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立齋

《本草詳節》~ 卷之八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八 (5)

1. 榧實

味甘、澀,氣平。木似桐,葉似杉,牡者花,牝者實,實大小如棗,核長如橄欖仁,可生啖,亦可焙收,以小而心實者為佳。

主殺腹間大小諸蟲,滑腸,五痔人宜之。

按:榧子,肺果也,火炒則香酥甘美,多啖則引火入肺,大腸受傷作泄。

2. 甘蔗

味甘、澀,氣平。有二種:似竹粗長者,名竹蔗;似荻細短者,名荻蔗。凡使,搗碎,絞汁用。

主和中助脾,利大小腸,除心胸煩熱,止嘔噦。反胃,解酒毒。

按:蔗,脾之果也。有除熱生津潤燥之功,其漿甘寒,能瀉火熱,所謂甘溫除大熱之意。煎煉成糖,則甘溫而助濕熱,所謂積溫成熱也。晁氏云:甘草遇火則熱,麻油遇火則冷,甘蔗煎飴則熱,水成湯則冷,此物性之異也。臘月窖諸糞坑,夏取汁服尤妙。

3. 沙糖

味甘,氣溫。以蔗汁入樟木槽,取而煎成。清者為蔗餳;凝結有沙者,為沙糖。漆甕造成,如石、如霜、如冰者,為石蜜、為糖霜、為冰糖,皆一物而有精粗之不同也。

主與蔗同。多食令人心痛,生長蟲,損齒,發疳䘌。

按:諸糖,皆蔗汁煉成,味皆甘溫,惟乳糖乃沙糖和牛乳煉者,能和脾緩肝,故治脾胃,及瀉肝藥多用為先導。

4. 櫧仁

(附:嫩葉、皮)

味苦、澀,氣平。可作腐。

主食之不飢,令人健行。止泄痢,破惡血,止渴。

附:嫩葉,貼臁瘡,一日三換良;皮煮汁飲,止產婦血。

5. 李根白皮

(附:核仁)

味苦、酸,氣寒。凡使,取東行根,刮去皺皮,炙黃用。

主奔豚氣,心煩逆,漱齒痛,赤白痢。燒末和水,塗小兒丹毒。

附:核仁,味苦,氣平。主撲折瘀血骨痛,女人少腹脹滿,利小腸,下水氣,除浮腫。

6. 橙皮

(附:香櫞金橘

味苦、微辛,氣溫。

主和鹽貯,食消酒,止噁心;糖作橙丁,消痰,下氣,利膈寬中。

附:香櫞、金橘,主治同。

7. 菱角

味甘,氣冷。

主解酒毒。多食損人。

8. 椰子

味甘、苦,氣平。生嶺南,尤盛交趾。木高無枝,干實,旁生似瓠瓜,外有粗皮,葉如束蒲,生樹杪,秋月採。

主鋸殼作飲器,遇毒則沸;肉,益中氣,卻癱瘓;皮煮湯,止衄血,理霍亂;漿如乳汁,醺人。

9. 慈姑

味苦、甘,氣微寒。生水田中。苗青,莖中空,外有稜,葉前尖後崚,霜後葉枯,根乃練結。凡使,須灰湯煮熟,去皮,方不戟人。

主百毒,產後血悶,攻心欲死,產難,胞衣不出。搗汁服,又下石淋。

10. 葧臍

味甘,氣微寒。生水田中。有莖無葉,其根下生。

主五種膈氣,消黃疸,宿食,下丹石毒。

按:葧臍,為消堅削積要劑,著銅即碎,可見其用矣。

11. 櫻桃

味甘、澀,氣熱。

主調中,益脾氣,止泄精。

按:櫻桃屬火,性大熱,舊有熱病,及喘咳者,切忌。

12. 榛子

味甘,氣平。

主益氣力,實腸胃,令人不飢。

13. 葡萄

(附:根及藤葉)

味甘、澀,氣溫。有紫、白、綠三種,西邊有瑣瑣葡萄。大如五味子而無核,可以釀酒,十數年不敗。江東一種,細而酸,名蘡薁子。

主利小便,治淋澀,逐腸間水,筋骨間濕痹,痘瘡不出,研酒飲之。

附:根及藤葉,氣味同實。主嘔噦,霍亂,及胎氣上衝心,煮濃汁飲之。

14. 橡實

味苦,氣微溫。

主下痢,厚腸胃。

15. 地蠶

味甘,氣平。生下濕及沙磧,亦可栽蒔。苗高近尺,方莖對節,狹葉有齒,並如雞蘇,但葉皺有毛,四月開小花,成穗,其根連珠,狀如老蠶,五月採,味如百合。不宜生食,多食生寸白蟲;與諸魚同食,令人吐。

浸酒,除走注風,散血止痛;煮食,治溪毒。

16.

味苦、酸,氣寒。有小毒。多食令人肺壅臚脹。

主補中焦諸不足氣,治卒飽氣壅不通。

17. 林禽

味酸、甘,氣溫。樹似柰,二月開粉紅花,子亦如柰,差圓,早熟者味脆美,晚者酢,須爛熟乃可啖。

主下氣,消痰,霍亂,肚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