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炳章

《增訂偽藥條辨》~ 卷三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5)

1. 內製陳皮(七)

蘇州宋公祠創制陳皮醬,為理嗽化痰妙藥,馳名天下。近上海多有偽品,尤而效之,即福州亦有偽製假充,味辛辣,雖甜不潤,其色粗淡,不堪入藥,誤服之反見咳嗽,勿用為是。

炳章按:《百草鏡》制青鹽陳皮,即蘇州宋公祠之遺法也,能消痰降氣,生津開鬱,運脾調胃,解毒安神。方用陳皮二斤,河水浸一日,竹刀輕刮去渣白,貯竹筐內,沸湯淋三四次,用冷水洗淨,不苦為度,曬之半乾可得淨皮一斤。初次用甘草、烏梅肉各四兩煎濃汁拌,日曬夜露,俟酥捻碎如豆大,再用川貝母去心四兩。

白話文:

蘇州宋公祠陳皮醬的真偽辨識與製作方法

蘇州宋公祠創製的陳皮醬,是治療咳嗽化痰的妙藥,名聲遠播天下。近年來上海出現許多假冒的陳皮醬,效力遠不如真品。甚至福州也有仿製的假貨,味道辛辣,雖然甜卻不潤,顏色粗淡,根本不能入藥,誤服反而會加重咳嗽,切勿使用。

炳章註解: 《百草鏡》記載的青鹽陳皮製作方法,正是蘇州宋公祠的傳統秘方,能消痰降氣、生津開鬱、運脾調胃、解毒安神。

製作方法如下:

  1. 選用陳皮二斤,浸泡在河水中一天,用竹刀輕輕刮去表面的白色渣滓。
  2. 將陳皮放入竹筐中,用滾燙的熱水淋洗三次,再用冷水洗淨,直至沒有苦味為止。
  3. 將陳皮曬至半乾,即可得到一斤淨皮。
  4. 將淨皮與甘草、烏梅肉各四兩,煎煮成濃汁,拌入陳皮中,日曬夜露,直至陳皮軟化成豆粒大小。
  5. 最後加入川貝母(去心)四兩,即完成。

青鹽三兩,研為細末,拌勻,再曬露,候乾取貯。或名參貝陳皮,亦同此法。

白話文:

青鹽三兩,研磨成細粉,混合均勻,再曬乾並放置於露天,待其乾燥後收存。或者名稱為「參貝陳皮」(參、貝、陳皮分別指的是參、貝母和陳皮),其製法也與上述相同。

2. 木瓜(八)

偽名洋木瓜,大粒長式,光皮黑色,不知何種果實偽充,萬不可用。按木瓜處處雖有,當以宣城產者為勝,陳久者良,氣味酸溫,皮薄,色黃赤,味極芳香,能調榮衛,助穀氣,平下利腹痛,去濕和胃,及濕痹腳氣、霍亂轉筋等證。聞又有木桃、木李,形質頗相似,亦可偽充,用者當求真品也。

炳章按:木瓜為落葉灌木之植物,干高五六尺,葉長橢圓形,至春先葉後花,其花分紅白兩種,頗美豔,秋季結實,長圓形。產地首推浙江淳安縣,名淳木瓜,最佳,外皮縐紗紋,色紫紅,體堅結,肉厚,心小,個勻。湖北宣城產者,名宣木瓜,體結色紫,紋皺,亦佳。其餘紫秋巴東、濟南等處所產,雖亦有佳種,然不及以上兩處之美。

白話文:

偽名洋[木瓜],大粒長式,光皮黑色,不知何種果實偽充,萬不可用。

市面上有種偽造的木瓜,果實很大很長,表面光滑且呈黑色。這種果實到底是什麼,不得而知,絕對不能使用。

按木瓜處處雖有,當以宣城產者為勝,陳久者良,氣味酸溫,皮薄,色黃赤,味極芳香,能調榮衛,助穀氣,平下利腹痛,去濕和胃,及濕痹腳氣、霍亂轉筋等證。

雖然木瓜各地都有,但以宣城產的為最佳,而且陳放時間久的更佳。木瓜的味道酸溫,皮薄,顏色黃赤,香味極濃。它能調節人體的營衛之氣,幫助消化,緩解腹痛,去除濕氣,和胃,並能治療濕痹腳氣、霍亂轉筋等症狀。

聞又有木桃、木李,形質頗相似,亦可偽充,用者當求真品也。

據說還有木桃和木李,形狀和木瓜十分相似,也會被偽造成木瓜使用。所以,使用木瓜時一定要辨別真偽,不可貪便宜而誤用。

炳章按木瓜為落葉灌木之植物,干高五六尺,葉長橢圓形,至春先葉後花,其花分紅白兩種,頗美豔,秋季結實,長圓形。產地首推浙江淳安縣,名淳木瓜,最佳,外皮縐紗紋,色紫紅,體堅結,肉厚,心小,個勻。湖北宣城產者,名宣木瓜,體結色紫,紋皺,亦佳。其餘紫秋巴東、濟南等處所產,雖亦有佳種,然不及以上兩處之美。

木瓜是一種落葉灌木,樹幹高約五六尺,葉子呈長橢圓形。春天先長葉子再開花,花朵有紅白兩種顏色,非常美麗。秋天結果實,果實呈長圓形。

木瓜最佳的產地首推浙江淳安縣,這裡出產的木瓜叫做“淳木瓜”,品質最好。淳木瓜的表面有皺紗紋,顏色紫紅,果實堅硬,肉厚,核小,個頭勻稱。

湖北宣城產的木瓜叫做“宣木瓜”,果實堅硬,顏色紫紅,表面有皺紋,品質也很不錯。

其他地方,比如紫秋巴東、濟南等處,雖然也有優質的木瓜,但比不上淳木瓜和宣木瓜。

四川綦江縣產者,名川木瓜,質松,色黃,皮粗糙,無細紋,個大而肉薄,亦次。福建產者,色黃而大,味香,不入藥用。又一種紅梨,皮光肉結實者,亦偽充木瓜,不堪入藥。如鄭君所云,木桃、木李,或即此類,宜慎辨之。

白話文:

四川綦江縣所產的木瓜,稱為川木瓜,質地鬆軟,顏色黃色,表皮粗糙,沒有細密的紋路,個頭大但肉薄,品質較次。福建所產的木瓜,顏色黃色且個頭大,味道香,但不能入藥使用。還有一種紅梨,表皮光滑,肉質堅實的,也有人用來假冒木瓜,不可用於藥用。正如鄭君所說,木桃、木李,可能就是這些偽品,需謹慎辨別。

3. 烏梅(九)

造烏梅法,系取青梅籃盛於灶突上燻黑,若以稻灰淋汁,潤濕蒸過,則肥澤不蠹。近有以小李偽造充售,則無益而有害矣。

炳章按;烏梅,杭州出者,肉厚、核小、色黑、性潮潤者,佳。紹興楓橋出者,性燥、核大、肉薄、色黑微黃者,略次。別處亦出,總要肉厚、色黑、性糯為佳。

白話文:

烏梅製作方法及辨別

製作烏梅的方法是:將青梅裝在籃子裡,放置於灶台上的煙囪口處熏黑。如果用稻灰淋汁,讓青梅濕潤後再蒸煮,則烏梅會更加肥厚,不易蟲蛀。近來有人用小李子冒充烏梅出售,但這樣的烏梅無益反而有害。

炳章注解:杭州產的烏梅品質最好,肉厚、核小、顏色黑、質地潮潤。紹興楓橋產的烏梅略遜一籌,性燥、核大、肉薄、顏色偏黑微黃。其他地方也出產烏梅,但要選擇肉厚、顏色黑、質地糯軟的才算佳品。

4. 沉水香(十)

真黑沉香,以海南黎峒所出者為勝,最不易得,次則真臘,次則交、廣、崖州等處。入藥須取色純黑、質不枯、硬重能沉於水者為上,半沉者次之。近有以老束香有紫油者偽充,性燥烈,質重不能沉水,誤人匪淺。

炳章按:《南方草木狀》云:交趾有密香樹,干如柜柳,其花白而繁,其葉如橘,欲取香,伐之。經年,其根、干、枝節,各有別色也。木心與節堅黑沉水者為沉香;與水面平者為雞骨香;其根為黃熟香;其餘為棧香;細枝堅實未瀾者為青桂香;其根節輕而大者為馬蹄香,其花不香;成實乃香為雞舌香。同出一樹,皆珍異之物也。

白話文:

沉香

正宗的黑色沉香,以海南黎峒產出的為最佳,最難取得,其次是真臘,再次是交趾、廣州、崖州等地。入藥時,需選取顏色純黑、質地不乾枯、堅硬沉重且能沉於水者為上品,半沉者次之。近來有人以老束香(帶有紫油的沉香)偽充正品,這種香性燥烈,質地重卻不能沉水,誤用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。

炳章按

《南方草木狀》記載:交趾地區有密香樹,樹幹形狀像柜柳,花朵潔白繁茂,葉子像橘樹葉。想要取得香料,就要砍伐樹木。經過多年,樹根、樹幹、枝節就會呈現不同的顏色。木心和節點堅黑沉水者為沉香;與水面齊平者為雞骨香;樹根為黃熟香;其餘部分為棧香;細枝堅實未經加工者為青桂香;根節輕而大的為馬蹄香,這種香花不香;結出果實後才具有香味的則為雞舌香。同出一樹,皆為珍貴稀有的物品。

《香譜》云:沉水香出天竺、單于二國,與棧香、雞骨同出一樹,其葉似橘,經冬不調,夏生花白而圓細,秋結實如檳榔色紫,似椹而味辛,樹皮青色,木如櫸、柳,重實黑色沉水者,即沉香。今復有色黃而沉水者,謂之蠟沉丁。《香傳》云:香之類有四:曰沉,曰箋,曰生結,曰黃熟。

其為類也有二。沉香得其八焉:曰烏文格,曰黃蠟,曰牛眼,曰牛角,曰牛蹄,曰雞頭,曰雞腿,曰雞骨,皆為沉香也。雞骨香以其枯燥清浮故名,青桂香即沉香黑斑者也。《倦遊雜錄》云:沉香木嶺南諸郡悉有之,瀕海州尤多,交干連枝,崗嶺相接,數千里不絕。葉如冬青,大者合數人抱,木性虛柔,山民或以構茅屋,或以為橋梁,為飯甑尤善。

白話文:

《香譜》與《香傳》記載的沉香

**《香譜》中記載:**沉香產於天竺與單于兩國,與棧香、雞骨香同屬一棵樹。其葉子像橘樹葉,冬天不凋零,夏天開白色圓形的小花,秋天結出紫色的果實,形狀像檳榔,味道辛辣。樹皮呈青色,木質類似櫸木和柳木。樹木中沉重、實心、黑色能沉水的部分,就是沉香。現在又有一種顏色為黃色也能沉水的沉香,稱為「蠟沉丁」。

**《香傳》中記載:**香的種類分為四種:沉香、箋香、生結香、黃熟香。

其中沉香又分為八種:烏文格、黃蠟、牛眼、牛角、牛蹄、雞頭、雞腿、雞骨。這八種都是沉香。雞骨香因為質地乾燥清浮而得名,青桂香則是沉香上带有黑斑的品種。

**《倦遊雜錄》中記載:**沉香木在嶺南各郡都有,沿海州郡尤多。它們枝幹交錯,連綿不絕,遍佈山嶺,綿延數千里。葉子像冬青,大的可以容納多人合抱。木質柔軟,山民常以此建造茅屋或橋樑,用於製作飯甑效果也很好。

有香者百無一二。蓋木得水方結香,多在折枝枯乾中,或為沉,或為煎,或為黃熟。自枯死者,謂之水槃香。今南恩、高竇等州,惟產生結香。蓋山民入山見香木之曲干斜枝,必以刀斫之成坎,經年得雨水所漬遂結香,復以鋸取之,刮去白木,其香結為斑點,亦名鷓鴣斑,燔之甚佳。

沉香之良者,惟在瓊、崖等州,俗謂角沉,乃生木中取者,宜用熏裛,黃熟乃枯木中得之,宜入藥用,其依木皮而結者,謂之青桂香,氣尤清。在土中藏久,不待刓剔而精者,謂之龍鱗。亦有削之自卷、咀之柔韌者,謂之黃蠟沉香,尤難得,此即伽楠香也。

白話文:

會散發香氣的木材,百中無一、二。這是因為木頭必須得到水分才能結香,大多出現在折斷的枝條或枯乾的木材中,有的沉在水裡,有的可以煎煮,有的呈黃色成熟。自然枯死的木材,稱為水盤香。現在南恩、高竇等州,只有這些地方能產出結香木。因為山民入山看見香木的彎曲樹幹和斜枝,就會用刀在上面砍出凹槽,經過多年雨水浸泡,就結香了,然後用鋸子取下,刮去白色木質部分,其香氣結集成斑點,也叫做鷓鴣斑,焚燒起來非常好聞。

沉香中最好的,只有在瓊州、崖州等地才能找到,當地人稱之為角沉,是從活著的樹木中取得的,適合用來熏香。黃熟則是從枯死的樹木中取得的,適合入藥使用。沉香依附著樹皮結成的,叫做青桂香,氣味特別清香。埋藏在土裡很久,不用刮削就已經很精華的,叫做龍鱗。還有一些削掉外皮後會自動捲起來、咀嚼起來柔韌的,叫做黃蠟沉香,特別難得,這就是伽南香。

《鐵圍山叢談》云:香木,初一種也,膏脈貫溢,則其結沉實,此為沉水香也。其類有四:謂之氣結,自然其間凝實者也;謂之脫落,因木朽而自解者也;謂之生結,先以刀斧傷之,而後膏脈凝聚其間也;謂之蠱漏,因傷蠹而後膏脈亦聚也。四者以自然脫落為上而其氣和,生結蠱漏則其氣烈為下焉。

其外則有半結半不結,為弄水沉,因其半結則實而色黑,半不結則不實而色褐,有謂之鷓鴣斑是也。復有名水盤頭,其結實厚者,亦近乎沉水香。但香水被伐,其根盤必有膏脈湧溢,故亦結,但數為雨淫,其氣頗腥烈,雖有香氣,不大凝實,謂之箋香。三者其產占城國,不若真臘國,真臘不若海南黎峒,又皆不若萬安、吉陽兩軍之間黎母山,至是為冠絕天下之香,無能及之矣。

白話文:

《鐵圍山叢談》記載:香木,最初只有一種,當其膏脈溢出,便會凝結沉實,這就是沉水香。沉水香的種類有四:

  • 氣結: 這是自然形成的凝結,其間自然堅實。
  • 脫落: 木頭朽壞後自然脫落的香塊。
  • 生結: 人們先用刀斧砍傷香木,之後膏脈在傷口處凝聚形成的結塊。
  • 蠱漏: 香木被蟲蛀後,膏脈在蟲蛀的地方聚集形成的結塊。

這四種沉水香中,自然脫落的品質最好,香味溫和;生結和蠱漏的香味較烈,品質較差。

除了沉水香,還有半沉半浮的香木,稱為弄水沉。這種香木半邊凝結,色澤黑實;另一邊沒有凝結,色澤褐而鬆散,有些人稱之為鷓鴣斑。

另外還有一種叫做水盤頭的香木,其結實厚重,也接近沉水香。由於香水被砍伐後,根部必然有膏脈湧出,也會形成結塊。但是這種結塊常受雨水侵蝕,香味比較腥烈,雖然有香味,但並不凝實,稱為箋香。

這三種香木都產自占城國,但品質不及真臘國的香木;真臘國的香木又不及海南黎峒的香木;而海南黎峒的香木又不及萬安、吉陽兩軍之間黎母山的香木。黎母山的香木品質最好,冠絕天下,無可比擬。

范成大曰:沉水香上品出海南黎峒,亦名土沉香,少大塊;其次如繭粟角,如附子,如芝菌,如茅竹葉者,皆佳。至輕薄如紙者,入水亦沉。香之節,因久墊土中,滋液下向,結而為香,採時而香悉在下,其揹帶木性者乃出土上。環島四郡果皆有之,悉冠諸蕃所出,尤以出萬安者為最勝。

蓋萬安山在島之正東,鍾朝陽之氣,香尤醞藉豐美。大抵海南香,氣皆清淑,焚一博許,氛翳滿室,四面悉香,至煤盡氣亦不焦,此南海香之辨也。占城、真臘等香,近年又貴,丁流眉來者,予試之,乃不及海南中下品。舶香往往腥烈,意味又短,帶木性,尾煙必焦。海北生交趾者,蕃舶皆聚欽州,謂之欽香,質重實,多大塊,氣尤酷烈,難可入藥,南人賤之。

白話文:

范成大所言沉香:

范成大說:上等的沉香產自海南黎峒,也叫土沉香,很少有大的塊頭;其次是像蠶繭、小米、附子、菌類、竹葉一樣的,都是上品。再差一點的就是薄如紙片,即使放入水中也會沉。沉香的結香過程,是因為長期埋在土中,滋潤的液體向下流動,結合成香,所以採集的時候,香都在下面,而上面帶有木質的部分是從土中露出來的。

海南島的四個郡都有沉香,都比其他地方的沉香更好,其中以萬安縣出產的沉香為最優。

因為萬安山位於海南島的正東方,聚集著朝陽之氣,所以產出的沉香特別香醇豐美。總之,海南的沉香,氣味都清新優雅,燃燒一小塊,香味瀰漫整個房間,四面八方都充滿香氣,直到燃燒殆盡,香氣也不會焦灼,這就是南海沉香的特色。

近年來,占城、真臘等地的沉香價格也高漲,我試過一些商人帶來的沉香,但品質卻不如海南中下等沉香。舶來的香料大多腥味濃烈,香味也不持久,還帶有木質的味道,燃燒完後尾煙會焦黑。至於海北交趾產的沉香,商人們都聚集在欽州販售,稱為欽香,質地沉重堅實,多為大塊,氣味十分濃烈,難以入藥,南方人看不上它。

蓬萊香者,亦出海南,即沉水香結未成者,多成片如小竺及大菌之狀,有徑一二尺者,極堅實,色狀如沉香,惟入水則浮,刳其揹帶木處,亦多沉。鷓鴣斑香,亦得之於海南,沉水蓬萊及絕好箋香中搓牙輕鬆,色褐黑而有白斑點點,如鷓鴣臆上毛,氣又清婉如蓮花。箋香出海南,香如蝟皮慄蓬及漁蓑狀。

蓋修治時雕鏤費工,去木留香,棘刺森然。香之精鍾於刺端,芳氣與他處箋香迥別。《黎岐紀聞》云:沉水香,俗人以為海南寶,牛角沉為最上,細花次之。粗花又次之。其有成片者,渾沌形類帽者,為帽頭沉;蟲蝕而有蟲空者,為蟲口沉,象形取義,各不同也。又有一種曰飛香,如牛筋飛、大練飛、苦瓜飛、麻雀飛等。

白話文:

蓬萊香產自海南,是沉香尚未完全凝結的形態,多呈片狀,形似小竹子或大菌,有的直徑有一兩尺,非常堅硬,顏色和沉香相似,但入水會浮起來。將它剖開,靠近木頭的地方,大部分也會沉下去。

鷓鴣斑香也產自海南,是沉水蓬萊香和上等箋香中經過搓磨後掉下來的碎屑,顏色是褐黑色帶有白色斑點,就像鷓鴣胸前的羽毛,氣味清幽淡雅,如同蓮花一般。箋香也產自海南,形狀像刺蝟的皮毛、栗子的果殼和漁夫的蓑衣。

因為製作時需要雕刻,耗費工時,去掉木頭只留香,所以表面布滿了尖刺。香的精華集中在刺尖,香味與其他地方的箋香截然不同。《黎岐紀聞》中記載:沉香是當地人眼中的寶貝,其中牛角沉最珍貴,細花沉次之,粗花沉再次之。那些呈片狀,形狀像帽子一樣的,稱為帽頭沉;被蟲蛀有空洞的,稱為蟲口沉,這些名稱都是根據形狀和寓意而起的。還有一種稱為飛香,形狀像牛筋、大麻繩、苦瓜和麻雀等等。

其形各殊,命名亦異。然飛香內亦有牛角沉、細花、粗花之分,未可概論,大概各香以沉水不沉水分貴賤耳。然香之出也有神,黎中人往往于山內偶遇香,用草縛其樹以作記,急取斧斤砍之,及再至其處,則草移別樹,而原香亦不可復得耳。

綜觀諸賢辨香之產地、結香之原因、香類之鑑別,已闡發無遺,毋庸炳章再辨矣。茲據前賢所名牛角沉,即今之墨沉,最上品是也。所謂鷓鴣斑、蓬萊香、帽頭沉、蟲口沉,即今之將軍帽、魚片沉之類是也。今之所謂毛沉者,實為前賢所謂香外削去之木也,為最次,不入藥用,不可不知也。

白話文:

沉香的外形各不相同,因此命名也不一樣。不過,飛香中也分為牛角沉、細花、粗花,不能一概而論,大致上都是以沉水和不沉水來區分貴賤。然而,沉香的出現也有奇妙之處,黎族人常常在山中偶然遇到沉香樹,就用草繩綁在樹上作為記號,趕緊拿著斧頭砍伐。等下次再去的時候,卻發現草繩已經移到了另一棵樹上,而原本的沉香樹也找不到了。

關於沉香產地、成因、種類鑑別,前人已經分析得非常透徹,不再需要贅述了。根據前人的說法,牛角沉就是現在的墨沉,是最好的品種。鷓鴣斑、蓬萊香、帽頭沉、蟲口沉,就是現在的將軍帽、魚片沉之類。現在的毛沉,其實是前人所說的香木外層削去後剩下的部分,是最差的,不能入藥,一定要知道這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