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增訂偽藥條辨》~ 卷三 (4)
卷三 (4)
1. 黃柏(三)
(柏,古字作櫱,今省筆作柏)
黃柏,本出漢中山谷,今以蜀中產者皮厚色深黃為佳。樹高數丈,葉似紫椿,經冬不調,皮外白里深黃色。入藥用其根,結塊如松下茯苓,氣味苦寒無毒。近有一種偽品,色黃而黑,味竟不苦,不知何物假充,用之得無害乎?
炳章按:黃柏,四川順慶府南充縣出者為川柏,色老黃,內外皮黃黑,塊片小者,佳,可作染料用。湖南及關東出者,為關柏,塊片甚大而薄,色淡黃者,次。東洋出者,為洋柏,色亦淡黃,質松,更不入藥。
白話文:
黃柏
(柏,古字作櫱,今省筆作柏)
黃柏,原本產於漢中山谷,現在以四川產的皮厚、色深黃為最佳。樹木高達數丈,葉子像紫椿,冬天也不會掉落,樹皮外層呈白色,內層深黃色。入藥使用的是它的根部,形狀像松樹下的茯苓,氣味苦寒無毒。近來出現一種假冒的黃柏,顏色黃中帶黑,味道甚至不苦,不知是用什麼東西冒充,使用它是否安全呢?
炳章按:四川順慶府南充縣產的黃柏稱為川柏,顏色老黃,內外皮呈黃黑色,塊片較小,品質最佳,可以作為染料使用。湖南和關東產的黃柏稱為關柏,塊片很大而薄,顏色淡黃,品質次之。東洋產的黃柏稱為洋柏,顏色也是淡黃色,質地鬆軟,根本不適合入藥。
2. 枳殼(四)
偽名洋枳殼,不知何種果實偽充。或云六七月採小香欒,偽為枳實、枳殼;或云採枸橘混充。又福州多橘,土人於夏秋間橘子未大,經風雨搖落者,拾而曬之,偽充枳殼,性既不同,誤用有害。按《周禮》云:橘逾淮而北為枳。今江南枳、橘皆有,江北有枳無橘,江西多枳,不僅逾淮而始變也。
七八月採者為枳實,九十月採者為枳殼。氣味苦酸,微寒,臭香形圓,花自多刺,穰內黃白,皮色深綠,故又名綠衣枳殼。主散留結,胸膈痰滯,逐水消脹滿,能瀉上焦氣分實邪,為治病要藥。若以偽品混售,真草菅人命矣。
白話文:
偽名洋枳殼,不知何種果實偽充。
市面上有種假冒的洋枳殼,不知道是用什麼果實偽造的。
或云六七月採小香欒,偽為枳實、枳殼;或云採枸橘混充。
有人說,六、七月採摘小香欒,用來冒充枳實和枳殼;還有人說,用枸橘來混充。
又福州多橘,土人於夏秋間橘子未大,經風雨搖落者,拾而曬之,偽充枳殼,性既不同,誤用有害。
福州盛產橘子,當地人在夏秋之際,橘子還沒長大,經風雨吹落後,便撿起來曬乾,用來冒充枳殼。然而,它們的藥性完全不同,誤用會帶來危害。
按《周禮》云:橘逾淮而北為枳。今江南枳、橘皆有,江北有枳無橘,江西多枳,不僅逾淮而始變也。
根據《周禮》記載:橘子過了淮河往北就變成了枳。現在江南地區既有枳也有橘,江北地區只有枳沒有橘,江西地區盛產枳,可見枳和橘的變化不僅僅是在過了淮河之後才開始。
七八月採者為枳實,九十月採者為枳殼。氣味苦酸,微寒,臭香形圓,花自多刺,穰內黃白,皮色深綠,故又名綠衣枳殼。
七、八月採收的是枳實,九、十月採收的是枳殼。它們的味道苦酸,性微寒,有一股臭香,形狀圓潤,花朵上長滿刺,果實內部的穰是黃白色,果皮顏色深綠,因此又叫綠衣枳殼。
主散留結,胸膈痰滯,逐水消脹滿,能瀉上焦氣分實邪,為治病要藥。若以偽品混售,真草菅人命矣。
枳實和枳殼主要用於散結、治療胸膈痰滯、逐水消腫,並且能瀉去上焦氣分實邪,是重要的治病藥物。如果用假貨混充出售,就等於草菅人命了。
炳章按:枳殼、枳實,為老嫩、大小之分別。江西沙河出者,細皮肉厚而結,色白氣清香而佳,龍虎山出者亦佳。四川出者,名川枳殼。色黃肉厚,味帶酸,次之。江浙衢州出者,皮粗色黃,卷口心大肉薄,亦次。浙江黃埠出者,肉鬆而大,有燈盞之名,更次,洋枳殼者,或即此也。
七八月採者,小而嫩、肉厚,干之黑褐色,為枳實;九十月採者,殼大、肉略薄、色白,為枳殼,每個對切為兩,皆以翻肚如盆口唇狀,須陳久者良。近時有一種臭橘,形亦相似,其氣惡濁,不堪入藥。
白話文:
炳章註解
枳殼和枳實,是同種植物在老嫩、大小上的區分。
產地與品質
江西沙河產的枳殼,皮薄肉厚且結實,顏色白淨,氣味清香,品質最佳;龍虎山產的枳殼品質也很好。四川產的枳殼,稱為川枳殼,顏色偏黃,肉厚,帶點酸味,品質次之。江浙衢州產的枳殼,皮粗顏色偏黃,開口處卷曲,心大肉薄,品質更次。浙江黃埠產的枳殼,肉質鬆軟且個頭大,俗稱燈盞枳殼,品質最差。洋枳殼可能就是指黃埠產的燈盞枳殼。
採收與辨識
七、八月採收的枳殼,個頭小而嫩,肉厚,乾燥後呈現黑褐色,稱為枳實;九、十月採收的枳殼,殼大,肉稍薄,顏色偏白,稱為枳殼。每個枳殼要對切為兩半,切面呈現翻肚狀,像盆口一樣有唇,陳久者品質較好。近年來市面上出現一種臭橘,外形與枳殼相似,但氣味惡濁,不可入藥。
3. 化橘紅(五)
按《嶺南雜記》「化州仙橘」:相傳仙人羅辦種橘於石龍之腹,惟此一株,在蘇澤堂為最,故梁氏家藏蘇澤堂化州橘皮,著有「橘紅歌」,歌長不錄。產清風樓者次之,紅樹者又次之。其實非橘,皮厚內酸,不可食;其皮釐為五片或七片,不可成雙,每片真者可值一金。前朝每年所產,循例具文報明上臺,屆期督撫差親隨跟同採摘批制。
官斯土者,亦不多得。彼土人云:凡近化州得聞譙樓更鼓者,其皮亦佳。故化皮贗者多,真者難得。關涵《嶺南隨筆》有云:化州署橘樹,一月生一子,以其皮入藥,痰立解,後為大風所折,即其地補種,氣味更殊。今稱化州橘紅者,率以增城各處所出香柚皮偽代之,氣味辛溫而烈,氣虛及有火者,萬不可服,服之即有害。昔豐順丁中丞撫閩時,贈化州橘皮一個,計五片,皮薄,色黯黃,微有毛孔,氣香味甘。
白話文:
根據《嶺南雜記》記載的「化州仙橘」:相傳仙人羅辦在石龍山腹種植了一棵橘樹,其中以蘇澤堂的這一棵最為珍貴。因此梁氏家族收藏著蘇澤堂產的化州橘皮,並寫了一首「橘紅歌」,歌長就不記錄了。清風樓產的橘皮品質次之,紅樹產的橘皮又次之。其實這些都不是真正的橘子,皮厚內酸,不能食用;其皮分成五片或七片,不能成雙,每片真品價值一金。以前每年產橘,官府會按照慣例向上呈報,到採摘期,督撫會派遣親隨跟隨一同採摘並批示。
當地官員也難以取得真正的化州橘皮。當地人說:凡是靠近化州能聽到譙樓更鼓的地方,產的橘皮也很好。所以化州橘皮的假貨很多,真品難得。關涵在《嶺南隨筆》中寫道:化州官署的橘樹,一月生一子,用其皮入藥,痰立解,後來被大風吹折了,當地重新種植,但氣味已不同。現在市面上所謂的化州橘紅,大多是用增城等地產的香柚皮假冒,氣味辛溫而烈,氣虛及有火的人,絕對不能服用,服用就會有害。以前豐順丁中丞在福建任職時,贈送過一個化州橘皮,共五片,皮薄,顏色暗黃,略有毛孔,氣味香甜。
且語:先君云,此予官化州學時,署中檻前一株,每年只產數枚,朝夕調護,寶而藏之。且云近化州得聞署中更鼓者,尚可用,舍此皆贗物也。今肆中辦有一種皮厚色綠者,皆柚皮偽充,醫者處方,幸勿輕率頻疏「綠毛化」及「化州皮」等名,徒服偽藥,於病鮮濟。不如只用陳久橘皮較為穩當,願與同志商之。
炳章按:梁紹壬云:化州橘樹,乃仙人羅辦種於石龍腹上,共九株,各相去數武,以近龍井略偏一株為最。井在暑大堂左廊下,龍口相近者次之,城以外則臭味迥殊矣。廣西孝廉江樹玉著《橘紅辨》謂:橘小皮薄,柚大皮厚;橘熟由青轉黃,柚熟透綠轉黃。間常坐臥樹下,細驗枝葉香味,明明柚也,而混呼之曰橘,且飾其皮曰紅,實好奇之過云。
白話文:
我父親說,他在化州讀書時,官署的窗前有一棵橘樹,每年只結出幾顆橘子,他每天都悉心照料,珍藏起來。他也說,只有化州官署鐘聲傳得到的地方才產真正的化州橘,其他的都是假貨。現在市面上有一種皮厚色綠的橘子,都是用柚子皮冒充,醫生開藥方時,千萬不要輕率地用「綠毛化」或「化州皮」這些名稱,以免誤服假藥,對病情毫無幫助。不如直接用陳久橘皮比較穩妥,希望與同行們商議一下。
炳章補充:梁紹壬說,化州的橘樹是仙人羅辦種在石龍的肚子上的,一共九株,彼此相距幾步,靠近龍井、略微偏一點的那株最好。龍井位於暑大堂左邊的走廊,靠近龍口的那株次之,城外則味道完全不同了。廣西孝廉江樹玉在《橘紅辨》中寫道:橘子小而皮薄,柚子大而皮厚;橘子成熟時由青轉黃,柚子成熟時則由綠轉黃。我經常坐在樹下,仔細觀察枝葉和香味,明明是柚子,卻混稱為橘子,還把它的皮裝飾成紅色,真是太奇葩了。
或有云,近龍井下有礞石,礞石能化痰,橘樹得礞石之氣,故化痰力更勝。《識藥辨微》云:化橘紅近日廣中來者,皆單片成束,作象眼塊,或三十五十片,兩頭以紅繩紮成一把。外皮綠黃色,內腹皮白色,周身有豬鬃皮,此種皆柚皮,亦能消痰,此近今名白毛紅。又一種為世所重,每扎十片如爪,用化州印,名五爪橘紅,亦柚皮所制,較掌片略佳,究之較真者遠甚也。
真化州橘紅,煎之作甜香,取其汁一點入痰盂內,痰變為水,此為上品,如梁氏家藏蘇澤堂橘紅,每一個七破,反折作七歧,曬乾氣甚香烈,此亦上品也。近今通行有黃色、綠色兩種,均七歧對摺,質薄有毛,黃色較綠色尤貴,雖非真品,皆屬柚皮之類,然用於寒痰、濕痰病尚效。凡屬陰火熱痰,及肝火爍肺涎痰,皆忌。
誤用之反增劇,甚則咳血,不可不知也。
白話文:
有人說,龍井附近有礞石,礞石能化痰,橘樹受到礞石的影響,所以化痰的功效更強。《識藥辨微》記載,近來廣州來的化橘紅,都是單片成束,像象眼一樣的塊狀,或三十到五十片,兩頭用紅繩綁成一把。外皮呈綠黃色,內腹皮白色,表面有像豬鬃一樣的毛,這種都是柚皮,也能消痰,現在稱為白毛紅。還有一種很珍貴的,每扎十片像爪子一樣,印著化州的印記,叫五爪橘紅,也是柚皮製成的,比掌片略好,經過仔細比較,品質更好。
真正的化州橘紅,煎煮時散發甜香,取其汁液滴入痰盂中,痰就會變成水,這是上品。像梁氏家收藏的蘇澤堂橘紅,每一片都有七個裂縫,反折成七個分支,曬乾後氣味十分香烈,也是上品。現在市面上流通的有黃色和綠色兩種,都是七個分支對摺,質地薄,有毛,黃色的比綠色的更貴,雖然不是真品,但都是柚皮類,用於治療寒痰、濕痰病症仍然有效。凡是陰火熱痰,以及肝火灼傷肺部導致的涎痰,都忌用。
誤用反而會加重病情,嚴重甚至會咳血,不可不知。
4. 橘絡(六)
橘絡,即橘瓤上筋膜。《日華子》謂:口渴,吐酒,煎湯飲之甚效。張隱菴云:能行胸中之飲,而行於皮膚,故又能疏達絡氣。貨缺之時,聞價值甚昂。射利之徒,用白萊菔細切如絲,曬乾,以橘皮煎濃汁浸潤,再曬偽充,橘絡色香,幾無以辨。巧則巧矣,如斲喪天良何?
炳章按:金御乘雲:橘絡能宣通經絡滯氣,予屢用以治沖氣逆於肺之脈脹,甚有效。趙恕軒云:通經絡氣滯脈脹,驅皮裡膜外積痰,活血,此其效用之實驗也。其產地亦有多種,如出廣東者,名廣橘絡,色白,條細,蒂少;出浙江衢州,名衢橘絡,色白,絡細長,皆佳;出四川者,色白黃,絡粗,略次;出臺州者,名臺橘絡,絡細少,帶蒂,為最次。
白話文:
橘絡,就是橘子果肉上的筋膜。古代醫書《日華子》記載,橘絡煎湯喝,對口渴、吐酒很有效果。醫學家張隱菴說,橘絡能疏通胸中積聚的液體,並使之運行到皮膚表面,所以也能疏通經絡之氣。
曾經有一段時間,橘絡非常稀缺,價格昂貴。有些人為了謀取暴利,就用白蘿蔔切成細絲,曬乾,再用橘皮煎出的濃汁浸泡,曬乾後冒充橘絡。這樣做出來的假橘絡,色香味都跟真橘絡幾乎一樣,難以辨別。雖然他們很狡猾,但這樣昧著良心賺錢,實在令人不齒。
醫學家炳章在書中引用了金御乘的說法,說橘絡能宣通經絡,消除經絡阻塞之氣。他本人也多次用橘絡治療肺部因氣逆而引起的脹滿,效果顯著。醫學家趙恕軒也說,橘絡能通經絡、疏通氣滯,驅除皮下和膜外積聚的痰液,活血化瘀。這些都是橘絡藥效的實驗證明。
橘絡的產地也有很多,產自廣東的叫廣橘絡,顏色潔白,條細,蒂頭少;產自浙江衢州的叫衢橘絡,顏色潔白,絡細而長,品質都很好;產自四川的,顏色白中帶黃,絡較粗,品質稍微差一點;產自台州的叫台橘絡,絡細而少,帶有蒂頭,品質最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