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立齋

《本草詳節》~ 卷之六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 (3)

1. 蔓荊子

味苦、辛,氣微寒。陽中之陰。生水濱。蔓長丈餘,入春葉生舊枝,五月葉成似杏葉,六月有花,紅白色,黃蕊,九月有實,黑斑,大如梧桐子而輕虛。入膀胱、小腸經。惡烏頭、石膏。凡使,酒蒸,搗碎用。

主筋骨間寒熱,濕痹拘攣,風頭痛腦鳴,目淚睛痛,堅齒利竅,去白蟲。

按:蔓荊子,體輕而浮,上行而散,故主頭面風虛之邪,而諸經血熱,得之清涼也。

白話文:

味苦、辛,藥性稍微寒涼。屬於陽性中的陰性藥材。生長在水邊。藤蔓可長到十多尺,春天時,葉子會從舊枝上長出,五月時葉子長成類似杏葉的形狀,六月開花,花色為紅白色,花蕊是黃色的,九月結果,果實有黑色斑點,大小像梧桐子,但質地輕而空虛。歸膀胱經、小腸經。與烏頭、石膏相剋。凡是使用,需要用酒蒸過,搗碎後再用。

主要治療筋骨間的寒熱症狀,濕氣引起的肢體麻木、拘攣,風邪引起的頭痛、腦鳴,眼睛流淚、眼睛疼痛,能夠使牙齒堅固、耳竅通利,去除體內的白色寄生蟲。

總結:蔓荊子,質地輕而漂浮,藥性是向上發散的,所以主要治療頭面部風邪虛弱的病症,而身體各經脈的血熱症狀,用了蔓荊子後也能夠得到清涼的效果。

2. 槐實

味苦、辛,氣寒。純陰。生各處。其實作莢連珠,中有黑子,以子連多者佳。肝經氣分藥。凡使,去單子、五子,只取二子、三子者,以銅錘捶破,牛乳蒸一宿用。

主明目,除熱淚,頭腦心胸間熱風煩悶,風眩欲倒,心頭吐涎,漾漾如船車上,腸風,五痔,湯火瘡,男子囊墜腫痛,陰瘡濕癢,殺蟲,婦人崩中漏下,催生墮胎。

按:槐實,乃苦寒純陰之藥,為涼血要品。故除一切熱,散一切結,清一切火,皆在血分著績也。花,主同。

白話文:

槐實,味道苦澀辛辣,屬性寒涼,是純陰的藥物。各處都有生長。它的果實像莢果一樣串連成珠狀,裡面有黑色的種子,以種子串連較多的為佳。是屬於肝經氣分的藥物。凡是使用時,要去除單個的種子和五個種子的,只取兩個或三個種子的,用銅錘捶破,用牛奶蒸煮一個晚上後使用。

主要功效是明目,消除熱淚,治療頭腦心胸之間因熱引起的煩悶,因風引起的頭暈目眩想倒,心頭作吐涎水,像在船車上搖晃的感覺,腸風,五痔,燙傷,男子陰囊下墜腫痛,陰部瘡瘍濕疹搔癢,殺蟲,婦女月經崩漏不止,催生和墮胎。

槐實,是苦寒純陰的藥物,是涼血的重要藥品。所以能消除一切熱症,散解一切結聚,清除一切火氣,都是在血分發揮功效。槐花,功效相同。

3. 秦皮

味苦,氣微寒。生陝西、廬江。木似檀,枝幹青綠色,葉如匙頭,虛大而不光,並無花實,根似槐根,漬水書紙青色者真。入肝、膽經。大戟為使,惡吳茱萸。凡使,去骨用。

主兩目赤腫,風淚不止,及青盲白膜,男精衰,婦崩帶,兒癇身熱,又除熱痢下重,風寒濕痹。

按:秦皮,治目病驚癇,取其平木也;治下痢崩帶,取其收澀也;益精有子,取其澀而補也;痢則下焦虛,取其苦以堅之也。脾胃虛寒者,少用。

白話文:

秦皮味道苦,性質稍微寒涼。主要產於陝西、廬江一帶。樹木外觀像檀木,枝幹呈現青綠色,葉子像湯匙的頭部,比較寬大但不光滑,沒有花朵和果實。根部類似槐樹的根,浸泡在水中可以使紙張呈現青色,這才是真正的秦皮。藥性歸屬於肝經和膽經。使用時,搭配大戟可以增強藥效,但要避免與吳茱萸一起使用。使用時,要去除骨質部分。

主要治療眼睛紅腫疼痛、經常流眼淚、青盲(視力模糊)和白內障等眼疾,也能治療男子精氣衰弱、女子月經不正常或白帶過多,以及兒童癲癇發熱。此外,還能治療因熱引起的痢疾和腹部下墜感,以及因風、寒、濕引起的關節痹痛。

總而言之,秦皮治療眼疾和驚癇,是利用它能平息肝木的作用;治療下痢和崩漏,是利用它收斂固澀的作用;增強精力和幫助生育,是利用它固澀而補益的作用;治療痢疾是因為下焦虛弱,所以用它的苦味來堅固下焦。脾胃虛寒的人,應少量使用。

4. 訶黎勒

味苦、酸,氣溫。苦重酸輕。味厚,陰也,降也。生嶺南廣州者勝。六稜、黑色、肉厚者佳。凡使,酒浸後蒸,去皮取肉用。

主消宿食,去膨脹,止嗽痰,肺氣喘急,腸血瀉血,崩中帶下,漏胎胎動,脹悶氣喘,及患痢人肛門急痛,產婦陰痛,和蠟燒煙薰之,及煎湯薰洗。

按:訶黎子,酸以瀉肝收肺,苦以堅腎瀉脾,澀以厚大腸,有收斂降火之功。但嗽、痢未久者,不可驟用;而氣虛者,亦宜少服,以能澀腸,又能泄氣故也。

白話文:

訶黎勒的味道是苦澀、酸味的,屬性是溫性的。苦味較重而酸味較輕。味道濃郁,屬陰性,有下降的作用。產於嶺南廣州一帶的品質最佳。以外型呈六角形、黑色、肉質厚實的為上品。使用時,需先用酒浸泡後蒸過,去除外皮,取肉使用。

主要能消除積存的食物,去除腹部脹滿,止咳化痰,緩解肺氣喘促,治療腸道出血、腹瀉、婦女崩漏帶下、安胎止漏、胎動不安、胸腹脹悶氣喘,以及治療痢疾患者肛門急痛。對於產婦陰部疼痛,可以將訶黎勒和蠟一起燒煙薰患處,或是煎湯薰洗。

總結來說,訶黎子以酸味來瀉肝氣、收斂肺氣,以苦味來堅固腎氣、瀉脾氣,以澀味來增厚大腸,具有收斂和降火的功效。但是,咳嗽和痢疾剛發作不久的人,不可馬上使用;而體質虛弱的人,也應少量服用,因為它能收斂腸道,也能耗散氣力。

5. 蕤核

味甘,氣溫,一云微寒。生各處。葉似枸杞而狹長,花白,子附莖生,紫赤色,大如五味子,莖多細刺,五六月熟,採日乾。入肝經。凡使,以湯浸去皮尖,擘作兩片,用芒硝、木通同水煮一伏,取仁,研膏用。

主目赤痛淚出,目腫眥爛,破心下結痰痞氣,齆鼻。

按:蕤核,甘寒,治目疾風熱,乃其分以內事,若因於肝腎兩虛者,又非所宜矣。其治因熱生痰,中焦氣為痰痞,上焦心肺熱薰而成鼻齆,莫非甘寒之用也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,性溫,也有人說它稍微寒涼。各地都有生長。葉子像枸杞但比較狹長,花是白色的,果實附著在莖上生長,呈紫紅色,大小像五味子。莖上有很多細刺,五、六月成熟,採摘後曬乾。歸入肝經。凡是要使用,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,剝成兩半,用芒硝和木通一起加水煮一段時間,取出果仁,研磨成膏狀使用。

主要治療眼睛紅腫疼痛流淚、眼睛腫脹眼角潰爛,能破除心下結塊的痰和痞氣,以及鼻塞。

按照中醫理論來說,蕤核味甘性寒,治療眼睛因風熱引起的疾病,這是它功效範圍內的事。如果是因為肝腎兩虛引起的眼疾,就不適合使用它了。它治療因為熱引起的痰,中焦的氣被痰阻礙形成痞塊,上焦的心肺熱氣薰蒸而導致的鼻塞,都是它甘寒性質的功效所達到的效果。

6. 密蒙花

味甘,氣平、微寒。入肝經血分。

主青盲膚翳,赤腫眵淚,目中赤脈,小兒疳氣攻眼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,性質平和,略帶寒性。主要歸入肝經的血分。

主要治療青盲(看不見東西,眼盲的一種)、眼睛表面的翳膜遮蔽視線、眼睛紅腫、眼屎多、淚流不止、眼睛裡的紅絲血脈、以及小兒疳積病氣上攻眼睛等問題。

7. 辛夷

味辛,氣溫。生各處。木高數丈,春初未葉,苞長半寸而尖,有青黃茸毛順鋪,長半分許,夏開花,似蓮而小,香氣薰人。入肝、胃經。川芎為使,惡石脂,畏菖蒲、蒲黃、黃連、石膏。凡使,去毛,去心。

主風頭腦痛,解肌利竅,面腫,引齒痛,眩冒如在船車中,一切鼻病,去寸白蟲。

按:辛夷入肺,肺開竅於鼻,鼻通氣於天,天者頭也,而陽明胃脈環鼻而上行,腦為元神之府,而鼻為命門之竅,人中氣不足,清陽不升,則頭為之傾,九竅為之不利,辛夷之辛溫,走氣而入肺,其體輕浮,能助胃中清陽上行,通於天也。

白話文:

味道辛辣,藥性溫熱。各地都有生長。樹木高達數丈,春天初葉還沒長出時,花苞長約半寸且尖,有青黃色的絨毛順著鋪在上面,長約半分左右。夏天開花,像蓮花但比較小,香氣很濃郁。歸入肝經和胃經。以川芎為使藥,不宜與石脂同用,忌菖蒲、蒲黃、黃連、石膏。凡是使用,都要去除絨毛和花心。

主要治療因風邪引起的頭痛、腦痛,能疏散肌肉、通利孔竅,消除面部腫脹,緩解牙痛,頭暈目眩像在船或車上,以及各種鼻部疾病,還能驅除寸白蟲。

說明:辛夷歸入肺經,肺的孔竅在鼻子,鼻子與天氣相通,而天指的就是頭部,陽明胃經的脈絡環繞著鼻子向上運行,腦是元神所在,而鼻子是生命之門的孔竅。如果人體中氣不足,清陽之氣不能上升,就會導致頭部傾斜,九竅不通暢。辛夷的辛辣溫熱之性,能行走氣分而進入肺部,藥性輕浮,能夠幫助胃中的清陽之氣向上升發,通達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