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立齋

《本草詳節》~ 卷之十—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— (3)

1. 鸕鷀肉

(附:頭骨、翠鳥)

味酸、咸,氣冷。

主大腹鼓脹,利水(注:原作「小」,改)道。

附:頭骨,主下魚骨鯁。翠鳥同。

白話文:

鸕鷀肉,味道酸、鹹,性質寒涼。

主要治療腹部脹大鼓起,並能疏通水道,幫助排泄水分。(註:原文作「小」,應改為「大」)。

附註:鸕鷀頭骨,主要治療魚骨卡喉。翠鳥的功效也相同。

2. 鵜鶘脂

味鹹,氣溫,滑。水鳥也,大如蒼鵝,灰色,喙長尺余,直而且廣,口中正赤,頷下有皮袋,容二升,沉水食魚,一名青莊。凡使,剝取其脂,熬化掠取,就以其嗉盛之,則不滲漏,他物則透走。

主塗癰腫,治風痹,透經絡,通耳聾。

按:鵜鶘油,性走,能引諸藥透入病所,拔毒通竅,故治諸病。

白話文:

味道鹹,性質溫和,而且滑潤。鵜鶘是一種水鳥,體型像大蒼鵝,羽毛是灰色的,牠的鳥喙長度超過一尺,又直又寬,嘴巴裡面是紅色的,下巴有一個皮囊,可以容納兩升的容量。鵜鶘會潛入水中捕食魚類,牠又叫做青莊。凡是要使用鵜鶘的油脂,就剝下牠的脂肪,用加熱的方式將脂肪融化,然後撈取油脂,將撈取的油脂裝進牠的嗉囊裡,這樣油脂就不會滲漏出去,如果用其他容器裝,油脂就會滲透流失。

主要用於塗抹癰瘡腫痛,可以治療風痹,使藥效透入經絡,也能夠治療耳聾。

總之:鵜鶘油,藥性是走竄的,能夠引導其他藥物滲透進入病灶,拔除毒素,疏通孔竅,因此可以治療各種疾病。

3. 鷓鴣肉

味甘,氣溫。微毒。同竹筍食,令人腹脹;自死者不可食。

主解野葛、菌子、生金毒,及蠱氣欲死。

按:鷓鴣,喜食烏頭、半夏苗,中其毒者,甘草、生薑解之。

白話文:

鷓鴣肉味道甘甜,性質溫熱。帶有微小的毒性。如果和竹筍一起食用,會讓人肚子脹氣;如果是自然死亡的鷓鴣,就不能吃。

主要能解野葛、毒蘑菇、生金屬的毒,以及蠱毒導致的瀕死狀態。

說明:鷓鴣喜歡吃烏頭、半夏的幼苗,如果中了這些毒,可以用甘草、生薑來解毒。

4. 鸜鵒肉

味甘,氣平。

主炙食,療五痔,及吃噫下氣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,性質平和。

主要用來烤熟食用,可以治療五痔,以及因為打嗝而導致的氣往下走。

5. 練鵲

味甘,氣溫、平。

主風疾,浸酒日飲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,性氣溫和、平和。

主要治療風邪引起的疾病,可以浸泡在酒中每天飲用。

6. 啄木烏

味甘、酸,氣平。

主勞蟲,風癇。燒灰納孔中,治痔瘻,牙疳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、微酸,性質平和。

主要治療體內寄生蟲病、風癇(類似癲癇的疾病)。將其燒成灰後塞入瘡孔中,可以治療痔瘡、肛門瘻管、牙疳。

7. 慈鳥

味鹹、酸,氣平。北土極多,似烏鴉而小,群飛作鴉鴉聲,初生母哺六十日,長則反哺,不羶臭,可食。

主勞瘦,骨蒸,咳嗽。

白話文:

味道鹹酸,性情平和。在北方地區非常多,外形像烏鴉但比較小隻,成群飛行時會發出鴉鴉的叫聲。剛出生時由母鳥哺育六十天,長大後會反過來餵食母鳥,沒有腥臭味,可以食用。

主要治療因勞累而消瘦、骨蒸潮熱、咳嗽等症狀。

8. 鴟頭

味鹹,氣平。凡使,取雄者,微炙用。

主頭風目眩,癲癇。

白話文:

味道鹹,藥性平和。凡是使用這種藥材,要選用雄性的鴟頭,稍微烤過後再使用。

主要可以治療頭痛眩暈、癲癇等症狀。

9. 鷺肉

味鹹、腥,氣平。

主炙食之,益脾補氣。

白話文:

鷺肉味道鹹且帶腥味,性質平和。

主要用來烤熟食用,可以增強脾臟功能、補益氣力。

10. 烏鴉

味酸、澀,氣平。羶臭不可食,止可治病。

主瘦病咳嗽,骨蒸勞病,以瓦瓶泥固,燒存性為末,每飲服一錢。

白話文:

味道酸澀,性質平和。帶有腥臭味不能食用,只能用來治療疾病。

主要治療身體消瘦、咳嗽、骨蒸勞熱等病症,將烏鴉以瓦瓶密封,用泥土封固後燒成灰,研磨成粉末,每次飲用時服用一錢。

11. 喜鵲

味甘,氣寒。

主石淋,消結熱,燒灰服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,性質寒涼。

主要治療泌尿道結石,消除身體的鬱結熱氣,將它燒成灰後服用。

12. 鱗部

13. 龍骨

(附:齒)

味甘,氣平。生晉地川穀,及太山水岸、土穴中死龍處。採無時。骨細文廣者是雌,骨粗文狹者是雄。五色具者上,白色、黃色者中,黑色者下,舐之著舌者良。入心、肝、包絡、腎經。得人參、牛黃良,畏石膏。凡使,煅赤,為粉用。

主精滑遺泄,小便不禁,腸風下血,泄痢膿血,夜夢紛紜,鎮驚安神,止陰瘧,及恚怒氣伏在心下,不得喘息,鬼疰,精魅,女人胎漏崩漏,腸癰,內疽陰蝕,久不斂口生肌,小兒臍瘡,末傅之。

按:龍骨,能收斂浮越之正氣,固大腸而鎮驚,《經》曰,澀可去脫,此之謂矣。

附:齒,味澀,氣涼。得人參、牛黃良。主大人驚癇,諸痙癲疾,小兒五驚、十二癇。

白話文:

龍骨,味道甘甜,藥性平和。產於山西一帶的河谷,以及泰山水邊的土穴,相傳是死龍埋葬的地方。採集時間沒有限制。骨頭紋路細而寬的是雌性,骨頭紋路粗而窄的是雄性。五種顏色都有的是上品,白色、黃色是中等,黑色是下品,用舌頭舔會黏住舌頭的是好的。歸心經、肝經、心包經、腎經。與人參、牛黃一起使用效果更好,忌與石膏同用。凡是使用,都要煅燒至紅色,然後磨成粉末使用。

主要治療遺精滑泄、小便失禁、腸風下血、腹瀉膿血、夜裡多夢、驚悸不安、安神定驚、治療陰瘧、以及因為生氣而導致氣鬱在胸口、呼吸困難、鬼怪纏身、精怪作祟、婦女胎漏崩漏、腸癰、內部的陰性瘡瘍久不癒合、難以長出新肉、嬰兒臍瘡,可以將藥末塗在患處。

總結來說:龍骨,能夠收斂向上浮散的正氣,鞏固大腸功能,並有鎮驚安神的作用。《黃帝內經》說「澀味可以止脫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

附錄:龍牙,味道澀,藥性涼。與人參、牛黃一起使用效果更好。主要治療大人驚嚇引起的癲癇、各種抽搐、癲狂等疾病,以及小兒的五種驚風、十二種癇症。

14. 紫梢花

味甘,氣溫。系龍之遺瀝,值流槎則枯著木枝,如蒲槌狀,色微青黃。

主真元虛憊,陰痿,遺精,白濁如脂,小便不禁,囊下濕癢,女人陰寒冷帶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,性質溫熱。它據說是龍遺留下來的精液,漂流到木頭上就會附著在枝幹枯萎處,形狀像蒲棒,顏色略帶青黃。

主要用於治療真元虛弱、陽痿、遺精、像油脂般混濁的白帶、小便失禁、陰囊下方濕癢,以及婦女的陰部寒冷和白帶過多。

15. 鯪鯉甲

味鹹,氣微寒。有毒。狀如鼉而小,背如鯉而闊,首如鼠而無牙,腹無鱗而有毛,長舌尖喙,尾與身等,常吐舌誘蟻食之。凡使,或炮,或燒,或酥炙、醋炙、童便炙,土炒、蛤粉炒,以尾甲力勝。

主山嵐瘴瘧,痰瘧,風濕冷痹,通經脈,下乳汁,婦人鬼魅悲泣,小兒驚邪,一切癰腫排膿,殺蟲。

按:鯪鯉甲,穴山而居,寓水而食,出陰入陽,能竄經絡,達於病所,用之引藥,不宜多服。

白話文:

味道鹹,性質稍微寒涼,有毒。外形像小型的鼉(鱷魚),背部像鯉魚一樣寬闊,頭部像老鼠但沒有牙齒,腹部沒有鱗片卻有毛,有長長的舌頭和尖尖的嘴巴,尾巴和身體一樣長。常常伸出舌頭引誘螞蟻來吃。使用時,有的用炮製,有的用燒烤,有的用酥油烤、醋烤、童子尿烤,也有用土炒、蛤蜊粉炒,其中尾部的甲片力量最強。

主要治療山嵐瘴氣引起的瘧疾,痰瘧,風濕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,能疏通經絡,促進乳汁分泌,治療婦女因鬼魅而引起的悲傷哭泣,以及小兒驚嚇引起的邪病,各種癰腫化膿時能幫助排膿,並能殺蟲。

說明:鯪鯉甲,在山裡挖洞居住,在水邊覓食,能出入陰陽之間,能竄行於經絡,到達病灶,用它來引導藥力,不宜多服。

16. 蛤蚧

(注:原作蚧蛤,改)

味鹹,氣平。有小毒。首如蟾蜍,背綠色,上有黃斑點,如古錦紋,長尺許,尾短,其聲最大,多居木竅間,牝牡上下相呼,累日情洽乃交,兩相抱負,自墮於地,人往捕之,亦不知覺。凡使,其毒在眼,須去眼及甲上、尾上、腹上肉毛並頭足,勿傷尾,酥炙,蜜炙令黃色,熟搗,口含奔走不喘息者始真,宜丸散中用。

主虛勞久嗽不愈,肺間積虛熱,久而成瘡,嗽出膿血,闢傳屍鬼物,壯元陽,通月水,利水道,下石淋。

按:蛤蚧屬陰,能補水之上源,則肺腎皆得所養,故定喘止渴,功同人參;益氣養陰,助精扶羸,功同羊肉,近世治勞損皆用之,取其滋補也。

白話文:

蛤蚧的味道鹹,性質平和,帶有輕微毒性。牠的頭像蟾蜍,背部是綠色的,上面有黃色的斑點,像古代錦緞的花紋。身長約一尺左右,尾巴短,叫聲非常大。牠們大多棲息在樹木的洞穴中,雌雄會互相呼喚,連續幾天情意相合才會交配。交配時,兩者會互相擁抱,然後從樹上掉到地上,即使有人去捕捉牠們,牠們也不會察覺。

使用蛤蚧時,牠的毒性在眼睛,所以必須去除眼睛、甲殼上的肉、尾巴上的肉、腹部的毛、頭和腳,但不要傷到尾巴。將蛤蚧用酥油或蜂蜜烤到呈現黃色,搗爛後,如果含在口中奔跑而不喘氣,才是真品。適合做成藥丸或藥粉使用。

蛤蚧主要用於治療虛勞久咳不癒、肺部積虛熱、久而形成瘡瘍,導致咳嗽吐膿血等症狀。蛤蚧還能驅除傳屍鬼物,補壯元陽,調經,利尿,以及治療尿道結石。

蛤蚧屬於陰性,能滋補水液的源頭,這樣肺和腎都能得到滋養,所以蛤蚧能平喘止渴,功效與人參相同;它能補益氣血,滋養陰液,幫助精力的恢復,扶持虛弱的身體,功效與羊肉相似。近代治療勞損的人都使用蛤蚧,就是看中它的滋補功效。

17. 白花蛇

味甘、咸,氣溫。有毒。湖、蜀、黔皆有,惟蘄擅名。龍頭虎口,黑質白花,脅有二十四方勝文,腹有念珠斑,口有四長牙,尾上有一拂指甲,雖乾枯而眼光不陷。凡使,去頭尾,各去三五寸,酒浸三日,火炙,去皮骨,取肉用。

主一切風證,中風喎斜,暴風瘙癢,大風,小兒急慢驚風,癮疹,白癜風。

按:白花蛇,能透骨搜風,內臟腑,外皮膚,無處不到。蓋蛇性善竄,能引藥至於有風疾處,故也。

白話文:

白花蛇,味道甘甜、帶鹹,性質溫和,但有毒。在湖廣、四川、貴州等地都有出產,但以蘄州出產的最為有名。這種蛇的頭部像龍,嘴巴像虎,身體黑色帶有白色花紋,兩側有二十四個像方勝的紋路,腹部有像念珠般的斑點,嘴裡有四顆長牙,尾巴尖端有一個像指甲的突起,即使是曬乾後眼睛的光澤也不會凹陷下去。使用時,要去除頭尾,各去掉三到五寸,用酒浸泡三天,再用火烤,去掉皮和骨頭,只取肉來使用。

主要治療各種風病,像是中風導致的口眼歪斜、突然發作的皮膚搔癢、大風癩病、小兒急慢驚風、蕁麻疹、白癜風等疾病。

總結來說,白花蛇能深入骨髓搜尋風邪,無論是內臟器官還是皮膚表面,都能到達。這是因為蛇的特性是擅長鑽竄,能引導藥物到達有風疾的地方,所以能發揮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