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立齋

《本草詳節》~ 卷之五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 (6)

1. 厚朴

味苦,氣溫。生各處。葉如檞葉,五六月結實,如冬青子,生青熟赤,皮鱗皺而厚,紫色多潤者佳。乾薑為使,惡澤瀉、硝石、寒水石,忌豆,食之動氣。凡使,去粗皮,薑汁浸,炒用。

主中風傷寒,頭痛寒熱氣,血痹死肌,溫中益氣,消痰下氣,霍亂轉筋,腹痛脹滿,胃中冷逆,胸中嘔不止,泄痢,積年冷氣,腹內雷鳴,消宿食,去結水、宿血、吐酸水,殺腸中蟲,通月經,下淋露。

按:厚朴,屬土有火,其氣溫,能瀉胃中之實。平胃散佐以蒼朮,平胃土之太過,以致中和,非溫補也。治腹脹者,必是寒脹,於大熱藥中,用其溫暖脾胃,氣得開通,而滯氣自行,滯行則去之。若氣實人,誤服參耆,以致脹悶,或作喘,宜此瀉之。然同枳實、大黃則泄實滿,所謂消痰下氣是也;同陳皮、蒼朮,則除濕滿,所謂溫中益氣是也;同解利藥,則治傷寒頭痛;同瀉痢藥,則厚腸胃。大抵性味苦溫,用苦則泄,用溫則補也。

若胃氣虛弱,及不因寒痰冷積致病者,俱禁用。

白話文:

厚朴味道苦澀,性質溫和。各地都有生長。葉子像檞樹葉,五六月結果實,像冬青子,生時青色,成熟時紅色。樹皮有鱗狀皺褶且厚實,紫潤的品質較好。用乾薑作為輔助藥,忌與澤瀉、硝石、寒水石同用,忌食豆類,吃了會使氣機紊亂。使用時,要去除粗糙的表皮,用薑汁浸泡後炒過再用。

主要治療中風、傷寒,引起的頭痛、發冷發熱等症狀,以及氣血不通造成的肌肉麻木。能溫暖脾胃、補益氣力,消除痰液、使氣下行,治療霍亂轉筋、腹痛脹滿、胃部冷痛、胸悶嘔吐不止、泄瀉痢疾、多年寒氣、腹內腸鳴、消化積滯食物、去除停留在體內的積水、瘀血、吐酸水,殺腸道寄生蟲,疏通月經,治療淋漓不盡的小便。

總結:厚朴屬性為土中帶火,性質溫和,能瀉掉胃中過盛的實邪。平胃散搭配蒼朮,可以平衡胃土的過盛,達到中和的效果,並非溫補。治療腹脹,一定是寒氣引起的脹滿,於溫熱藥中,利用它溫暖脾胃,使氣機暢通,氣滯疏通,脹滿自然消除。如果氣機旺盛的人,誤服人參黃耆等補氣藥,導致脹悶,甚至氣喘,就適合用厚朴來疏泄。然而,搭配枳實、大黃則能瀉去實邪積滯,這就是所謂的「消痰下氣」;搭配陳皮、蒼朮則能去除濕氣引起的脹滿,這就是所謂的「溫中益氣」;搭配解表藥則能治療傷寒頭痛;搭配治療腹瀉的藥物,則能強健腸胃。總體而言,厚朴性味苦溫,用其苦味可以疏泄,用其溫性可以補益。

如果胃氣虛弱,以及不是因寒痰冷積引起的疾病,都禁止使用厚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