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詳節》~ 卷之四 (4)
卷之四 (4)
1. 海帶
味鹹,氣寒。比藻粗長,色黃白,形似紙條,薄而且長,柔軟堪系物。
主催生,風淫,兼下水濕、癭瘤。
白話文:
海帶,味道鹹,屬性寒涼。比海藻粗且長,顏色黃白,形狀像紙條,薄而長,柔軟到可以拿來綁東西。
主要功能是促進體內津液生成,治療風邪引起的疾病,同時能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濕氣,以及治療癭瘤(甲狀腺腫大等)。
2. 昆布(一名紫菜)
味鹹,氣寒,滑。凡使,東流水煮去鹹味,焙乾用。
主同海藻。
按:昆布與海藻、帶同功,而性更雄。俱不可多食。
白話文:
昆布,又名紫菜,味道鹹,性寒,帶有滑膩感。使用時,要用向東流的水煮過,去除鹹味,然後烘乾使用。
功效和海藻相同。
說明:昆布和海藻、海帶功效相似,但藥性更強。這些都不可以多吃。
3. 荊三稜
味苦、辛,氣溫、平。陰中之陽。生荊襄陂澤濕地,春時叢生,夏秋抽高莖,莖端復生數葉,開花,莖葉花實俱有三稜,與香附同,但長大耳。狀如鯽魚、黃色、體重者佳,黑色亦可用。入肝經血分,亦入肺經。凡使,入血,醋浸炒,入氣,火炮。荗亦同。
主堅積結聚,瘀血,宿食,瘡腫堅硬,通經,下乳,墮胎。
按:荊三稜,色白,屬在氣分,能破血中之氣,性猛利,與蓬莪荗同。須參、耆同用,方可無弊。
白話文:
味道苦澀辛辣,性質溫和,屬性平和。屬於陰中帶陽的藥材。生長在荊襄一帶的沼澤濕地,春天時叢生,夏秋抽長高莖,莖頂會再長出數片葉子,然後開花,莖、葉、花、果實都有三條稜角,和香附相似,但體型較大。外型像鯽魚、黃色、體重者為佳,黑色也可以使用。主要歸入肝經的血分,也歸入肺經。凡是要入血分,就用醋浸泡後炒過,入氣分則用火炮製。莪荗的用法也相同。
主要治療堅硬的積塊、瘀血、積存的食物、瘡腫堅硬,能疏通經絡、促進乳汁分泌、墮胎。
說明:荊三稜,顏色偏白,屬於作用在氣分的藥材,能破除血中的氣滯,藥性強烈,和蓬莪荗類似。必須和人參、黃耆一起使用,才能避免產生副作用。
4. 蓬莪荗
味苦、辛,氣溫。生廣南、江、浙田野。莖如錢大,高二三尺,葉青白色,長一二尺,大五寸,似蘘荷,根類姜成塊生,相對,似卵,大小不一。肝經血分藥。凡使,須熱火灰中煨透,方可搗碎,或醋炒用。
主積聚,心腹痛,鬼疰,霍亂,冷氣,吐酸水,食飲不消,丈夫奔豚,婦人血氣。
按:蓬莪荗,色黑,屬在血分,能破血中之氣,與鬱金入心治血之病、薑黃入脾兼治血中之氣,稍異。
白話文:
味道苦、辛辣,藥性溫熱。生長在廣東、廣西、江蘇、浙江等地的田野。莖像銅錢大小,高約二到三尺,葉子青白色,長約一到二尺,寬約五寸,形狀像蘘荷,根部像薑一樣成塊狀生長,相互對應,形狀像卵,大小不一。是屬於肝經血分的藥物。使用時,必須在熱灰中煨透,才可以搗碎,或者用醋炒過再用。
主要治療體內積聚的腫塊、心腹疼痛、鬼疰(一種病症,類似於現在的傳染病或精神疾病)、霍亂、寒冷之氣引起的疾病、嘔吐酸水、消化不良、男性奔豚(一種腹部氣體上衝的疾病)、女性血氣不調等問題。
說明:蓬莪荗顏色黑,作用於血分,能夠破除血液中的氣滯,與鬱金入心治療血病的功效有所不同,鬱金入心治療血病,薑黃入脾兼治血中的氣滯,功效稍有差異。