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立齋

《本草詳節》~ 卷之十二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二 (3)

1. 蜘蛛

氣微寒,有小毒。種類甚多,惟身小尻大,腹內有蒼黃膿者為佳。畏蔓菁、雄黃。凡使,取屋西結網者,去頭、足,研膏用。

主大人小兒㿉,及小兒丁奚大腹,吸蜈蚣咬毒,汁塗蛇毒,疔腫,齒䘌,燒灰點,脫肛立收。

2. 斑蝥

味辛,氣寒。有大毒。春食芫花,名芫青,青綠色,嘴尖,背上有一畫黃;夏食葛花,名亭長,黑身赤頭;秋食豆花,名斑蝥,黃斑色,背上有一畫黃、一畫黑,嘴尖處,有一小赤點;冬蟄地中,或牆石內,名地膽,黑頭赤尾,額上有大紅一點。馬刀為使,畏巴豆丹參空青,惡曾青、甘草、豆花。凡使,並去翅足,糯米炒熟用;生則令人吐泄。

主鬼疰,蠱毒,鼠瘻,疽疔,墮胎。

按:斑蝥,專走下竅,瘰癧疔疽,莫不有根,以斑蝥、地膽制度如法,能使其根從小便中出,或如粉片,或如血塊,或如爛肉,此其驗也。但毒之行,小便必痛澀難當,以木通滑石、燈心輩導之。

3. 蚯蚓

味鹹,氣寒。有小毒。入藥用白頸,是其老者。取得去土鹽之,日暴須臾成水。凡使,糯米泔浸一宿,無灰酒浸一宿,焙乾切,每一兩以蜀椒、糯米各二錢半,同熬至米熟揀出用。或為末,或燒灰,或化水用。

主解諸熱毒,傷寒伏熱狂謬,陽毒,結胸,大腹,黃疸,利小便,腳風,頭風,歷節風,喉痹,禿瘡,瘰癧,小兒卵腫。

按:蚯蚓,性寒而下行,寒故能解諸熱疾,下行故能利小便,治足疾,而通經絡也。

4. 雀甕

味甘,氣平。蠔蟲老者,吐白汁於樹間,凝聚漸堅如甕,其甕中子,雀喜食之,故名。惟取榴棘上者。

主蠱毒,鬼疰,喉痹,小兒臍風,急慢驚風,癇症。

5. 糞蛆

(附:馬肉蛆、蝦蟆肉蛆)

氣寒。蠅之子也。古法治醬生蛆,以草烏切片投之;癰疽生蛆,以木香檳榔末敷之;爛痘生蛆,以嫩柳葉鋪臥引出,藜蘆貫眾、白斂末、真香油調敷之。

主小兒諸疳積,疳瘡,熱病譫妄,毒痢作吐。

附:馬肉蛆,主針箭入肉中,及取蟲牙。

附:蝦蟆肉蛆,主小兒諸疳。

6. 蜻蛉

味辛,氣溫。取青色大眼者,餘黃黑者不入藥。

主補中,益陽,去冷氣。

7. 紅娘子

味苦,氣平。有小毒。初生頭方而扁,尖喙向下,六足,垂翼,黑色,及長則能飛,外翼灰黃,有黑斑,內翅五色相間,秋深生子在樗皮上,故又名樗雞。凡使,去翅足,以糯米炒黃,或麵炒黃,去米麵用。不可近目。

主陰痿,益精強志,行瘀血,療瘰癧,及目中結翳。

8. 壁錢

大如蜘蛛而形扁,斑色,八足而長,亦時脫殼,其膜色光白如繭,其蟲有毒,咬人至死。以桑柴灰煎取汁,調白礬末敷之。

主喉痹,鼻衄,金瘡出血不止,牙疳腐臭。

9. 牛蝨

主預解小兒痘疹毒,和米作餅,與兒空腹食之,終身可免痘瘡之患。

10. 蜣螂

味鹹,氣寒。胃、大腸、肝經藥。畏羊肉、角、石膏。凡使,端午自採取,蒸藏,臨用去足,火炙,勿置水中,令人吐。

主小兒驚癇瘈瘲,腹脹寒熱,大人癲疾陽狂,一切痔瘻,疔腫,附骨惡疽,墮胎,出箭簇。

11. 蠐螬

味鹹,氣微溫。有毒。狀如蠶而大,身短節促,足長有毛,生樹根及糞土者,外黃內黑;生舊茅屋上者,外白內黯,皆濕熱之氣,薰蒸而成。蜚蠊為使,惡附子。凡使,收得陰乾,與糯米同炒,至米焦黑,揀去米及身上口畔肉毛,並黑塵,作三四截,研粉用。

主惡血血瘀,破折血,在脅下堅滿痛,月閉,乳閉,取汁滴目,去青翳白膜,點喉痹即開。

按:蠐螬,能行血分,散結滯,故主諸血痹之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