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詳節》~ 卷之九 (3)
卷之九 (3)
1. 礞石
味甘、咸,氣平。陰也,沉也。生江北,以盱山出者為佳。有青、白二種,以青者為佳,堅細青黑,打開有白星點,煅後星黃如麩金,其無星者不入藥。凡使,礞石四兩打碎,入消石四兩拌勻,炭火十五斤簇定,煅至消盡,其石色如金,取研末,水飛去消,用。
主食積不消,留滯臟腑。宿食,癥塊,積痰,驚癇,小兒食積羸瘦,婦人積年食癥,攻刺心痛,得巴豆、硇砂、大黃、荊三稜,作丸服良。
按:礞石,乃厥陰之藥,風木太過,來制脾土,氣不運化,積滯生痰,壅塞上中二焦,變生風熱諸病,故宜此藥重墜,制以消石,其性疏快,使木平氣下,而痰積通利,諸症自除,然止可用之救急,氣弱脾虛者不宜。王隱君則謂,痰為百病,不論虛實寒熱,通以滾痰丸治之,豈理也哉?
白話文:
礞石,味道甘甜、帶鹹,性平。屬於陰性,有下沉的特性。產於長江以北地區,以盱山出產的品質最好。有青色和白色兩種,其中以青色的為佳,質地堅硬細緻、顏色青黑,敲開後有白色星點,煅燒後星點會變成像麩皮般的金黃色,沒有星點的則不能入藥。凡是使用時,將礞石四兩打碎,加入硝石四兩攪拌均勻,用十五斤木炭火堆圍住,煅燒至硝石全部消失,礞石顏色呈現金黃色,取出研磨成粉末,用水淘洗去除硝石,即可使用。
主要用於治療食物積滯不消化,停留在內臟。也能治療宿食、腫塊、痰積、癲癇、小兒食積瘦弱、婦女多年食積等,以及刺痛心口的疼痛,配合巴豆、硇砂、大黃、三稜等藥材做成藥丸服用效果良好。
礞石屬於厥陰經的藥物,能治療因風木過盛而制約脾土,導致氣機不順、積滯生痰,阻塞上中二焦,進而產生風熱等各種疾病,所以適合用這種藥物來使其下沉。用硝石來制約它的藥性,使之疏通流暢,讓肝木平靜、氣機下行,痰積就能順利排出,各種症狀自然消除。然而,這種藥只能用於急救,氣虛脾弱的人不宜使用。王隱君認為痰是各種疾病的根源,不論虛實寒熱都用滾痰丸來治療,這實在是沒有道理的。
2. 消
味苦,氣寒。生鹵地。彼人刮掃煎汁,經宿結成,狀如末鹽,再以水化煎澄,去沙上滓腳,入蘿蔔數枚同煮熟,去蘿蔔,傾入盆中,經宿凝結,在下粗樸者為樸消,在上有芒者為芒消,有牙為馬牙消,一名英消,以芒消或馬牙消置風日中吹去水氣,自成輕飄白粉者,為風化消。謂之曰消者,以見水則消,又能消化諸物也。
凡牛馬諸皮須此治熟,故又名鹽消、皮消。又有硝石,地霜煉成,凝底成塊,亦有芒硝、牙硝之稱,性治相同。
白話文:
味道苦,性質寒涼。生長在鹽鹼地。當地人刮取後煎煮汁液,放置一夜就會凝結成結晶,形狀像細鹽。再用水溶解煎煮澄清,去除沙子等雜質,放入幾條蘿蔔一起煮熟,撈出蘿蔔,將湯汁倒入盆中,放置一夜凝固。底層粗糙的稱為樸硝,上層有芒刺狀結晶的稱為芒硝,有牙齒狀結晶的稱為馬牙硝,又名英消。將芒硝或馬牙硝放在通風日曬的地方吹乾水分,自然形成輕飄飄的白色粉末,稱為風化硝。之所以稱為「消」,是因為它遇到水就會溶解,而且能消化其他物質。
凡是牛馬等動物的皮革都需要用它來處理熟化,所以又稱為鹽消、皮消。另外還有硝石,是將地霜煉製而成,底部凝結成塊狀,也有芒硝、牙硝的稱呼,藥性相同。
3. 朴硝
味苦、咸,氣寒。
主六腑積聚,天行熱疾頭痛,及熱脹,腫毒排膿。
白話文:
味道苦澀、帶有鹹味,藥性寒涼。
主要用於治療六腑的積滯、流行性熱病引起的頭痛,以及熱脹、腫毒排膿等症狀。
4. 芒硝
(附:馬牙硝)
味辛、苦、咸,氣大寒。
主五臟積聚,久熱胃閉,除邪氣,破留血,腹中痰實結搏,通經脈,利大小便,及月水,破五淋,散惡血。墮胎。
附:馬牙硝,味甘,氣大寒。主五臟積熱伏氣,末篩點眼赤,去赤腫障翳,澀淚痛。
按:朴硝,是初次煎成者,質重濁而味酷澀,所以力緊;芒硝,是朴硝淋過煉成者,質清明而性輕爽,所以稍緩;朴硝,止可施於鹵莽之人,及傅塗之藥,若湯散必須芒硝、牙硝為佳。硝,稟太陰之精,水之子也,氣鹹味寒(注:當是味鹹氣寒),走血而潤下,盪滌三焦腸胃實熱,陽強之病,用為折治火邪要藥。
然傷寒妊娠亦用者,以大黃引之,急過胎所,直入大腸,潤燥軟堅,瀉熱而母子俱安,《經》云有故無殞此之謂歟。元素曰:惟忌三、五、七月,八、九月,余皆不妨。噫!孕婦豈能擇月而病?《內經》安有未了之言,意求詳慎,反滋疑惑矣!但須審其用之宜不宜,元素之言,可勿泥也。
白話文:
芒硝
(附帶說明:馬牙硝)
味道辛辣、苦澀、鹹,藥性非常寒冷。
主要治療五臟內的積聚病症,長期發熱導致的胃部堵塞,能驅除邪氣,破除體內淤積的血塊,消除腹中痰液結成的硬塊,疏通經絡,促進大小便的排出,以及調順女性月經,破除五淋病症,散去惡血,並能導致墮胎。
附帶說明:馬牙硝,味道甘甜,藥性非常寒冷。主要治療五臟的積熱和潛伏的邪氣。磨成粉末篩過後點入眼睛,可以去除眼睛紅腫、遮蔽視線的眼翳,也能止住眼睛流淚和疼痛。
說明:朴硝是第一次煎煮提取的,質地厚重渾濁,味道苦澀,藥力強勁;芒硝是朴硝經過淋洗提煉而成的,質地清澈明亮,藥性較為輕緩。朴硝只能用在魯莽之人,或是外敷的藥膏,如果是內服的湯劑或散劑,則必須使用芒硝或馬牙硝較為適宜。硝這種藥材,稟承太陰的精華,是水所生的,味道鹹而藥性寒涼(應該是味鹹氣寒),能入血而使之潤澤下行,盪滌三焦腸胃的實熱,對於陽氣過盛的病症,是能制服火邪的重要藥物。
然而,傷寒病和懷孕時也使用芒硝,是因為用大黃來引導藥力,使之快速通過胎兒所在之處,直接進入大腸,潤燥軟化堅硬的糞便,排除熱邪,使母親和胎兒都平安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有病因所以不會有死亡。」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吧。李杲說:使用芒硝唯獨要避開懷孕的第三、五、七個月,以及八、九月,其餘月份都沒關係。唉!難道孕婦還能選擇月份來生病嗎?《黃帝內經》中應該還有更詳細的說明,只是為了更加謹慎小心,反而產生了疑惑!但還是需要審慎考慮是否適合使用,李杲的說法,不必過於拘泥。
5. 玄明粉
味辛、甘,氣冷。忌苦參。造法:朴硝十斤,長流水一石,煎化去滓,星月下露一宿,去水取消,每一斗用蘿蔔一斤,切片同煮熟,濾淨再露一宿,取出每消一斤,用甘草一兩,同煎去滓,再露一宿,取出,以大沙罐一個,築實盛之,鹽泥固濟厚半寸,不蓋口,置爐中,以炭火十斤,從文至武煅之,待沸定,以瓦一片蓋口,仍前固濟,再以十五斤頂火煅之,放冷一伏時,取出,隔紙安地上,盆覆三日,出火毒,研末,每一斤,入生甘草末一兩、炙甘草末一兩,和勻,瓶收用。
主心熱煩躁,五臟宿滯癥結,明目,退膈上虛熱,消腫毒。
按:玄明粉,去胃中之實熱,蕩腸中之宿垢,大抵用代盆硝耳。若脾胃虛冷,及陰虛火動者,仍忌。
白話文:
味道辛辣、甘甜,性質寒涼。忌與苦參同用。製作方法:取朴硝十斤,加入大量流動的清水(約一石)煎煮至溶化,去除雜質,在星月下露天放置一夜,去除水分並析出結晶,每使用一斗朴硝,加入蘿蔔一斤切片一同煮熟,過濾乾淨後再次露天放置一夜,取出每斤結晶,加入甘草一兩一同煎煮並去除雜質,再次露天放置一夜,取出,用一個大的砂罐,將結晶壓實放入,用鹽泥封固罐口,厚度約半寸,不要完全封蓋,放置於爐中,用炭火十斤,由小火慢慢加熱至大火煅燒,待沸騰穩定後,用瓦片覆蓋罐口,並再次用鹽泥封固,再用十五斤炭火自上向下煅燒,待冷卻一個時辰後取出,隔著紙放置於地上,用盆子倒扣覆蓋三天,以去除火毒,研磨成粉末,每一斤粉末,加入生甘草粉末一兩、炙甘草粉末一兩,混合均勻,用瓶子裝好保存使用。
主要用於治療心中熱悶煩躁,五臟內積滯留的病症,可以明亮眼睛,退卻膈上的虛熱,消除腫痛毒瘡。
說明:玄明粉,可以去除胃中的實熱,清除腸內的宿便污垢,大致可以替代盆硝使用。如果脾胃虛弱寒冷,以及陰虛火旺的人,則仍然要忌用。
6. 石硫黃
味酸,氣溫。有毒。產處必有溫泉,作硫黃氣。有二種:石硫黃,生南海琉球;土硫黃,生廣南。以嚼之無聲者佳,舶上倭硫黃亦佳。曾青為使,畏細辛、樸消、鐵、醋,忌一切血,犯之令人泄死。凡使,以蘿蔔剜空,入硫在內合定,稻糠火煨熟,去其臭氣,以紫背浮萍煮過,消其火毒,以皂莢湯淘之,去其黑漿。一法:或以絹袋盛,入無灰酒,煮三伏時,或入豆腐內煮,或貫入豬大臟內煮。
中其毒者,黑錫煎湯,及豬肉、鴨羹可解。
主暖腎壯陽,筋骨頑痹,冷秘冷瀉,痃癖積聚,小兒慢驚,及諸瘡疽,殺內外諸蟲。
按:硫黃秉純陽之精,賦大熱之性,能補命門真火不足。性雖大熱,能疏利大腸,與一於燥澀者不同,中病則止,亦不得過劑。諸瘡用之,取其除濕殺蟲之功耳。古人用必佐以寒藥,雖去拒格之寒,抑恐兼有伏陽在內,不得不如此回互。如無伏陽,只是陰虛,更不必以陰藥佐之也。
白話文:
石硫黃味道酸,氣味溫熱,有毒性。凡是出產石硫黃的地方一定有溫泉,會散發出硫磺的氣味。石硫黃有兩種:一種是石硫黃,產自南海的琉球;另一種是土硫黃,產自廣南。選用時,以咀嚼時沒有聲音的為佳,從外國船運來的倭硫黃也很好。曾青可以作為它的輔助藥,它怕細辛、樸消、鐵、醋,忌諱接觸一切血液,誤犯會導致腹瀉致死。
使用石硫黃時,要先把蘿蔔挖空,放入硫黃後蓋好,用稻糠火煨熟,去除它的臭味,再用紫背浮萍煮過,消除它的火毒,然後用皂莢湯清洗,去除它的黑色雜質。另一種方法是:或者用絹袋裝好,放入無灰酒中,煮三個伏天;或者放入豆腐中煮;或者塞入豬大腸內煮。
如果中了石硫黃的毒,可以用黑錫煎湯,或者吃豬肉、鴨肉羹來解毒。
石硫黃主要可以溫暖腎臟、增強陽氣、治療筋骨麻木不仁、因寒引起的便秘腹瀉、脅肋部腫塊積聚、小兒慢性驚風,以及各種瘡瘍,還可以殺滅體內外的各種寄生蟲。
總之,石硫黃秉持純陽的精氣,具有大熱的特性,能補充命門的真火不足。它性質雖然大熱,卻能疏通大腸,這和那些乾燥澀滯的藥物不同,只要對症就應該停止使用,也不可以過量。用它來治療各種瘡瘍,是取其去除濕氣、殺滅寄生蟲的功效。古人使用時一定要搭配寒涼藥物,雖然是為了驅散頑固的寒氣,但也是因為擔心體內潛藏陽氣,不得不這樣互相制衡。如果沒有潛藏的陽氣,只是單純的陰虛,就不必再搭配陰性的藥物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