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立齋
《本草詳節》~ 卷之一 (6)
卷之一 (6)
1. 何首烏
味甘、苦、澀,氣微溫。生各處。春生苗,葉尖長,相對,藤蔓延竹木牆垣間,夜交合相連,晝分開各指。有二種,雌者淡白,雄者淺紅,雌雄並用方效。肝、腎經藥。茯苓為使,忌豬血、鐵器、無鱗魚。凡使,竹刀刮去黑皮,米泔浸一宿,曬乾,搗碎,黑豆拌,九蒸九曬用。
主益血氣,黑髭發,長筋骨,補精髓,頭面風瘡,瘰癧,癰腫,五痔,腸風,產後及帶下諸疾。
按:何首烏,白者入氣分,赤者入血分。腎主閉藏,肝主疏泄,此物氣溫、味苦澀,苦補腎,溫補肝,澀能收斂精氣,所以能養血益肝、固精益腎,不寒不燥,功在地黃、天門冬之上,蓋氣血和則諸疾不生矣。
白話文:
何首烏味甘、苦、澀,性微溫。各地都有生長。春天發芽,葉子尖長,對生,藤蔓攀爬在竹木、牆垣間,晚上相互纏繞,白天則分開。有兩種,雌性顏色淡白,雄性顏色淺紅,兩種一起使用效果最好。歸肝、腎經。茯苓是它的輔藥,忌與豬血、鐵器、無鱗魚同用。使用時,要用竹刀刮去黑色的外皮,浸泡在淘米水中一夜,曬乾後搗碎,拌上黑豆,再經過九蒸九曬的炮製過程。
功效是滋補氣血,使頭髮烏黑,增強筋骨,補充精髓,治療頭面部的瘡瘍、瘰癧、癰腫、五痔、腸風,以及產後和帶下的各種疾病。
何首烏白色的入肺經,紅色的入血分。腎主藏精,肝主疏泄,何首烏性微溫,味苦澀,苦味能滋補腎臟,溫性能溫補肝臟,澀味能收斂精氣,因此能養血益肝、固精益腎,不寒不燥,功效在於地黃、天門冬之上,因為氣血調和了,各種疾病就不會產生了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