狀的好壞,並且在切片時,還可以分出蠟片、血片、風片、骨片。

如茸之頂尖,最首層之白如蠟,油潤如脂,名之曰蠟片;次層白中兼黃,純系血液貫注其中,故名曰血片;最次層片有蜂巢,色紫黑透孔,名曰風片,俗云木通片,如木通之空通也;最次則與骨毗連,同角相仿,名曰骨片,效力更薄矣。凡辨原架鹿茸之法,須顏色紫紅明潤有神,頂圓如饅頭式者佳,如色帶黃黑頂上凹陷者次。

東三省產及青海、新疆均佳。浙江衢州金華出亦佳。偽者以鹿茸架,用豬血麵粉做成。

白話文:

鹿茸的頂端最上層白如蠟,油潤如脂,稱為蠟片;次層白中帶黃,是血液浸潤其中形成的,稱為血片;最底層有蜂窩狀的孔洞,顏色紫黑透孔,稱為風片,俗稱木通片,因為它像木通一樣空通;最底層則與骨頭相連,形狀類似角,稱為骨片,藥效較弱。辨別真假鹿茸的方法是,顏色要紫紅明潤有光澤,頂部圓潤如饅頭狀的最好,顏色帶黃黑,頂部凹陷的次之。

東北三省、青海、新疆出產的鹿茸都很好。浙江衢州、金華產的也很好。假的鹿茸是用鹿茸架,用豬血和麵粉做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