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立齋

《本草詳節》~ 卷之七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七 (8)

1. 蕓薹

即油菜,味辛,氣溫。莖、葉、子同功。伏蓬砂。

主風遊丹腫,乳癰,癥瘕血結,產後血風,及瘀血,瘭疽,豌豆瘡。

按:蕓薹,能溫能散,長於行血滯,破結氣,故治諸症。小兒驚風,貼其頂囟,則引氣上出。

白話文:

油菜,味道辛辣,性質溫熱。它的莖、葉、種子都有相同的功效。能制伏蓬砂這種藥物。

主要可以治療風邪引起的游走性丹毒腫痛,乳房腫痛,腹腔腫塊血瘀,產後血虛生風,以及其他瘀血症狀,疔瘡,豌豆瘡。

總結來說,油菜能夠溫熱身體,疏散氣血,特別擅長於推動停滯的血液,破除體內的結塊,所以可以治療上述這些病症。對於小兒驚風,將油菜貼在頭頂的囟門處,可以引導氣向上發散。

2. 茄子

味甘,氣寒。有紫茄、黃茄,南北均出;白茄、青水茄,惟北土有之。入藥多用黃茄,余止可作蔬茹耳。

主散血,止痛,消腫,寬腸。老裂者,燒灰治乳頭裂。

按:茄,類易繁,南北均蒔為蔬。《開寶本草》言其損人,後賢亦言蔬圃中惟此無益,獨王隱君用之治瘧,有草鱉甲之稱。夫瘧久傷脾,痰血結而成痞,古方鱉甲煎丸主之,茄能散血,故與同功。史國公治中風癱瘓,用茄根為君,數倍他藥,亦以癱瘓之病,熱則筋急,筋以陽明為長,茄味甘,入陽明,氣寒,能散熱,所以治也。

有云甘以緩大(注:「大」,疑誤植),有云去風濕,有云散血消腫,皆約略言之,而未大有發明,何也?若中冷者,避其寒利,又不必言。

白話文:

茄子,味道甘甜,屬性寒涼。有紫茄、黃茄,南北方都有產;白茄、青水茄,只有北方才有。入藥多用黃茄,其他的只能當作蔬菜食用。

主要功效是散血、止痛、消腫、寬腸。老的茄子果皮裂開的,燒成灰可以治療乳頭皸裂。

說明:茄子這種植物很容易繁殖,南北方都種來當蔬菜。《開寶本草》說它對人有害,後來的賢者也說菜園裡只有這種植物沒有益處,只有王隱君用它來治療瘧疾,稱它為「草鱉甲」。因為瘧疾久了會損傷脾臟,導致痰血結成痞塊,古方鱉甲煎丸就是治療這種情況的,而茄子能散血,所以跟鱉甲煎丸有相同的功效。史國公治療中風癱瘓,用茄子根當主藥,用量是其他藥的幾倍,也是因為癱瘓這種病,發熱會導致筋脈拘急,而筋脈以陽明經脈為最長,茄子味甘,入陽明經,屬性寒涼,能散熱,所以能治療癱瘓。

有人說甘味可以緩和「大」(這裡的「大」可能是錯字),有人說能去除風濕,有人說能散血消腫,這些都只是大概說說,沒有詳細闡明原因。為什麼呢?如果體質虛寒怕冷的人,要避開它寒涼的性質,這點就不需要再多說了。

3. 竹筍

味甘,氣微寒。凡使,以苦竹筍為上。煮之宜久,生必損人。

主利膈下氣,化痰,消渴,中風失音,風熱腳氣,蒸煮食之。

按:筍雖甘美,而滑利大腸,無益於脾,俗謂之刮腸篦,惟生薑、麻油能殺其毒。嘗見世醫發痘,多取筍湯,不知痘瘡不宜大腸滑利,人暗受其害而不察者,多矣。

白話文:

竹筍味道甘甜,性質稍微偏寒。使用時,以苦竹筍為最佳。烹煮的時間要久一點,生吃一定會對身體有害。

主要功效是疏通胸膈以下的氣機,化解痰液,止渴,對於中風失聲、風熱引起的腳氣等症狀有幫助,適合蒸煮後食用。

按語:竹筍雖然味道甘美,但容易使大腸滑利,對於脾胃沒有益處,民間稱它為「刮腸篦(清理腸道的工具)」。只有生薑和麻油能解除它的毒性。我曾見過有些醫生在治療痘瘡時,經常使用竹筍湯,卻不知道痘瘡不適合讓大腸過於滑利,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傷害卻不自知,實在太多了。

4. 菠菜

味甘,氣冷滑。秋、冬、春皆可種,莖柔脆,中空,葉綠膩柔厚,直出一尖,旁出兩歧,根長數寸,大如桔梗,色赤而味甘。

主利五臟,通腸胃熱,解酒毒,服丹石人食之佳。

白話文:

菠菜味道甘甜,性質寒涼滑潤。秋、冬、春三季都可以種植,莖柔軟易斷,中間是空心的,葉子綠色油潤,柔軟肥厚,葉片頂端長成一個尖,旁邊分出兩個叉。根長數寸,像桔梗一樣粗大,顏色是紅色的,味道甘甜。

主要作用是調理五臟,疏通腸胃積熱,解除酒毒,服用丹石的人食用更好。

5. 蕹菜

味甘,氣平。干柔而中空,節節生芽,葉似菠薐而味短,須同豬肉煮,令肉色紫,乃佳。

主搗汁和酒服,治產難;煮食,解野葛毒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,性質平和。莖部柔軟且中空,每節都會長出新芽,葉子像菠菜但味道較淡。必須和豬肉一起煮,煮到肉色呈現紫紅色,這樣最好。

主要搗汁與酒混合服用,可以治療難產;煮熟食用,可以解野葛的毒性。

6. 莙薘菜

味甘、苦,氣大寒,滑。葉青白色,似白菘菜而莖短,莖亦相似,但差小耳。生熟皆可食。

主時行壯熱,解風熱毒痢,搗汁飲之;傅灸瘡止痛,及諸禽獸傷立愈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、帶點苦味,性質非常寒冷,並且有滑利的作用。葉子呈現青白色,外觀像白菜但莖較短,莖的形狀也相似,只是稍微小一點。無論生食或煮熟都可以食用。

主要用於治療流行性高熱,能解風熱引起的毒痢,搗汁飲用效果很好;外敷在灸瘡上可以止痛,對各種禽獸的傷口也有立即治癒的效果。

7. 苜蓿

味苦、澀,氣平。生各處田野。刈苗作蔬,一年可三刈,二月生苗,一科數十莖,一枝三葉,似決明葉而小,秋開細黃花,結小莢,圓扁,老則黑色,內有米如穄米,可為飯,釀酒。

主利五臟,去脾胃間邪熱氣,通小腸,諸惡熱毒。根,搗服,治黃疸;煎飲,治沙石淋痛。

白話文:

苜蓿的味道是苦澀的,性質平和。它生長在各處的田野。收割它的嫩苗可以當作蔬菜食用,一年可以收割三次。二月開始長出幼苗,一株有幾十根莖,一個枝條長三片葉子,葉子像決明葉但比較小。秋天開細小的黃色花朵,結出小莢果,莢果是圓扁形的,成熟後會變成黑色,裡面有像小米一樣的米粒,可以煮飯吃,也可以用來釀酒。

苜蓿主要的功能是調和五臟的機能,去除脾胃之間的邪熱之氣,疏通小腸,以及排除各種惡性的熱毒。它的根搗碎後服用,可以治療黃疸病;煎煮後飲用,可以治療砂石淋痛。

8. 豆角菜

味甘,氣平。

主開胃,解暑。多食久食,滯氣困脾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,性質平和。

主要功效是開胃,解除暑熱。但如果吃太多或長期食用,會導致氣滯,使脾胃功能受困。

9. 蓴菜

味甘,氣寒。生陂澤。莖細如釵股,黃赤色,短長隨水淺深,故名為絲蓴。味甜體軟,人取作羹,勝雜菜。

主消渴,熱痹,熱疸,補大小腸虛氣,逐水,解百藥毒。

按:蓴,性冷而下氣,亦逐水而性滑,不可多食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,屬性寒涼。生長在池塘沼澤裡。莖細得像髮簪的股部,呈黃紅色,長短會隨著水面的深淺而變化,所以又被叫做絲蓴。味道甜美,質地柔軟,人們會採來煮羹湯,比一般的雜菜好吃。

主要能治療口渴、熱痹、黃疸,補益大小腸的虛弱之氣,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,並能解各種藥物的毒性。

說明:蓴菜,性質寒冷能使氣往下走,也能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,但因為它性滑,所以不適合吃太多。

10. 鹿角菜

味甘,氣大寒。生東南海中石崖間。長三四寸,大如鐵線,分丫如鹿角狀,紫黃色,以水洗、醋拌,脹起如新,女人用以黏發不亂。

主下熱風氣,療小兒骨蒸勞熱,又解面熱。久食發痼疾,損腰腎,令腳冷痹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,藥性非常寒涼。生長在東南沿海的石崖邊。長度約三四寸,粗細像鐵線,分叉的形狀像鹿角,呈現紫黃色。用清水洗淨,再用醋拌過,會膨脹得像新鮮的一樣,婦女用來黏住頭髮,使髮型不散亂。

主要治療下焦的熱性風邪,能夠治療小孩的骨蒸勞熱,也能夠緩解臉部的發熱。長期食用會引發舊有的疾病,損害腰部和腎臟,使腳部發冷麻木。

11. 石花菜

味甘、咸,氣大寒,滑。生南海石上。高二三寸,狀如珊瑚,有紅、白二色,枝上有細齒。一種梢粗似雞腳,謂之雞腳菜,味更佳。

主去上焦浮熱,發下部虛寒。

白話文:

石花菜,味道甘甜、帶有鹹味,性質非常寒冷,並且滑潤。它生長在南海的石頭上。植株高度約二到三寸,形狀像珊瑚,有紅色和白色兩種,枝條上有細小的鋸齒。其中一種末端較粗,形狀像雞腳,被稱為雞腳菜,味道更好。

主要功效是去除上焦(指胸腔以上部位)的虛浮熱氣,並能促使下部(指腹部以下部位)的虛寒之氣發散出來。

12. 紫菜

味甘,氣寒。閩粵海中附石生。大葉而薄,挼成餅狀,曬乾色紫。

主熱氣煩塞咽喉,癭瘤,腳氣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,性質寒涼。生長在福建、廣東沿海地區,附著在石頭上。葉子寬大而薄,揉搓成餅狀,曬乾後顏色呈紫色。

主要用來治療熱氣導致的胸悶、咽喉不適,以及癭瘤和腳氣。

13. 龍鬚菜

味甘,氣寒。東海石上叢生。根鬚甚長,白色。

主癭結熱氣,利小便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,性質寒涼。生長在東海的石頭上,成叢生長。根鬚非常長,呈現白色。

主要治療因熱氣鬱結而引起的癭瘤,並且能幫助排泄小便。

14. 苦瓜

味苦,氣寒。

主除邪熱,解勞乏,清心,明目。

白話文:

味道苦,性質寒涼。

主要能去除身體的邪熱,解除疲勞困乏,使心神清靜,使眼睛明亮。

15. 西瓜

味甘、淡,氣寒。

主煩溫暑熱,酒毒,喉痹,血痢,含汁治口瘡立愈。

按:西瓜,性寒解熱,有天生白虎湯之號,多食有傷脾助濕之害。凡瓜皆寒中,惟木瓜則溫中也。

白話文:

西瓜味道甘甜、清淡,屬性寒涼。

主要能治療因暑熱引起的煩躁、溫病發熱,以及解酒毒、喉嚨腫痛、血痢等症狀。含著西瓜汁可以馬上治好口瘡。

說明:西瓜屬性寒涼,能解熱,有天然白虎湯的美稱。但吃多了會傷害脾胃,助長體內濕氣。所有瓜類都偏寒涼,只有木瓜屬性溫熱,能溫暖脾胃。

16. 胡瓜

即黃瓜,味甘,氣寒。有小毒。不可多食,小兒尤忌。

主清熱,解渴,利水道。

白話文:

就是黃瓜,味道甘甜,屬性寒涼。帶有少量毒性。不可以吃太多,尤其小孩子更要避免。

主要功效是清熱、解渴、幫助排尿。

17. 絲瓜

(附:藤)

味甘,氣平。凡使,取老者。

主除熱,利腸,去風,化痰,涼血,解毒,大小便下血,燒灰,快痘瘡,及治癰疽,齒䘌,偏墜,痔漏,胎毒,下乳。

按:絲瓜老者,筋絡貫穿,房隔聯屬,故能通人脈絡。

附:藤,用近根三五尺者,主蟲食腦中,鼻流黃水而痛,燒存性,酒調服。

白話文:

絲瓜:

味道甘甜,性質平和。一般使用,要取用老熟的絲瓜。

主要功效是清除熱氣,使腸道通暢,驅除風邪,化解痰液,涼血,解毒,治療大小便出血,將絲瓜燒成灰,可以加速痘瘡癒合,並且能治療癰疽、牙齦腫痛、疝氣、痔瘡、漏管、胎毒,以及促進乳汁分泌。

說明:老熟的絲瓜,筋絡相互貫穿,瓜瓤間隔相連,因此能疏通人體脈絡。

絲瓜藤:取用靠近根部三到五尺的藤,主要治療蟲子侵入腦中,導致鼻孔流黃水並疼痛的情況,將藤燒成炭,用酒調和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