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立齋

《本草詳節》~ 卷之一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7)

1. 仙茅

味甘、辛,氣溫。有毒。生浙、蜀。根獨、莖直,旁附細根,內肉黃白、多涎,外皮粗、褐色,八月採。入心包,肝經。凡使,竹刀刮切,糯米泔浸去赤汁,酒拌蒸,或烏豆水浸一宿,亦可。

主一切風氣,暖腰腳,益陽道,補三焦命門,及心腹冷氣不能食。

按:仙茅,甘能養肉,辛能養肺,苦能養氣,咸能養骨,滑能養膚,酸能養筋,宜和苦酒服之自效。惟陽弱精寒、稟賦素怯者宜之,否則,反動相火,而成大害。

白話文:

仙茅味甘辛,性溫,有毒。生於浙江、四川。根獨生,莖直立,旁邊附著細根,內部肉質呈黃白色,多汁液,外皮粗糙呈褐色,八月採收。入心包經、肝經。使用時需用竹刀刮切,以糯米泔浸泡去除紅色汁液,再用酒拌勻蒸熟,或以烏豆水浸泡一夜,亦可。主治一切風氣,溫暖腰腳,滋補陽道,補益三焦命門,以及心腹冷氣導致的不能進食。

仙茅甘味能滋養肉,辛味能滋養肺,苦味能滋養氣,鹹味能滋養骨,滑味能滋養皮膚,酸味能滋養筋,宜與苦酒一起服用,自會見效。但陽氣虛弱、精寒、體質素來虛弱者宜用,否則會反倒助長相火,造成更大的危害。

2. 淫羊藿

味辛,氣溫。三枝九葉,凌冬不調,以生處不聞水聲者佳。胃、大腸、三焦、命門藥。山藥為使,得酒良。

主陰痿絕傷,莖中痛,女子絕陰無子,老年昏耄,中年健忘,一切冷風勞氣,筋骨拘攣,四肢不仁,瘰癧,赤癰,下部瘡,洗之出蟲。

按:淫羊藿,甘溫益陽氣,辛則走而能補,同白蒺藜、枸杞、蓯蓉、五味、牛膝、山茱萸為補真陽妙劑。

白話文:

淫羊藿的中醫特性與應用

藥性: 味辛,性溫。一株有三枝九葉,即使在冬季也不凋零,生長在水聲難聞之處的藥效最佳。適用於胃、大腸、三焦、命門等臟腑。以山藥為使藥,配酒服用效果更好。

主治:

  • 男性陽痿、遺精、陰莖疼痛
  • 女性陰虛不孕
  • 老年人昏迷健忘
  • 中年人健忘
  • 各種寒風引起的病症,如筋骨拘攣、四肢麻木
  • 瘰癧、赤瘡、下部潰瘍(可用其煎水洗患處,可殺蟲)

功效解析: 淫羊藿味甘溫,能補益陽氣,辛味則能走竄全身,起到補益的作用。與白蒺藜、枸杞、蓯蓉、五味子、牛膝、山茱萸等藥材搭配,可成為補益真陽的最佳藥方。

3. 菟絲子

味辛、甘,氣平。生近道,冤句者勝。夏生苗,初如細絲遍地,不能自起,得他草梗則纏繞而生,結子不甚分明,如碎黍米粒。又色黃、細者,名赤綱;色淺、大者,名菟虆,功力俱同。入腎經。山藥、松脂為使,得酒良。凡使,水淘洗去沙土,次以酒浸二三日,杵爛,捏成薄餅,日乾,研末。

主強陰,堅筋,腰疼,膝冷,莖中寒,精自出,溺有餘瀝,口苦燥渴,寒血為積,補肝臟風虛,久服明目。

按:菟絲子中和,凝正陽之氣而結也。五味之中,惟辛通四氣,復兼四味。《經》曰:腎苦燥,急食辛以潤之,菟絲子之屬是也。與辛香燥熱之辛迥別,功多於北方,故為固精首劑。

白話文:

菟絲子

性味歸經: 味辛甘,性平。入腎經。

形態: 生於路旁,纏繞其他草木生長。夏季發芽,初生時如細絲遍地,不能自立,需要依附其他草莖才能生長。果實不甚明顯,如碎黍米粒。色黃、細者稱為赤綱;色淺、大者稱為菟絲子,功效相同。

炮製: 用水淘洗去沙土,再用酒浸泡兩三日,搗碎,捏成薄餅,曬乾,研磨成粉。

功效: 強陰、堅筋、治腰痛、膝冷、莖中寒、精自出、小便餘瀝、口苦燥渴、寒血積聚、補肝臟風虛,久服明目。

配伍: 山藥、松脂為使,得酒良。

藥理: 菟絲子性平,能凝集正陽之氣而結實。五味之中,只有辛味能通達四氣,並兼具其他四味之性。經書中說:「腎性喜燥,若腎虛燥,急需食用辛味食物來滋潤」,菟絲子便是如此。它與辛香燥熱的辛味不同,功效主要偏向北方,所以是固精的首選藥物。

4. 蛇床子

味苦、辛、甘,氣平。入命門、三焦經氣分。惡牡丹皮、巴豆、貝母。凡使,入洗湯,生用;入丸散,以布包挼去皮殼,取淨仁,微炒用。

主四肢頑痹,浴男子陰,去風冷,益陽事,縮小便,去陰汗,濕癬,婦人子臟冷,陰中腫痛,赤白帶下,煎湯浴大風身癢。

按:蛇床子,苦除濕,溫散寒,辛潤腎,甘益脾。主男婦一切虛寒濕所生之病,世賤而不用何也?

白話文:

這味藥苦、辛、甘,性平。它能進入命門和三焦經氣分。忌與牡丹皮、巴豆、貝母同用。使用時,若用於洗湯,則生用;若用於丸散,則以布包起來揉去皮殼,取淨仁,微炒後使用。

它主要治療四肢頑痹、男子陰部風冷、益陽事、縮小便、去陰汗、濕癬、婦人子宮寒冷、陰部腫痛、赤白帶下等症狀。可以用它煎湯洗澡,治療大風身癢。

有人說蛇床子味苦能除濕,溫能散寒,辛能潤腎,甘能益脾。它能治男女一切虛寒濕所生之病,為何世人如此低賤它而不使用呢?

5. 狗脊

味苦、甘,氣平,微溫。生各處。葉小而圓,有赤脈,節疏莖大,直上,有刺,根凸凹巃嵸,如羊角強。一種黑色,一種有金黃毛。俱入腎經。萆薢為使。凡使,火燎去須,酒炒用。

主腎氣虛弱,風寒濕痹,腰膝軟弱,骨節作痛,老人失溺不節,女子傷中,關節重,淋露少氣。

按:狗脊,苦燥濕,甘益血,溫養氣,諸病皆腎虛所致,腎之氣血得補,故筋骨之病自愈。又入膀胱治濕,故又主周痹,女子諸病。

白話文:

藥物特性

  • 味道:苦、甘
  • 性質:平,微溫
  • 生長環境:各處皆可生長
  • 外觀:葉子小而圓,有紅色葉脈,節間稀疏,莖粗大,直立向上,有刺,根部凹凸不平,像羊角般堅硬。分為黑色和帶金黃色毛兩種。
  • 藥性歸經:都入腎經。
  • 炮製方法:以萆薢為使藥。使用時,先用火燎去毛須,再用酒炒製。

主治功效

  • 腎氣虛弱:腎氣不足引起的各種症狀。
  • 風寒濕痹:風寒濕邪入侵經絡引起的痺痛。
  • 腰膝軟弱:腰膝無力,行走不便。
  • 骨節作痛:骨骼關節疼痛。
  • 老人失溺不節:老年人尿頻、尿失禁。
  • 女子傷中:女子宮寒、痛經等症狀。
  • 關節重:關節沉重,活動不便。
  • 淋露少氣:小便淋漓不盡,氣短乏力。

藥理分析

  • 狗脊性味苦燥濕,甘益血,溫養氣。
  • 各種病症都源於腎虛,腎氣血得到補益,筋骨疾病自然痊癒。
  • 狗脊入膀胱經,可以治療濕氣,所以也可以主治周痹、女子諸病。

6. 益母子

味辛、甘,氣微溫。春初生苗,如嫩松,莖方,葉如艾而背青,有尖歧,節節生穗,叢簇抱莖,四五月有紅花、有白花二種,每萼內有子四粒,三稜,褐色。心胞絡、肝經藥。凡使,微炒,舂,簸去殼,取仁用。

主補中益氣,明目,益精,養肝益心,止渴,潤肺,療血逆,大熱,頭痛,心煩,女人胎產,調經。

按:益母子,活血順氣,有補陰之功,故名益母。服此則胎前無滯,產後無虛,以其辛散兼潤,行中有補也。時珍曰:予以之同四物、香附諸藥,治女人諸病,獲效甚多,蓋包絡生血,肝藏血,此物能活血補陰,故益精調經也。東垣言:瞳子散大者禁用,為其辛溫主散,能助火也。

當歸雖辛溫,而兼苦甘能和血,故不禁之。予謂目得血而能視,茺蔚子行血甚捷,瞳子散大,血不足也,故禁之,非助火也,血滯病目則宜之,故曰明目。

白話文:

註釋

  • 益母草能活血化瘀,順氣,並有補陰的功效,所以命名為「益母」。
  • 服用益母草,孕婦在懷孕期間可以避免胎兒停滯,產後也不易虛弱,這是因為益母草性辛散而兼具潤滑,在行氣活血的同時也有補益的功效。
  • 李時珍說:我用益母草配合四物湯、香附等藥物治療婦女各種疾病,療效非常好。因為心包絡主血,肝臟藏血,益母草能活血補陰,所以能益精調經。
  • 張元素說:瞳孔散大的人不能服用益母草,因為益母草辛溫主散,會助長火氣。
  • 當歸雖然性辛溫,但兼具苦甘,能和血,所以不受此限制。
  • 我認為眼睛靠血液才能看東西,益母草活血功效極快,瞳孔散大是因為血液不足,所以不能服用益母草,不是因為它助火。血液瘀滯導致眼疾則適宜服用,所以說益母草能明目。

總結

益母草是一種性溫和的藥材,能活血化瘀,補益氣血,對婦女疾病、眼睛疾病等都有很好的療效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瞳孔散大的人不宜服用。

7. 黃精

味甘,氣平。生山谷。葉似竹而不尖,對節而生,根橫行,如嫩生薑而黃色,四月開青白花,如小豆花,子白如黍粒,八月採。世云:黃精與鉤吻相似,不知鉤吻蔓生,葉如柿葉,殊非此類。

主補脾胃,潤心肺,除風濕,耐寒暑,助筋骨。

按:黃精,受戊己之淳氣,故為補黃宮之勝品。土者,萬物之母,母得其養,則水火既濟,木金交合,諸邪自去,百病不生,若用治病則非所急也。

白話文:

黃精

性味: 味甘,性平。

生長環境: 生於山谷。

形態特徵: 葉子像竹葉,但沒有尖端,對生於莖節上。根橫著生長,像嫩薑一樣,呈黃色。四月開花,花朵青白色,大小像小豆花。果實白色,像小米粒,八月份成熟。

辨別真偽: 世間流傳說黃精和鉤吻很像,但其實鉤吻是藤蔓植物,葉子像柿葉,跟黃精完全不同。

功效: 具有補脾胃、潤心肺、除風濕、耐寒暑、助筋骨等功效。

藥性解說: 黃精受戊己之氣的滋養,所以是補益脾胃的最佳藥材。土為萬物之母,母體得到滋養,則水火相濟,木金相合,各種邪氣自然消散,百病不生。如果用它來治病,倒不是最急迫的用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